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年級上冊語文期末復習資料
譯文:晴天的水光: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蕩漾,波光閃閃,十分美麗。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非常奇妙。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譯文: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濃妝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妝的西施,都是同樣的美麗無比。
《富饒的西沙群島》圍繞“這里風景優美,特產豐富”這句話來寫,作者是按照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具體介紹西沙群島的風光和物產。
海底的巖石上長著各種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運用“總分”式介紹了海底的巖石上長著各種各樣的珊瑚。
《美麗的小興安嶺》講述了我國東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和豐富物產,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香港,璀璨的明珠》從多個方面介紹了香港的美麗和繁華。結尾用一句話概括主題,贊頌了香港真是“一顆璀璨無比的明珠”,與課文的開頭相呼應。
《矛和盾的集合》發明家手持矛和盾,與朋友對打過程中,為了保護自己,由盾想到了鐵屋子;為了進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兩者結合起來,發明了坦克。由此說明“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的道理。
“難以招架”的意思是,對方來勢猛,很難抵擋。“固然”有本來、原本的意思。 “善于”,就是很會觀察、很會思考的意思。
《科利亞的木匣》講的是科利亞5歲的時候從家門口向前數了10步埋下自己的小木匣,4年后數了5步挖出了木匣,從這件事中感悟到時間在變化,自己在變化,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的道理。
《陶罐和鐵罐》這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國王御廚里的鐵罐自恃堅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許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為文物,鐵罐卻化為泥土,不復存在。表現鐵罐的傲慢、蠻橫無禮和陶罐的謙虛、友善、克制的品格。故事告訴人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
《獅子和鹿》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物各有所長、所短;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而否定它的長處;還告訴我們,不要光圖美麗的外表,更要講實用;美和實用在不同的環境和不同的條件下都有存在的價值。
《刻舟求劍》這個成語故事諷刺了思想方法保守僵化的人,不知道跟著情勢的變化而改變看法或辦法。
《掌聲》改變了英子的生活態度,她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人,開始“微笑著面對生活”。 。“微笑著面對生活”就是對生活中的困難有了直面的勇氣和克服的信心。課文通過英子的變化表現了同學之間的鼓勵和關愛。
《一次成功的實驗》說明了合作才能成功,也贊揚有了危險先為別人著想的高尚品質。從小女孩對同伴和教育家說的話中,可以看出她臨危不亂,處事果斷,先人后己。
《給予樹》寫的是在圣誕節到來之前,小女兒金吉婭把應該給家人買禮物的錢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了一個素不相識的需要幫助的女孩。課文贊揚了金吉婭的愛心和她的善良品質。金吉婭小小的年紀,卻能夠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從中可以看到她金子般的心靈。
《好漢查理》寫的是自稱好漢的調皮孩子查理,在幫助一個殘疾女孩的同時,也得到女孩的理解和尊重,在兩個人的互相友好、互相幫助中,查理也改變了自身弱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