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 《望廬山瀑布》《絕句》(精選12篇)

《望廬山瀑布》《絕句》

發布時間:2022-12-06

《望廬山瀑布》《絕句》(精選12篇)

《望廬山瀑布》《絕句》 篇1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98

  《望廬山瀑布》《絕句》(教學實錄

 。ń虒W實錄)

  師:同學們已經學過不少古詩,現在,請你們自由背誦你最喜歡的那一首。

  (學生紛紛自由背誦)

  [以舊引新,激發興趣。]

  師:誰愿意先背一首?

  生:“泉眼無聲惜細流……”

  師:你能告訴大家背的是哪一首嗎?

  生:《小池》。

  師:背得不錯。誰能比他的聲音更宏亮?

  生:“春種一粒粟……”

  師:你背的是哪一首?

 。ㄉ了迹

  師:誰來提示他?

  生:他背的是《古風》。

  師:對,背詩還要記住詩名。還有誰想背?

  生:我背《早發白帝城》!俺o白帝彩云間……”

  師:剛才聽了幾個同學的背誦,她的聲音是最洪亮的。

 。▽W生舉手踴躍,又一位同學背誦。)

  師:不錯。今天我們還能學習兩首古詩,一首李白的,一首杜甫的。通過課外查閱資料,你們對這兩位詩人有了哪些了解?

 。圩⒁饬苏n內外結合,教師的著眼點不僅僅是學會這兩首古詩。〕

  生:杜甫被人們稱為“詩圣”。

  師:李白呢?

  生:李白被稱為“詩仙”。

  師:人們對他們的詩篇喜愛之極,所以給他們這樣的稱號。還知道別的嗎?

  生:我知道李白多少歲死的……(眾人笑)

  師:應該說病逝。

  生:李白是61歲病逝的。

  師:雖然只活了六十多歲,卻留下了許多不朽的詩篇。還了解些什么?

  生:我知道李白寫了九百多首詩。

  師:流傳至今的大約有九百九十多首。知道杜甫嗎?

  生:杜甫一生不得意。

  師:他一生是在窮困和戰亂中度過的,但這一首詩卻是在他心情愉快的情況下寫的,這在他一生中也是很少見的。這一次,李白暢游廬山,寫下了《望廬山瀑布》。(同時板書)

  師:我們已經學過《瀑布》一課,在葉圣陶先生的筆下,瀑布好像是一座珍珠的屏。李白是怎么描寫廬山瀑布的呢?請同學拿出自學提綱。(打出投影片)誰來讀一讀?

  (生讀自學提綱。自學提綱:1.讀一讀這首詩,想一想廬山瀑布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2.借助字典或聯系詩句理解詞語的意思,如“生”“遙”“川”“疑”等,并說說詩句的意思。3.記下不懂的問題。)

  師:打開書,翻到51頁。按照自學提綱一步一步地學,學完一道題再學一道題。

 。▽W生自學,老師巡視指導。)

  (學生又讀,有了進步,群體練讀。)

 。ü_課上再次給讀得不夠的學生以時間,讓其練讀,注意到了學生的差異,教風樸實。)

  師:就這樣邊說邊讀,還有讀懂的內容嗎?

  生:我把整首詩都讀懂了。

  師:可以說印象最深的那句。

  生:“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笔钦f瀑布從三千尺那么高的地方飛快地流下來,是從天的最高處落下來的。

  師:他有一個詞理解得非常準確,知道是哪個詞嗎?

  [啟發學生注意聽,及時發現同伴的長處。同時,不追求統一的答案,注重詞匯的積累和運用。]

  生:……“飛”,他說的是飛快的意思。

  師:不錯,對剛才那位同學的解釋有不同的想法嗎?

  生:“三千尺”并不是真有三千尺那么高,它是夸張。

  師:那你想怎么說?

  生:瀑布飛快地流下來,大約有三千尺那么高,就像銀河從天的最高處落了下來。

  師:他也有一個詞補充得好……

  生:“好像”!

  師:對。就是這個“疑”字,還有不同的說法嗎?

  生:“好似”。

  生:“可能是”。

  生:“如同”。

  生:“就像是”。

  師:都可以。這瀑布就像是銀河從天上落下來,多么壯觀!自己讀一讀這兩句,想象一下瀑布奔騰而下的氣勢。

 。▽W生自由練讀,指名讀,老師范讀,學生再次練讀。)

  師:誰再試試?

  生:“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師:讀得好!再現了瀑布宏偉的氣勢。齊讀這兩句。

  師:不錯,銀河從九天上落下來,何等壯觀。這里,詩人為什么用上了“疑”字呢?(板書:疑)

  生:不是真有銀河從九天上落下來,而是詩人想象出來的,所以用上了個“疑”字。

  師:對,這不禁使我們想到了李白的另一首詩,《靜夜思》中,好像也有這樣的筆墨。“床前明月光……”

  (溫故而知新。這里不但扎實地解決了“疑”字,而且通過運用,使學生感悟到李白詩詞的風格,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

  生:(一起接背)“疑是地上霜!

  師:這神話般的想象,正是李白詩詞特有的風格。想象這景象,自己帶著感情讀一讀這首詩。

 。▽W生自己有感情地讀)

  師:剛才同學們交流了讀懂的內容,還有什么不懂的嗎?

  生:為什么這里說“疑是銀河落九天”,而不說“像是銀河落九天”?

  師:誰幫他解決?

  生:因為“疑”就是像的意思。

  師:(轉向提問的學生)你比較一下,同一個意思,用哪個字好呢?可以讀一讀,體會一下詩人的想象力。

  生:用“疑”更好。

  生:為什么“生紫煙”的“生”不用升起的“升”?

 。圻@兩個問題提得多好!質疑環節得到落實。值得稱贊的是,對學生的提問,老師發動全班同學思考,解答,不包辦代替。]

  師: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大家怎么想?(板書:生)

  生:因為這里還有產生的意思,所以用學生的“生”。

  師:對,可以綜合著理解,先產生而后升起。明白了嗎?

 。▽W生會意點頭)

  師:隨著大家的想象,我們眼前就出現了這樣的景象,千丈青山襯著一道銀白的瀑布,這瀑布飛騰奔涌,傾瀉直下。這么壯觀的景象只有遠望才能一覽無余。那么該怎樣讀這首詩呢?請你們想象這景象,自己放開聲音讀一讀。

  (學生自由練談,指名讀。)

  師:你們想不想親眼看一看這景象?

  生:(齊喊)想!

  (放錄像,同時點出畫面中的“生紫煙”、“掛前川”。)

  師:現在,你們面前就是廬山瀑布,你們想不想做一回詩人,也來吟誦一下這首詩呢?(再次練讀)

  師:做詩人還可以自然些,你們可以加上適當的動作來吟誦,能背下來的同學還可以背一背。

 。▽W生有表情帶動作地練讀統背,后集體背誦。)

  師:通過讀詩,我們看到了一很壯美的圖畫。那么《絕句》又會把我們帶入到怎樣的情景中呢?你們自己讀幾遍第二首詩,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學生自由練讀)

  師:對于這首詩,同學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比如能用自己的話描繪詩句景象的,可以試著說一說;喜歡朗讀的可以有感情地讀一讀;擅長畫畫的同學可以畫一畫,還有什么別的方法都可以試一試。

 。圻@一環節徹底放開了學生,讓學生自主選擇最喜歡的方式學習,受到他們的歡迎。]

 。▽W生選擇各自喜愛的方式自學《絕句》,老師巡視指導。)

  師:畫畫的同學可以繼續畫,選用其他方式的同學能先匯報一下嗎?

  生:我用說的方式。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上鳴叫,一行白鷺飛上了蔚藍色的天空。終年不化的積雪……

  師:誰能幫忙?

  生:應該說遠處的西嶺上有終年不化的積雪。

  師:(轉向前—學生)可以這么說嗎?

  生:可以。

  師:請你繼續。

  生:門口停泊著要到萬里之外的東吳去的船只。

  師:不錯。其他同學想一想,如果把“含”字的意思加進去,可以怎么說?

  生:在翠綠的柳樹上,有兩只黃鵬在自由自在地唱歌……

  師:描述得非常生動。

  生:一行白鷺悠閑地飛上了蔚藍的天空。從窗口望去,遠處的西嶺上有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要到萬里之外的東吳去的船只。

  師:(贊許地點頭)理解得好。誰知道“含”的本義是什么?

