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19《航天飛機》教學設計(通用12篇)
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19《航天飛機》教學設計 篇1
一、 導語:在浩渺無垠的宇宙中,有著無窮的奧秘,等待人們用科學去發現、探索……二、 讀議第一段:(1).演示課件,飛機飛過:1. 請同學們觀察飛機2. 介紹飛機的用途(2).出示幻燈飛機內容:試著讀出感受(3).指名讀 評議體會 (4 ) .造句 : “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三、讀議第二段:(1). 演示課件,航天飛機飛過:1. 請同學們觀察航天飛機2. 說話練習:描繪航天飛機的樣子( 2) . 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書(3 ) . 男、女生再讀三、 讀議第三段: ( 1) . 演示課件,智慧老人的話 ( 2) . 默讀填表: 普 通 飛 機航 天 飛 機飛 行 高 度 飛 行 時 間 作 用 ( 3) . 匯報填表情況,理解體會( 4) . 相鄰的兩人互讀、互評(5) .指名讀喜歡的句子四、 寫作: ( 1) . 思考:還想了解航天飛機的什么知識? (2).回憶:平時解決問題的方法 ( 3) . 上網: 篩選的網頁,解決問題 ( 4) . 匯報:自己搜集的資料 ( 5) . 結合課文、網頁、資料介紹航天飛機五、 結束語: 謝謝同學們,我從你們身上看到了一簇簇想象的火焰,看到了一個個未來的航天專家……
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19《航天飛機》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出感嘆句和問句的語氣
2.學生能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航天飛機的一般知識和基本特點。
3.能根據所學為航天飛機寫一段自我介紹設計一張名片.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課文內容,能有感情地朗讀,并為航天飛機設計一張名片.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一段
1.師述:在蔚藍的天空中,有一架銀白色的飛機正在自由自在地飛翔,飛機可神氣了。
看:出示課件(飛機在空中做各種動作)
2.問:飛機是怎么飛的呀?出示
3.如果你就是那架飛機,此時此刻,你心中會想些什么呢?
誰來得意地把這句話讀讀?師評價。
二、學習第二段
1.飛機飛得正得意時,突然一聲呼嘯,飛機看到了什么?
2.你覺得他長得什么樣?生自由讀第二小節
3.通過讀,你讀懂了什么?生交流:
①外形大(相機板書)
“龐然大物”指名讀,理解(出示圖片,師述:看飛機已經夠大了,航天飛機比他大得多呢!)再讀
②速度快(相機板書)
“無影無蹤”指名讀,理解(連影兒也沒了) 再讀
4.航天飛機真是個龐然大物,他飛得可真快啊!齊讀第二小節
三.學習第三段
過渡:這是什么呀?怎么飛得這樣快?飛機找到了智慧老人,想問個究竟,那么智慧老人向飛機說了些什么呢?自由讀第三自然段
1.智慧老人是怎樣介紹航天飛機的?(相機板書:本領大)
2.生述,隨機出示,指名交流
①從這段話,你了解到了什么?航天飛機比飛機飛得更高更快。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②指名讀句子。強調數字“兩萬米”“幾十萬米”“七分鐘”“四個多小時”
③課件出示,師述:從東海之濱到帕米爾高原有多遠呢?我們來看一下地圖,航天飛機只需要七分鐘就能橫跨我們中國,他的速度是航天飛機的30多倍呢。航天飛機飛得真快啊,請你再來讀讀
④這里列出了這么多數字把航天飛機和普通飛機進行比較,就是運用了列數據和作比較的說明方法。來,我們一起讀,讀出航天飛機飛得高和快。
3.智慧老人還介紹了航天飛機有特殊的本領呢。
①指名讀描寫航天飛機本領的句子。(強調:“巨大的手臂”這里是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②那就跟隨著老師一起去看看航天飛機工作的情景,播放錄象。
③航天飛機的本領可真大呀,齊讀該自然段
3.總結:在這自然段里,智慧老人運用了列數據、作比較和比喻的手法,仔細地介紹了航天飛機,來,我們一起來讀出航天飛機的本領之大。讀第三自然段,讀出航天飛機的本領之大。
4.此時此刻,你想對航天飛機說些什么呢?請你帶著敬佩的感情讀課題。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航天飛機這么神通廣大,聽了智慧老人的介紹,飛機沒了先前的那股得意勁,此時的飛機心里想些什么呢?(航天飛機的本領可真大呀,我比不上他。|我也有自己的本領啊,我能在空中爬升、俯沖,還能翻筋斗。)
2、小朋友多會安慰飛機呀,和藹的智慧老人也看出了飛機的心思,親切地說:引讀第四自然段。
五、拓展寫話
1、師小結:是呀,飛機和航天飛機各有各的長處,各有各的作用,就像我們每個人一樣都有自己的長處,不能太驕傲,也不需要自卑。
2、聽了智慧老人的話,飛機的心里平靜了很多,而且他還非常想認識航天飛機,現在就請小朋友為航天飛機設計一張名片。
①師總結板書
②生同桌討論,指名交流
③寫話練習
3、總結: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本領,隨著我國神州5號、6號載人航天飛機的成功發射,我們成為了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后第三個實現飛天夢的國家,我們應該充滿信心,說不定哪一天,我們普通人也能到太空去遨游,我們期待著……
附板書:
外形大
航天飛機速度快
本領大
教學反思:課文以一個故事的形式,通過智慧老人與飛機的對話,介紹了航天飛機的外表、特點及本領,并且巧妙地借智慧老人之口說明了一個道理,即任何一個人總有自己的長處和特點,互相是不可取代的。
教材一方面要了解有關航天飛機的知識,另一方面還要學習課文的語言,二者相比,后者更為重要。本課安排了“為航天飛機設計一張名片”,目的在于把書面語言轉化為學生的積極語言。讀和記是用的基礎,而為用而讀的過程才能使學生的頭腦投入到緊張的思考之中。所以在教學時,我抓住這了幾點:
1、能體現航天飛機特點的詞語,通過插圖和飛機比較理解了“龐然大物”,通過“無影無蹤”的朗讀體會速度之快。
2、按此方法學習課文第三段,了解航天飛機的本領。利用地圖介紹東海之濱和帕米爾高原。
3、讓學生交流,通過說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語言,然后再把它下來。
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19《航天飛機》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了解航天飛機的一般知識和基本特點,激發兒童從小學科學,長大用科學為人類造福的志趣。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課內外結合,指導學生收集資料,豐富知識,擴大視眼,以“航天飛機“相關知識,學習小組合作出板報,做到讀寫結合。
教學重、難點:通過多形式的讀感悟航天飛機的基本特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生共同板書課題
2、問:通過初讀課文,給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你是從課文哪個自然段感受到的?
