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鯉魚溪
(齊讀課題)
師:通過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困)
生:1、“鯉魚溪”在哪?
2、為什么叫“鯉魚溪”?
3、為什么說它是“奇妙的鯉魚溪”等。
師: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學習這篇課文,解決大家的問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正確。
檢查讀詞:(生字帶音節)
埔源村 紅白相間 紅黑交錯
漂洗 溫順 魚墳 丹紅
指導:讀準“間”,“漂”。
2、再讀課文,知道“鯉魚溪”在哪?為什么給起名叫“鯉魚溪”。(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思考:鯉魚溪奇妙在哪兒?
板書:數量多、品種多
不怕人
感情深
三、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課文中哪里介紹鯉魚的數量多、品種多的呢?
(1)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出體現出鯉魚多的句子,指導學生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
學生讀第一自然段,重讀“溪中有六七千條灰黑、墨綠、丹紅、金黃、紅白相間、紅黑交錯的各色鯉魚”從這句可以看出鯉魚數量多、品種多。
(2)誰能解釋一下“紅白相間、紅黑交錯”的意思?(根據句子理解詞語的意思)
(3)指導朗讀。通過朗讀,使人們感受到鯉魚的數量多、品種多。(突出“六七千條”、“各色” )
2、從哪看出溪中的鯉魚不怕人?
(1)分別讀讀這兩段話,讓我們感受到鯉魚不怕人。
“每當村民蹲在溪邊洗衣洗菜時,魚兒就成群結隊地在他們眼前游來游去,或咬住漂洗的衣服,或叼走幾片菜葉,真像頑皮的小孩子。”
“游客在溪邊拍拍手,鯉魚便搖頭”“有人伸手撫摸魚背,魚兒也不離開,像小貓小狗一樣溫順。”
(2)這個自然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溪中的鯉魚不怕人)這句話就是重點句。
3、默讀第三段,找到重點句。思考:從哪看出村民對鯉魚的感情深呢?
1)喂“光餅”
2)定公約
3)建魚墳
4、人們為什么對鯉魚這樣好呢?(因為鯉魚能使污水變清,村里人喝上了清潔的水,人們很少生病,也就更加愛護鯉魚了。)
四、課堂小結:這回你們知道為什么說鯉魚溪奇妙了吧!如果在鯉魚溪邊立一塊木牌,你會寫些什么?小組互相說一說。(發揮想象,懂得要熱愛、保護動物。)
五、作業:為“鯉魚溪”寫一塊木牌。
六、板書:
數量多 品種多
13 奇妙的鯉魚溪 不怕人
感情深:喂“光餅”、定公約、建魚墳
課后反思:這就加入了學生個體體驗到的內容,這時學生的朗讀和理解是有個性的,不是千篇一律的。這樣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與表達的熱情,使靜態的文字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了一幅幅流動、鮮活的畫面。就這樣當學生通過一次次品讀,一次次與文本展開對話,進入課本的情景中,我并沒有拘泥于讓學生感受到課文的情節,而向生活拓展,引領學生感悟鯉魚溪的鯉魚的奇特。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其中2個多音字“間(jiàn)漂(piǎo)”)及新詞,認讀6個字。
2、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因果句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