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 18船(精選12篇)

18船

發布時間:2022-12-02

18船(精選12篇)

18船 篇1

  教學目標:

  1.會認4個字,會寫6個字,參照“我的詞語庫”自主積累詞語。

  2.默讀課文,說說自己還知道哪些船,還希望有哪些船。

  3.了解課文內容,知道生活中我們應不斷地探索。

  教學重點:

  1.了解船的發展演變過程,鼓勵學生在生活中不斷探索。

  2.會認4個字,會寫6個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啟發學生發揮想象,了解船的發展演變過程,培養學生發憤學習、不斷探索的精神。

  教學準備:

  1.布置學生預習課文,師生收集各種船的圖片。

  2.字詞卡片、課文朗讀錄音、教學投影片(或掛圖)。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你們外出旅游或走親戚時,都坐過什么樣的船呢?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2.學生自由交流。

  3.出示收集的圖片,體會船的多樣與作用。

  4.小結:船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國防、經濟等方面具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那么,船最初是什么樣?它又是怎樣發展變化而來的呢?我們一起學習第17課:船。(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1.聽課文朗讀錄音(或教師范讀)。

  2.說說你知道了什么。(簡單概括課文內容或說出自己的感受。)

  3.輕聲地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在字詞句和課文內容方面,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4.交流朗讀收獲,互相質疑解疑。

  讀準字音:樹干(ɡàn)  扁(biǎn)平  潛(qián)水艇

  理解意思:(出示相應的教學投影片)

  蒸汽機:將蒸汽的能量轉換為機械功的往復式動力機械。

  軍艦:列入海軍編制,用于完成戰斗任務和保障任務的戰斗艦艇和特種艦艇。現代軍艦一般裝有導彈,火炮,魚雷,水雷,反潛武器和其他兵器。有的還載有作戰飛機和直升機。

  油輪:專門用來運送石油的輪船。

  潛水艇:利用水容器裝水排水,隨著水的裝和排,潛水艇也隨之沉和浮。

  龐大:巨大。

  豪華:特別華麗堂皇。

  同桌互讀課文,說說船的發展演變過程:

  樹干——筏子——獨木舟——帆船——汽船——軍艦、油輪、潛水艇……

  三、檢查生字的自學情況。

  1.出示要求認寫的字:穩、歪、扁、棍、噴、艦。

  2.讀一讀,給生字組詞或說話。

  3.說說你是怎樣記住它們的。

  穩:左右結構,左邊是“禾”字旁,右邊是“急”字。

  歪:會意字,“不正”為“歪”。

  扁:“遍”字去掉走之兒。

  棍:形聲字,形旁為“木”,指“棍”是“木”做成的;聲旁為“昆”,與“棍”韻母相同。

  艦:形聲字,形旁為“舟”,指船;聲旁為“見”,與“艦”同音。

  噴:與“憤”比較,“有心真氣憤,有口能噴水”。

  4.試在田字格中練寫兩個。指名板寫、評價、再寫。

  5.出示詞語,讀一讀,記一記:漂流、平穩、扁平、借助、豪華、娛樂、龐大。

  四、布置作業。

  1.朗讀課文,用表格或者圖畫的形式把船的演變過程表現出來。

  2.讀記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檢查隨文識字的情況。

  2.出示卡片,開火車認讀,大面積檢查生字詞語認讀情況。

  生字:穩、歪、扁、棍、噴、艦。

  詞語:漂流、平穩、扁平、借助、豪華、娛樂。

  3.對照自己設計的表格或圖畫說說船的演變過程。

  二、朗讀課文,感悟理解。

  1.自由讀課文,思考:船在各個不同階段,分別有什么優點和缺點,人們為什么要改進它?

  2.交流討論:

  樹干:簡便易行,但不平穩。

  筏子:不容易翻,但走得慢。

  獨木舟:快、安全、還可以放東西。

  裝上船槳:使船走得更快,但要用手劃,比較費力。

  帆船:借助風力跑得更快。

  輪船:把槳裝在船上的大輪子上,不需要風也能走。蒸汽機帶動輪槳,速度更快。

  現代的輪船:豪華的客輪——龐大的貨輪——軍艦、油輪、潛水艇……

  3.分角色表演:分別請幾個學生演不同階段的船。

  4.如果你是一艘豪華客輪,見到最初作為船的那段樹干,你會說些什么呢?

  三、拓展延伸。

  1.你還知道哪些船?你還希望有什么樣的船?根據你的需要想一想,動手設計并畫下來,再向大家介紹它的特點和作用。

  2.從船的發展演變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示?(船的發展演變過程是人類不斷探索的過程,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應該努力學習、不斷探索。)

  四、鞏固練習。

  1.你注意過身邊的事物嗎,它們也像船一樣在不斷地發展變化,請你舉例說明一下。如:書包、文具盒、自來水、電鈴等等。

  2.選擇你喜歡并且熟悉的一種事物,想想它是怎樣發展變化的,然后寫下來。

  五、實踐活動。

  說說自己還知道哪些船,還希望有哪些船,為什么。

  板書設計:

18船 篇2

  一、教學目標 :

  1、認識不同用途、不同特點的,初步了解的發展歷程。

  2、能抓住的結構特點,大膽地表現自己心目中的大。

  3、通過探究、表現等活動,使學生領悟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科技和文化在社會中的作用。

  二、教學重點:抓住的結構特點,大膽表現自己心目中的大。

  三、教學難點 :探究過程中立意和構思,生動畫出的狀態。

  四、教學準備:師生共同收集有關的圖片及圖像資料,查找有關的發展及科技方面的故事。

  學生:繪畫工具、剪刀、膠水

  教師:代表大海的藍色大紙

  五、教學過程 :

  1、說話導入  揭題

  2、感知與啟示

  分小組展示學生收集來的有關的圖片和資料,并選擇小組集體認為最好的圖片資料向全班展示。

  師問:①你知道這艘叫什么嗎?為什么?

  ②還有其它種類的嗎?(全體同學欣賞圖片并議論)

  3、了解的發展歷程,學生根據收集來的有關資料議論教師提出的問題。

  ①師問:誰知道最初的兒是怎樣的?(就是根木頭浮在水面上)

  ②師:這樣的造型真簡單,老師也能馬上想到幾種,你們看,這塊西瓜皮就可以成為一艘。別看它小,至少可以裝載幾百、幾千只螞蟻。像這樣造型簡單又很實用的,小朋友們還能想出幾艘嗎?(撐開的傘、香泡皮、瓶蓋等)

  ③師:接著又出現了用木頭做成的月亮型的。有的造師傅還在上叉上風帆,就成了帆,然后便出現了鐵皮、氣墊、快艇等。(課件出示相關的圖片)

  4、設計創作

  ①師問:看了這么多的,你能畫出你心目中的大嗎?

  ②學生自由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5、作業 展評:

  師:讓我們的大到海中去航行吧!

  ① 用剪刀將自己畫的大按外輪廊剪下來,貼在老師準備的藍色大紙上。

  ② 學生自評——互評——教師總結

  [1]

18船 篇3

  一、教學目標 :

  1、認識不同用途、不同特點的船,初步了解船的發展歷程。

  2、能抓住船的結構特點,大膽地表現自己心目中的大船。船

  3、通過探究、表現等活動,使學生領悟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科技和文化在社會中的作用。

  二、教學重點:抓住船的結構特點,大膽表現自己心目中的大船。船

  三、教學難點 :探究過程中立意和構思,生動畫出船的狀態。

  四、教學準備:師生共同收集有關船的圖片及圖像資料,查找有關船的發展及科技方面的故事。

  學生:繪畫工具、剪刀、膠水

  教師:代表大海的藍色大紙

  五、教學過程 :

  1、說話導入  揭題

  2、感知與啟示

  分小組展示學生收集來的有關船的圖片和資料,并選擇小組集體認為最好的圖片資料向全班展示。

  師問:①你知道這艘船叫什么船嗎?為什么?