3、過渡:請小朋友打開書本,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2——3小節,一會兒用:航天飛機-----------------。說說你從那些詞句中感受到的?
二、細讀課文
1、學生按要求自由朗讀2、3自然段。
2、自由交流“航天飛機-----------------。說說你從那些詞句中感受到的?
3、教師相機點擊字詞,指導朗讀。
(1)外形龐然大物
教師介紹:航天飛機長約五、六十米,高近二十米。重達近百噸。像我們曾經學過的-——(藍鯨),也是個龐然大物。
指導齊讀句子
這龐然大物是怎樣的呢?誰上來給大家介紹介紹!(指名學生上臺)
外形:三角形的……方方……多么有趣呀!
指讀,評議,齊讀。
(2)飛得快:一聲呼嘯、騰空而起、轉眼間、無影無蹤
師:轉眼間連影子都看不見了,可真快呀!哪個小朋友能通過朗讀讓聽課的老師也感受到。
指導全班齊讀
從東海之濱……四個多小時呢?
介紹:誰知道帕米爾高原在哪兒,東海之濱呢?帕在西,濱在東。幾乎是橫跨了整個中國,大約有4000公里長呢!航天飛機只——七分鐘,而飛機——四個多小時。相機扳書。
小朋友可以算一下;一小時等于60分鐘,4小時就是240分鐘,航天飛機只需七分鐘,飛機240分鐘,那是多少倍呀!
(3)飛得高:他能飛------幾十萬米高。哪個小朋友算下多少倍?所以說航天飛機飛得……你能讀好這句話嗎?(指、評、齊)
(4)本領大:本領可大了。------
課文是怎樣具體介紹的?
誰能用“航天飛機的本領可大了!他能__________,能________。能__________。來說一說。
指導朗讀:航天飛機的本領,真了不起!我們一起來夸夸他。師讀:航天飛機……生讀:……
師:飛機剛開始知道那龐然大物是航天飛機嗎?出示句子,引讀:飛機想這是……
飛機當時感到很好奇,想弄個清楚弄個明白,課文用哪個詞告訴我們的?誰來讀一讀,讓我們聽出飛機很好奇。
智慧老人把飛機的疑團解開了,下面讓我們一齊來朗讀課文第二、第三自然段,記住航天飛機的特點和神奇的本領。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3小節。
小結過渡:從課文第二、三自然段中我們了解了航天飛機外形龐大、飛行技術高,還有神奇的本領。那么課文第一、四自然段,告訴我們的又是什么呢?老師想請小朋友通過合作學習尋找答案,按照這樣的步驟:
1、用喜歡的方式朗讀
2、互相說說:讀懂飛機--------------。
3、有感情地朗讀1、4小節。
4、推選一名代表交流。
學生自由交流,相機理解詞,指導朗讀。
第一小節:“得意”從哪兒看出?(你們能用動作來告訴大家什么是“俯沖”……)
其余小組有不同的感受嗎?(技術高:飛機在那么短的時間里做出不同的飛行姿態,的確不簡單)
相機指組朗讀,評議,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告訴我們飛機的飛行技術也很高,他感到很得意,那么課文第四自然段呢?
第四小節:“不自在”就是——不舒服,哪里感受到的?
“心思”智慧老人看出了飛機的什么心思?(他想,今后……)
“開導”是什么意思?你能換個詞說說嗎?指導朗讀:用勸的口氣
誰替代不了誰(相機板書)……聯系小組所學:風和太陽……
“重新抖擻精神”(收……向……)
飛機向著高高的藍天飛去,去干什么呢?[學生自由想象]
總結:課文學完了,你明白了什么?還想了解什么呢?[學生自由暢談]
師:小朋友還想了解這么多知識,可課堂時間是有限的?怎么辦呢?這樣吧,老師有個好主意,大家把收集到的小資料及剛才的問題進行整理,每個學習小組合作出一份手抄報,進行比賽,愿意嗎?
