《金子》的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學目標:
1、運用已有的識字經驗和方法,學會“坑、附”等10個生字,理解新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課文的誦讀品味,讀懂課文內容。
2、以學定教,通過創設情境,朗讀等方式來培養和提高學生語言感悟能力、朗讀能力和評價能力。
3、體悟彼得·弗雷特是靠自己辛勤的勞動,終于獲得了成功,讓學生懂得想要通過意外的收獲獲得財富或成功是不現實的,必須付出誠實勞動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新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課文的誦讀品味,讀懂課文內容。
難點:能了解“金子”和“真金”的區別,讓學生懂得想要通過意外的收獲獲得財富或成功是不現實的,必須付出誠實勞動的道理。
第一課時:
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通過圖文對照,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容,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在語境中理解生字新詞,指導兩個字“甘”(獨體字,注意筆順)“錢”(左右結構,形聲字);引發猜想,建構閱讀話題,能基本說出本故事的大意,學習課文1、2自然段,初步認識彼得是個執著,堅持的人。
第二課時:借助多媒體,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反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幫助他們讀懂課文內容,了解彼得·弗雷特通過辛勤勞動獲得真金的曲折過程,使學生認識到要想成功就得付出辛勤的勞動,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另外,引導學生在反復誦讀課文的基礎上,展開想象,進一步激發情感,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
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出示詞串:
掃興 即將 蜂擁而至 一無所獲
謀生 唯一 埋頭苦干 傾盆大雨
男女分讀
師: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誰能用上其中的一些詞來說一說。
師:上節課,我們知道彼得淘金的過程并不順利,雖然他埋頭苦干了幾個月,但是他還是沒找到金子,(板書:淘金 埋頭苦干 沒找到金子)失望的他是不是就放棄了自己的夢想了呢?
二、學習課文
1、學習彼得是如何種花的。(課文第6自然段)
指名讀。
他的花種得怎樣?
讓我們一同去看看。(課件出示)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象,用上自己積累的詞語。
他是怎樣種出這美麗嬌艷的鮮花呢?讀文字,找出“全部精力”的詞,(板書:全部精力)引導想象:(課件出示)
彼得留了下來,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來培育花苗,他先平整土地,然后______,再______。平時,不管是_____,還是_____,他都認真照顧花苗,他經常_______________,不久田地里長滿了美麗嬌艷的鮮花。
彼得成功了,對著滿地的鮮花,你想對他說什么?如果那些曾與他一同淘金的人看見了,又會說什么呢?
2、學習彼得是怎么想到種花的。(課文第3-5自然段)
是啊,淘金者們都為自己的離去而后悔,對彼得十分佩服,那彼得又是怎樣想到種花的呢?找到有關段落讀一讀。
你讀懂了什么?
交流a 大雨后的土地有什么不同?
b 彼得“若有所悟”,他悟到了什么?
你看出彼得是個怎樣的人?
3、感受彼得的成功,認識“真金”的意義。(學習課文第7自然段)
如他所愿,彼得心想事成,五年后,他成功了。讀第7自然段,(出示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