  ②還有其它種類的船嗎?(全體同學欣賞圖片并議論)

  3、了解船的發展歷程,學生根據收集來的有關資料議論教師提出的問題。

  ①師問:誰知道最初的船兒是怎樣的?(就是根木頭浮在水面上)

  ②師:這樣的船造型真簡單,老師也能馬上想到幾種,你們看,這塊西瓜皮就可以成為一艘船。別看它小,至少可以裝載幾百、幾千只螞蟻。像這樣造型簡單又很實用的“船”,小朋友們還能想出幾艘嗎?(撐開的傘、香泡皮、瓶蓋等)

  ③師:接著又出現了用木頭做成的月亮型的船。有的造船師傅還在船上叉上風帆,就成了帆船,然后便出現了鐵皮船、氣墊船、快艇等。(課件出示相關船的圖片)

  4、設計創作

  ①師問:看了這么多的船,你能畫出你心目中的大船嗎?

  ②學生自由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5、作業 展評:

  師:讓我們的大船到海中去航行吧!

  ① 用剪刀將自己畫的大船按外輪廊剪下來,貼在老師準備的藍色大紙上。

  ② 學生自評——互評——教師總結

18船 篇4

  [寫作特色]

  集中筆墨,多方面刻畫人物形象,是這篇課文的主要寫作色。具體說來,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運用對比方法,揭示人物品質。

  客輪遇險以后,船長想到的是60個人的安全,惟獨沒有想自己,這60與1的對比,揭示了他忘我的品質;在人們混亂時,船長站在指揮臺上,“威嚴的聲音壓倒了一切呼號和嘈雜”,兩處對比,突出了船長的鎮定自若,臨危不慌。

  運用語言動作,突出人物性格。

  客輪遇險后,哈爾威船長“大聲吼道”,“簡短有力的對話”,“指揮著,控制著,領導著”,下達著命令,一切都在聽從他的調遣,危急中還不忘搶救見習水手克萊芒,突出了人物果斷、堅決的性格。

  運用特寫鏡頭,展現人物形象。“船長哈爾威屹立在艦橋上;一個手勢也沒有做,一句話也沒有說,隨著輪船一起沉人了深淵。這是一個典型的特寫鏡頭,展現了人物忠于職守、視死如歸的高大形象。

  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關詞語。

  2.通過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片斷的訓練,感受哈爾威船長忠于職守、舍己為人的精神。

  3.聯系課文內容,理解文后作業 4中的兩個勺子,能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學習課文通過人物語言和行動的描寫來表現人物品質的寫法。

  5.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片斷,“哈爾威船長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長崗位上……他又一次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人新課,激發興趣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在生與死的嚴峻考驗面前,最能示出一個人的靈魂,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雨果的一篇段篇小說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偉大。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船長》

  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文中寫了他的一件什事?為什么說他的靈魂是偉大的?)

  請同學們從課文中尋找答案。

  二、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不理解的字詞。

  (2)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

  震蕩調遣大副井然有序

  威嚴履行深淵忠于職守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

  哭泣機械靈魂爭執控制

  調遣呼號斗毆克萊芒可怖

  (2)指名朗讀,指導學生從平翹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區分加點字讀音的異同。

  (3)了解詞語掌握情況,重點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哭泣:小聲地哭。

  調遣:調派,差遣。

  威嚴:威武而又嚴肅的樣子。

  履行:實踐(自己答應做的或應該做的事)。

  肇禍:闖禍。

  大副:船長的主要助手,駕駛工作的負責人。

  深淵:很深的水。

  井然有序:形容嚴整而有條理,一點都不紊亂。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教師相機指點。

  4.默讀課文,按提綱“遇險一自救一犧牲”給全文分段。

  討論:第一段(第1、2自然段)

  第二段(第3—28自然段)

  三、作業 

  1.生字描紅、臨寫,抄寫詞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指名說說課文大意。(板書:遇險自救犧牲)

  二、精讀訓練

  1.談話引出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哈爾威船長是個怎樣的人?(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出示:哈爾威船長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對死亡,他又一次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

  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忠于職守”、“做人之道”的意義。你怎樣理解句中的“又”的?

  朗讀這段話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讀?為什么?

  (這段話是對哈爾威船長一生品質的贊頌。他面對死亡,想到的是忠于職守,想到的是履行做人之道,充分表現了他高尚的品質,應懷著崇敬之情,用贊頌的語氣來讀)

  范讀、指名讀、齊讀。

  過渡:課文怎樣具體寫他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的?

  2.朗讀理解課文第一段。

  (1)默讀、思考:“諾曼底”號是在什么情況下被撞的?當時情形怎樣?(畫出有關詞句)

  (2)交流討論:

  “像平常一樣”可見這條航線是“諾曼底”號的定期航線。

  “薄霧籠罩”是事故發生之因。

  “一聲巨響”、“剖開了一個大口子”、“海水猛烈地涌進船艙可見事故之大,情況之危急。這緊急的情況可用什么詞來形容?

  (萬分緊急,千鈞一發……)(板書:千鈞一發)

  (3)朗讀指導。

  指名試讀,相機指導。(開始時語調平緩、輕快,后來要急促,最后一句話要用緊張的語調讀,因為情況危急)

  指名再讀,及時鼓勵。

  過渡:如此重大的災難降臨了,哈爾威船長是怎么做的?

  3.朗讀理解第二段。

  (1)速讀,找出最能表現船長沉著鎮定的一段話。

  (2)出示:哈爾威船長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長崗位上,沉著鎮定地指揮著,控制著,領導著。他把每件事和每個人都考慮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給人而是給災難下達命令,一切似乎都在聽從他的調遣。

  (3)出示掛圖。

  (4)圖文結合,理解船長的“沉著鎮定”。

  看圖說說船長的神態和動作。(板書:巍然屹立)

  指名感情朗讀這段話。

  看圖聽老師背這一段話。

  集體看圖背誦這段話。

  (5)他真的把每一個人都考慮到了嗎?

  (他把自己給忘了,面對災難,他早巳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這是多么高尚的品質啊!)

  (6)哈爾威船長分別是在什么情況下下達了哪些不同命令?結果怎樣?從中我們可體會到他的哪些品質?

  小組交流,討論。

  (7)出示:沒有一個人違抗他的意志,人們感到有個偉大的靈魂出現在他們的上空。

  指名讀。

  為什么沒有人違抗他的意志?

  “偉大的靈魂”指什么?

  (8)指導朗讀第二段。

  指導:讀哈爾威船長的命令時應凝重有力,作者的議論應讀得稍慢、莊重,對話部分應急促。

  指名分角色朗讀。

  三、總結全文

  1.分角色感情朗讀全文。

  提問:本文從哪幾個方面來寫哈爾威船長的?從中你能感受到哈爾威船長的哪些品質?舉例說明。從行動和語言上來描寫的,如……

  我們今后在寫作中要學習這種寫法。

  2.看板書總結。

  哈爾威船長在“諾曼底”號客輪遇險的萬分緊急的時刻,巍然屹立在船長的崗位上,沉著鎮定地組織指揮著救援工作,果斷地下達了一個又一個命令,使船上60人脫險,他自己卻以身殉職,英勇犧牲。課文歌頌了他忠于職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板書:忠于職守舍己救人)

  四、質疑

  五、背誦

  第29、30自然段。

18船 篇5

  教學過程:

  一、知詩人,解詩題

  1、板書古詩《泊船瓜洲》,簡介作者

  啟發談話:在中國璀璨的歷史長河中,杰出的詩人多如繁星,不勝枚舉。而北宋的王安石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顆。(教師簡要介紹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宋代人,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21歲中進士,當過十多年地方官,后來兩次擔任宰相推行變法改革,是有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今天我們就來欣賞王安石膾炙人口、耳熟能詳的《泊船瓜洲》這首詩。

  2、解題

  (1)這首詩是作者從江西出發,乘船經長江前往京城為官,途經——?(瓜洲)

  簡介瓜洲:瓜洲,地名,在長江的北岸,在今江蘇省邗江縣南,離南京不遠。

  (2)詩題中的“泊”我們在哪首詩中見過?(杜甫的《絕句》)在本詩題中何意?(指船只停靠)