課文板書:
各 不
有 可 航天飛機 7分鐘 幾十萬米 本領大
長 替
處 代 飛機 4個多小時 兩萬米
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19《航天飛機》教學設計 篇4
《航天飛機》教學反思
《航天飛機》這篇課文是一個科學童話,文章從普通飛機的視角,用擬人化的手法介紹了航天飛機的基本特點和相關知識,展現了現代科學技術在航天事業上的新成果。在這課教學中,我讓每個學生都走進角色中去,做一架普通飛機,理解全文。
一、突破“得意”
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談體會。
小飛機抓住“自由自在、俯沖、爬升、翻筋斗”來談自己心中的體會,從而突破“自以為是,妄自尊大”,為下面“普通飛機驚訝”做好鋪墊。在處理這部分時,我設計了一個小拓展,讓學生說說現在心中的感受。生1:我好厲害,誰也沒有我本領大。生2:看,我飛的多高,還會翻筋斗呢。說著,這個學生就比劃起來。生3:(握緊拳頭)我飛得最快,誰也比不上我,哈哈!
二、突破“驚訝”
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動手畫出描寫航天飛機的語句,結合手勢理解小飛機飛行的動作。小飛機都能說出,從“龐然大物”可看出很大,從“無影無蹤”可體會到快,還有眼前出現一架什么樣的飛機。再指導小飛機結合剛才的情景,說說心中的感受,他們都暢所欲言,從而突破“驚訝”,自然就讀好“想”后面的兩個疑問句。
三、第三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突破“寫作方法”
在朗讀中發現航天飛機的特點和作用,這時可指導分析:怎樣更高、更快、本領可大了?讓學生談這樣寫的好處,我再小結,順勢做一個遷移練習,小飛機談心里感受,突破“不自在”。
四、感悟道理
我以智慧老人的身份進行語重心長的教育,小飛機在“不自在”的情況下,反復朗讀智慧老人的話,領悟道理。
上完這堂課,自我感覺教學流程還是清晰的,過渡語也簡單清晰,但是感覺后半段的教學較散,不夠具體,應對本段進行具體的教學。
《航天飛機》教學反思
《航天飛機》這篇課文以一個故事的形式,通過智慧老人與飛機的對話,介紹了航天飛機的外形、特點及本領,展現了現代科學技術在航天事業上的成果。在教學航天飛機之前,我認真閱讀了課文、教學參考、課堂教學新方案,并從網上收集了有關資料。由于課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加上精心的教學設計,學生在學生本節課時積極性很高,收效很大。這讓我再次感受到了備課的重要性。
在第一小節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切身體驗到普通飛機心中的“得意”,我設計了一個小拓展,讓學生說說現在心中的感受。有的學生說:我好厲害,誰也沒有我本領大,有的學生說:看,我飛的多高,還會翻筋斗呢,還有的學生聲情并茂,握緊了拳頭說:我飛得最快,誰也比不上我,哈哈!進行到這里,我并沒有嘎然而止,而是讓學生把自己的小手當作普通飛機,邊讀邊演示“一會兒俯沖,一會兒爬升,一會兒翻筋斗”的飛行過程。
在興致勃勃的讀、演中課堂的學習氛圍達到了高潮,學生獲得了深切的體驗,一張張興奮的小臉上洋溢著得意的神情。
第三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在朗讀中發現航天飛機的特點和作用后,我結合課文的最后有一個練習:根據課文內容,為航天飛機寫一段自我介紹,安排了“為航天飛機設計一張名片”的拓展練習,目的在于把書面語言轉化為學生的積極語言。為了能讓學生更完整,有序地介紹航天飛機,我在教學中處處滲透寫作要點。如在學 “航天飛機的本領可大了!他能繞著地球轉圈圈,在太空中釋放和回收人造地球衛星。衛星出了毛病,他就伸出巨大的手臂把衛星撈回機艙,帶到地面上來維修。”一處時,我先請學生仔細讀讀這段話,看這段話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當學生立刻找到“航天飛機的本領可大了!”這句中心句,并理解了它的作用。我便出示了兩個題目遷移運用此寫法: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普通飛機能飛兩萬米高,而航天飛機能飛幾十萬米高。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東海之濱到帕米爾高原,普通飛機要飛四個多小時,航天飛機只需要七分鐘。
這一環節把語言文字的訓練落到了實處,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為寫航天飛機的自我介紹作了良好的鋪墊。
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19《航天飛機》教學設計 篇5
教學過程
一、見面時間短
1、 同學們,銀色飛機和航天飛機在茫茫宇宙中見了幾次面?(2次)
2、我們先來聽一段錄音,這是銀色飛機和航天飛機第一次見面時的情景,要求同學們閉上眼睛,一邊聽,一邊想:銀色飛機第一次見到航天飛機,心情怎樣?(吃了一驚)
放錄音:就在這時,突然猛竄上來一個龐然大物,……那朋友呼的一聲便一掠而過了。
交流后,打開課本。
出示:銀色飛機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感到吃驚。
橫線上的內容與吃驚有什么關系?(是吃驚的原因)
3、我們再來看:
出示:突然、猛竄、忙不迭、話音剛落、呼的一聲、一掠而過,從這些詞語可以看出:航天飛機飛得_____,他們見面的時間_____。
4、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倆的對話該怎么讀呢?誰來當銀色飛機?誰來當航天飛機?(對話朗讀)
5、請大家關上書,我們再來聽聽銀色飛機和航天飛機的第二次見面的情景,請閉上眼睛,一邊聽,一邊想:銀色飛機第二次見到航天飛機,心情又怎樣?(驚喜)
放錄音:只一會兒功夫,……那航天飛機早已在地球上著陸了。
交流后,打開課本。
出示:銀色飛機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感到驚喜。
6、我們再來看:
出示:從“只一會兒功夫”,可以看出銀色飛機和航天飛機兩次見面間隔的時間______。
7、他倆第二次見面的對話又該怎么讀呢?誰來當銀色飛機?誰來當航天飛機?(對話朗讀)
二、心情變化多
1、同學們,銀色飛機和航天飛機兩次見面的時間很短,兩次見面間隔的時間也很短。這么短的時間里,銀色飛機的心情卻在不斷變化。請大家讀讀第五自然段,找出描寫銀色飛機心情的詞語。(高興、羨慕、擔憂、惋惜)
為什么銀色飛機的心情會不斷地變化?