  生:(搶著答)包含!

  師:剛才這個同學的描述好在哪兒?

 。ò言u價的權利交給學生,同時加深了理解。)

  生:他說得自然生動,不死板。

  師:對,這樣解釋就把詩的意境描述出來了。還有用其他方式匯報的嗎?

  生:我用讀的方式……

  師:畫畫的同學停下筆來,我們一塊兒來欣賞。

  生:(大聲)“兩個黃鸝鳴翠柳……”

  師:兩只小鳥歡叫跳躍,這句詩該怎么讀呢?你們試一試。

  (學生自由練讀)

  師:誰愿意展示一下?(一生讀)

  師:對前兩句,有沒有不同的讀法?

  生:(輕快地)“兩個黃鶴……”

  師:(贊許地)好。∵B詩人愉快的心情都讀出來了。大家再試一試。(學生再次自由練讀)

  師:這景象在同學的筆下也已經畫了出來。誰來展示?

 。▽嵨锿队罢故疽粚W生的簡筆畫)

  [這幾個回合中,老師的激勵語言很精彩,學生學得很開心。 ]

  師:請你用詩句描繪一下你的畫。

  生:(指著畫上的景物)這是“兩個黃鶴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是“窗含西嶺千秋雪”,這是“門泊東吳萬里船”。

  師:那詩人在哪兒呢?(眾人笑)

  生:(沉思片刻)詩人應該在房子里。

  師:干什么呢?

  生:在望著窗外的景象做詩。

  師:(滿意地點頭)你真正理解了“窗含”的意思。

  師:如果我們給這幅畫添上顏色,可以加上哪些顏色呢?

  生:柳樹可以添上綠色。

  師:什么樣的綠?

  生:翠綠。黃鶴可以加上黃色。

  師:好,這樣的色彩才夠明快。再看詩句,還有沒有?

  生:天要畫成藍色,白鷺和積雪是白色的。

  生:船是土黃色的。

  生:房子是……

  師:千萬種顏色都畫得出來,你們再看詩句,詩中有什么是畫不出來的呢?(學生們沉思)

  生:黃鸝的叫聲畫不出來!

  師:對,這是聽不到的。繼續找。

  生:“一行白鷺上青天”中白鷺飛時的動作畫不出來。

  師:詩人不是畫家,但僅僅用了二十八個字,就畫出了一幅有動有靜,有聲有色,絢麗多彩的圖畫,這就是詩的想力。咱們來一次畫配詩,同學們可以用詩句來描繪這幅畫。

  [總結得準確、適時。在理解的基礎上,再次啟發學生體味古詩的內涵和魅力,感受到語言的深蘊,這種審美教育對學生終生有益。]

  生:(看著圖畫,練習背誦,紛紛舉手。)

  師:不少同學想試一試,咱們一塊兒來背誦。全體起立,背誦時可以加上適當的動作。(全班同學放聲背誦)

  師:回去繼續背誦這兩首詩。李白流傳至今的詩大概有九百九十多首,杜甫流傳下來的大約有一千四百多首,除了學過的,同學們再找一兩首,下節課你們來做老師,給大家介紹,好嗎?下課!

 。圻@種作業改變了傳統的作業內容,使課內學到的知識延伸到了課外,擴大了信息量,培養了自學能力。]

  總評:

  張立軍老師執教的這節課,40分鐘學習了兩首古詩,容量大,方法活,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這節課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打破,F,改革古詩教學的課堂結構

  這節課,較大的突破就是改變了古詩教學由老師牽引著學生,逐字逐句串講詩意的傳統做法。課堂上,從學生自由背誦學過的古詩開場,引出今天要學的兩首古詩。而后,安排自學時間,使學生有一個潛心讀書的過程。在充分自學的基礎上,讓學生匯報“讀懂了什么”,師生共同討論,互相補充。對于學生沒有弄懂的問題,老師安排了質疑環節,啟發學生共同探討。在朗朗的讀書聲中,在學生自由發表意見的探討中,完成了教學任務。這種設計,體現出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使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老師只是一個參與者、合作者。

  為了改變串講串問的教學結構,張老師抓住重點進行教學。兩首古詩沒有平均地使用力量!锻麖]山瀑布》和《絕句》相比,第二首易學好懂。于是他把第一首詩作為教學重點,又抓住第一首詩中的后兩句為重難點來突破。因此,增大了這節課的教學容量,節省了教學時間。

  二、以學定教,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1.自學時間充分。

  安排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學,學生能靜下心來認真思考,寫寫畫畫,動手查查字典,同桌的還可以商量商量,學生學得主動,的確有所收獲。自學提綱的設計,符合四年級的要求,同時滲透了學習古詩的方法,潛移默化培養自學能力。

  2.質疑環節落實。

  在匯報了讀懂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而且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課堂上學生提出的問題很有水平。如,“疑’是“像”的意思,為什么這里不用“像”?為什么“生紫煙”的“生”不用升起的“升”?張老師并不急于解答這些問題,而轉向全班學  生:“誰幫他解決?”“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大家怎么想?”很巧妙地把“球”又傳給了學生。

  3.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第二首古詩。

  基于《絕句》淺顯易學的特點,學習這首古詩時,張老師宣布:“對于這首古詩,同學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能用自己的話描繪詩句景象的,可以試著說一說;喜歡朗讀的可以有感情地讀一讀;擅長畫畫的同學可以畫一畫。還有什么別的方法都可以試一試!边@樣的安排徹底放開了學生,讓學生自主選擇最喜歡的方式學習,真正體現出對學生的尊重,體現出教為學服務的思想,課堂氣氛熱烈。

  三、創設情景,以讀為本

  為了增強教學效果,激發學生朗讀的情感,感受到大自然的壯美,體會到詩人的思想感情,張老師千方百計創設情景,營造氛圍,使學生置身于大自然中。如,老師的配樂范讀,投影打出的畫面,錄像片中真實的廬山瀑布,有感情色彩的激勵語言等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學生入情入境,充分地展開了想象,提高了教學效率。

  與此同時,張老師以讀為本,把讀和理解、讀與想象等有機結合,并不斷提高讀的要求,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學習理解地讀,投入感情地讀,配畫加上動作地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直至會背誦,使學生在讀中感受詩詞的想象力,領悟到祖國語言文字的凝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老師舍得花大量的時間讓學生“自由練讀”,讓讀得不夠的學生再讀,重視了群體活動,同時也注意到了學生的差異,培養了學生的語感。

  四、主導作用發揮得當

  在學生學習遇到困難時,老師能順勢引導,隨機應變,表現出對古詩的準確把握和深刻理解。如,觀察點的巧妙解決:“我應該站在哪兒望著廬山瀑布來吟誦這首詩呢?”當一學生沒有說準時,老師問:“誰還有不同的意見?”當學生能聯系詩句說準觀察點后,老師仍引導到“再看一看題目,還有補充嗎?”這些指導與點撥,及時、準確、到位。另外,激勵語言的運用,也體現出素質教育的思想,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少了老師個人風采的展示,多了切實為學生服務的應變。

  五、加強了課內外的結合

  課堂上啟發學生互相交流查閱資料的收獲,不但擴大了學生的視野,增長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這對學生終生有益。特別是課后作業的布置:“除了學過的,同學們再找一兩首,下節課你們來做老師,給大家介紹。”很有新意,它打破了課內外的界限,擴大了學生的課外閱讀,這正是素質教育的需要。

《望廬山瀑布》《絕句》 篇2

  作者:勝男    轉貼自:小學語文教學資源網    點擊數:64

  《望廬山瀑布》:在讀中理解,在讀中體會

  作者:勝男   文章出處:小學語文教學資源網

  《望廬山瀑布》是人教版小學第七冊選編的一首李白的詩。本詩描繪了廬山瀑布壯麗的景色,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教材選編這首唐詩的主要意圖,一是豐富學生古詩的積累,從唐詩的音韻和諧、用詞精煉中受到熏陶感染,培養語感;二是通過理解詩歌內容,了解祖國山河壯麗,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那么,根據唐詩音韻和諧、用詞精煉的特點,我認為為了貫徹落實“課標”倡導的新學習方法,可以采用“分步朗讀、逐漸深入”的方法,由淺入深,從易到難,分散難點,各個擊破,從而達到本課的學習目標。

