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背上的小紅軍(通用6篇)
馬背上的小紅軍 篇1
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9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弄懂“忍饑挨餓”、“倔強”、“滿不在乎”等詞語的意思。
2、引導學生抓住描寫人物言行的詞句,細心體會人物的品質(zhì)以及所蘊涵的感情。
3、學習小紅軍一心為別人著想,把困難和危險留給自己的高尚品質(zhì);學習陳賡同志關(guān)心戰(zhàn)士的美德。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理解文中描寫人物言行的詞句,體會小紅軍和陳賡同志的高尚品質(zhì)。
2、通過理解詞句,了解小紅軍和陳賡的做法以及他們?yōu)槭裁催@樣做。
教學準備:
課文插圖、小紅軍倒在地上的畫面、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看圖激情,引起懸念。
1、在舉世聞名的中國工農(nóng)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路上,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而更為感人的是許多小紅軍,他們?nèi)诵≈敬,有的用雙腳走完了漫漫長征路,有的則犧牲在長征的途中。《馬背上的小紅軍》就是陳賡將軍在紅軍過草地時親身經(jīng)歷的一件感人至深的事。
2、板書課題,引導質(zhì)疑。
讀了課題,同學們還想知道什么?
二、范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
1、聽教師范讀課文,邊聽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件什么事?
2、學生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三、自讀課文,檢查預習。
1、指名讀課文,糾正讀音。
2、引導學生借助工具書,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語。
倔強:性格剛烈不屈。
滿不在乎:一點也不在意。
忍饑挨餓:忍受饑餓的折磨。
荒無人煙:荒涼、偏僻,沒有人居住。
無可奈何:一點辦法也沒有。
四、理清課文層次。
1、默讀課文,按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段中概括性的詞語和句子,然后歸納段意。
第1自然段:陳賡同志談起一件往事。
第2自然段:在草地上行軍時,有個小紅軍和陳賡同志一樣掉隊了。
第3自然段:陳賡同志讓小紅軍騎馬。
第4自然段:小紅軍說他體力強,不要騎。
第5——6自然段:陳賡同志命令小紅軍騎一段路,小紅軍倔強地要跟馬賽跑。
第7——8自然段:陳賡同志和小紅軍一起走,小紅軍沒同意。
第9——10自然段:陳賡同志給小紅軍青稞面,小紅軍拒絕,陳賡只好走了。
第11自然段:陳賡同志平靜不下來。
第12自然段:陳賡同志掉轉(zhuǎn)馬頭返回來,小紅軍倒在地上。
第13——15自然段:等陳賡同志明白過來時,小紅軍停止了呼吸。
2、課文寫陳賡會議的這件事,從哪里開始的?
3、這篇課文我們可以把它分為幾部分?
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講故事來歷。
第二部分(第2——10自然段):講遇到小紅軍。
第三部分(第11——15自然段):講失去小紅軍。
五、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1、齊讀第1自然段。
2、教師提示:這是故事的引言,交代了故事的來歷,可單獨作為一個部分。
3、這個環(huán)節(jié)應該修改一下。
這一自然段中“深情”一詞,你是怎樣理解的?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指名讀故事的兩部分,邊讀邊思考:每一部分主要講的是什么?
2、學生用簡潔的語言試著概括每一部分內(nèi)容。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第二部分
1、師:在茫茫的草地上,部隊不知走了多少天,陳賡將軍雖然騎著馬,但因為馬和他一樣疲憊不堪,他掉隊了。此時他發(fā)現(xiàn)前面有個小紅軍也掉隊了。
2、指名讀課文第3自然段,看陳賡同志遇到了一位什么樣的小紅軍。
3、出示插圖,想象小紅軍的形象。
4、讀了這段外貌描寫,你能說說小紅軍給你留下的印象嗎?