出示:
銀色飛機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感到高興。
銀色飛機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感到羨慕。
銀色飛機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感到擔憂。
銀色飛機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感到惋惜。
2、 指導朗讀
那朋友尖尖的腦袋,……而感到高興。(抓住“雄壯威武”)
瞧,他飛得多快,每小時怕有兩萬多公里吧!……羨慕極了。(抓住“怕”)
三、特殊本領大
1、同學們,銀色飛機只知道航天飛機外形雄壯威武,速度十分驚人。航天飛機有什么特殊的本領,他知道嗎?(不知道)假如你15年后成為中國航天站的一名宇航員,你能向來自世界各國的客人們介紹我國新研制的航天飛機嗎?默讀第六自然段,填寫作業 紙,待會介紹。
出示:15年后,你光榮的成為了中國航天站的一名宇航員,請你向來自世界各國的客人們介紹我國新研制的“華夏一號”航天飛機。
我駕駛的是中國新研制的“華夏一號”航天飛機。你們看,他尖尖的腦袋,方方的尾巴,兩側張著三角翼,雄壯威武。他速度驚人,每小時有兩萬多公里,可以飛出大氣層!“華夏一號”專程來往于地球和空間軌道之間,能_________,能_________,還能_________,他的本領真是神通廣大,我將為祖國的航天事業而貢獻一切力量!
2、請2-3人上臺介紹。
聽同學們這么一說,我們發現:銀色飛機的擔憂和惋惜都是多余的。(擦去板書中的擔憂和惋惜)要是他早知道航天飛機有神通廣大的特殊本領,他一定會為新朋友感到——自豪,因為航天家族中又多了一名新成員!
四、愛國科學情
同學們,昨天我接收到一份來自中國航天總部的電子郵件,是寫給咱們四(2)班全體同學的,我已經打印出來了,想聽嗎?誰來念?
出示:
秋瑾小學四(2)班全體同學:
你們好!
1970年4月24日,我國自行研制的“長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20多年來,我國的航天事業有了飛速的發展,已相繼把30多顆科學衛星送入太空,并承攬了為外國發射衛星的任務。我國早已掌握了衛星的回收技術,還能用一枚火箭同時把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可是,我國的航天技術與世界先進國家還相距甚遠,我們還沒有自己的航天飛機,還沒有自己的宇航員。同學們,你們是祖國的未來,未來需要你們去創造!將來,你們當中就有可能出現科學家,出現宇航員,我國的航天事業將會更加輝煌!同學們,行動起來吧,為科學、為祖國而努力吧!
中國航天總部
1998年10月1日
結束
1、銀色飛機為自己不能飛出大氣層去訪問空間醫院(或送人造衛星上天)而對空長嘆。
2、色飛機為突然猛竄上來的龐然大物而感到吃驚。
3、銀色飛機為新朋友回來了而感到驚喜。
4、銀色飛機為雄壯威武的新朋友而感到高興。
5、銀色飛機為新朋友每小時能飛兩萬多公里而感到羨慕。
6、銀色飛機為新朋友飛出大氣層不能回來而感到擔憂。
7、銀色飛機為新朋友沒有能力回來而感到惋惜。
8、能把人造衛星送上軌道,能帶儀器在空間做各種實驗,還能把病人送到空間醫院去治療, ◆[2003-12-2]
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19《航天飛機》教學設計 篇6
學校 嶧城區實驗小學 班級 三(2) 學科 語文 人數 78 課題 19、航天飛機 教時 1課時 教師 吳芹 日期 2011.12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借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悟,了解航天飛機的一般知識和基本特點,繼續培養學生從小愛科學、學科學,長大用科學為人類造福的志趣。 二、制定依據 1、內容分析 本課是第6單元中的第三篇課文。本單元的訓練是“寫清楚一件事物的特點和用途。”《航天飛機》是一篇科學童話,文章從普通飛機的視角,用擬人化的手法介紹了航天飛機外形大,速度快的基本特點和相關知識。既滲透了科學知識,又提供了語言學習的范例,在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更擴大了他們的閱讀視野,展現了現代科學技術在航天事業上的新成果。 2、學生實際 三年級學生想象力豐富,主動性強,他們從各種途徑搜集了許多有關這方面的知識,但缺乏系統性、準確性。他們對科學知識具有強烈的求知欲。于是,我在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把需要學習的語言文字用有助于學文的圖片、影像有機結合,引發學生產生聯想和想象,理解文字內容的深層意蘊。 三、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 時間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板書課題,質疑 1、媒體出示神五神六飛天時的壯觀場面及宇航員的英姿 2、2003年10月15日,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5號載著航天英雄楊利偉成功地升入太空并返回地面。這是我國航天事業的一大突破。今天我們來了解另一位太空驕子——航天飛機。(板書課題) 3、讀了課題,同學們想了解點什么? 4、相信大家在學習了課文之后肯定會對航天飛機有更多的了解 (課前預習,搜集資料)自由談 齊讀課題 自由談:航天飛機是什么樣子的?航天飛機有什么特點?…… 感受我國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激發探秘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 1、 檢查預習情況 (1) 檢查詞語 2、初讀課文 (1)指名分節朗讀課文,相機理解詞語 (2) 默讀課文嘗試用最簡練的話概括說出你對航天飛機的了解。 (3)簡要介紹航天飛 機 同桌討論 著重理解:動作演示:俯沖、爬升、翻筋斗 讀準:智慧、蹤、竟、能 我讀了課文,了解到航天飛機飛得很高、很快…… 使學生對課文有個整體的感知,并能結合多層次的自主理解生詞 三、學習課文 1、快速默讀全文,找出描寫普通飛機心理的詞語或句子,用著重號標出。 板書:得意、疑惑、不自在 普通飛機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心理呢?我們來仔細地閱讀課文。 ⑴讀第一段,想象普通飛機在空中自由翻飛的情景,用通順連貫的話描述一下普通飛機在空中的動作。 此時此刻,他心里會想些什么呢? 是呀,普通飛機自以為本領非凡,心里很是得意。我們來把他的這種得意心情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吧! (2)媒體出示航天飛機升空是時的壯觀景象 討論: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屏幕出示:突然一聲呼嘯,一個龐然大物騰空而起。只見他三角形的翅膀,尖尖的腦袋,方方的機尾,轉眼間便飛得無影無蹤了。 讀句子,抓住重點詞語體會航天飛機的特點。 指導朗讀 渡:航天飛機是個龐然大物,它飛得很快。普通飛機可不知這些,對于這一突然升空又轉眼消失的不速之客,他充滿了疑惑與好奇。他想:它去請教了誰? 智慧老人說些什么呢? (3)、請學生自讀第三自然段,劃出智慧老人的話。
小組學習:讀一讀智慧老人的話,你了解了航天飛機的哪些特點?
學生交流,老師點撥。
a、屏幕出示:“剛才你見到的是航天飛機,他比你飛得更高更快。你能飛兩萬米高,他卻能飛幾十萬米高。從東海之濱到帕米爾高原,你要飛行四個多小時,他只需要飛行七分鐘。
b、智慧老人第一段話是怎樣來說明航天飛機比普通飛機飛得更高更快的(板書:更高更快) c、屏幕出示:“航天飛機的本領可大了!他能繞著地球轉圈圈,在太空中釋放和回收人造衛星。衛星出了毛病,他就伸出巨大的手臂把衛星撈回機艙,帶到地面上來維修。”
智慧老人說的第二段話是通過舉例子來說明的。 d、“航天飛機的本領可大了!”這句話起什么作用? 屏幕出示練習: 普通飛機能飛兩萬米高,而他能飛幾十萬米高。 從東海之濱到帕米爾高原,普通飛機要飛行四個多小時,而他只需要飛行七分鐘。 e、齊讀第三段 f、小結:從智慧老人的話中,我們了解到航天飛機的本領要比普通飛機大得多。如果你就是這架普通飛機,這時你會想些什么呢?
(4)想到這些,普通飛機又后悔又慚愧,渾身不自在。智慧老人一眼看穿了他的心思,語重心長地說: 從智慧老人的話中,你讀懂了什么? 指導讀好智慧老人的話。 默讀 圈點 交流:得意、“這是什么呀?怎么飛得這樣快呢?”、不自在 一架銀白色的飛機正在空中做飛行特技表演。他時而向上爬升,直插云霄;時而機頭朝下;猛地向下俯沖,似乎要墜落下來;時而來個720度的側滾翻,真是驚心動魄。學生自由答 自讀,指名讀,齊讀 仔細看、聽,用心感受 感受到航天飛機升空時的氣勢非常壯觀,速度極快。 大:龐然大物 氣勢磅礴:一聲呼嘯、騰空而起 快:轉眼間、無影無蹤 反復讀,在讀中感悟航天飛機的特點 智慧老人 (生接)“這是什么呀?怎么飛得這樣快呢?” 讀、劃 小組學習 交流:從智慧老人的第一段話里,我了解到航天飛機比普通飛機飛得更高、更快,而且要高得多,快得多。 舉數字,作比較,朗讀體會 繼續交流:從第二段話里,我了解到航天飛機的本領可大了!能在太空中釋放和回收人造衛星。 朗讀體會航天飛機本領之大 它是智慧老人第二段話的總起。后面的話都是圍繞著這句話寫的。 航天飛機飛得可高了! 航天飛機飛得可快了! 通過自主閱讀和合作學習,理解課文內容,明白道理 四、總結。
1、請再看一下航天飛機的起飛、在太空中航行的情景。(播放視頻)
2、你們還想更深地了解航天飛機嗎?關于航天飛機的知識還有許多,同學們課后可以自己去查閱收集資料,下節課好好交流一下。真希望小朋友從小成為航天飛機迷,將來成為航天專家,早日為我國的航天事業作貢獻。 六、拓展作業。 根據課文內容,為航天飛機寫一段自我介紹。 以第一人稱的語氣結合課文和課外的了解介紹航天飛機 19、航天飛機 龐然大物 得意 航天飛機 更高更快 普通飛機 疑惑 本領很大 不自在 各有所長 四、課后反思與重建:
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19《航天飛機》教學設計 篇7
認知目標:
1、學會生字10個,讀準多音字“臟”、“著”的讀音,理解新詞11個。
2、了解航天飛機和和銀色飛機的特點和用途。
技能目標:
1、能寫出“擔憂”、“驚喜”的近義詞。
2、能照樣子用“為……而……”造句。
3、能有感情地朗讀銀色飛機和航天飛機的對話。
4、能用讀懂兒童科普文章的方法讀懂課文。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愛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了解航天飛機的特點和用途,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教學難點 :航天飛機的特點和作用。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
1、引入談話:在我們的頭頂上經常有飛機在藍天上飛過,有很多同學還乘坐過飛機。也就是說,對于飛機,我們并不陌生。但是今天,老師要向大家介紹一種特殊的飛機,它不是普通的飛機,它叫航天飛機。
2、揭題:航天飛機
3、質疑: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1、自學課文,讀通全文。
2、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自學生字新詞。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分節朗讀課文。
(1)正音。
(2)教學多音字。據詞定音,認讀多音字:
出示:很臟 心臟 穿著 著陸 著急 看著
(zāng zàng zhuó zháo zhe)
2、解決部分不懂的問題。
3、借機理解有關新詞:羨慕惋惜擔憂
四、再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1、自讀課文。
思考:銀色飛機幾次看到航天飛機?它看到航天飛機,為什么先感到羨慕,后來有感到惋惜?作者向我們介紹了哪些科學知識?