  一讀,讀準字音

  本詩雖然生字不多,但應提醒學生要讀準押韻的字。本詩押韻的字是“煙”“川”“天”,它們都是前鼻音,不要讀成后鼻音。另外,“落”字讀luò,不要讀lào、là,“銀河”的銀讀yín,不要讀成yíng?上茸寣W生聽錄音,然后自己練習輕聲讀,再抽學生讀。讓其他學生辨析、鑒賞、糾正。這樣的安排,符合兒童好表現的特點,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創設了民主、輕松、互動的學習氛圍。

  二讀,理解詞句

  1、學生逐字逐句地自瀆,聯系上下文邊讀邊理解詞句的意思,如有不理解的,通過看注釋,查字典解決。然后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看法,互相釋疑解難。這樣做體現了“課標”中培養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要求。

  2、教師出示課前準備好的詞語卡片,讓學生進行搶答,對以下有特色的詞語,教師要進行追問,引導學生體會本詩用詞精妙的特點,培養語感:

 、、為什么作者要說瀑布是“掛”在山前?(一個“掛”字更能體現長久的水流,飛快地從山上直瀉而下,形象表現出瀑布在“遙看”中的狀態。)

 、凇⒌谌渲小帮w流”的“飛”用的好不好?為什么?(用得好。因為這個“飛”字生動形象地描繪出瀑布的急流飛奔。)從“直下”這一詞中可以體會到什么?(體會到山的高峻陡峭和瀑布飛奔而下。)

 、邸⒆詈笠痪錇楹斡谩耙伞倍挥谩跋蟆?(“疑”表現出作者對瀑布壯觀的驚嘆,因而產生了神奇、夸張的想象。)

  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又豐富了學生的積累。

  3、抽學生說說自己對詩句的理解,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

  三讀,體會情感

  在學生讀懂了詩句的基礎上,就要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1\ 學生自由讀,在讀中揣摩怎樣處理好重音、速度和停頓,怎樣表現詩句的情感。

  2、展開交流,說說自己是怎樣讀以及為什么要這樣讀。教師相機引導:全詩描繪了瀑布飛流直瀉的壯觀景象,要讀出磅礴的氣勢。第一行中的“生”字描繪出云霧在日光照耀下不斷升騰,在香爐峰盤旋繚繞的動態,要重讀。第二行的“遙”字寫出詩人遠望的立足點,“掛”字極為生動形象,要略為重讀。這兩句要用欣賞的語氣,要讀得舒緩。第三行讀時要略帶夸張的語氣,聲調要從舒緩轉為高亢,最后一行要放慢速度,讀出遐想無限,回味無窮的感受。然后教師范讀,鼓勵學生進行評議、挑戰,形成師生互動的民主氛圍。

  3. 學生采用各種形式反復朗讀,進一步體會詩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4. 放錄音,欣賞配樂朗讀,深化感受。

  四讀,拓展延伸

  1、小聲讀本詩,邊讀邊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色。

  2、出示拓展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完成其中一至二題:

 、佟⒏鶕姷拿枥L和自己的想象寫一篇導游詞,向大家介紹廬山瀑布的美景。

  ②、搜集有關廬山瀑布的圖片和文字資料展示給大家看。

 、邸⒃娭忻枥L的美景畫下來。

《望廬山瀑布》《絕句》 篇3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1

  詩的第二句“遙看瀑布掛前川”中的“川”為生字,為配合理解句意,化抽象為具體,化繁為簡,化難為易。我在黑板上畫了一幅簡筆畫,既幫助了學生識字,又幫助學生理解句意。

  師:這是什么?

  生:一條小河。

  (這時,教師將中間表示流水的虛線連成一條直線)

  師:這是什么字?

  生:川。

  師:川是什么意思?

  生:小河,河流。

 。ń又處熡衷趫D上添上一筆。)

  師:你能理解“瀑布掛前川”的意思嗎?

  …………

  分析:

  當前,課堂教學的輔助手段越來越豐富了。從最古老的教學媒體——黑板到五光十色的圖片,標本,模型,再到現代化的視聽教學媒體。如投影儀,幻燈機,錄音機,電視機,都頻頻出現在課堂教學中。所以的教學媒體,無論是老式的,還是新式的,都是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輔助手段。

  在課堂教學時用粉筆迅捷地在黑板上勾勒出來的簡筆畫,如果在教學中運用得當,有“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記憶效果。教育學家蔡元培說過,教育是培養人才的,是不可不注意科學與藝術的!澳芤詫徝烙^點,挖掘各門學科的審美因素,就能增強學生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望廬山瀑布》《絕句》 篇4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57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一、以舊引新,激發興趣。 

  我們已經學過不少古詩,現在有誰愿意來背一背你記住的古詩?有沒有李白寫的呢?(靜夜思、夜宿山寺、送孟浩然之廣陵、早發白帝城) 

  大家知道李白的詩還真多呀!通過課外查閱資料,你們對李白還有哪些了解呢?(李白  生卒年月701-761  字太白 號青蓮居士  號稱詩仙   現存詩900多首  風格飄逸、豪放    想像豐富、氣魄雄偉) 

  二、緊扣題眼,品詞析句。 

  師:李白五歲時就開始讀書習字,讀了很多書,二十六歲起離鄉遠游,走了大半個中國。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望廬山瀑布》就是他暢游廬山后寫下的。 

  1、師范讀全詩。全班自由讀。 

  2、學習生字,分別是廬、瀑、爐。 

  3、全班齊讀這首詩。 

  師:讀題目,誰能用這個“望”字組詞?你覺得在這兒應該用哪個詞更準確些?解釋題目的意思。(指名回答) 

  師:我們來看看廬山,看看廬山的瀑布。(看課文插圖)你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師:這些都是靜止的圖片,現代科技的發展,讓我們在課堂里了能領略到廬山和廬山瀑布的壯觀景色。請看光碟。 

  師解說: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邊。廬山山峰重疊,非常雄偉壯麗。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爐峰,因為山上常有云霧籠罩,在陽光照耀下有紫色霧氣升騰,像正在焚香的香爐一樣,故取名香爐峰。看這就是著名的香爐峰。廬山一年四季景色優美…… 

  看完后,請你來夸夸它。(觀看后指名回答) 

  師:對,夸得真好!我們來看看李白是怎樣夸的? 

  4、指組讀第一句詩。讀注釋①和②。除了這兩個詞,詩中哪些字你不理解?說整句詩的意思。讀。 

  5、總結學法:讀詩句、看注釋、說意思。 

  6、根據以上學法自學二、三、四句詩。 

  7、匯報自學情況。 

  為什么要遙看? 

  “飛流”、“直下”說明什么? 

  怎么理解“三千尺”? 

  “疑”是什么意思? 

  師:學到這,還有什么疑難的問題嗎?請提出來。(質疑解答) 

  師:現在誰來說說全詩的意思?(指名回答、同桌互答) 

  三、自讀自悟,深入理解。 

  師:你覺得詩中哪些字用得妙?為什么?(生、掛、飛、落……) 

  師:輕聲背誦詩,想象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誰能用“啊,――真――”的句式來表達廬山瀑布給你的印象。此時此刻,你最想對李白說什么?背誦、注意重音,再讀古詩,把你們的感受讀出來。 

  指導默寫。 

  四、總結學法:(出示小黑板) 

  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1、讀詩題,介紹作者 

  2、讀詩句,理解詩意 

  3、再讀詩,體會感情 

  4、背誦默寫 

  五、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21、 古詩三首 

  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廬山瀑布》《絕句》 篇5

  【設計理念】

  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把學生帶入詩情畫意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學習語言。讓學生在“讀、想、悟、背”的綜合閱讀活動中充分體驗自主、有效的合作和積極的探究,解讀古詩的意思,感受古詩的意蘊,品味古詩的實質,有效的把握詩人的思想感情。

  【設計特色】

  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讀悟,有效地互動合作,積極地探究。在語言文字訓練中提升情感,并學會在不同的情境中進行合理的想象,使景與情一體解讀。以“讀→想→悟→背”的學法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滾動推進學生自主探究和感悟。

  【教學目標】

  1、學會“廬、瀑、爐”3個生字。

  2、朗讀、背誦、默寫《望廬山瀑布》。

  3、理解詩句,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通過觀察畫面,展開合理想象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的意境。

  【教學難點】邊讀邊想象畫面,品詞賞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感情。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一幅自制的廬山瀑布圖、有文字的資料、教師創寫的幾首小詩歌。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流程大體如下:

  一、課前談話。

  針對本班實際情況,為學生加油、鼓勁,使學生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二、引舊入新。

  1、談話激發學生背誦二年級時已學過的一首古詩《夜宿山寺》。

 、疟痴b古詩《夜宿山寺》。

 、普f說此詩是誰寫的,是抓住哪一個詞來寫的?(高)

 、悄阏J為李白寫的詩有什么特點?(想象豐富,氣魄雄偉)。

  2、過渡引入:今天,我們再一次來領略一下詩人的這種浪漫的風格。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李白的另一首寫景詩《望廬山瀑布》。(板書課題)

  3、讀課題。學習生字“廬、瀑、爐”,并辨別“廬”與“爐”。

  4、回憶、討論學習古詩的步驟及方法。

  同學們已經學過不少古詩了,你準備怎樣學習這首詩呢?