  (3)理解題目的意思。

  二、抓字眼,明詩意,悟詩情

  過渡:此時詩人就在自己故鄉不遠的瓜洲,他寫下這首詩,想說什么呢?我們一起來學這首詩。

  1、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讀準字音,并想想這首詩的意思。

  (2)指名讀,正音:間(jiàn)、數(shù)、重(chóng)、還(huán)

  2.指導閱讀——抓字眼,明詩意,讀中感悟

  (1)“間”什么意思?表示“隔開”的意思還可以組什么詞?隔開了什么?瓜洲在長江的北岸,京口在哪兒呢?(京口,地名,在今江蘇省鎮江市,和長江北岸的瓜洲隔水相望)兩地相距遠嗎?何以見得?(一水)讀一讀,讀出距離短。

  (2)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鐘山又在哪里呢?(鐘山,即紫金山,在江蘇省南京市的東面)“數重山”表示山多還是少?(“數人”、“數日”何意?“數”何意?)還從哪里知道山很少?(摳住“只”。補充介紹)讀一讀,讀出路程近。

  (3)齊讀前兩句,指名說詩意。(前兩句詩意:京口和瓜洲就在這一水相隔之間,鐘山也只隔幾座山。)

  過渡:瓜洲和京口只隔著一條長江,離詩人的家鄉鐘山也不過隔著幾座山而已,可以說,詩人身在瓜洲,已設計好回家的路線。可詩人雖然離家鄉這樣的近,他是否準備回到家鄉呢?從哪里知道?(明月何時照我還)

  (4)“還”什么意思?說說這一句的意思。詩人在什么時候想到回家?(春風又綠江南岸)讀讀看,讀出詩人心中此時什么感受?(思家不能回的無奈)再讀。

  (5)誰能把這首詩完整的意思說一說?(詩意:京口和瓜洲就在這一水相隔之間,鐘山也只隔幾座山。春風又一次吹綠了長江南岸,明月什么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家鄉?)

  (6)誰能把整個作品讀一讀?

  (7)讀完以后,你們知道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情感?(表達了作者思念家鄉的情感)

  三、指導欣賞——入詩境,悟詩情

  過渡:究竟是什么觸發了作者思念家鄉的情感呢?讓我們走入詩人的環境,見詩人之所見,聽詩人之所聽,想詩人之所想,看看能不能與詩人產生共鳴。

  1、引入情境,引導學生想象:詩人此時可能站在哪里?他看到了哪些景物?耳邊會聽到哪些聲音?心中會想些什么?

  2、體會用字的精妙,深入感悟詩情:

  (1)而此時正是什么季節?詩人怎么說的?(春風又綠江南岸)

  (2)春風又綠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樣的呢?(春天的江南,花紅柳綠,鶯歌燕舞,一派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

  (3)春風又綠江南岸,江南多美呀!花紅柳綠,鶯歌燕舞,一派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而詩人只用了一個字就表現出來了,那就是——“綠”,可見詩人用字之精妙。其實,詩人曾用過“滿”“到”“過”“入”十幾個字,經過反復推敲,最終定為“綠”。

  請大家看課文后面學習鏈接的內容。

  詩人為何獨獨鐘情于一個“綠”字呢?

  指名談看法,讀出相應的感受。

  教師交流自己的感受:一個“綠”字生動地寫出了春風的神奇力量,不僅使我看到了滿眼的綠色,成行的碧樹,蕩漾的春水,還讓我看到了爛漫的桃花,各色的野花,江南的小橋流水人家。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千古名句,讀。

  (4)春天來了,春風僅僅吹綠了“江南岸”?作者為什么這樣說呢?(從地理位置而言,江南春天固然早于江北,但也不可能一江分成兩世界;因為詩人平生際遇、此時境況,使得詩人所思盡在江南,故心中只有江南春也。)

  3、指導品讀

  (1)你們現在悟出了詩人的情感了嗎?誰來讀一讀?

  (2)要想讀好詩,我們還要注意節奏,還要讀出關鍵字。再讀。

  4、小結:

  作者在此地——瓜洲;此時——明月;此景——春;自然想到了——還;抒發了作者思念家鄉的情感。

  5、齊讀

  四、歸納學法

  1、總結全詩,歸納學法,如何去欣賞詩歌

  (1)我們了解了詩人王安石與南京的關系,理解了詩題的意思;

  板書:知詩人,解詩題

  (2)通過抓住關鍵的字,理解了詩歌的內容;

  板書:抓字眼,明詩意

  (3)通過體會作者的情境,領悟了詩人的感情;

  板書:入詩境,悟詩情

  這就是欣賞詩歌的方法。板書:欣賞詩歌

  五、課堂練習。

  六、課堂小結。

  七、課后作業

  1、布置學生收集贊美春天的古詩,抄到自己的采集本上。

  2、布置學生收集表現思鄉的古詩,抄到自己的采集本上。

  板書設計:

  附:板書設計

  泊船瓜洲欣賞詩歌

  京口/瓜洲/一水間,知詩人,解詩題

  鐘山/只隔/數重山。抓字眼,明詩意

  春風/又綠/江南岸,入詩境,悟詩情

  明月/何時/照我還。

18船 篇6

  一

  執教:孫偉

  教學目標 :

  1.學會2個生字及2個部首“小字頭、門字框”,理解“小小、彎彎、閃閃的、只”等詞語。

  2.朗讀并背誦課文。

  3.學習課文,初步培養想象能力、體會與欣賞能力。

  4.完成課后練習1、3。

  A層:完成教學目標 的基礎上,能體會夜空的美景,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及背誦全文。

  B層:完成教學目標 1-4,能正確朗讀課文,并且能流利的朗讀及背誦全文。

  C層:完成教學目標 1-4,能正確地朗讀課文,不破句,不漏字,不加字地朗讀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同教學目標 

  教學難點 :

  1.為什么月兒象小船。

  2.“只”在課文中的意思。

  教具:生字卡片(6套),填空板(6套)投影片,磁帶(《一閃一閃亮晶晶》《小小的船》)手電筒(6個)

  教時:1教時

  教學過程 :

  一.復習舊知,創設情景,引入新知:

  1.復習舊知:上節課,我們學習了16課(出示課題并齊讀)小小的船的部分生字詞語和帶讀字,現在我們來復習一下:

  出示:1)只(手持字卡)

  見:這個字讀的時候要注意什么?(整體認讀音節)

  兒:這個字怎么讀。

  2)里:“里”字的第五筆是什么?(強調先橫后豎)

  坐:你是怎么記住的?

  2.創情景:小朋友們的記性真是不錯,上節課學的知識都牢牢記住了,我們來放松一下,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聽一聽,歌里唱的是什么?(指名C層回答)

  漫天都是小星星多美啊,你們想不想也上天去看看?好,老師帶你們和小女孩一起上天去旅行。

  二、整體感知課文

  1.請小朋友邊聽邊看邊想:小女孩乘著小小的船看見了什么?

  2.請小朋友在組內輕輕地把兒歌讀一讀,要求做到:

  1)將兩個生字的讀音讀正確。(讀一讀)(2號做組長)

  2)數一數有幾句話,編上號碼。

  3)議一議:小小的船兒指什么?

  3.交流:

  1)出示“閃,尖”,請小老師指導讀音。(B層)

  閃:注意翹舌音,前鼻音。尖:三拼音,介母是i

  連讀詞兒:閃閃的兩頭尖(齊讀)

  2)指名小組讀課文——A層評價,交流:小小的船兒指什么?(C層答)(月兒)

  3)兒歌有幾句話?(C層答)請兩個小朋友分句讀(B層)

  想:每句話各說了什么?(A層)

  第一句話:月兒像小船。

  第二句話:“我”在小船里只看見星星和藍天。

  三.閱讀全文:

  1.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兒歌中的小

  小的的船兒是月兒。小女孩乘著月兒看見了星星與藍天,現在請每組1號組長帶領小朋友再讀兒歌,然后完成桌上的填空,把答案正確地貼好,看哪組又快又好。

  1.各小組填空,自學。

  2.交流:(B層讀一讀填寫的內容)

  ________的月兒_______的船,

  ________的船兒___________ 。

  我真在______________船里坐,

  ____看見_________星星_______天。

  我們來做“你問我答”的游戲:(師問——生答)

  怎樣的月兒怎樣的船?