5、談談讀了這段描寫后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
6、當陳賡同志上前準備幫小紅軍時,小紅軍是怎樣想法設(shè)法說服陳賡呢?
a、找出文中陳賡與小鬼對話部分讀一讀。
b、勾畫出描寫人物言行的詞句。
c、組內(nèi)分角色朗讀,體會勾畫詞句的意思,讀出人物相應的語氣。
d、班內(nèi)指名分角色朗讀。
7、指導朗讀陳賡與小紅軍第一次對話,總結(jié)“從內(nèi)容體會思想”的學習方法。
a、初讀對話,了解對話內(nèi)容。
b、抓住描寫人物言行的詞句進行理解。
重點體會的句子:
“小紅軍擺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事實上,小紅軍忍饑挨餓,身體是那么疲憊,怎么會滿不在乎呢?這里的“擺出”一詞告訴我們小紅軍是為了讓陳賡放心,故意做給陳賡看的。
“老同志,我的體力比你強多了,你快騎上馬走吧”。這句話要讀出對老同志的關(guān)懷和體貼。
c、分角色朗讀對話。
8、引導學生總結(jié)歸納學習方法。(先是初讀對話了解內(nèi)容,然后再讀,抓住人物言行的詞語進行理解,最后分角色讀,從內(nèi)容體會人物的思想。)
9、運用上述學習方法,自學以下三次對話。
10、組內(nèi)交流學習。
11、檢查自學效果。
a、指名分角色朗讀三次對話。
b、點撥:三次對話中“用命令的口吻”、“倔強地說”、“無可奈何”、“輕輕地拍了拍”這些詞語你是怎樣理解的?
c、指導朗讀。
12、引導:小紅軍說服陳賡的理由有幾點?
13、完成表格
對話
陳賡
小紅軍1上馬騎一會兒
體力比你強2騎一段路再說
同馬比賽3一塊走
等同伴4把它吃了
比你還多
14、從小紅軍的言行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15、小結(jié),指導全班齊聲朗讀。
第三部分。
1、質(zhì)疑:陳賡為什么感到受騙了?
2、以“我明白了……”為題,讓學生談體會。
3、陳賡為什么覺得自己對不起這個小紅軍?文中的“摟”、“打”表達了陳賡怎樣的思想感情?
4、激發(fā)想象,深化情感。
文中描寫小紅軍糧袋里裝著的牛膝骨時,為什么還寫上面有幾個牙。磕阆氲降氖窃鯓拥那榫?
三、教師小結(jié):多么勇敢的小紅軍。榱瞬煌侠蹌e人,他寧可犧牲自己一,這是何等可貴的精神和品質(zhì)!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五、拓展延伸。
1、把這個感人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2、召開一次“長征路上的贊歌”故事會,把自己找到的有關(guān)長征故事講給同學聽。
板書:
14、馬背上的小紅軍
寧可犧牲自己也不拖累別人
對話
陳賡
小紅軍1上馬騎一會兒
體力比你強2騎一段路再說
同馬比賽3一塊走
等同伴4把它吃了
比你還多
馬背上的小紅軍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小紅軍一心為別人著想,把困難和危險留給自己的高尚品質(zhì)。
2、訓練抓住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能力。
3、學會本課10個生字,掌握"倔強、忍饑挨餓、疲憊、小鬼、絡腮胡子、口吻、浮現(xiàn)、青稞、硬邦邦"的詞語。
4、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通過理解詞句,了解小紅軍和陳賡是怎么說、怎么做的,他們?yōu)槭裁匆@樣做?
教學難點:
了解小紅軍在行軍途中為什么要這樣做?從而體會他一心為別人著想,把困難和危險留給自己的高尚品質(zhì)。
體會陳賡為什么要打自己一個嘴巴?