 、艑W生回憶討論。

  ⑵教師幫助梳理歸納,板書“讀、想、悟、背”。

  三、讀讀詩。

  按同學們討論的方法步驟,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讀詩歌。

  1、學生讀詩(可以自由讀、同桌一起讀、互換讀、對讀)。教師巡視點撥。

  2、教師范讀。

  3、指導朗讀,師生同讀。

  四、抓重點詞句想一想,悟一悟。

  1、自主探究釋疑。

 、弄氉栽谠娭姓页霾欢脑~句,作上記號。(弄明白后,再把記號改成“ ”笑臉,讓生感受讀書的快樂。)

  ⑵借助注釋、字典和相關資料自主釋疑。

  2、合作探究。

 、判〗M內討論交流,相互解疑。

  ①  說說哪些詞句你讀懂了。

  ② 提出不明白的地方,討論解決。

 、  感受詩的意境,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迫嘟涣。

 、  質疑問難。提出在小組內還沒弄明白的地方,大家來幫助解決。

  ②  抓住重點詞句,通過觀察畫面,展開合理想象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的意境。

 、  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讓學生結合詩文畫面說。

  ④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3、總結全文。(略。邊總結邊板書)

  4、鼓勵學生用“啊,……真……”的句式來表達廬山瀑布給自己留下的印象。

  5、此時此刻,你最想對李白說些什么呢?(學生暢所欲言)

  五、背誦詩。

  1、指導感情背誦。

  2、自由試背。

  3、師生齊背誦這首詩。(回味詩意,整體感悟這首詩所描繪的意境,展示投影,讓學生看著畫面有感情地背誦。)

  各位小詩人,我們已經來到廬山腳下,請盡情地抒發自己的感情吧。(齊背誦)

  4、我們再用歌聲來贊頌廬山瀑布的壯美吧。(師生齊唱)

  六、延伸拓展。

  1、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

  同學們,學了這首詩,你們一定從《望廬山瀑布》這首詩中體會到了“生、掛、飛、落”等詞的妙用,品味到了詞句的精美,也受到了詩人大膽夸張、想象手法運用的啟發。用你手中的筆,寫出你心中最美好的詩;用你手中的畫筆,畫出你想象中的壯麗雄偉的廬山瀑布圖奉獻給大家,讓老師和同學們與你同分享創作的愉悅。小詩人,小畫家們快快行動吧!

  2、展示老師創寫的幾首小詩。(起一個鼓舞、拋磚引玉的作用。讓學生覺得自己的老師都能寫,自己也能寫。)

《望廬山瀑布》《絕句》 篇6

  一、導入

  1、我們的祖國是詩歌的國度,打開詩歌的大門,有無數的珍寶。誰愿意背一首古詩給老師和同學們聽?

  2、會背李白的詩嗎?你對李白有哪些了解?李白一生寫下了上千首詩歌,現在流傳下來的有900百多首,人們非常喜愛他的詩,稱他為“詩仙”。

  3、今天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李白的詩。

  二、理解詩題,認識“廬”、“瀑”

  1、看老師寫詩題:

  望廬山瀑布。

  ⑴ 指名讀。

  ⑵ 范讀。

 、恰↓R讀。

 、取≡僮x一遍,看誰能讀懂題目的意思。

  2、誰來講講題目的意思?

  從題目我們就知道這首詩是李白暢游廬山之后寫下的。

  3、認識“廬”:

  去過廬山嗎?(板書 lú)廬山在我國江西省。那里風景優美,很多人都去游覽。齊讀生詞。

  4、認識“瀑”:

  什么是瀑布(板書:pù)誰見過?能給大家說說嗎?

  一提到瀑布,我們就想到水從高山陡峭的地方傾瀉而下,像一塊白布掛在那兒?,瀑這個字怎樣記?對,三點水加暴雨的暴,多急的水流哇!齊聲拼讀兩遍。

  5、想看看瀑布嗎?我們來看看瀑布:

  (課件:瀑布的動態影片)

  好看嗎?誰來夸夸瀑布?

  夸的好!

  想不想知道李白是怎樣贊美廬山瀑布的?

  三、初讀古詩,讀通詩句

  1、打開課本第76頁,先聽老師讀一遍。你也想讀嗎?請同學們自由讀讀古詩,要求是: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誰愿意把這首詩讀給同學們聽?

  (課件出示全詩)

  3、你又認識了哪些生字?

 、拧t:又是一個lu字,怎樣寫呢?(板書:爐)哦,和廬山的廬是同音字,怎樣區分?

  ⑵ 疑:會用疑組詞嗎?

  4、我們把生字送回詩中,齊讀一遍。

  四、再讀古詩,品味詩意

  過渡:通過讀詩,你好像看到了什么?讀詩只讀準字音還不夠,要邊讀邊想象,才能讀懂詩的意思,才能品出詩的滋味。

  1、下面,我們就用邊讀邊想象畫面的學習方法,再讀這首詩。讀一句想一想講的是什么意思 ,遇到讀不懂的地方就作上記號。

  2、來,和同桌分享一下你的學習收獲。能讀懂的詩句用自己的話講給同桌聽,有讀不懂的詞提出來討論討論。

  3、還有讀不懂的地方嗎?充分交流。

  4、通過討論,詩中還是有許多讀不懂的地方。沒關系,老師來幫助你讀懂。

  ⑴ 先看前兩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① 見過香爐嗎?香爐原指燒香的爐子(課件:香爐圖)寺廟中經?梢砸姷剑c燃香的時候,便云霧繚繞。詩中的香爐可不是這個意思,這里香爐指的是廬山上的香爐峰。(課件:廬山、香爐峰)廬山山峰重疊,非常雄偉壯麗,其中有一座山峰,形狀上尖下圓,經常有云霧籠罩,就像正在焚香的香爐一樣,所以人們為它取名香爐峰?矗@就是廬山香爐峰。

  ② 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日照香爐生紫煙”是什么樣的景象嗎?這紫煙實際上是山上的什么? 

  對 ,香爐峰上的云霧被陽光染成紫色的了。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跟老師來到香爐峰腳下:太陽照在香爐峰上,峰頂云霧彌漫,蒙蒙的水氣透過陽光呈現出一片紫色。遠遠望去,瀑布多峰頂的紫煙中飛流而下,像一條大河掛在前面的山川上 。在陽光、紫煙、青山的映襯下,瀑布銀光閃爍。美嗎?

  ③ 誰來美美地讀讀前兩句?(課件:詩文)

  指名讀,范讀。

  聽出來老師是怎樣停頓的嗎?誰能向老師這樣讀?多像神話中的仙境啊,誰還想讀?聽了他的朗讀你看到了什么?紅日、青山、紫煙、瀑布,一幅多美的圖畫呀。讓我們邊讀邊在眼前出現這一美景。

 、啤≡倏春髢删洹帮w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佟★w流是怎樣的水流?

 。ㄓ旨庇置停ㄋ耧w一樣地流下來)

  誰來讀出瀑布飛流直下的氣勢?古代的三千尺相當于現在的九百多米呢!再讀一遍,把它變高。瀑布真的有三千尺嗎?哦,是被詩人夸大了。詩人想用三千尺表現瀑布的什么?(瀑布太高了!瀑布太壯觀了。┪覀凖R讀一定更有氣勢。領讀一遍。

 、凇°y河在哪兒?

  (晴天的夜晚,天空呈現出一條明亮的光帶,看起來像一條銀白色的大河,其實是由許多閃爍的星星組成的。)

  九天又是什么意思?

