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奇怪的大石頭》說課稿
3、讀了課文,你了解到了什么?
(李四光是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
【豐厚初讀,能為深入學習打下基礎。所以,在初讀環節上,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讓學生切切實實地接觸文本,在與文本充分接觸中自主識字,走進文本,做到“不讀熟,不開講”。】
三、第一自然段
1、板書:李四光 著名的地質學家(書寫“著”)
2、談談你對“地質學家”的理解,那你認為怎樣的地質學家才是著名的?
3、補充簡介李四光。
4、指導朗讀(誰來讀讀這句話!)
四、教學(2—8)自然段
引:李四光之所以能成為著名的地質學家,與他小時侯的品質是離不開的。讓我們來看看小時侯的李四光是怎樣的呢?
1、自由讀課文(2—8)自然段,邊讀邊細細體會,小時侯的李四光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反饋:(李四光很愛思考、愛提問題、愛打破砂鍋問到底)
3、從哪里可以知道?(在學生闡述觀點的同時,輻射解決以下知識點)
(一)出示第一個問題: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
1、這是怎樣的一塊大石頭呢?自由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 讀課文第2自然段,劃出描寫石頭的句子。
2、反饋:這是一塊怎樣的石頭?練讀句子:這塊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3、課文還有一處也寫出了石頭的大,是哪一句?齊讀句子。
引:正是這樣的一塊大石頭,沒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但讓李四光覺得很奇怪。
4、指導朗讀。(誰來讀一讀李四光問題,誰來當老師,來回答李四光的疑問。)在指導朗讀中體會李四光的愛思考、愛打破砂鍋問到底。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只有當教師和學生一起走進文本,學生才能有話可說,有感而發,才能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以上環節的設計,意在通過教師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體現李四光不斷思考的過程,再在朗讀中加深理解。
引:李四光的思考還沒有結束,會怎樣進一步去研究呢?下節課再來學習。
我以保持閱讀興趣作為學生閱讀活動的持續力量,正如新課標強調的要讓學生真正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以上結課設計就是為了激發學生再探究的欲望,將閱讀興趣不斷延伸
五、寫字指導
1、出示生字:藏、臥,你發現了什么?——范寫——生練寫 ——講評。
板書:
7、奇怪的大石頭
李四光
愛提問
愛思考
堅持不懈
著名的地質學家
板書,是文章結構的簡縮,通過板書,能使學生直觀地抓住線索,理清思路,體會中心。因此,我板書力求體現這些,以達到事半功倍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