教學準備:
課文錄音、掛圖、投影片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初讀課文 識記生字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大致了解課文內(nèi)容。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3、培養(yǎng)小學生語感,能準確熟練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導入新課
在兩萬五千里長征途中,紅軍將士歷盡千辛萬苦,他們翻越雪山,強渡天險,橫穿草地......留下了許多動人的故事。更為感人的是有許多小紅軍,他們?nèi)诵≈敬螅瑯佑米约旱碾p腳走完了全程。但也有一些,則永遠地倒在了行軍途中,再也沒有出來。陳賡同志每次回顧自己的革命經(jīng)歷,就會想起一個關(guān)于小紅軍的故事。陳賡同志把他稱作《馬背上的小紅軍》。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關(guān)于這個小紅軍的故事。
看老師板書課題并齊讀。
二、學生自由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
請大家自己大聲地來讀讀這篇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生字新詞可以多讀幾遍。
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情?
檢查學生自學情況,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事?
三、教師范讀課文,學生奠定情感基調(diào),讀通課文。
同學們讀得都很認真。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課文。有些地方比較難讀。你們想聽聽老師是怎么讀的嗎?
聽錄音朗讀全文。要求仔細聽讀,想想錄音讀的和自己有什么不同的。
四、學生再次自由讀課文。找出自己感動的部分反復誦讀。
聽了錄音,同學們一定又被深深地感動了吧?沒有發(fā)現(xiàn)自己的讀書和錄音中的老師有差距呢?你們想讀得和這個老師一樣好,甚至更好呢?
請大家學著錄音中的老師再次讀課文。然后,選出一段你認為自己讀得、或感動的內(nèi)容讀給大家聽。
學生自己練讀。教師巡回指導。
五、檢查學生朗讀情況,學習本文生字新詞。
現(xiàn)在老師想請同學們匯報一下自己的讀書收獲。哪個同學愿意把你認為讀得的地方讀給大家聽?
讓學生有充分選擇的機會。展現(xiàn)自己認為讀的好的內(nèi)容,以培養(yǎng)讀書興趣。
簡單說說你為什么喜歡讀這段內(nèi)容。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機理解本文的新詞意思。指導書寫"稞忍"兩字。
對于學生沒有提到的自然段,老師提出朗讀要求?芍该首x,也可讓愿意讀的同學小組讀。
在學生讀的過程中正音。
六、指名學生說說你有什么收獲。
教師小結(jié):讓學生回答,并且根據(jù)學生的回答作小結(jié)。學習語文重在讀,貴在品。今天這堂課同學們認真朗讀了課文,下一節(jié)課我們將進一步研究課文內(nèi)容,一起來品品課文中的感情。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講讀課文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抓住描寫人物言行的詞句,細心體會人物的品質(zhì)以及所蘊涵的感情。
2、了解紅軍長征中的艱苦生活及紅軍戰(zhàn)士患難相助,生死與共的革命精神,體會小紅軍一心為別人的崇尚品質(zhì)。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教學過程:
一、回憶感知
師:上節(jié)課我們剛剛認識了小紅軍,這節(jié)課我們將深入的了解他,請同學們齊讀課題。我們知道寫人的文章要通過具體的事來表現(xiàn),那么,請同學們打開書回憶一下,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長征途中一個掉隊的小紅軍,不接受陳賡的幫助,反而說服了陳賡,最后犧牲在草地上的事。
二、品讀感悟
1、陳賡是怎么幫助小紅軍的,小紅軍又是怎么說服他的呢,那么。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2——9自然段,劃出小紅軍是怎么說服陳賡的語句,想一想,小紅軍為什么要說服陳賡?
2、共議交流
引導:小紅軍是怎么說服陳賡的?
A、出示: “小鬼擺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盯著陳賡的瘦臉,微微一笑,說:“老同志,我的體力比你強多了,你快騎上走吧!”
(1)現(xiàn)在,老師就是陳賡,你就是小鬼,你怎么說,才能把我說服。
。2)你為什么要用這樣的語氣來說服我?小紅軍為什么要“擺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他這時的體力真的比陳賡強多了嗎?引導學生理解“滿不在乎”“微微一笑”
。3)前桌同學是陳賡,后桌同學是小鬼,看誰能把陳賡說服。
。4)小結(jié):我們是抓住了小紅軍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體會到了小紅軍是如何說服陳賡的
雖然小紅軍說服了陳賡,但是陳賡還是想幫助小紅軍,于是用命令的口氣說;‘上去,騎一會再說!小紅軍是如何說服陳賡的呢。
B、出示:小鬼倔強的說:“你這是要我跟你的馬比賽呀!好,那就比一比吧!”說著,小鬼把腰一挺,做出了準備賽跑的的姿勢。
C、出示:“你先走,我還要等我的同伴呢。”
質(zhì)疑:小紅軍真地在等他的同伴嗎?