  小小的船兒怎么樣?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見怎么樣的星星,怎么樣的天?

  誰也來像老師那樣問,請小朋友回答?(生問——生答)(A層)

  3.請每組討論一下,對所填的詞有哪些不理解的?(先小組——全班)

  可能問:1)小小的是什么意思?(B層回答)

  2)彎彎的是什么意思?(實物演示:用彎與彎彎的形狀進行比較,引出彎彎是指很彎)

  3)“兩頭尖”是什么意思?(投影演示削尖的鉛筆,直觀認識尖,形狀是上小下大,兩頭尖,請小朋友站起來看看座位的形狀,引出很彎)

  1)什么叫“閃閃的”?(可提供手電筒,請學生動手操作。(A層做)其他小朋友協助,看看“閃閃的星星是怎樣的?

  交流:(C層演示——B層總結:閃閃的就是一亮一暗)

  2)這里為什么要加個“只”(老師有個疑問想請小朋友幫忙來解決,好嗎?)

  比較:我在小小的船里坐,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男生讀第一句,女生讀第二句)有了“只”以后,說明了什么?(討論)

  (B層交流:除了星星藍天外什么也看不見了)

  師追問: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天空太美了,小女孩陶醉在其中了。)(A層回答)

  3)小結;是啊,夜空多美啊!深藍的天空上閃閃的星星對著我們眨眼睛,小女孩在這么美的夜空中陶醉了,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我現在想請小朋友為圖配音,把天空的美讀出來。

  (B、C層嘗試讀——A層評價——A層范讀——B或

  以實物演示,

  C 層模仿——全班一起讀一讀)

  1.小朋友們都讀得很好,讓孫老師感受到了夜空的美,不過孫老師還有個問題想請教小朋友,為什么會把彎彎的月兒當成小船呢?(B、C層——A層答)

  2.真感謝小朋友,原來是這樣,月兒的形狀像小船,可以把它當成小船,那么你認為這彎彎的月兒還像什么?(A層范說——BC層模仿)

  小結:小朋友的想象力真豐富,說了那么多。我呀要獎勵你們,請你們乘著“月兒”聽首歌,如果你們也會唱,跟著它一起唱好嗎?(跟唱小小的船)(實際為背誦)

  3.小女孩在藍藍的天空上看見了星星,1)那么(出示投影)你在藍藍的天空上看見什么?(C層回答——B層——A 層自由說)

  4.自由找朋友:天上有那樣的景色,那么海里呢?(請小朋友找個小伙伴也做個問問答答的游戲)(出示投影舉兩句句子)(指明交流2對)

  四.學習部首及字形

  1.這首兒歌里有兩個生字,這兩個字都有個新部首(出示部首)(輕輕讀一讀拼音)叫什么?(B層——C層——全班)

  小——寫“小字頭”要注意什么?(A層)(去鉤)

  2.領小朋友很快地學習閃、尖,說說你們是怎么記的?(C層交流)

  3.指導書寫:尖先自己在書上描一描,告訴大家寫時你發現了什么——寫在小黑板上。(B層、A層)(請周圍老師指導)

  4.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16課小小的船。又認識了兩個部首,掌握了兩個生字,還理解了這首兒歌的意思,進行了一次愉快的天際之旅,看見了美麗的夜空。希望小朋友學好了本領長大后,也能到宇宙中探索宇宙的奧秘。

  ◆

18船 篇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創設情境進行各種語言訓練,培養學生的好奇心。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創設情境訓練說話,培養學生的好奇心。

  【教學準備】課文掛圖;詞語、句子卡片;自制教具。

  【教學時數】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教師微笑著出示實物“船”的模型說:“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小禮物,你們看是什么?”

  學生齊答:船。

  老師說:“喜歡嗎?”

  學生大聲說:“喜歡。”

  老師又說:“看到這小小的船,你們想到了什么?”

  學生有的說覺得它像彩虹;有的說它像橋;有的說它像香蕉;也有的說它像月亮;還有的說它像小馬的蹄印。

  老師小結并講小故事:同學們都觀察得很仔細,說得很好。你們知道嗎?我們中國的教育家葉圣陶爺爺在一個晴朗的夜晚抬頭看見藍藍的天上掛著月牙,無數顆星星在空中閃爍,看著看著,他好像看見一個小姑娘坐在月亮上,(貼出月亮在有星星的藍天上)望著夜空出了神,就把這小女孩看月亮的情景寫成了一首兒歌,題目就是《小小的船》(板書課題) 。全班齊讀課題一遍。

  二、初讀課文

  1、教師說:“請同學們打開課文,聽課文錄音,邊聽邊想,這篇課文一共有幾句話。”聽完后,老師提問一位學生,學生回答:“這篇課文有3句話。”老師問:“其他同學有沒有不同意見?”同學們都一致認為這篇課文只有3句話,老師接著說:“誰來讀出第一句?”學生邊讀,老師邊把句子貼在黑板上,第二、三句同樣各請一位同學讀出,老師同時貼出句子。

  2、教師說:“現在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學生自由讀時教師把二、三句話的卡片取下來)

  三、講讀課文

  1、學習第一句。

  老師微笑著說:“老師看出來了,同學們很喜歡讀這首兒歌,老師也喜歡讀,我們現在一起來學習第一句,你們看,課文第一句就寫了月兒,月兒是什么樣的?”

  指名回答:月兒是彎彎的。(板書:彎彎的)你們覺得彎彎的月兒可愛嗎?

  學生齊答:可愛。老師接著啟發學生:“那么你們能用‘彎彎的’來說一句話嗎?”學生有的說“這座橋彎彎的”;有的說“這條香蕉彎彎的”;也有的說:“茄子的形狀彎彎的”;還有的說“今天晚上的月兒彎彎的”。

  老師高興地表揚說:“同學們都說得很好,(指著貼在黑板上的月亮)你們看,這彎彎的月兒像什么呢?”

  學生齊答:小小的船

  (板書:小小的)老師引導說:“‘這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意思就是彎彎的月兒像……”

  生接答:小小的船。

  老師出示“船”模型與貼在黑板上的月兒比較,說:“你們看,月兒的形狀是怎樣的?”

  生接答:“彎彎的”。

  師又說:“船的形狀也是……”

  生接答:“彎彎的”。

  師說:“所以說彎彎的月兒就像小船。”

  2、指導朗讀第一句。

  老師說:“誰來讀讀第一句?”大部分學生積極舉手,教師叫兩名學生各讀一遍。

  師:大家覺得他們讀得怎樣?

  生:我覺得他們都讀得不錯,鄒凱敏讀得特別好,能讀出輕音、重音,停頓也恰當。陳穎珊讀得聲音響亮,有感情,但是“兒”字讀錯了。

  師:你能告訴她怎樣讀準嗎?

  生:(告訴她)er是特殊韻母,發音時應把舌尖卷起來。鄒凱敏再讀一次,全班鼓掌。

  師:你們看這月兒彎彎的,就像小小的船,可愛極了,我們讀的時候,就應讀出那種可愛的語氣來,我們全班再來讀一遍好嗎?全班齊讀。

  3、學習第二句

  師:同學們讀得真棒,我們繼續學習第二句,(貼出第二句)請全班女同學把第二句齊讀一遍。

  學生讀后問:“你們知道兩頭尖指的是什么兩頭尖嗎?”指名回答:是指船的兩頭尖。

  師進一步問:你們知道船兩頭的位置在哪嗎?