 。ü湃苏J為天有九層,九天就是天的最高處)

  銀河從天上落下來是何等的壯觀,這里詩人為為什么用上“疑”字呢?真的是銀河從天上掉下來了嗎?

 。ú皇,是詩人想象出來的)

  是什么樣的美景令詩人產生了這樣的想象?(課件:瀑布飛流而下)

 。ò。俨硷w流而下的氣勢是多么壯觀啊,真讓人以為那是銀河從天上落下來。)看畫面再讀后兩句。

 、邸∥也唤肫鹄畎椎牧硪皇自姾孟褚灿玫搅诉@個“疑”字,誰知道是哪一首?

 。ㄒ簧,齊背靜夜思)

  李白還有一首詩也用到了“疑”字,會背古朗月行嗎?

 。〞车耐瑢W站起來齊背)

  由瀑布飛流而下的氣勢想象到銀河落九天,由床前明月光想象到地上霜,看到天上的月亮想象到那是仙人用的鏡子,這神話般的想象正是李白詩歌特有的風格。

 、堋】纯磿献龅挠浱,現在都能讀懂嗎?

  五、誦讀

  1、范讀引路:

  今天,我們跟著詩人李白感受了廬山瀑布的狀美景象,喜歡這首詩嗎?老師也非常喜歡,能不能讓我來讀一讀。

  怎么樣,為我評評吧,老師讀得有什么特點?

  (讀詩的一個很關鍵的方法,那就是緩緩地讀,邊讀邊想象,讀快了就沒有滋味了。還告訴大家一個小竅門,古人吟詩的時候喜歡搖頭晃腦,喜歡加上自己的動作,韻味自然就出來了。)

  你來練練,一定讀得比老師還要好。

  2、學生試讀,相機指導:

  誰來和老師比一比?

  (頭搖得太快就沒有味道了,慢一點兒,再來一遍。這次有味了。

  誰還想讀?

  (最后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讀得更慢些,留出想象的空間)

  聽聽女同學讀得美不美?

  (多美的景色呀。

  聽聽男同學讀得怎么樣。

 。ú焕槟凶訚h,真有氣勢。

  3、熟讀成誦:

  現在,你們面前就是廬山瀑布,你就是大詩人李白,(課件)面對如此美麗神奇的大自然,想不想放聲吟誦這首詩?

  自己先來練習幾遍。

  準備好了嗎?哪位小李白先來吟誦?要邊吟誦邊想象畫面,還可以加上自己的動作。誰還想吟誦?

  小詩人們,我們現在就在廬山腳下,讓我們放聲吟誦望廬山瀑布。

  六、拓展

  學了望廬山瀑布這首詩,老師不由自主地想起葉圣陶先生也寫過一首描寫瀑布的詩。他筆下的瀑布又是什么樣的呢?我們一起欣賞。

  1、課件播放全詩及朗讀錄音。

  2、喜歡這首詩嗎?請你也來讀讀。

  3、讀了這首詩你又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呢?

  唐代大詩人李白遠望瀑布雄偉壯麗,葉圣陶先生近看瀑布如煙、如霧、如塵。兩首詩相隔千年,寫法不同,但是為我們描繪的瀑布圖卻同樣美麗。課后,同學們可以繼續收集描寫瀑布的詩讀一讀。

《望廬山瀑布》《絕句》 篇7

  教材簡介

  《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是詩人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風景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這首詩極其成功地運用了比喻、夸張和想象,構思奇特,語言生動形象。《望廬山瀑布》語言簡潔,用詞精當。全詩采用極其夸張的浪漫主義創作手法,再現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麗,可以說是一幅氣勢恢弘的寫意山水圖。

  設計理念

  《望廬山瀑布》的教學,力求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在當前的古詩教學中,首先要打破傳統的逐字逐詞逐句牽引,而后串詩意的串講式的教學模式,還給學生獨立思考、發揮想象的空間。本節課的設計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把學生帶入詩情畫意的世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學語言。讓學生在“讀、想、悟、背”的綜合閱讀活動中充分自主、有效的合作、積極的探究,解讀古詩的意思,感受古詩的意蘊,品味古詩的物質,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能正確讀寫“廬、瀑、爐”3個生字。

  2、有感情朗讀《望廬山瀑布》,背誦并默寫。

  3、理解詩句,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感受詩句的優美,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畫面,吟誦古詩想象意境,理解詩句,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邊讀邊想象畫面,品詞賞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感情。

  課前準備 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渲染意境,激發興趣

  1、引導學生背誦課內外學過的李白的詩。

  2、故事導入:出示掛圖

  一天,李白來到廬山游覽,當他看到太陽照在郁郁蔥蔥的香爐峰上,峰頂升騰起紫色的煙霧,一條瀑布好像大河般高高地垂掛在山前,長長的流水像飛一樣奔瀉而下,真讓人以為是銀河從天的最高處落下來時,情不自禁地吟誦起一首詩來——

  師: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李白的這首詩。

  二、知詩人,解詩題

  1、師:認真看老師寫課題,讀課題,注意停頓。(師:寫  讀)

  師:望,廬山什么意思?誰能加個詞,把題目說成一句完整的話?板書:李白

  2、師:課前同學們都查閱了資料,誰能說說你對李白這位大詩人有那些了解?

  三、試讀古詩,初知詩意

  師:我們已經了解了很多有關李白這位大詩人的事情。那么李白筆下的廬山瀑布究竟是什么樣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讀這首詩。把生字勾畫出來,多讀幾遍。

  1、學生自由朗讀古詩。

  2、抽學生讀生字。大屏出示。

  3、學生多次試讀。

  4、教師示范讀。

  四、品讀詩句,理解詩意。

  師:在古詩里,每一個字都用的非常巧妙,往往一個字就包含著許多具體、深刻的意思,F在,請你們以小組為單位自學這首古詩。

  1、大屏出示自學自學小建議:

  2、匯報交流。

  五、再讀古詩,領悟詩情

  1、大屏出示課件,讓學生感受瀑布的雄偉壯觀。

  2、體會詩人情感。

  師:詩人李白寫這首詩的目的是什么?這首詩的寫作特點是什么?

  六、換位詩人,再讀古詩

  師:如果此時此刻,你也站在雄偉壯觀的瀑布前,他會怎樣吟誦這首詩呢?請全班同學站起來,就像詩人李白一樣,把這首詩讀出來,好嗎?

  七、想象畫面,背誦古詩。

  師:詩人李白寫出了他們所見到的紅日,青峰,紫煙和白色的瀑布,并展開大膽的想象,整首詩色彩明麗,想象奇特,象一幅優美的圖畫,讓我們現象著這美景,再有感情地把它背下來。

  八、課外拓展

  師:古往今來,不只是李白,還有許多詩人作家看到壯觀的瀑布都揮筆寫下了一篇篇好文好詩。今天我們一起欣賞一下現代作家葉圣陶老先生的〈瀑布〉,大屏出示。

  九、欣賞瀑布圖片

  總結

  十、選擇性作業

《望廬山瀑布》《絕句》 篇8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81

  《望廬山瀑布》聽課有感

  我曾經在一篇文章中看到這樣一段話:“一個好的課堂,用美國著名教育學家梅里爾·哈明博士的話說,應該是“鼓舞人心的”。在《教學的革命》一書中他描述了“鼓舞人心”的課堂中可以觀察的五種品質:清晰的尊嚴感----不管有沒有天賦,學生們都昂首挺胸,大膽地發表意見,顯得自信、無憂無慮,他們相信自己,也把自己視為有價值的、值得尊重的人;流淌著輕松的活力----學生們顯得生機勃勃、有活力、健康,所有學生都忙碌著、參與著;自主性----學生做出恰當地選擇,主導并約束自己,持之以恒地自愿學習,沒有被逼迫學習的現象;集體感----共享合作、相互依賴、親密無間,學生們彼此支持,也支持教師,沒有對抗和拒絕;覺察----學生是機靈又富于創見的,他們知道自身和周遭正發生的一切,能駕馭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毫無疑問,這樣的課堂會產生最好的教學效果!

