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教案
教學目標:
1、 能自主學習會認字和會寫字,積累詞語。
2、 熟讀課文,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情感。
3、 能理解比喻句的作用并學會運用。
4、 培養(yǎng)學生對春天的熱愛,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難點:
1、熟讀課文,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情感。
2、能理解比喻句的作用并學會運用。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
開學第一天,同學們心情激動,就讓我們帶著這種激動學習第一課。學生齊讀題目。
教學過程:
一、自學生字詞、讀文
第一步:呈現(xiàn)“預習提綱”
同學們看大屏幕,這是本課“預習提綱”,請同學們,按要求預習,5分鐘后檢測展示。
預習提綱
1、會認字:讀兩遍,把你不認識的帶拼音在空白處抄寫一遍。
2、會寫字:在文章中畫出含有生字的詞語,讀兩遍,不認識的寫兩遍。
3、詞語庫:讀兩遍,不認識的抄寫一遍。
4、選擇你喜歡的方式(默讀、朗讀)讀課文,畫出你仍然不認識的,讀完后查字典解決。
第二步:學生根據(jù)提綱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第三步:學生反饋,教師檢測。
1、我會讀:發(fā)癢 衣袖 優(yōu)美
拱出 拋出 笛子
搖搖晃晃 似乎
指名學生讀這些詞語,并重點強調“拋”的讀音,多音字“發(fā)”“似”“晃”說讀音并組詞。
2、我會寫。教師聽寫重點生字詞,同桌互判,訂正兩遍。教師強調“袖”的寫法,“拱”“ 優(yōu)”“ 癢”的形近字并組詞。
3、小組內組長提要求檢查朗讀課文情況,教師巡視指導。
二、引導質疑,整體感知。
“讀書貴有疑”,我們讀書時應該邊讀邊提出疑問,下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提出問題。
第一步:學生默讀,提問題。
預設: “暢想”的意思。
“徜徉”的意思。
文章寫了什么景物。
文章寫了那些人物的活動。
教師引導:對于《初春》這樣的文章,我們首先應明白寫了什么,具體到這篇文章就是:
第二步:教師出示問題,學生默讀勾畫思考,教師巡視指導。
問題:1、文章寫了哪些景物?請用“——”畫出,并說一說這些景物是怎樣的?
2、文章寫了人的什么活動,請用( )畫出,并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
第三步:學生根據(jù)自學,匯報學習成果。
預設:寫了毛毛雨、新芽、新葉、蝌蚪等等景物;
寫了拋石子、看書、做葉笛等人的活動。
學生說出這些時引導學生讀課文,并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它有怎樣的特點,并且初步體會文章表現(xiàn)的感情。
第三步:教師總結。
這篇文章作者寫了春天的景物和人物在春天的活動,表達出春天的喜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