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新世紀版小學語文第六冊全冊教案2
語文天地三
教材分析:
本次語文天地包括十個部分,前五部分是基礎知識部分,第六部分是古詩聯系,后面是開放性的知識聯系。
教學要求:
1、使學生掌握本單元的基礎知識。
2、有感情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以及課文的中心思想。
3、掌握習作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根據習作要求寫一寫自己喜歡的一本好書。
教學準備:
小黑板、投影儀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讓學生讀一讀本題的要求,指名分析生字的注意事項。
魯迅 山野 辛勤 荒山 臨時 刺骨 薄 異口同聲
二、讓學生寫一寫容易混淆的生字,并抄一抄本單元的重點生字。
三、同位互相讀一讀著名格言。指名說一說你對這些句子的理解。
四、在課文中找出相對應的句子。
野葡萄由黑變綠了,牽牛花由黑變紫了,女孩兒身上的新褂子也由黑變紅了。
遠遠近近,腳步匆匆,初升的紅日擁抱著他們。
五、讀一讀,背一背這首古詩
觀書有感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六、開卷有益:
自讀《書本里的螞蟻》然后小組討論學習,最后匯報交流。
布置作業:
自學一下筆下生花
第四單元 可愛的小生靈
花兒也會放風箏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理解詩歌內容,體會大自然的美,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愛護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難點:培養熱愛大自然,愛護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課時目標:
1、學會本課“盈”等10個生字,掌握“渴求、盤旋、滑行、綠盈盈”等詞語。
2、感受大自然的和諧統一,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體會作者渴望人與自然和睦相處的思想感情。
3、有語氣地朗讀全詩并背誦。
重點:感受大自然的和諧統一,體會作者渴望人與自然和睦相處的思想感情。
課時劃分:2課時
導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初讀課文,感受大自然的和諧統一,激發學生對小動物的喜愛,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設計:
一、導課:
春天到了,和暖的陽光普照大地,田野里,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在這樣的天氣里同學們最喜歡的戶外活動是什么?(板書:放風箏)聽說過花兒也會放風箏嗎?(板書:花兒也會)你們看到這個題目,有什么疑問?
(學生會說到:花兒如何會放風箏?花兒放的風箏是什么?……)
二、初讀課文,感悟課文:
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看看這些問題能否解決?
1、學生自由讀文,同時劃出自己不認識的生字詞。
2、解決不認識的生字詞,檢測學生的識字情況(可以分組朗讀,或者接讀課文)。
3、指導學生對讀的同學做評價。
老師評價學生的讀文情況。
剛剛在看到這個題目時,同學們都有個問題:花兒放的風箏是什么?
那現在我們就來找找,請同學們快快地讀讀課文,看看能否找到答案。
學生談到哪里,老師要引導學生來想像學習,全詩共有4個小節,寫了兩方面的內容。
第一小節:寫出來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表達了孩子們的愉快心情。學生邊讀邊想,
天,是這樣藍,
風,是那樣輕,
第二到四小節:描寫了遠處的花、蝴蝶、蜻蜓,也描畫了我們一起享受大自然賜予的一切美好,描畫了一幅快樂、祥和的景象。
彩色的蝴蝶,
長尾巴的蜻蜓,
分小組讀課文,讓學生邊讀邊想像,并討論:花兒也會放風箏,花兒放的風箏是什么?
在這里,學生要明白:花兒會放風箏的原因,寫出了花兒和小動物的快樂,抒發了作者渴望人和大自然中的一切生靈和睦相處和諧統一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