  我之所以把這段話復制下來,就是因為,我今天聽了一節二年級的語文課《望廬山瀑布》。在課堂上,看到了這五種品質的基本再現。學生在在課堂上的大膽、自信、思維開闊、共享合作等等品質均有不同程度的顯現。老師的課堂用語很有機智,針對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激勵與評價,“善于思考的孩子是最棒的”、“善于提問的孩子才是聰明的”如此這樣的語言牽引著孩子們,剌激著孩子們的情緒,猶如“煽風點火”般把孩子們的激情調動起來;而且“你害怕把太陽驚醒了嗎?(聲音太小的提示)”、“這么美的景色你喜歡嗎?用你的聲音把美表達出來!薄ⅰ澳愕南敕ê芷嫣亍、“你的知識面真廣”、“你的朗讀有種神韻”等等用語是那么的輕柔與平和,令孩子們在課堂中放飛思維,無憂無慮。當老師發現學生在合作中有障礙時,積極參與到討論中,給與學生及時的指導;在發現預設的討論時間不能滿足孩子們的需要時,老師及時調整,大方的將時間還給學生,從而生成出孩子們對瀑布那么美的感悟:“我看瀑布像是從天上流下來的,它拍打著下面的巖石,我聽到了拍打的聲音”、“瀑布像白色的窗簾,掛在天邊的銀何邊”、“瀑布像仙女的白紗裙”。。。。

  她的教學環節是:讓學生背誦李白的有關詩詞,介紹作者李白-----學生自讀古詩----談談自己所見過的瀑布-----認讀生字,記憶生字-----小組討論(對古詩的理解)----教師介紹理解古詩的方法(從單字理解到聯系整句理解)-----共同討論詩歌中難理解的詞----朗誦古詩(用情感表達對古詩的感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詩的意境----欣賞配樂詩朗誦。最后一個環節教師用播放配樂朗誦的形式來激發學生的思維與靈感,播音員混厚的嗓音,把廬山瀑布的雄偉、壯觀及秀美的意境表達出來了。這個環節安排的時段很恰當,學生在根據文字意境產生聯想的基礎上,借助于聲音感受音樂帶來的想像意境?珊竺嫠涞脑絼「璩膬热萦悬c擾亂思維之嫌,因為歌者的語言很難聽懂,容易讓人的注意力在聽清歌詞上,而忽略了主題----感悟詩的意境。另外,學生在單字領悟到整句領悟的基礎上,應該有個整體串聯的環節,這樣更有利于學生把握詩人所傳遞的心境與情境。

  轉載/user1/5770/archives//33674.html

《望廬山瀑布》《絕句》 篇9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1

  《望廬山瀑布》教學日志

  這節由林偉芳老師上的示范課——《望廬山瀑布》,是我到握山小學聽的第一節公開課,所以聽得格外認真。林老師直接了當的揭題,把學生的注意力馬上集中起來;然后介紹詩人李白,讓學生當李白的小知音,說說詩人的詩,課前的準備這樣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訓練學生說的能力,這種形式也很適合中年級的學生,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

  接著林老師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直觀欣賞瀑布的壯美,感受廬山瀑布的美,為學習古詩《望廬山瀑布》鋪設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邊欣賞廬山那美麗的瀑布時,邊聽配樂朗讀,把學生帶入詩境自由朗讀。這一“創設情境,引入詩境”的環節,林老師花了不少心思,課件做的很美,當時我也發現林老師為了備這節課,做課件花了不少時間,周末不休息,都在學校準備,作為一名新老師,我很感動,因為林老師是學校的有著豐富經驗骨干老師,為了上好一節課,到現在還花很多功夫去準備。全詩描繪了瀑布飛流直瀉的壯觀景象,要讀出磅礴的氣勢,雖然林老師身體有些單薄,但她在她帶領學生朗誦古詩的時候,她自己率先投入到古詩的意境里,投入的神態真讓我佩服。

  作為一名新老師,我對這首詩的教法,教學目標都不明確,通過查資料和比較,發現林老師在把握逐句朗讀分析的時候,把各句的重讀都表現的很好。第一行中的“生”字寫出云霧在日光照耀下不斷升騰,在香爐峰盤旋繚繞的動態。第二行的“遙”字寫出詩人遠望的立足點,“掛”字極為生動形象。這兩句都用了欣賞的語氣,讀得比較舒緩。第三行“飛流直下三千尺” 讀時略帶夸張的語氣,吐字強勁,響亮,拖長讀了“三千尺”。最后一行“疑是銀河落九天” ,“疑”重讀,整句都放慢速度,有種回味無窮的感受。然后反復朗誦整首詩,感悟詩境。分析作者的喜愛之情,再次讓學生感受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

  最后的一個環節讓我有點困惑,個人認為用其他語言朗誦和歌唱古詩的確挺有新意,但是似乎有點只是娛樂性質,比本來古詩的氣派忽略了。

  這節課讓我收獲了不少,如果有機會一起研討就更好了。

  張秀萍

《望廬山瀑布》《絕句》 篇10

  作者:廣東中山菊城小學 潘蕓    轉貼自:廣東中山菊城小學    點擊數:82

  用情賞,用心悟——《望廬山瀑布》教學案例

  《望廬山瀑布》是第13課《古詩兩首》中的第一首,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作品。詩人游覽了廬山,為廬山瀑布激蕩磅礴的氣勢所激發,以其開闊的胸襟和昂揚的氣概,描繪了廬山瀑布奇麗雄偉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壯麗河山強烈的熱愛之情。

  品讀感悟,體味詩情

  1、(課件播放:靜止的瀑布畫面),你能看著這幅畫,再讀讀這首詩嗎?

  2、請你做小小詩歌評論家,李白這首詩哪些地方、哪些字詞寫得特別好,你特別欣賞?(在學生的欣賞中指導美讀)

  對于三年級學生,理解詩歌并不是惟一的目的,讓學生真正進入詩境,就必須讓學生去用情賞,用心悟。

  3、學生交流,教師相機啟發引導。

  生:把在紅日照射下變成紫色的云霧描寫成仿佛從一個頂天立地大香爐里燃起的縷縷煙霧,化靜為動。

  生:“掛”,通過一個掛字告訴我們瀑布猶如白布靜靜垂掛在山前。

  師:你們真了不起!還有要補充的嗎?

  生:最后兩行的想象真奇,長長的瀑布飛一樣從山上直瀉而下,足有三千多尺,這壯觀的景象,莫不是銀河從天上的最高處落下來的?

  對于學生的鑒賞,只要是經過他們深思的,帶著他們感悟的,教者都應該予以肯定,讓他們評價開去,這樣學生精彩的理解才會多元呈現。

  4、由瀑布到銀河,這是李白的一種奇特的聯想。李白站在這美景面前他可能還會想到些什么?說些什么?

  生:李白看到這么美的景色已經深深陶醉了,他被震撼了,在大自然的美景面前他無話可說。

  生:他可能在想:這仙境般的景色怎么會在人間出現。

  生:他可能在想:人間居然有如此神奇的美景。

  生:他可能在想:廬山你好美,我好愛你。……

  開放的問題,引來學生多元的思考、多元的答案。在學生充分想象的同時,他們已經體味到了祖國山河的美麗,激發出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更加體會到詩人李白寫這首詩的感情及心理。

  師:其實,這首詩有靜有動,有聲有色,有景有情。作者寫出了紅日、青峰、紫煙和白瀑,色澤鮮明,多么美麗啊!你們一定能在頭腦里勾畫出一幅絢麗的廬山美景圖。你能通過你的讀讓大家再去欣賞廬山瀑布的雄壯之美嗎?

