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的教學設計與反思
彼得“不無驕傲”他驕傲什么?交流:
重點理解“唯一”、“真金”。(板書:找到真金)
有感情朗讀。
4、總結延伸。
再一次說明“真金”是什么?
從彼得的經歷中,你受到了什么啟發,能用一句話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嗎?可以是自己的話,也可以是一句格言,把老師的板書補充完整。
同學們也有許多美好的夢想,該如何去實現呢?
三、作業
向家人講述這個故事,并說說自己從故事中所受到的啟發。
板書: 22金子
淘金 埋頭苦干 沒找到金子
彼得
種花 全部精力 找到真金
↓
我 ___
教材分析:
《金子》是蘇教版小語第五冊語文教材中第22篇課文。課文講了彼得·弗雷特在淘金無望,便留下種花,終于獲得成功的故事。旨在告訴我們要獲得財富或成功就必須付出辛勤的勞動,想靠意外的收獲是不現實的。課文內容簡明,情節曲折,蘊含的道理深刻,是一篇人文性較強的培養學生觀察、想像及朗讀能力的好材料。
反思:這節課的教學,我先從詞串引導學生復習,概括文章主要意思,接著我讓學生先學習第6自然段,感受鮮花之美,感受彼得為了培育鮮花所付出的辛勤的勞動,在了解彼得何以找到“金子”的過程,感受彼得的驕傲。
可回顧教學經過,我發現我對“金子”的定義有偏差,僅限于“辛勤勞動、不斷努力能取得成功”上,實際上,在這里,“金子”的定義十分的豐富,可以是“另避蹊徑的思維方式”、“善于觀察的能力”、“辛勤的勞動” ……我的教學突出的僅僅一點,學生的思維也沒能發散開,因此當學生們寫自己受到的啟發時也受到了限定。
我們老師對文本的閱讀要真正的“沉入詞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