  學生齊答:知道。

  師:我請一位同學上臺來把船兩頭的位置給指出來。一位學生上臺準確地指出船兩頭的位置后,師問:“他指的位置跟你們想的一樣嗎?”生齊答:一樣。

  師述:剛才我們說“彎彎的”說的是月牙兒,實際上也指小船;“兩頭尖”說的是小船,也指兩頭尖的月牙兒。月牙兒往上彎的時候,彎彎的,兩頭尖尖的,看上去像小船一樣,因此把它比作小船。

  4、指導朗讀一、二句。

  師:小小的船兩頭尖尖的,多可愛呀!你們聽(師范讀一、二句)。學生齊鼓掌表揚老師:“棒棒老師你真棒!”

  教師:看誰能比老師讀得更棒。教師一連叫了三個舉手的學生朗讀,第三個讀后,全體學生一致認為她讀得好,請求讓她當小老師領讀,教師反問:“為什么?”學生有的說她聲音響亮、動聽;有的說她讀得正確、流利,還注意了節奏和停頓。教師答應了同學的請求,讓李雪敏當小老師,請李雪敏同學領讀。在同學們的掌聲中,她興致勃勃地給大家領讀,全班同學在她的帶領下讀得很好。

  5、創設情境,引導想象。

  師:課文中的小朋友,看著彎彎的月兒,她想做什么呢?學生有的說她想坐在月亮上去數星星;有的說她想到月球上去看一看。

  師進一步引導:那么你們看著這彎彎的月兒想不想上去呢?學生高興地大聲說:“想”。

  教師播放樂曲《愉快的夢》并有感情地描述夜空的美景,把學生引入夢一般的境界:如果現在是晴朗的夜晚,你坐在院子里,抬頭看著藍天,天上有星星,也有彎彎的月亮,看哪個小朋友想象自己也飛到了天上,坐到月亮上去了,看見了什么?約一分鐘時間,音樂停了,同學們睜開眼睛,搶著舉手想回答,有的說感覺自己飛到天上還看見了仙女,仙女長得很漂亮;有的說飛到天上看見了觀音菩薩;也有的說飛到天上看見了嫦娥姐姐,她旁邊還有一只小白兔;還有的同學說看見了竹彩公主,公主還請她去她家玩;最后還有的同學說看見太空人在探險,教師進一步引導說話:你見到太空人有什么話想對他說嗎?

  生:太空人,你能帶我一起去探險嗎?

  6、學習第3句

  師:小朋友們都想象自己坐到月亮上去了,還見到了很多不同的東西,那么小女孩又看見了什么呢?(把小女孩的圖貼在有月亮、星星的藍天上,并同時貼出第 3句)我請一位同學把第3句讀一遍,學生讀后,問:“‘我在小小的船里坐’,這“我”指的是誰啊?”

  生:‘我’就是指那個小女孩。師:小女孩坐在哪?看到了什么?

  生:小女孩坐在船里,看見了閃閃的星星和藍藍的天。

  (板書:閃閃的、藍藍的)教師進一步引導說話:同學們,你們平時有沒有在什么地方看見一些你認為很有趣的、很特別的事物。

18船 篇8

  三

  黃秉學

  一、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晴朗的夜空很美。

  2、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3、能背誦全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晴朗的夜晚天空很美。

  2、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具準備:

  1、用硬紙板做一個圓月亮和一個彎月亮。

  2、準備一塊小黑板。

  3、錄音磁帶、字塊。(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的小提琴獨奏)

  4、幻燈。

  四、教學時間: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

  1、引言:小朋友,在晴朗的夜空,我們常常看見天上有月亮,你們喜歡看月亮嗎?

  老師跟大家一樣,也喜歡看月亮,老師請小朋友看這個月亮的形狀是什么樣的?(出示圓月亮)

  月亮有時是圓的,有時是彎的,彎彎的月兒像什么?(出示彎月亮)

  2、看圖:老師請小朋友邊看圖,邊聽錄音,想一想,這是真的船嗎?是什么?(出示幻燈)

  下面請小朋友說說圖上畫了什么?

  你能看出是什么時候?

  再請小朋友連起來說,圖上畫的什么時候,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師述:這幅圖畫得很美,在晴朗的夜空,彎彎的月兒像小小的船,所以,葉圣陶老爺爺把《小小的船》寫成課文給我們一年級的小朋友學,你們喜歡嗎?請小朋友在學課文時,要一字一句認真地學習,打開書,自己把課文讀一遍,看看這課有幾句話?

  3、請一個小朋友讀第一句,"彎彎的月兒"講了什么?(板書:彎彎的)

  "彎彎的"和"彎的"比一比,你認為哪個詞美?為什么?

  "彎彎的"比"彎的"更彎一點,而且彎得更可愛,看起很美,討人喜歡,所以,課文里用"彎彎的"這個詞來形容月亮的形狀。

  4、彎彎的月兒像什么?"小小的船"又講了什么?(板書:小小的)

  課文里為什么用"小小的船"而不說"小船"呢? 我們把這句話連起來讀一遍。(指導朗讀)

  5、這只船除了彎彎的、小小的,還是怎樣的?(指名讀二句)

  "小小的船兒兩頭尖"講了什么?(板書:兩頭尖)

  圖上畫了什么?與上圖比較一下,課文里為什么說彎彎的月兒像小小的船?

  我們學完了一、二句,現在把它連起讀,想一想,這兩句都寫了月亮的什么?(齊讀一、二句)

  6、這樣美的船你們想不想上去坐一坐?

  老師帶你們去,因我們離月亮太遠,所以要坐上最快的火箭,小朋友系好安全帶,閉上眼睛,準備。(按錄音)

  到了,睜開眼睛,我們到了哪兒?(指幻燈:太空)

  你現在感覺怎樣?你看到了什么?(板書:星星、月亮)

  我們來到月亮上,把彎彎的月兒當小船,藍天可以當作什么?星星可以當作什么?

  (課間休息)

  7、我們一起讀書上的第三句。

  比較句子。(出示小黑板)

  我看見星星和天。

  我只看見閃閃的星星和藍藍的天。先把這兩句讀一讀,找出不同的地方?比一比哪句好?為什么?

  "閃閃的"是什么意思?這個詞寫出了星星一亮一亮的,好像對我們眨著眼睛。(板書:閃閃的、藍藍的)

  "藍藍的"寫出了什么?把天寫得更美了,所以第二句好。

  第一個句子用的是"看見",第二句用的"只看見"。"看見只看見"有什么不同?"只看見"的范圍小些,看見的范圍大些,為什么只看見,是因為藍天,星星太美了,吸引了目光,所以只看見。

  我們一起讀二句。

  請小朋友把第三句連起讀一遍,"我只看見"要讀重點,"閃閃"、"藍藍"讀輕。

  8、這篇課文學完了,為了讓小朋友讀得更好,請小朋友跟著錄音讀一遍。(請人讀)

  有表情地齊讀,注意老師怎樣指導的。

  同學們讀得好,下面把書關上,老師讀前半句,小朋友讀后半句,看誰記得住?

  再齊背誦一遍,同學們讀得很好,這首詩不但小朋友喜歡,我們音樂家把它寫成歌來唱,會嗎?(齊唱)

  9、今天小朋友學得很好,下面我們做個游戲,老師考一考小朋友怎樣。這個游戲的名字叫"找朋友"是把老師給的字塊看一下,哪些詞放在一起合適,拿這兩個字塊的小朋友就站在一起,剩下的小朋友就拍手唱"找呀,找呀,找呀找,找到一個好朋友。"

  字塊是:彎彎的、小小的、藍藍的、閃閃的、月兒、星星、藍天、小船。

  全體小朋友齊讀字塊上的詞。

  小朋友再動動腦筋,這些詞除了剛才的放法外,還可以怎樣放?意思大體不變。又變換放法:天藍藍的,月兒彎彎的,星星閃閃的,船小小的。

  通過游戲,小朋友們知道了,有的詞放法不同,但意思大致相同。

  10、打開書,指導課后三題。

  讀、查課后作業 。

  (區三獻觀摩課)

  ◆

18船 篇9

  教材分析:

  《紙船和風箏》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課文。這個單元是圍繞友好相處,團結合作這一專題編寫的。使學生在學習中反思、在反思中自悟、從而克服自私、任性、以自我為中心等不良品格。故事的動人之處在于,當松鼠和小熊因為一點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們表現出的內心失落和難忍的痛苦,以及修補“裂縫”的獨特的方式,和感人場面。只要我們帶著一顆童心,帶著對真摯友情的向往,去學習課文,就一定會受到深深的感染。當我們的感情和友誼產生 “裂縫”的時候,賭氣只能使“裂縫”擴大,容忍和諒解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敢于率先伸出友誼之手的人,是令人敬佩的。

  學生分析:學生對于課文的朗讀有著濃厚的興趣,并喜歡模仿各種語氣、神態、動作進行朗讀和表演。學生們能結合簡單的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在朗讀中提出自己的見解,表達自己的感受。可以說在這方面,學生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欲望。

  設計理念:

  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本課教學以讀為主,引導學生在讀中學,“演”中悟。

  2、設計多種活動,給學生創設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環境。

  3、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留下足夠的空間為學生張揚個性,激揚美性服務。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友誼。

  3、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

  教學流程:

  一、激情導入,引發學生興趣

  1、出示圖畫:請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教師一手拿折好的紙船,一手拿著風箏。)學生回答:紙船、風箏。

  2、師出示課題并板書,20.紙船和風箏

  3、指導讀課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其直觀地感受到學習的強烈欲望。并想快速進入情境。】

  二、復習檢測

  1、讀詞卡

  2、找朋友游戲——連字成詞【在游戲中鞏固生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三、提出問題、合作解疑

  1、讀課題、質疑、梳理問題。

  2、自由讀文,注意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3、指名讀1~6自然段,思考提出的問題。

  4、4人小組討論交流讀懂的問題。【把閱讀和質疑問題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讀中學會問,在疑中加強讀,使其在閱讀中提出問題,初步交流閱讀中發現的問題。】

  四、讀中感悟。“祝你快樂,祝你幸福。”

  1、指讀1~6自然段,思考:“板鼠和小熊是怎樣成為好朋友的?”

  2、朗讀指導,著重指導“樂壞了”、“祝你快樂”、“也樂壞了”、“祝你幸福”讀出松鼠和小熊高興的語氣。

  3、學生自我評價朗讀。【以讀為主,通過范讀、引讀、自由讀、指名讀的朗讀方式,指導學生在讀中熟悉課文,理解課文,使學生在多讀中悟得讀的方法,在多讀中悟情、悟理。】五、合作探究學習第7~9自然段。

  1、學習過渡語:“可是有一天,他們倆為了一點小事吵了一架。”

  2、學生自讀這一部分

  3、四人小組合作研究:“他們倆吵了一架之后,心情怎樣?”

  4、指導朗讀:“山頂上再也看不到飄蕩的風箏,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紙船了,”速度放慢,讀出松鼠和小熊的傷心感、孤獨感。

  5、學生交流合作成果。【根據學生喜新求變,活潑好動的天性。以及形象思維為主的特征,把思考的主動性還給學生,激發興趣,調動思維,讓其在生動活潑的形式中讀出、悟出松鼠和小熊成為好朋友的高興心情。及吵架后的傷感,深悟友誼的純真、可貴。】

  6、學生自我評價

  六、放手讓學生自學、發揮學生主動性和創造性。

  1、自由讀10、11、自然段 2、小組合作交流、字詞并重點理解“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風箏吧!”。讀后你有什么感受? 3、指導朗讀“松鼠再也受不了啦。”音調稍高些,速度稍快些。

  【表現出松鼠和小熊對和好的渴望和再次和好后的興奮心情。】

  【以讀為主,在讀中學、讀中悟,學生通過不同的理解和角色體驗,去體會成為好朋友的高興、吵架后的傷感、孤獨,再次和好后的興奮心情。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進一步理解課文。】

  七、鞏固生字

  1、指導學生把詞卡貼在黑板的大樹上,摘下來領讀、齊讀。 2、開火車讀。 3、指名讀。

  【在讀中加深對詞句的理解,體會詞語的含義】八、指導書寫生字

  1、小組合作,互相評價。在生字中找你認為寫得好的字,沖它笑一笑,或再高興地讀一遍。

  【語文教學要有人文性。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愉悅,從而培養學生,認真寫字的習慣。】

  九、擴展活動

  把這個故事用自己的話講給好朋友聽,并用你喜歡的方式表達你的心意。

  十、每篇積累

  讓學生從本課中找到喜歡的詞句,并記住它。【語文學習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每一課都讓學生去發現好詞、好句,并記住,既可以在日積月累中學到豐富的語文知識,又能讓學生養成時時積累、事事積累的好習慣。】

18船 篇10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介紹了經過航天旅行的植物種子所發生的變化,產生變化的原因,以及經過選育之后果實的食用、藥用及他用。文章語言生動活潑,知識性、趣味性很強,題目便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吸引讀者,激起學生閱讀的興趣。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 認識7個生字。

  ⑵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起熱愛科學的情感。

  ⑶ 了解太空蔬菜的變化和作用,初步學習課文的說明方法。

  2、過程與方法:

  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教師引導,了解太空蔬菜的變化和作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起熱愛科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1、了解太空蔬菜的變化和作用,初步學習課文的說明方法。

  2、了解太空蔬菜變化的原因。

  【教學準備】

  課前學生搜集關于“神五”的文字或圖片資料,詞語卡片、幻燈機以及幻燈片。

  【教學流程】

  一、交流資料,談話引入

  1、學生交流“神五”資料,板書課題:

  飛船上的特殊乘客 

  2、學生讀題質疑:

  飛船上的特殊乘客指的是誰?他們為什么要乘上飛船天空旅行呢?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學生自由讀文,標出生字新詞,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學習生字新詞:

  ⑴ 讀下面詞語,注意帶“△”字的讀音:

  例如  篩選  輻射  淘汰  美味佳肴  鹽堿

  △   △   △    △     △   △

  ⑵ 用“√”選擇加點字的正確音節:

  特殊(chū  shū)  處于(chǔ  chù)   差異(chā  chà)

  比較(jiào  jiǎo)  興奮(xīng  xìng)   茄子(xié  qié)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4、交流初讀收獲,質疑定向:

  ⑴ 學生很容易知道:“特殊乘客”指的是植物種子;課文向我們介紹了種子旅行歸來所產生的變化、變化的原因,選育后果實的食用、藥用以及其他用途……

  ⑵ 學生質疑,教師引導定向:

  從太空歸來的種子具有哪些優點?為什么具有這些優點?這些種子還有什么用途?

  三、研讀課文,領悟積累

  1、學生自主學文,思考以上問題,邊讀邊批注。

  2、小組交流,互相解疑。

  3、教師引導,學生集體交流。

  4、指導學生朗讀感興趣的段落,并說喜歡的理由。

  5、讀中比較,研讀佳句:

  ⑴ 出示句子:

  1、經過多年努力,專家們已經培育出許多新品種,它們普遍具有產量高、品質好、在惡劣條件下生命力強等優點。

  2、經過多年努力,專家們已經培育出“太空水稻”、“太空黃瓜”、“太空辣椒”等新品種。它們普遍具有產量高、品質好、在惡劣條件下生命力強等優點。 

  ① 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你喜歡哪句?為什么?

  ② 引導學生感悟說明文舉例說明的具體性、準確性。

  ⑵ 出示句子:

  “小小的植物種子經過一番太空旅行,好像獲得了“魔力”,可以有這么多美妙的變化和神奇的用途。其實真正的魔法師是聰明勤勞的科學家們,是他們的知識和工作創造了一個個奇跡!” 