  在學生深入感受到詩情詩意的時候,放手讓學生再次美讀,學生的激情很容易被調動起來。就古詩學習而言,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依據詩句的意思展開想象,入情入境,體會李白詩歌想象的神奇、大膽過人的夸張、酣暢淋漓的文字、豪放飄逸的詩情,從而更有激情地朗讀。

  廣東中山菊城小學  潘  蕓

《望廬山瀑布》《絕句》 篇11

  教材簡介:

  人教版第四冊第五組第一篇課文《望廬山瀑布》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中描繪了廬山瀑布壯麗的景色,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作者先寫了紅日照射下的香爐峰紫煙繚繞,襯托出了瀑布背景的雄偉壯觀。一個“掛”字化靜為動,形象地表現了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狀態。后兩行詩既寫出了瀑布的樣子,又抒發了作者內心的感受。一個“飛”字形象地描繪了瀑布奔騰而下,“直下”既寫出山的高峻陡附附險,又突出了瀑布飛奔而下、勢不可擋的氣魄。一個 “疑”字寫出了作者神奇的想象。新奇而又真切,十分貼切自然,令人遐想無限,回味無窮。教學一課時。

  設計理念:

  1.反復吟讀,是本詩教學的重要方法。通過形式多樣的吟讀,讓學生理解詩意,領悟詩情,體會詩境。

  2.領會詩歌的意境是古詩教學的難點。教學中想方設法讓詩中的畫面和詩人的感情在學生腦中“活”起來,進而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其情感,把詩人創造的意境在學生心中再現。

  3.課后作業收集其他詩篇,使學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節課、一本書,在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興趣的同時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教學目標:

  1.通過查找資料積累李白的古詩。

  2.采用隨文識字的方法,認識“廬、瀑、爐、疑”四個生字,會寫生字通過學生反復吟讀古詩,理解詩句意思,感悟詩人情感,體會詩中意。

  3.極力營造古詩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欲望和誦讀的積極性。

  教學重、難點:

  重點:反復誦讀,理解詩意。

  難點:體會古詩意境。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誦讀學過的李白的詩。

  師:我們學過許多首李白的詩,誰能背?注意每人背一首,不要重復別人背過的詩。

  (如《靜夜思》《贈汪倫》)除了學過的,你還知道哪些李白的詩,背一背。(如《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獨坐敬亭山》)

  師:李白看到月光想到了家鄉,寫下了《靜夜思》,送朋友時依依不舍寫下了《贈汪倫》,今天我們再學一首李白的詩,想想他又為什么寫在這首詩呢。

 。ò鍟和麖]山瀑布)

 。ń虒W新詩不直接揭示課題,而是讓學生先背誦學過的詩,然后開始新課教學。一是新舊聯系,銜接自然;二是激發興趣,增強效果。學生在情趣盎然地背誦李白詩歌的氣氛中學習新詩,事半功倍。)

  2.讀題

  提問:你們去過廬山嗎?誰能說說廬山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認識“廬”字)

  師述:廬山是個風景秀麗,令人向往的地方。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領略一下廬山的美景。(播放廬山錄相,師解說: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邊。廬山山峰重疊,非常雄偉壯麗。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爐峰,因為山上常有云霧籠罩,在陽光照耀下有紫色霧氣升騰,像正在焚香的香爐一樣,故取名香爐峰?催@就是著名的香爐峰。廬山一年四季景色優美……)

  提問:廬山的風景讓我們如癡如醉,剛才的畫面中給你映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瀑布)

  師:瀑布是什么樣的呢?(課件出示各種瀑布圖片)

  描述:瀑布是一種大自然的現象,它是河流由高處往低處降落,形成的浩浩蕩蕩的水勢,風光迷人,正是因為這樣,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對它們情有獨鐘,寫下了無數的華章。今天我們就隨著大詩人李白的腳步,去看看廬山的瀑布別樣的美姿。再讀課題。

  (板書課題后,再釋詞,弄清"瀑布"是什么,就"瀑"正字正音;明確廬山的地理位置及迷人風光,認讀“廬”字。由字及詞及地,有序進行,為學習詩歌做好鋪墊,激發興趣。)

  二、試讀古詩,初知詩意

  1.學生自由讀詩,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詩中生字多讀幾遍。

  2.指名讀。

  3.學習生字“爐”“疑”,讀準字音,四個生字同時出現,識記字形,“爐”和“廬”比較,出示香爐圖片,對比廬山的香爐峰,組詞。

  4.指導寫生字“爐”“銀”“煙”“流”

  5.把這些生字放到詩句中還能讀嗎?指名讀,提醒學生其他生字的讀音,如“川”字讀翹舌音。齊讀

  6.節奏讀。

  師:詩歌詩歌,一首詩就是一首歌,歌有節奏,詩也有節奏,聽聽老師有節奏地讀一讀,你們小聲地跟讀(出示課件)

  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指名讀(師幫其打拍子),男女生打拍子讀。

 。ㄕJ字寫字是小學低段教學的重點,這里花大量時間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節奏朗讀既可以檢查字音,又能體會詩的韻味。)

  三、品讀詩句,理解詩意

  師:你們聽過這樣一句話嗎?“詩中有畫”,一句詩就是一幅畫,請小朋友們再聽聽這首詩,邊聽邊想象,你腦中會出現怎樣的畫面?

  課件播放范讀,生想象畫面

  師:(出示課文插圖)李白站在香爐峰前看到了什么呢?

  學生說到什么就讀哪句?(如看到了煙霧,讀“日照香爐生紫煙”:看到瀑布,讀“遙看瀑布掛前川”)

  師:李白看到煙云繚繞的香爐峰,又看到了香爐峰前的瀑布,不由得寫下了這樣兩行詩?出示一二行,學生齊讀

  師:體會“掛”的妙用,學生讀,師做掛的動作,把平放的東西垂直放,“川”就是河流,河流是怎么流的呢?師簡筆畫出,現在把河流垂直掛起來。

  師:是誰把河流掛起來的呢?

  生:(大自然)

  師:大自然是多么偉大、神奇啊!誰能用贊美的語氣讀讀這兩句?

  指名讀,齊讀

  師:你就是李白,看到香爐峰此時正被煙霧籠罩,在陽光的照耀下,一團團紫煙不斷從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勝收。你這樣讀到——

  多名學生高興地讀前兩行

  師:想讀的小李白一起讀吧!

  師:詩人筆下的廬山瀑布有什么奇特之處呢?請讀三四句

  學生讀三四句

  師:三千尺在這里指的是瀑布很高,讓我們一起去欣賞一下瀑布飛流而下的樣子吧。úシ乓曨l)

  引讀:瀑布水花四濺,奔涌而下,壯觀無比,難怪詩人寫到——

  生:飛流直下三千尺

  師:這樣的瀑布真是氣勢磅礴——

  生:飛流直下三千尺

  師:看到這樣高、這樣美的瀑布,詩人想到了什么呢?

  生:天上的銀河落了下來

  師:九天在這里指的也是高,見過天上的銀河嗎?一起看看吧!出示銀河圖片,比較飛流而下的瀑布。

  師:瀑布從山上奔騰而下,足有三千尺那么高,讓人忍不住浮想翩翩——讀

  生:疑是銀河落九天。

  師:此時,你就是大詩人李白,你的眼前出現了這樣的景象:萬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瀑布飛騰奔涌,傾瀉直下,你想怎樣吟誦呢?

  指多名學生讀,齊讀

  師:聽著你們的朗讀,讓老師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大自然真是神奇,造就了如此美景,感謝李白給后人留下了這膾炙人口的詩篇。各位小詩人,如此美景,讓我們盡情抒發吧。

  配樂齊讀全詩。

  師:一首好詩不僅可以反復吟誦,還可以譜曲歌唱,變著花樣誦讀。請聽(課件唱讀)

  學生站起來,邊唱邊拍手加動作跟著課件唱讀

  師:多美的瀑布啊,誰能閉上眼睛,美美地去感受作者給我們創造的美感?

  指名背,齊背

 。ǖ投喂旁娊虒W重在品讀中知義,讀重于解。因此在這里圖文結合幫助學生品味詩句,啟發學生體會意思,想像美景,再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把學生不知不覺地帶入詩的意境了。無形中提高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朗讀水平。)

  四、鞏固拓展,引導積累

  師:這就是一代詩仙李白的詩,他的想象是多么豐富、多么奇麗!讓我們也一起來寫寫吧!

  出示填空:————————,疑是銀河落九天。

  指名學生上臺填空,點評,齊讀

  師:像李白這樣喜歡大自然,贊美大自然的詩句還有很多,如即將學到的杜甫的《絕句》也是一首贊美大自然美景的詩篇

  課件出示,學生試讀。

  師:李白的這首詩,抒發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就讓我們也帶著這種感情,去搜集一些描寫大自然的詩,開一次贊美祖國山河的詩歌誦讀競賽會,以此來表達你們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ㄗx寫結合,充分讀后進行默寫,強化對詩句的認識;同時將學習引向課外,拓寬知識來源,達到課內悟情趣,課外顯活力的境界。)

  板書設計:

  望廬山瀑布

  香爐 生紫煙

  望瀑布 掛前川壯美的畫

  飛流 三千尺

  感銀河 落九天

《望廬山瀑布》《絕句》 篇12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45

  我教《望廬山瀑布》的三個精彩片斷

  1、   在教學這一課時我著重引導學生在學生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我讓孩子們著重體會“疑”的精妙之處。孩子們的解答讓我驚嘆不已。請看實錄:

  師:同學們,“疑是/銀河/落/九天!笔鞘裁匆馑?