小紅軍裝得太象了,現(xiàn)在陳賡真的沒有辦法了。書上用了一個詞,哪個詞?(無可奈何)什么是無可奈何?從陳賡的無可奈何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你能想象一下小紅軍當時說這話時的神態(tài)和語氣嗎?只好送給他一包青稞面。小紅軍又是怎么說服陳賡的呢。
D、出示:紅軍的干糧真的很多嗎?為什么“輕輕”的拍。
你們不要小看那一小包青稞面。當時,對于小紅軍來說,可能就是……
但小紅軍卻把“生的希望”……而把什么留給了自己?
E、分角色朗讀,三人一組
他的騙術(shù)太高明了,這個小紅軍真令我們刮目相看,這到底是個怎樣的小紅軍呀?
F、出示:他的手觸到了小鬼干糧袋里的一個硬邦邦的東西,掏出來一看,原來是一塊燒得發(fā)黑的牛骨頭,上面還有幾個牙印兒。
(1)這是對小紅軍的什么描寫?
。2)自由讀外貌描寫的句子,從他的外貌你讀出了什么?
(多么可憐的小紅軍呀!此時的他多么需要幫助啊。可是面對著陳賡的一次又一次的幫助,他都拒絕了,這是為什么呀)
。3)導讀:多么偉大的小紅軍呀,我們再讀一讀
G、陳賡真的好騙嗎?他是個什么樣的人?你們了解嗎?咱們看看注釋吧。(是呀,小紅軍裝得太像了,像得陳賡同志都給“騙”了,為的就是不拖累陳賡。他是多么的可親可敬呀! 再讀外貌描寫的句子。)
H、陳賡騎上馬走了,心里總是平靜不下來,猛然間他感覺到自己受騙了,于是陳賡回頭去找小紅軍,他看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出示:他的手觸到了小鬼干糧袋里的一個硬邦邦的東西,掏出來一看,原來是一塊燒得發(fā)黑的牛骨頭,上面還有幾個牙印兒。
(1)這只是一塊牛膝骨嗎?
是啊,這塊牛膝骨,小紅軍不只咬過一口。前天,他餓了,就咬它一口;昨天,他餓了,再咬它一口;今天,他更餓了,就又咬它幾口。想象著小紅軍饑腸咕嚕時抱著牛骨頭啃的情景再讀一讀這一句。
。2)想聽老師讀一下嗎?(范讀)
(3)學生在讀,指名配樂讀
I、現(xiàn)在陳賡全明白了,想一想:用上“陳賡全明白了:小紅軍說自己 其實 說自己 其實 說自己 其實 小紅軍這也拒絕那也拒絕,是 ”
J 、是呀,小紅軍的形象在我們心中越來越高大,他這種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的精神是多么的崇高。≌埬阌谜媲榈墓P寫一寫此時此刻你很想說的話,寫在課文插圖的旁邊
K、陳賡全明白了,生接讀“他深情地摟著小鬼,狠狠地捶著自己的腿說:“陳賡啊陳賡,你怎么對得起這個小兄弟呀!”
這里的“深情”包含了陳賡同志的哪些感情?陳賡對自己的悔恨之情;內(nèi)疚之情;對同志的熱愛之情;對小紅軍的敬佩之情;懷念之情;感激之情
L、討論:陳賡到底“對得起”還是“對不起”這個小紅軍?
