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溝里的孩子》教學方案
2、學生相互交流。
(1)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這些山溝里的孩子上學非常辛苦?
(文章1-4節(jié))
第1、2、小節(jié),寫了這些孩子天沒亮就起上學,并且翻山越嶺,腳步匆匆要抓住“走”、“翻”、“這”、“那”、“腳步匆匆”(急著走了長的山路)。
指導朗讀時,要讓學生抓住這些詞語,讀出上學走路的辛苦。此外,還要抓住“變綠”、“變紫”、“變紅”、等詞語,讓學生感悟光線的變化以及山溝里的孩子走路的時間之長(從天沒亮走到天亮)。
第3、4節(jié)則同樣要抓住“走”、“翻”、“這”、“那”、“腳步匆匆”等詞語來理解走路的時間之長。抓住三個“變黑”來體會黑暗的逐漸到來。通過追問“為什么‘說說笑笑’?”體會他們一天學習的充分與學到知識后的快樂。
[指導朗讀時,要抓住“走”、“翻”、“這”、“那”、“腳步匆匆”等詞語讀出學生走路的辛苦,要抓住三個“變黑”讓學生感悟山中光線的變暗。]
[第5小節(jié)。則要抓住“黑黑”、“黑黑”、“黑洞洞”讓學生感受山溝的黑暗難行。抓住“嚎”、“汪汪叫”,讓學生體會山溝中的荒涼與恐怖。]
(2)文章的哪些地方是寫孩子們非常有志向的?
提問:孩子們的志向是什么?
你認為山溝里“埋藏的金鑰匙”指的是什么?(掌握文化知識,增強自己的本領。)
第六小節(jié)。
提問:你認為“理想的燦爛的黎明”指的是什么?(山溝里美好的明天,富裕、繁榮的新山溝。)
[在間或點撥的基礎上進行朗讀。]
四、配樂誦讀,欣賞品味課文。
1、提示欣賞品味要求。
現(xiàn)在,老師給大家配上優(yōu)美的音樂,請一位同學有感情地朗讀,其余的同學趴在座位上靜心欣賞,想象課文中所描繪的美好意境,體會文章言辭的優(yōu)美。
2、學生配樂讀,欣賞。
(基本設計理念:通過欣賞,讓學生感受課文意境的優(yōu)美,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
五、全課總結,抒發(fā)獨特感受。
1、總結,提出要求。
這節(jié)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走進了一個神秘的山溝,認識一群可愛的在漆黑山溝里日夜奔走求學的孩子。學完這篇課文后,你有什么話想說嗎?請你用簡短的語言說出你想要說的話。
2、學生交流感受。
六、拓展延伸,豐富經(jīng)驗積累。
課外作業(yè):
1、背誦課文中優(yōu)美的句子或段落。
2、通過閱讀、通信等多種方式,了解山區(qū)孩子目前的學習、生活情況。
(設計:杜成碗 此教學設計獲江蘇省教學案例評比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