  生:懷疑是銀河從很高很高的天上落下來。

  生:誤以為是銀河是從很高的天上落下來。

  生:好像是是銀河是從很高的天上落下來。

  師:你說得不錯,那作者為什么不用“像”而用“疑”,它們之間到底有什么不同之處。

  生:“像”是好像的意思,“疑”是誤以為的意思。

  生:“像”說明作者知道不是銀河,只不過是像銀河。而“疑”說明作者還沒有肯定是不是銀河,可能是銀河。

  師:這說明了什么呢?

  生:說明作者還沒有弄明白,因為瀑布太壯觀了。

  生:說明了瀑布非常壯觀,會讓人誤以為是銀河是從天下落下來。

  生:說明了瀑布非常有氣勢,看上去還以為是銀河是從天下落下來呢。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一個“疑”就讓我們感受廬山瀑布的氣勢磅礴。多么精妙的一個字!這就是大詩人的出色之處。

  2、   且看教學這首詩的導入頗有氣勢。自我臭美。

  師:盛唐時期,一位天才詩人橫空出世,他就是李白?纯刺瞥牧硪晃淮笤娙硕鸥κ窃鯓淤澝浪?{出示詩句:“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薄鸥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生讀

  師:說說這兩句是什么意思?

  生:“白也詩無敵”是說李白寫詩是無敵的。

  生:“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笔钦f李白寫詩時,下筆就驚動風雨,寫成以后讀起來讓鬼神都哭泣。

  師:真的這么厲害嗎?我們還是從他的詩中去尋找理由吧!

  3、   李白的詩用什么來驚風雨、泣鬼神?用的就是夸張的想象、磅礴的氣勢。不信,我們再來從他的另一首詩中尋找吧!出示:《望廬山五老峰》

  生:我從“青天削出金芙蓉”中體會到了,因為他把五老峰說是青天削出來的金芙蓉。

  生:我從“吾將此地巢云松”體會到了,他說要用白云和松樹做巢,真是不可思議。

  師:沒有什么,他看上去就不是個人。

  生:他是個神,是仙。

  生:怪不得人們稱他為“詩仙”。

  轉載

《望廬山瀑布》《絕句》(精選12篇) 相關內容:
  • 《古詩兩首》快樂練習:試題((《望廬山瀑布》、《絕句》)(通用13篇)

    【知識塔】寫字接力賽開始了,咱們快參加吧!我和同桌比,_________先奪到紅旗!韭斆魑荨恳、看看我是誰二、填上表現顏色的詞,并涂上相應的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古詩兩首(《望廬山瀑布》、《絕句》)(精選14篇)

    教學要求: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學會本課的生字,能理解詩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描繪的情景。3、理解詩的內容,使學生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 霍懋征《望廬山瀑布》教學實錄評析(精選16篇)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霍懋征十分注意古詩教學,她教得活,教得巧,例如《望廬山瀑布》,她只花了十分鐘就圓滿地完成了教學任務。讓我們來看實錄作評析,從中獲取教益。...

  • 《望廬山瀑布》教學實錄及評析(精選13篇)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霍懋征十分注意古詩教學,她教得活,教得巧,例如《望廬山瀑布》,她只花了十分鐘就圓滿地完成了教學任務。讓我們來看實錄作評析,從中獲取教益。...

  • 《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精選17篇)

    教材簡介:人教版第四冊第五組第一篇課文《望廬山瀑布》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中描繪了廬山瀑布壯麗的景色,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作者先寫了紅日照射下的香爐峰紫煙繚繞,襯托出了瀑布背景的雄偉壯觀。...

  • 《望廬山瀑布》與《瀑布》對比欣賞(精選14篇)

    作者:王福林轉貼自:中教育星多媒體教育資源庫&平臺點擊數:69《望廬山瀑布》與《瀑布》對比欣賞作者:王福林文章出處:中教育星多媒體教育資源庫平臺一幅風景優美的畫圖,不能沒有背景,沒有背景就難以把畫面的景物襯托得更為鮮艷奪目。...

  • 《望廬山瀑布》的疑問(精選16篇)

    作者:佚名轉貼自:本站原創點擊數:1不久前剛上完《古詩兩首》,做作業的時候有一道題目把學生難住了,也把我給難住了。題目是“疑似議和落九天”中的“疑”是什么意思?我記得我小時候讀書,老師教過,這句詩的意思是“真讓人懷疑是...

  • 《古詩兩首》《望廬山瀑布》、《絕句》教案設計(精選17篇)

    教材分析:本文有兩首古詩。一首是唐代詩人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一首是唐代詩人杜甫的《絕句》。前者抓住瀑布的動態,用夸張的比喻的手法寫出了磅礴的氣勢,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壯麗山川的熱愛。...

  • 望廬山瀑布大班語言教案(精選2篇)

    【教材分析】古詩在中華文明燦爛的歷史長卷中是絕妙的華章,也是人類文化瑰寶。(望廬山瀑布) 是一首七言絕句詩,詩人李白運用夸張的創作手法,再現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麗。...

  • 李白《望廬山瀑布》賞析(精選12篇)

    作者:佚名轉貼自:本站原創點擊數:1田南池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詩是一首家喻戶曉、雅俗共賞、人人口熟能詳卻又摹仿不得的神來之作。廬山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風景與文化勝地之一,有“無限風光”的仙人洞穴,有“天下奇觀”的飛流瀑布,有...

  • 《望廬山瀑布》在讀中理解,在讀中體會(通用16篇)

    在讀中理解,在讀中體會勝男 《望廬山瀑布》是人教版小學第七冊選編的一首李白的詩。本詩描繪了廬山瀑布壯麗的景色,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 眼里“聞”聲 耳中“見”色——談“通感”在《望廬山瀑布》閱讀中的運用(精選13篇)

    眼里“聞”聲耳中“見”色——談“通感”在《望廬山瀑布》閱讀中的運用作者:佚名轉貼自:本站原創點擊數:1贛榆縣石橋鎮大莊小學 韋有成“通感”是一種奇特的藝術表現手法。...

  • 《瀑布》與《望廬山瀑布》對比欣賞教案設計(精選14篇)

    王福林 一幅風景優美的畫圖,不能沒有背景,沒有背景就難以把畫面的景物襯托得更為鮮艷奪目。風景畫如此,寫景詩亦然。即便同一景物,如果置于不同的背景之下,給人美的享受、藝術感染也不一樣。...

  • 案例《望廬山瀑布》(精選13篇)

    作者:佚名轉貼自:本站原創點擊數:1詩的第二句“遙看瀑布掛前川”中的“川”為生字,為配合理解句意,化抽象為具體,化繁為簡,化難為易。我在黑板上畫了一幅簡筆畫,既幫助了學生識字,又幫助學生理解句意。...

  • 望廬山瀑布(精選13篇)

    二、讀《望廬山瀑布》把下面的字音讀準:廬lú 瀑pù 爐lú 紫zǐ 川chuān三、出示古詩《望廬山瀑布》,理解詩意(一)提問:這首唐詩是誰寫的?這是學習古詩的第一步:知詩人。...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与子乱对白在线播放单亲国产 | 亚洲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 蜜臀网站 | 五月婷中文字幕 | 日日噜噜噜噜人人爽亚洲精品 | 伊人久久久综合 | 蜜臀av午夜一区二区三区gif | 午夜福利+无码+自拍 | 日韩三级黄 |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卡 | 日产乱码一二三区别免费演员表 | 一级毛片在线观看视频 | www.色94色.com |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日韩 | 亚洲综合人成网免费视频 |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专区一区 | 国产一区一一区高清不卡 | 久草热久草视频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 | 国产精品久久网站 | tom成人影院新入口在线 | 国产又粗又硬又长又爽的视频 | 亚洲444KKKK在线观看无码 | 午夜dj高清www免费视频 | 日产一二三四五六七区麻豆 | 扒开美女内裤狂揉下部 | 亚洲精品一品区二品区三区 | 韩国精品无码午夜福利视预 | xxxxx日本69| 手机看片国产AV无码 | 国产三级韩国三级日产三级 | 91精品欧美福利免费观看 | 好男人在线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青草 | 国产综合色在线 | 潘金莲性xxxxhd| 人妻斩り56歳无码 | 鲁一鲁一鲁一鲁一av卡三 | 四虎永久免费 | 亚洲国产精品t66y | 欧美的一卡2卡3卡4卡5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