2、根據上述思考題試給課文分段。
3、反饋交流。
課文第2——6自然段寫銀色飛機遇到航天飛機飛出大氣層去的情景,是第一次相遇;
課文第7——11自然段寫航天飛機與火箭的區別。
五、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
結合課文理解詞語“盤旋、訪問、對空長嘆”。
2、思考;銀色飛機為什么對空長嘆?
3、小結:這里講的是銀色飛機的性能。
4、指導朗讀。
六、作業 :完成作業 本1、3 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出示小黑板:
xiàn mù wǎn xī tuán jù páng rán dà wù hūi fù
( ) ( ) ( ) ( ) ( )
2、齊讀第一段。
二、學習第二段。
1、自由讀第二段。
2、思考:銀色飛機看到航天飛機后的感情是怎樣的?劃出有關的詞語。(羨慕、惋惜)
(1)找出“惋惜”的近義詞。
(2)出示句子,比較:
他能飛出大氣層,對這一點,銀色飛機很羨慕。
他能飛出大氣層,對這一點,銀色飛機羨慕極了!
(3)結合課文理解“龐然大物、忙不迭”的意思。
(4)指導朗讀。
3、出示句子:
銀色飛機為結識了這樣一個新朋友而感到高興。
(1)理解“為……而……”表示的關系,可以用哪個關聯詞來代替?(因為……所以……)
(2)利用課文內容,用“為……而……”說話。
例如:銀色飛機為航天飛機不能回來而感到惋惜。
銀色飛機為航天飛機返回地面而感到欣喜。
……
(3)用“為……而……”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自由練習,分角色朗讀。
三、作業 :
完成作業 本第2、4、5、6題。
第三課時
一、復習:
1、自由讀第1、2段,說說航天飛機的特點和作用各是怎樣的?
2、學生討論,歸納:
特點:能飛出大氣層、速度快、形狀雄壯威武
作用:把人造衛星送上軌道、在空間做實驗、送病人去空間醫院
二、學習第三段。
1、默讀。
2、思考:航天飛機返回地球的途中,又與銀色飛機不期而遇,銀色飛機為什么感到驚喜?
(因為銀色飛機以為它不能回來了,現在看到了它,所以感到驚喜)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航天飛機和銀色飛機的對話。
(1)同桌分角色讀。
(2)指名分句讀。
(銀色飛機的話喲啊讀出驚喜的語氣,航天飛機的話要讀出自豪的語氣。)
(3)指名分角色讀。評議,再讀。
4、從銀色飛機和航天飛機的對話中,你知道了什么?
(航天飛機與火箭不一樣,能去能回。)
三、總結全文: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2、激發情感。
四、作業 :
完成作業 本第7題。
附板書設計 :
20 航天飛機
特點 作用 與火箭的區別
樣子威武雄壯 把人造衛星送上軌道火箭 有去無回
飛行速度極快 在空間做實驗航天飛機 能去能回
送病人去空間醫院◆
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19《航天飛機》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會寫田字格內十個生字。
3、了解航天飛機的特點,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樂于探究的科學精神以及不妄自菲薄的個性品質。
教學重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航天飛機的特點,寫一段航天飛機的自我介紹。
教具:多媒體
第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
1. 激發興趣:
同學們看過飛機,坐過飛機嗎?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歷史的巨輪前進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人類終于造出了航天飛機。
2. 幻燈出示航天飛機
3. 齊讀課題
4. 讀完課題,同學們有什么想說的,有什么想問的?