(陳賡在自己十分疲憊的情況下,還特別的關(guān)心小紅軍,幾次誠懇地幫助他,而小紅軍為了不拖累陳賡,找理由騙了陳賡,他們這種“患難與共”的革命精神多么的崇高啊!象小紅軍和陳賡的感人故事只是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的滄海一粟,千千萬萬個紅軍戰(zhàn)士就是在艱苦的生活中患難相助,生死與共,翻越白皚皚的雪山,走過了野茫茫的草地,共同鑄就了永不泯滅的長征精神。)
三、拓展延伸:你們?nèi)绻想了解長途中的故事,可以與閱讀文章《金色的魚鉤》、《過草地》
板書設(shè)計:
馬背上的小紅軍
陳賡 小紅軍
1 上馬騎一會兒 體力比你強
2 騎一段路再說 同馬比賽
3 一塊走 等同伴
4 把它吃了 比你還多
馬背上的小紅軍 篇3
執(zhí)教:蒼南縣教育局教研室 宋旭
整理:蒼南縣錢庫鎮(zhèn)三小 鮑克楚
師:同學們都認真地預習了課文,老師了解一下,你都做了哪些工作?
生:我預習了生字新詞。
生:我給自然段標上了序號。
師:這是一個很好的讀書方法,給自然段標了序號,待會兒要學習哪一自然段,就能很快地找到它。
生:我理解了詞語的意思。
……
師:陳賡第一眼看到的小紅軍是什么樣子?
生:(讀小紅軍外貌的句子)
師:{出示句子}“這個小家伙,不過十二三歲,黃黃的小臉,一雙大眼睛,兩片薄嘴唇,鼻子有點翹,穿著破草鞋的雙腳凍得又紅又腫!
師:自由讀一讀這一句,想想,小紅軍是個怎樣的人?
。ㄉx)
生:是一個可憐的人。黃黃的小臉,天氣這么冷,還穿著破草鞋,雙腳凍得又紅又腫。
生:是一個堅強的人,雙腳凍得又紅又腫,還堅持走著……
生:小紅軍長得十分俊俏,有一雙大眼睛,鼻子有點翹……
生:小紅軍很窮,穿著破草鞋……
生:小紅軍非常勇敢……
生:小紅軍很餓……
生:(有感情地朗讀外貌的句子)
師:這么一位小紅軍,最后的結(jié)果怎樣了?
生:犧牲了。(讀第11自然段的句子:“當陳賡找到那個小鬼的時候,小鬼已經(jīng)倒在草地上了。”)
師:還有哪一段也是寫結(jié)果?
生:(讀第13自然段)“陳賡全明白了,就在這時,小鬼停止了呼吸!
師:陳賡全明白了,他到底明白了什么?速讀課文前面的內(nèi)容,劃出有關(guān)句子。
生:(自由讀)
生:(讀第12自然段)
師:陳賡同志明白了什么?
生:明白了小鬼的干糧袋里只是一塊牛膝骨。
生:(齊讀句子)“他掏出來一看,原來是……幾個牙印。”
師:這只是一塊牛膝骨嗎?
生:是一塊燒得發(fā)黑的牛膝骨,很難吃。
生:上面還有幾個牙印,說明小紅軍經(jīng)常啃它。
師:是啊,這塊牛膝骨,小紅軍不只咬過一口。前天,他餓了,就咬它一口;昨天,他餓了,再咬它一口;今天,他更餓了,就又咬它幾口。再讀一讀這一句。
生:(再讀這句)
師:想聽老師讀一下嗎?
師:(范讀)
生:(再齊讀這句)
師:在這之前,小紅軍又是怎樣向陳賡同志說的?
生:(讀第9自然段)
師:幾天沒吃東西的你,能讀得這么流利嗎?
生:(再讀,讀出了疲憊的感覺。)
生:(男女生分別讀第9自然段)
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
生:(二讀小紅軍外貌的句子)
師:這時,陳賡明白了什么?