  ① 查字典理解“魔力”、“美妙”,體會用詞的準確。

  ② 小小的植物種子產生的奇妙變化應感謝誰?這句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③ 指導帶著贊美、感激、自豪的情感朗讀句子。

  ⑶ 你認為文中還有哪些寫法值得你學習,請讀一讀。

  四、回歸整體,總結深化

  速讀課文,引導總結學文收獲。

  五、拓展延伸

  推薦學生課余自讀選讀課文中《人造發光植物》。

  【板書設計】

  宇宙輻射      培育太空品種、食用

  飛船上的特殊乘客 (種子)      變異   

  微重力、高真空   制藥、美化、綠化 

  科學創造了奇跡

18船 篇11

  青島第六十五中學 孫平

  教學工具:多媒體、錄音機

  授課時間:2003年10月9號

  學習過程:

  詩歌導入  :

  (出示投影片)同學們,這是一張什么圖片?(學生回答:紙船)同學們,你可知道這只小小的紙船曾經載著一位游子對母親的深切的思念?1923年秋,冰心赴美留學,在遠離故土和母親的浩瀚的太平洋上的孤舟里,冰心含著熱淚,專心致志地疊著一只又一只紙船,然后拋到海里,她總希望有一只能夠漂到日夜思念的母親的身邊。今天,讓我們一同來學習我國著名女作家冰心創作的一首詩歌——《紙船 寄母親》,讓我們隨作者一同漂洋過海,一同來感受作者的赤子情懷。

  出示“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

  2、抓住重點字詞,品味詩歌的語言美;

  3、體味人間至愛親情,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

  簡介作者:

  1、(出示冰心年輕時代的照片和字幕)

  冰心(1900-1999),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詩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讀者》等。(學生朗讀,教師簡要評說:“中國文壇世紀老人未能跨越世紀門檻”的確是我們民族的一種遺憾,但是冰心老人博大純潔的靈魂和不朽的藝術作品卻時刻激勵感召著我們不斷前行)

  教師導入  :同學們,更詳實地了解作者生平以及創作情況,將為我們更好的品評文學作品搭設一方平臺,提供廣闊的思維空間。下面,讓我們共同來交流一下同學們預習的成果。讓我們來更進一步走進冰心的世界。

  (學生自由交流查閱到的有關冰心生平創作的有關資料)

  附:學生課堂交流資料摘錄

  學生一:冰心創作風格被文壇稱為“愛的哲學”,它的三個支柱——母親、童心和自然,這可以在課后的《繁星》、《春水》的導讀中得到印證;

  學生二:冰心的父親是一位開明的具有維新思想的海軍軍官。冰心自小是身著男裝長大的。七八年的海邊生活給冰心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因此,冰心在他的文學作品中常常提到大海;

  學生三:冰心是五四時期涌現出來的第一批現代作家,也是其中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使文學研究會的重要成員。“冰心”的筆名始于作者發表的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

  學生四:根據詩歌的創作年代我查閱了相關的資料,冰心年輕時代正值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她也和諸多愛國志士一樣,選擇了先外出求學,后回國拯救國民的救國道路。這首詩歌便是作者這段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

  學生五:我閱讀了《繁星》、《春水》這本書,我注意到了作者在1923年8月27日還創作了另一首詩歌,名字叫做《鄉愁》。我們可以結合兩首詩歌,進行比較閱讀)

  朗讀課文:

  教師配樂范讀課文(讀前提出要求:1、學生們用心體會本首詩歌所蘊含的思想感情2、劃出詩歌中學生認為應該重讀的詞語)

  指導學生朗讀(如何停頓、如何選擇重音)

  整體感知:

  這首詩歌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游子對母親深情的呼喚,寄給母親最深沉的歌)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進行朗讀比賽。

  學生根據銀幕提示,有感情地配樂朗讀全詩。

  (出示字幕

  紙船 寄母親 冰心

  我從來不肯妄棄了一張紙,

  總是留著——留著,

  疊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兒,

  從舟上拋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濕,沾在船頭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疊著,(“不灰心”: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總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只 (本節是作者的想象,全詩的高潮)

  很小的白船兒,

  不要驚訝他無端入夢。

  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

  萬水千山求他載著

  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八,二十七,一九二三太平洋舟中)

  學法指導:

  教師導入  :詩歌是一門濃縮的語言藝術。它凝練、優雅,令人浮想聯翩。將詩中的每一個字、每一詞擴展開去,都將寫出一首首動人的詩歌,描繪出一幅幅美麗的畫卷。下面,就讓我們通過分析重點字詞來感悟詩歌獨特的魅力。

  (出示第一小節,指導學生應該如何品味詩歌

  我從來不肯妄棄了一張紙,

  總是留著——留著,

  疊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兒,

  從舟上拋下在海里。)

  教師總結:“從來”、“妄棄”“留著”這些詞語說明冰心對母親的愛由來已久;

  “一只一只”、“拋”說明作者的心情迫切,深切地思念著自己的母親。

  合作探究:

  1、作者疊紙船的時候為什么含著淚?為什么除了愛還有悲哀?

  (“含著淚”:郵輪顛簸在陌生的國度,不知何時能夠重新回到母親的懷抱;遠離母親,以前鈍化了的對母親的情感突然間變得鮮明起來;女性纖柔敏銳的心靈難堪重負,靈魂難以得到解脫等等;《惆悵》一詩可以印證生病的冰心悲苦的心靈體驗)

  2、作者為什么要借紙船來抒發自己對母親的思念之情?

  (冰心以孩子般的天真和純潔,在兒童的游戲的世界中找到了寄托母愛的情感中介物)

  學生質疑

  學生提出自己尚未解決的關于本首詩歌的疑難問題,由學生老師幫助共同進行解答(有探究價值的問題:第三小節最后一句中的“她”為什么不用“我”?)

  拓展延伸:

  《紙船 寄母親》這首詩歌是借助具體的形象來抒發對母親的愛。請你也用這種手法寫一段話或一首詩來抒發你對父母的愛。

  (學生練筆,同學交流評價,老師點撥)

  教師總結,布置作業 :

  在這首詩歌中,詩人以紙船為題,托物言志,賦予了紙船特別的含義。紙船象征著作者的孤獨無依,象征著作者思念母親,眷戀祖國的一顆赤子之心。希望我們通過今天的學習,能夠獲得一把欣賞研讀詩歌的金鑰匙,同時,也在詩人的博大情懷中提升自己的審美情趣,早日成為一名建設祖國的棟梁。

18船 篇12

  內容分析:

  《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二組第一篇課文《古詩詞三首》中的第一首,《泊船瓜洲》是膾炙人口、情意綿綿的思鄉詩,表達了作者對家鄉深深的思戀和熱愛。

  全詩的大意是:從京口到瓜洲不過是在一條橫著的江的距離之內,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著幾座山。春風又吹綠了長江兩岸,明月什么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家鄉。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著僅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離京口并不很遠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濃濃的思鄉之情。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并默寫古詩。

  2、借助注釋、抓住重點詞句、利用插圖、發揮想象理解詩意,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表達的方法。

  3、感受古詩的韻味,激發閱讀古詩的興趣。培養動手搜集資料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意,積累古詩。

  2、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具準備:課件

  學具準備:詞典、搜集思念家鄉的古詩詞、與這首有關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交流積累,引入詩文。

  老師:“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古往今來遠離故土的游子總會思念魂牽夢縈的家鄉。他們往往把這種濃濃的思鄉之情融入一首首短小精悍的古詩中,需要我們細細去品味。請同學們把你積累或搜集到的描寫思念家鄉的古詩,給大伙誦讀一下。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李白的《靜夜思》、賀知章的《回鄉偶書》(已學過)、北宋秦觀的《浣溪沙》等。

  學生:積極交流。

  老師:從剛才的交流中可以看出,大多數同學把所學古詩能夠積累下來,一部分同學不但能積累所學古詩,還主動搜集課外古詩,值得大家學習,我們一定要養成主動積累的習慣。因為學習語文重在積累。今天我們來學習北宋詩人王安石的一首詩《泊船瓜洲》。

  二、知詩人,解詩題

  (一)知詩人

  老師:課前老師讓同學們查閱與這首詩有關的資料,誰愿意把自己搜集到的資料跟大家交流交流。

  學生:簡介王安石。

  老師:根據學生的交流適時點撥使學生了解寫作這首詩的時代背景。

  (二)解詩題

  學生:理解“泊”的意思。進而解題:泊船瓜洲:把船停泊在瓜州。

  師小結:剛才我們了解了詩人是怎樣的一個人,弄懂了詩題的意思。這”知詩人,解詩題“是學習古詩不可缺少的一步。它能幫助我們理解詩的內容。那么王安石把船停泊在瓜州時寫下了一首怎樣的詩呢?請同學們輕聲讀一讀。