5. 學生自由發言
二、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努力讀準字音,讀順句子,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動動筆標上自然段的序號。
2、出示生字詞。
3、學生自由朗讀生字詞。
4、指名讀帶拼音的生字詞。
5、去拼音讀生字詞。
三、再讀課文,讀好句子
1、 讀好含有生字詞的句子——§2第一句話
出示:突然一聲呼嘯,一個龐然大物騰空而起。
(1) 指名讀句子。
(2) 理解詞語:呼嘯(高而尖的聲音)
一個很大的東西騰空而起,發出高而長的聲音,這樣的聲音叫~
(3) 讀好這句話。
2、 讀好含有生字詞的句子——§2第二句話
出示:只見他三角形的翅膀,尖尖的腦袋,方方的機尾,轉眼間便飛得無影無蹤。
(1) 指名讀句子。
(2) 過渡:剛才聽到他的聲音,現在看到他樣子,那“無影無蹤”什么意思?
(3) 讀好這句話。
(4) 連起來集體讀好兩句話。
(5) 由這兩句話你讀懂了什么?(大,快,外形,板書龐然大物))
3、讀好含有生字詞的句子——§3第一句話
出示:他找到智慧老人,想問個究竟。
(1) 指名讀句子。
(2) 理解智慧老人,他是一個什么樣的老人啊?
(3) “究竟”是什么意思,可以換個詞嗎?
四、 精讀第三自然段:
1、智慧老人是怎樣介紹航天飛機的呢?自由讀。
2、智慧老人說了幾段話?請學生分別讀
3、出示智慧老人說的第一段話。
4、第一段話介紹了航天飛機的什么特點,把重點詞語圈畫出來。
5、讀好“他比你飛得更高更快。”(板書“更高更快”)
6、高表現在哪里?用書上的語言來回答
體驗兩萬米的高度。
7、快表現在哪里?還是用書上的語言來回答
體驗東海之濱到帕米爾高原的距離之長,航天飛機所花時間之短。
(東西直線距離大約4000多公里,汽車大約50多個小時,火車30多個小時)
8、指名讀第一段話。
9、出示智慧老人說的第二段話。
10第二段話介紹了航天飛機的什么特點,把重點詞語圈畫出來。(板書:本領大)
11、“本領大”表現在哪?用書中的語言來回答。
12、出示衛星回收的圖片,用書中的語言來說說圖的內容。
13、指名朗讀第二段話。
14、集體朗讀第三自然段。
五、 朗讀全文,學生質疑
1、 指名朗讀全文。
2、 學生質疑。
六、 書寫生字詞:
1、 出示五個生字。
2、 注意上下結構的字的寫法。
指導“慧”的寫法。怎樣寫好這個字?
3、 教師范寫。
4、 學生練習。
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19《航天飛機》教學設計 篇9
《航天飛機》是一篇生動有趣的兒童科普文章。通過一架銀色飛機遇到航天飛機的情景,具體介紹了航天飛機的特點和作用,幫助學生增長科學知識,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熱情。全文采用擬人化的手法,既介紹了有關航天飛機的科學知識,又有情有景,有人物的心理活動和對話,適宜于進行朗讀指導。
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1、落實語言文字的教學,以讀為本,運用“邊讀邊體會”的方法,讀中感悟。
我認為作為一門語文課程的教學,應該體現語文課的特點。語文教學的本質是加強以讀為主的語言文字的實踐活動。《新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現。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新課程強調了語文課的本質特點,指出了語言文字教學和學生語感培養的重要性。所以,我在設計教學過程時,重點放在了解航天飛機的外形,特點和作用上。并運用“邊讀邊體會”的方法,從個別讀,指兩生比賽讀,小組分角色讀,集體讀等形式,在讀中感知,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在讀中提高語文素養。
2、實踐“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往往是多元的,因而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我在教學中力求體現這種模式。為了能讓學生有一種自主探究的意識,并激發學生的興趣。設計了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分三次有淺入深地研讀課文,去尋找答案。(1)在教學的開頭,我先讓學生說說對航天飛機的了解,由于學生在這方面知識的缺乏,非常渴望了解更多,就引入課文學習。(2)在了解航天飛機的模樣、特點和作用時,我以同學們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最后集體來討論。在討論中理解航天飛機的模樣、特點和作用。(3)課文重在介紹航天飛機,為什么還要寫銀色飛機?引導學生研究航天飛機與銀色飛機、火箭的不同。
3、多形式地復述,內化課文語言。
在教學的第二個環節設計了以第一人稱介紹“航天飛機”。這樣既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有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深化與理解。
4、重視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本課教學時,我著重培養學生的朗讀,表達,動手,動腦,想象能力,發展學生的合作精神。
在研究航天飛機的模樣、特點和作用時,進行分組學習。“模樣組”用圖來表示航天飛機(小組畫好后,請學生畫在投影片上,展示,并請學生指著圖向大家介紹)。“特點組”找重點的詞句,并用朗讀來表現。“用途組”除了介紹書本上的,還發揮想象介紹了將來可能有什么用途。
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19《航天飛機》教學設計 篇10
一、教材分析
《航天飛機》是選自蘇教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中的第三篇課文,本文采用科學小品的形式,以擬人化的手法介紹了航天飛機的特點,展現了現代科學技術在航天事業上的新成果,從而激發學生從小學科學、愛科學的志趣。本課內容、結構較簡單,圖文并茂,能激發兒童的閱讀興趣,擴大他們的閱讀視野。但有些句子離兒童生活較遠,不易理解,如“釋放、回收人造衛星”等。本單元的訓練是“寫清楚一件事物的特點和用途。”本章節在語言文字的學習中,致力于培養學生對科學的向往。根據單元訓練要求,確定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1、理解本課的生字新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航天飛機的相關知識,培養學生愛科學、學科學,長大致力于用科學為人類造神福的志趣。
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把教學重點定在朗讀課文,了解航天飛機的特點和作用,并學習用自己個體語言介紹航天飛機,使讀寫相結合,培養交流的能力。難點為領悟“航天飛機能在太空中釋放和回收人造地球衛星”;“從東海之濱到帕米爾高原”等句子的意思。
