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盜鈴》教學實錄
師:盜鈴人認為把耳朵捂住就聽不見鈴聲了,對嗎?請大家小組內交流意見。(評點:設置疑點,通過小組討論學習形式,引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
(學生四人小組討論)
生1:我們覺得他的想法是對的。因為課文第一句寫了手一碰鈴鐺就會想,要聽不見就必須捂著耳朵。
師:這個小組聯系上下文幫助理解,不錯!還有嗎?
生2:從圖上看,盜鈴人只捂住了一只耳朵,另一只耳朵還是聽得見,所以我們認為他想錯了。
師:看得真仔細,我有點被說服了。
生3:可我們剛才做了實驗,捂住耳朵確實聽不見聲音。
生4:盜鈴人只捂住了自己的耳朵,別人還是聽得見的。
師:說得好!“別人”是些什么人?
(評點1:三次表揚,即時肯定學生的學習方法,同時老師不明確表態,激發學生爭議的興趣。
評點2:從學生口中的“別人”這個詞語引導學生想象,從而得出、驗證“捂住你的耳朵,別人還是聽得到”的判斷。)
生5:鈴鐺的主人。
生6:過路人。
生7:做買賣的人》
……
師:對呀,只捂住自己的耳朵,別人還是聽得到,還是會發覺,自己認為能?
生:欺騙別人。
師:更可笑的是,就像健宇所說的,他只捂住一只耳朵,他自己還是聽得見鈴聲。盜鈴人不僅欺騙別人,還欺騙自己。這種愚蠢的人會有什么下場,我們繼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