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色花》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注·提”教材第四冊第十八課。
二、教學目標:
1、會認讀課后“神”、“需”等九個生字,結合課文理解“神奇、幸福、意
義”等詞語。能用“愉快、幸福”造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學習珍妮善良、樂于助人的好品質。
4、培養學生的閱讀、分析、朗讀、想象等能力,充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教學策略:
1、注重培養學生語感。
2、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
3、注重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
四、教學準備:錄音機、磁帶、七色花、小黑板。
五、教學流程:
(一)音樂導入,創設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
1、播放音樂《七色光》。
師:今天有這么多的老師來聽課,告訴老師你們緊張嗎?我相信你們,一定能行。這節課是語文課,我們要共同學習一篇課文,在學習之前為了放松同學們的情緒,首先請大家欣賞一首歌曲,大家喜歡聽嗎?在聽歌的時候,大家可以跟著音樂做自己想做的動作。
2、共同回顧太陽光的顏色,引入新課。
師:一首優美的歌曲聽完了,誰知道這首歌曲的名字?
生:《七色光》。
師:對,這首歌的名字就叫《七色光》。記得以前我們學過一篇課文——《太陽光的顏色》,誰還記得太陽光有哪七種顏色?
生:紅、橙、黃、綠、青、藍、紫。
師:大家的記憶力真好!世上有一種花,也有七種顏色,它有七個花瓣,人們把它叫做“七色花”。這種七色花有一種神奇的魔力,你們想知道它究竟有什么樣的神奇魔力嗎?
生:想。
師:這節課就讓我們共同學習一篇童話故事《七色花》。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師:(板書課題)請大家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動筆標出自然段。
(這篇課文自然段的劃分有一定難度,學生如有不同見解允許充分發表,然后教師再適時點撥。)
師:下面看誰能又快又靜地把書翻到98頁,讓我們先自由讀一遍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別忘了讀書要動筆,可以圈劃出課后的生字,標出自然段。
生:朗讀課文,動筆圈劃。
師:這篇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生:12個自然段。
師:有沒有不同的意見?
生:101頁這部分,也就是珍妮唱歌的內容,這七行前面都空兩個格,每行應不應該算做自然段呢?
師:請同學們發表一下自己的見解把!你們認為呢?
生:……
師: 師:作為一個段落,都要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雖然這部分內容每行前面都空兩個格,但每一行所表達的意思都不足以單獨成段,所以,它們只能和起來算做一個自然段。我們應該表揚這名同學,他愛動腦思考問題。(掌聲鼓勵那些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的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