二、說教法、學法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為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出難點,解決疑點,應該通過反復朗讀,讓學生自己去領悟知識。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要采取多種閱讀方法,幫助學生讀通課文,讀懂課文。另外,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將教學方法確定為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情境教學法”,難點部分以多媒體相助,配合活動教學法及總結法,幫助學生分解教學難點,增強課堂的問題情境,促學生入境探究,擴大信息量,學習課文。
根據課文內容特點和教學要求,采用以讀為主,質疑探究,自主合作,課外拓展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發展性、創造性。
三、說教學程序
本著“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這一精神,我設計了如下教學思路:
1、抓住關鍵詞
課文第二、三自然段是學生理解的重點和難點。教學時可以提問展開,通過理解重點詞語來感悟知識。
難點處需要教師的幫助,對于“航天飛機繞地球轉圈圈,在太空中釋放和回收人造地球衛星。”等2處難點句子的理解航天飛機得快、飛得高的特點,通過點擊句子,觀看課件航天飛機在太空工作的實錄,以形象的直觀錄相幫學生理解課文句子。促學生有理解地讀,有感悟有想像地讀。
2、抓住智慧老人的話
分角色朗讀,小組合作交流,明白航天飛機的三大長處,即飛得更高、速度更快、作用更大,教師可采用比較這一方法讓學生思考體會。
3、練習說話
航天飛機的本領可大了!他能——,他——,他能夠——。在學習中貫穿語言文字的訓練。
(三)課外拓展
閱讀教學必須樹立大語文觀,打開課堂教學的大門,打破課內外的界限,使課內學習與課外實踐得以溝通,讓學生主動地進行靈活多樣的豐富知識的活動。
為此,結合本課內容,引導學生閱讀《航天知識》《小百科畫庫》等書刊或網上查找、請教家長等多種渠道,組織一次以“小眼睛看新科技”為主題的交流活動,實現課內向課外的延伸、拓展。
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19《航天飛機》教學設計 篇11
之一
武進市鄭陸中心小學 蔣建春
教學目標 :
1、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生能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航天飛機的一般知識和基本特點。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
昨天我們一起學習了《航天飛機》,同學們學得非常認真,那你們知道了什么?
二、講讀第一自然段。
過渡:今天,老師帶著大家一起來乘這架普通飛機。飛機帶著我們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飛翔。同學們看,天空又飛來了什么?(出示航天飛機升空的課件)。
1、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
2、出示練習,句式訓練。
龐然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
3、討論:看到這樣奇特的龐然大物,飛機此時在想些什么呀?
4、指導朗讀。
三、講讀第三自然段。
過渡:從你們的朗讀中,老師感到你們和飛機有同樣的疑惑。大家帶著這個問題自由讀第三自然段。
要求:1、學生按要求學習,歸納航天飛機的特點,并質疑。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
出現航天飛機和普通飛機比賽的課件。
相機
出示出示航天飛機繞地球、釋放衛星的課件。
4、指導朗讀。
四、講讀第四自然段。
1、討論:普通飛機聽了智慧老人的話后,他會想些什么?
2、學生找出智慧老人所說的話并討論。
3、討論:普通飛機聽了智慧老人的話后,他又會想些什么呢?
引讀:我們的飛機經過智慧老人的開導后,又重新抖擻起精神,向著高高的藍天飛去。
五、表演。(出示課件)
六、總結全文。
七、作業 。
繼續收集有關航天飛機的資料,寫一篇《航天飛機的簡介》。
附板書:
普通飛機 得意→不自在→抖擻精神
龐然大物
航天飛機
更高、更快、更大
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19《航天飛機》教學設計 篇12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11
武進市鄭陸中心小學 蔣建春
教學目標:
1、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生能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航天飛機的一般知識和基本特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昨天我們一起學習了《航天飛機》,同學們學得非常認真,那你們知道了什么?
二、講讀第一自然段。
過渡:今天,老師帶著大家一起來乘這架普通飛機。飛機帶著我們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飛翔。同學們看,天空又飛來了什么?(出示航天飛機升空的課件)。
1、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
2、出示練習,句式訓練。
龐然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
3、討論:看到這樣奇特的龐然大物,飛機此時在想些什么呀?
4、指導朗讀。
三、講讀第三自然段。
過渡:從你們的朗讀中,老師感到你們和飛機有同樣的疑惑。大家帶著這個問題自由讀第三自然段。
要求:1、學生按要求學習,歸納航天飛機的特點,并質疑。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
出現航天飛機和普通飛機比賽的課件。
相機
出示出示航天飛機繞地球、釋放衛星的課件。
4、指導朗讀。
四、講讀第四自然段。
1、討論:普通飛機聽了智慧老人的話后,他會想些什么?
2、學生找出智慧老人所說的話并討論。
3、討論:普通飛機聽了智慧老人的話后,他又會想些什么呢?
引讀:我們的飛機經過智慧老人的開導后,又重新抖擻起精神,向著高高的藍天飛去。
五、表演。(出示課件)
六、總結全文。
七、作業。
繼續收集有關航天飛機的資料,寫一篇《航天飛機的簡介》。
(搜索本課的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jcsycorp.com)
本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