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每逢佳節倍思親》教學案例資料教學后記
一、導入。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23課《每逢佳節倍思親》(學生齊讀課題)。
師: 15歲,還是依在父母身邊得到大人寵愛的年齡,可王維在15歲就離開熟悉的家鄉,離開朝夕相處的親人,來到陌生的長安,異地求學,無依無靠,整整兩年,七百多個日日夜夜沒見到家鄉的親人,是怎樣的孤獨和寂寞呀!他是多么思念家鄉的親人呀!請你再讀一讀課題,相信會有不同的感受。(指名讀,2人)再齊讀。
二、學習課文。
師:俗話說:文章有溫度,字詞知冷暖。有的句子你讀著讀著很開心,感覺心里熱乎乎的,有的句子讀著讀著,很難受,心里涼冰冰的。下面請同學們讀讀這篇課文,相信你們在課文的字里行間,一定能深深地體會到王維的思鄉之情。請你們畫出相關句子,并寫下你的感受。
1、學生自學課文,教師巡視。
2、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師:誰來和大家交流一下,你從文中的哪句話,哪個詞體會到了王維的思鄉之情。(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出示)
(1)“王維看著家家戶戶歡度節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鄉的親人”。
a、此時,家家戶戶在歡度什么節日?你知道重陽節有哪些習俗嗎?
b、師:重陽佳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你看,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張照片,(出示圖片),你能用你學過的詞語描述一下你看到的嗎?
c、課文中哪些句子寫出了這種歡度節日的熱鬧場面?學生說(課件出示)
一大早,大街上便熱鬧起來。人們扶老攜幼,興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
指名讀。(評價:聽了你的讀,我仿佛就站在熱鬧的大街上了;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你認為怎么讀才更熱鬧呢?)
師:節日的長安街頭可真熱鬧呀!
出示課件:大街上熱鬧起來了,有的——————,有的——————,
有的————————,還有的——————,真是——————。
師:再次通過你們的朗讀把我們帶到熱鬧的大街上去吧!
d、(音樂響起)師描述:炮燭聲、鞭炮聲,人們的歌聲、笑聲不斷傳來,人們手挽著手載歌載舞,扶老攜幼、興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真熱鬧呀。別人一家團圓,那么開心,享受著天倫之樂,小王維呀,你此時心情如何?(師相機請兩位學生說)
師:是呀,看著別人一家團圓,王維怎能不思念親人呢?
課件出示:
當別人一家團圓,圍在一起吃團圓飯時,王維卻站在庭院前,對著一彎明月,他想:( )
當別人扶老攜幼,興高采烈地登高望遠時,王維則( ),他想:( )
當別人( )時,王維( ),他想:( )。
師:你再來讀讀這句話,你一定會有自己的感受。
(出示:“王維看著家家戶戶歡度節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鄉的親人”。)
指名讀。(評價,賽讀,齊讀)
過渡:“每逢佳節倍思親”,越是到過節,越是激起王維思念家鄉的心情。獨在異鄉,只能沉浸在對過去美好生活的回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