生:明白了那時的小紅軍已經(jīng)筋疲力盡了。
生:明白了那時的小紅軍已經(jīng)沒有糧食,餓得受不了了。
師:(板書:無糧)
生:明白了小紅軍已經(jīng)沒有一絲力氣了。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3~5自然段,小紅軍真的沒力氣了嗎?
生:(自由讀)
師:現(xiàn)在,老師就是當時的陳賡,誰愿意讀小紅軍的句子?咱們來讀讀課文。
(師生分角色演讀3~5自然段)
師:(采訪“小紅軍”)你的體力真的比我好嗎?
生:沒有。
師:那你為什么這么說?
生:我這么說是為了能讓你能騎著馬走出草地……
師:這是一位多么偉大的戰(zhàn)士!
生:(三讀小紅軍外貌的句子)
。◣熒俅畏纸巧x3~5自然段)
師:這時,陳賡又明白了什么?
生:明白了小紅軍其實是沒有力氣,假裝著……
師:(板書:無力)
師:現(xiàn)在讓我們來讀一讀第5~7自然段。
生:(分角色讀5~7自然段)
師:小紅軍真的是在等他的小同伴嗎?
生:不是。
師:這時,陳賡又明白了什么?
生:小紅軍在騙他,其實他沒有同伴。
師:(板書:無伴)
師:這時,陳賡全明白了,其實,剛才小紅軍說的全是……
生:謊話
師:其實小紅軍說的“干糧袋比你的還多呢。”是……
生:騙的。
師:小紅軍說的“體力比你強多了”是……
生:裝的。
師:小紅軍說的“還要等我的同伴呢!笔恰
生:假的。
師:小紅軍的形象是那么的高大!
生:(四讀小紅軍外貌的句子)
師:(讀第十自然段)
師:請同學們也來讀一讀,要努力讀好“終于”和“只好”這兩個詞。
生:(齊讀)
師:這兩個詞語說明了什么?
生:……
師:小紅軍裝得太像了,像得陳賡同志都給“騙”了。
生:(再讀這一自然段)
師:陳賡怎么知道自己受騙的?
生:(讀有關(guān)句子)
師:對啊,從上海、廣州直到香港碼頭,他打過交道的那些孩子,個個都像這位小紅軍那樣高尚……
生:(五讀小紅軍外貌的句子。改“這個”為“這些”)
生:(再讀第13自然段)
師:陳賡全明白了,明白這一切是短暫的,但這份明白,在陳賡的心里卻是漫長的。
生:(讀句子)“就在這時,小鬼停止了呼吸!
師:陳賡全明白了,明白這一切是短暫的,但這份明白,在同學們的心里卻是漫長的。
生:(再讀句子)“就在這時,小鬼停止了呼吸!
師:陳賡全明白了,明白這一切是短暫的,但這份明白,在聽課老師的心里卻是漫長的。
生:(三讀句子)“就在這時,小鬼停止了呼吸!
師:這時,我們的眼前仿佛又出現(xiàn)了這位可親可敬的小紅軍……
生:(六讀小紅軍外貌的句子)
(用“如果……可能就……”說話;再用“但是,如果……可能就……”說話;又用“……寧可……”說話。這一部分沒認真聽,忘了。)
師:同學們,你們不要小看那一小包青稞面。當時,對于小紅軍來說,可能就是……
生:生的希望。
師:(板書:生的希望)
師:但小紅軍卻把“生的希望”……
生:留給了別人。
師:(板書:給別人)
師:而把什么留給了自己?(板書:給自己)
生:死亡。
生:生命危險。
生:犧牲生命。
……
師:(板書:死的危險)
師:十年以后,當陳賡回憶起這段往事時,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
生:(七讀小紅軍外貌的句子)
師:二十年以后,當陳賡回憶起這段往事時,眼前仿佛又出現(xiàn)了……
生:(八讀小紅軍外貌的句子)
師:今天,當我們讀著這段故事的時候,我們的眼前仿佛也出現(xiàn)了……
生:(九讀小紅軍外貌的句子)
師:人生自古誰無死,但要死得轟轟烈烈,像小紅軍一樣死得有價值,F(xiàn)在,請用你真情的筆,寫一寫此時此刻你很想說的話,寫在課文插圖的旁邊。
生:(寫話)
生:(上臺深情匯報)
師:同學們,現(xiàn)在請你用三個字來夸夸小紅軍。
生:真英雄。
生:很無私。
生:有志氣。
生:很頑強。
生:了不起。
生:……
師:(補完板書成詩) 小小紅軍了不起,
