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蕩起雙槳教學反思
讓我們蕩起雙槳教學反思
《讓我們蕩起雙槳》,這篇課文是我走向正式三尺講臺所上的第一篇課文。由于經驗有限,加上新教師對課堂的控制能力欠缺,所以課堂的教學流程顯得生澀,與課前準備有較大的出入。
本課是一首著名的兒童歌曲的歌詞,作者是著名的詞作家喬羽。題目《讓我們蕩起雙槳》,既是對生活在新中國的少年兒童幸福生活的真實描繪,同時也是對少年兒童未來更美好的生活的憧憬。這首歌詞描述了少年兒童泛舟北海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的情景,抒發了少年兒童熱愛生活、熱愛黨、熱愛祖國的真摯感情。詩由少年兒童蕩起雙槳泛舟北海寫起,先寫北海的迷人美景,然后寫蕩舟湖上的喜悅心情,第三小節則以一個問題將詩歌立意進一步拓展升華。第一小節描述少年兒童泛舟北海欣賞美麗宜人的自然風光。清澈的湖水,美麗的白塔,綠樹紅墻,色彩鮮艷和諧,令人陶醉。第二小節抒發少年兒童蕩舟北海的喜悅心情。置身景色迷人的北海公園,“我們愉快歌唱”,盡情歡樂,引來水中的魚兒望著我們泛舟,聽我們歌唱。歌詞用擬人的手法,表達出少年兒童對幸福生活感到無比愉悅的真切感受,同時又充滿童趣。
《讓我們蕩起雙槳》的教學難點是理解“是誰為我們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在教學第3小節中,我采用多元化聯系,情感牽引,突破難點,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可是在最后一小節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情感的牽引卻不是很順利,顯得生澀。
開始的時候我讓學生理解“盡情”的詞義,學生的回答是“很開心”、“很快樂”。通過了解一個詞的意思來理解“做完了一天的功課,讓我們盡情歡樂”著這句話。在理解的同時,讓學生自己聯想,如果是自己置身于課文描述的內容中,一起來體驗歡樂。緊接著思考“是誰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的生活”?通過聯系上下文的方式來回答問題。此時,學生因為感情層次尚屬于淺層次的,加上生活的時代與課文所描述的已經有相當長的間隔了。學生的理解不到深深地體會了黨的偉大、黨對少年兒童的關心愛護,感受到文中的“我們”對黨的無比熱愛之情。這時,我的引導應該起很大的作用了。因為經驗有限,當時的處理不是很妥當,只是把這些強行灌輸給學生。課后,覺得這樣的教育失去了意義。當時應該舉些實實在在的例子來讓學生理解。如:一是體會文中“我們”的情感,與之產生共鳴。可以動情地描述了舊社會孩子們窮困潦倒的生活窘態與新社會孩子們成為小主人的幸福生活,兩種狀態的強烈對比,讓孩子們的心靈受到震撼,深深地體會了黨的偉大、黨對少年兒童的關心愛護,感受到文中的“我們”對黨的無比熱愛之情。二是聯系實際,說說現在的我們感受到了黨的哪些關懷?孩子們在討論交流中,聯系自己在花園式的學校里學習、免費享受義務教育等事例,切實感受到了黨的偉大與恩情,由衷地產生了對黨的感激之情和熱愛之情。兩種情感牽引,使得難點進一步突破,孩子們的情感水到渠成地被激發,再來讀文時,孩子們更能聲情并茂了。這樣一來,不僅讓學生體會到了課文所表達的感情,還能讓學生聲情并茂的朗讀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