  二、讀詩文,明詩意

  (一)輕聲讀詩,圈出自己讀不準的字。

  (二)同桌交換意見。

  (三)師生合作讀詩文,解詩意。

  1、指名讀詩,引導讀準”間、重、還”。

  2、共同動手正音。

  學生:拿出詞典,動手查“間、重、還”的幾種讀音及每種讀音所表示的意思。

  老師:出示課件作補充,你們看,瓜州在這兒,京口在它的對岸(江南),就是現在的江蘇省無錫市。京口和瓜州,一個在江南,一個在江北,就一條(橫向的)河的距離之內。間(jiān):在一定的空間(時間)內。要注意不能誤讀成四聲,不是動詞“間隔”的“間”。整句的意思是說京口和瓜州就一條(橫向的)河的距離之內。按古人文言的說法,即所謂僅“一水之遙”。王安石是想說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說它們之隔離。所以應讀一聲。再看鐘山在京口的西邊(在南京)。王安石的家就在鐘山南面的半山園。這個“重”這會兒你一定能讀準了。

  3、理解“數重山”中“數”的意思。

  老師:看來從瓜州到王安石的家鄉鐘山就一條(橫向的)河、幾座山的距離,離得很近了,往下讀。

  學生:讀“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4、理解“綠”和“還”的意思。

  綠:吹綠、染綠。

  還:歸、在本詩中是回家的意思。

  老師:現在這個“還”的音你能讀準了嗎?

  5、回過頭復習“泊、間、數、綠、還”幾個字的意思。

  6、再次輕聲讀詩,然后拿出課堂筆記本試著用自己的話寫出這首詩的意思。寫成后交流。

  詩意:(對面的)京口和(這里北岸的)瓜洲不過是在一條橫著的江的距離之內,(再遠處的)鐘山也就只是隔著幾重山巒而已。春風又把(對岸的)江南大地吹綠了,明月啊,你什么時候可以照著我回到(對面江南的)故鄉呢?

  三、入詩境,悟詩情

  1、引導學生邊讀詩邊想象詩描繪的畫面。

  老師:春天到了,和煦的春風吹醒了柳樹,吹來了燕子,吹美了大江南岸,閉上眼睛想象春風帶給江南什么樣的美景?想好后跟大伙描述一下,可要用上我們積累的好詞佳句喲。

  學生:自由描述想象到的畫面。

  2、體會詩人用詞的傳神

  老師:春風給江南送來了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而詩人把江南春天的美景只用了一個字就表現出來了,讀時耐人尋味,那就是---“綠”,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后資料袋里的內容,相信你會更進一步的感受出詩人對詞的推敲及用詞的準確傳神。

  3、讀中領悟詩情

  老師:同學們,根據你的理解自由讀詩,讀出詩的韻味。體會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找出詩中相關的詞句。

  學生:自由讀詩,讀后發表意見。

  4、課件播放春天江南的美景,生欣賞后放聲誦讀古詩。再次感受詩人這個“綠”字的內涵。

  老師小結:“一水間,數重山”足以感受出詩人歸心似箭,“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不能馬上回到家鄉的惆悵之情自然流露。由此可以看出整首詩表達了詩人戀鄉、思鄉之情。

  四、總結學詩的方法

  知詩人,解詩題--讀詩文,明詩意--入詩境,悟詩情

  五、背誦、默寫古詩

  1、小聲試背、同桌互背、男女生比賽背。

  2、打開作業本默寫古詩。

  五、作業設計

  1、默寫古詩

  2、說說“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意思,體會詩句表達的思想感情。

  3、小練筆:把你想象到的江南春天的美景用一段話描寫出來。(如果能用上我們平時積累的寫景的好詞佳句會更好。)

  六、板書設計

  泊船瓜洲

  王安石(北宋)

  一水間       歸心似箭               

  數重山                     戀鄉思鄉之情

  又綠

  何時還         惆悵

18船(精選12篇) 相關內容:
  • 長城和運河(精選15篇)

    教學要求:1、復習鞏固本課的生字詞,能正確默寫。 2、疏通課文,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感悟,激發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長城和運河的雄偉氣勢,激發愛國熱情。難點:正確地完成本課的練習。...

  • 《廬山的云霧》教學設計第二課時(通用17篇)

    研究要點:以讀為本,以讀促寫,讀寫結合。設計理念:以讀為本,讓學生充分地朗讀課文;以讀促寫,學生通過品讀課文,掌握寫作方法,產生寫作的欲望,做到讀寫結合。...

  • 《爭吵》說課(通用15篇)

    一、說教材1、《爭吵》是人教版小學三年級第四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圍繞我和克萊諦之間因本子被弄臟而發生爭吵這件事,重點講了我的心理變化,以及我對整個事件的感受,告訴我們朋友之間要互相諒解、彼此寬容。...

  • 《和時間賽跑》精彩片段(精選12篇)

    課改的春風沐浴著這深山里的孩子,使他們像春天里的花兒一樣,散發著自己的芬芳與色彩。我在教學實踐中,真切的體會到了孩子們那無窮的想象力和蓬勃向上的朝氣。下面我就《和時間賽跑》一課的片段記錄并展現孩子們的風采。...

  • 評周文艷老師執教的《石榴》(精選17篇)

    作者:佚名轉貼自:轉載點擊數:73by: 星竹 周文艷老師執教的三年級的《石榴》,這是一篇寫物的文章,是作者通過優美的文筆,按照石榴的生長過程來描寫的。重點就寫了石榴樹的花和果。...

  • 《荷花》教學實錄 3份(精選12篇)

    生課前唱歌師:多美妙的歌聲!相信你們的讀書聲也一定很好聽,讓我們在今天的課堂上盡情的暢讀!課前同學們積累了描寫荷花的古詩嗎?誰來背一背?生1:背白居易的《池上》。...

  • 雪兒教案(通用7篇)

    教學要求:1、理解我對雪兒的感情,體會我的美好心靈和可愛形象。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重點、難點:通過對課文重點詞句的理解和對課文空白處的想象,理解我和雪兒之間的深厚感情,體會我的美好心靈。...

  • 有關《雪兒》課后練習題的思考(通用14篇)

    《雪兒》一課講述了“我”為受傷的雪兒療傷并精心照料它,直到讓它飛上藍天的事,表現了“我”愛護鳥類的美好感情,也流露了“我”對自由生活的的熱愛和向往。...

  • 三年級下語文《絕句》教案(精選16篇)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之三佚名 學習目標:1.會認9個生字,會寫12個字。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悟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3.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積累古詩中的名句。...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久久日本影视一区 | 婷婷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 农田丰满艳肉妇hd | 国产成人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成人黄色片 | 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色www视频永久免费男的天堂 | 成年人免费在线看惊悚片动作片 |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软件 | 无码国产精成人午夜视频 |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 | 青青草国 | 91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九区 | 老头巨大挺进莹莹的体内免费视频 | 四虎国产成人精品免费一女五男 | 91麻豆国产在线观看 | 亚洲AV日韩AV高清在线播放 | 日本aaa大片| 国产日产亚洲系列最新美使用方法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视频 | 亚洲精品视频中文字幕 | 西西人体午夜大胆无码视频 | 欧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视频 | 娇小性色伦xxxxx中国av | 欧美黑人又粗又大一级A片 中国人与拘一级毛片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野外 | 9797色| 国产地址一|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区麻豆 | www.国产传媒 | 国产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 婷婷丁香五月中文字幕 | 9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 亚洲aⅴ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日日夜夜91 | av福利在线 | 国产色精品久久人妻无码看片 | 福利cosplayh裸体の福利 | 国产97精品无码a片在线看密 | 精品人妻大屁股白浆无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