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國標版第六冊《25 爭論的故事》教案設計
一.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有條理、有感情地講述課文中的故事。
4.理解課文內容,領會故事所蘊含的做事應抓住時機的道理。
二. 教學重難點:
能有條理、有感情地講述課文中的故事,領悟其中的道理。
三. 教學準備:
搜集《笑林廣記》中的一則故事,并說說感受。
四. 課時安排:
兩教時
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
1.板書:爭論
你知道“爭論”是什么意思嗎?(激烈的討論)
2.今天,老師帶來一篇“爭論的故事”(補充課題),你們想知道嗎?
3.看了課題,最想知道什么呢?(誰和誰爭論?他們在爭論什么?結果怎樣?)
二. 初讀課文。
1.同學們的問題提得真好,下面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來讀課文。
2.出示自學要求:
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②給課文標自然段號,并給課文分段,說說每一段主要講了什么。
③思考剛才所提的問題,到文中去找答案。
3.檢查自學效果。
①出示:
充饑 味道 烤鴨 評理 剖開可惜 浪費
笨蛋 抓住 關鍵 贊許 煮熟 真笨 原諒
不以為然 爭論不休 煙熏火燎
采用多種形式讀,并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待到精讀課文時再理解。
②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把剛才分的段再想一想。
③交流分段。
第一段:(1—5)盛老師給同學們講了一個《爭論的故事》。
第二段:(6—11)盛老師啟發同學們談聽后感想。
3. 過渡:盛老師究竟講了個什么故事?找出文中的有關段落。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分別是什么?我們一起來讀課文第一段。
三. 精讀課文。
1.讀課文第一段,思考:誰和誰為了什么在爭論?
(板書:以打獵為生的兄弟倆 大雁的吃法)齊讀第二自然段。
2.他們是怎樣爭論的?(板書:爭論不休)
相機理解:不以為然 爭論不休
3.指導朗讀第三自然段:分角色朗讀、表演讀。在讀、評議的過程中,重點指導幾個反問句的讀法。出示:
“再好的東西,一煮還有什么味道呢?”改為陳述句。“……,沒有什么味道。”
“烤了吃,煙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突出哥哥不以為然的語氣)
“鴨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嗎?……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改陳述句“……大雁也是行的。”(突出弟弟不服氣的語氣)
4.引讀第四、五自然段。
從對話中,兄弟倆各抒己見,爭論不休,誰也說服不了誰,于是——(生)
當他們都很滿意,想去射大雁時,可惜——(生)
5.齊讀盛老師的故事。
四. 指導寫字。
倆 烤 評 剖 惜 笨 抓 費 鍵
(1)用熟字換偏旁和形聲字進行記憶。
(2)教師范寫生字。
(3)學生描紅,教師個別輔導。
五、作業設計。
1、抄寫詞語。
2、熟讀課文。
3、試著復述、表演生老師講的故事,并想想其蘊涵的道理。
第二課時
一、 復習檢查。
出示:充饑 味道 烤鴨 評理 剖開可惜 浪費
笨蛋 抓住 關鍵 贊許 煮熟 真笨 原諒
不以為然 爭論不休 煙熏火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