無糧無伴又無力。
生的希望給別人,
死的危險給自己。
生:(再次齊讀全文)
。▽嵲拰嵳f,這節(jié)課本人畢恭畢敬地聽,聽得格外細心,但難免有所出入,請宋主任雅正。)
馬背上的小紅軍 篇4
設(shè)計理念:
1. “大語文”教育觀,課前注重有關(guān)長征的資料搜集,幫助了解背景,理 解人物品質(zhì)。課后再深入了解長征,激發(fā)愛國熱情,激勵孩子發(fā)揚長征精神在社 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shè)中知難而進。
2、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從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世界出發(fā),引導質(zhì)疑。在解決問 題的過程中,調(diào)動學生的知識儲備和學習潛力,讓他們在有限的時間里學到更多 的東西。
3.根據(jù)語文教育的特點,讓學生在聽,說,讀,寫的實踐里,自讀感悟、品 讀積累。
教材分析:
《馬背上的小紅軍》 是本冊書第七單元的第三篇課文, 是與本單元第一篇課 文《七律·長征》一樣贊揚長征精神的,這也是小學語文記錄長征的開端。課文 記敘了長征途中一個掉隊的小紅軍, 寧肯犧牲自己也不肯拖累他人的事情, 反映 出紅軍官兵患難相助、 生死與共的革命精神, 贊揚了他們一心為他人的崇高品質(zhì)。
學生分析:
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讀、理解、感受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及動作描寫,體會他們 的心理變化,并通過抓重點詞句、朗讀和討論等手段,落實重點,突破難點。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是如何通過人物的簡潔對話和精彩的細節(jié)描寫,來突出人物形象, 表現(xiàn)人物品質(zhì)的。
2、體會小紅軍為什么在處于極度疲憊,甚至有生命危險的情況下,一次又一次 巧妙“騙”過陳賡放棄對自己的幫助。
3、體會陳賡到底“對得起”還是“對不起”小紅軍,從而體會長征途中紅軍官 兵患難相助,生死與共的革命精神。
教學重點:了解紅軍長征中的艱苦生活,體會紅軍戰(zhàn)士患難相助、生死與共的革 命精神以及小紅軍一心為他人的崇高品質(zhì)。
教學難點: 理解陳賡到底“對得起”還是“對不起”小紅軍。
教學過程:
課前精彩兩分鐘: 《長征》
一、課前精彩兩分鐘《 長征》
二、復習引入,明確本節(jié)課學習目標
為了新中國的誕生,在漫漫長征路上,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而 更為感人的是許多小紅軍,他們?nèi)诵≈敬,有的用雙腳走完了漫漫長征路,有的 則犧牲在長征的途中。 《馬背上的小紅軍》就是陳賡將軍在紅軍過草地時親身經(jīng) 歷的一件感人至深的事。齊讀課題。 (設(shè)計意圖:與課文內(nèi)容銜接,了解相關(guān)背景,進行課前鋪墊。 )
1、回憶課文主要內(nèi)容(根據(jù)提示敘述) 這篇課文講了在紅軍長征過草地時,一個掉了隊的小紅軍雖然自己 _______,但也不肯騎____________,不吃________________,說服 說服了______, 說服 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板書:陳賡 小紅軍
2、抓住“說服”在本文的內(nèi)涵 你認為小紅軍是用什么方式說服的陳賡?(說謊,欺騙)說謊、騙人一般人都不 騙 會喜歡, 因為這往往是損人利己的, 文中的小紅軍有什么不同呢? (舍己為人的) ( 騙”加引號)他為什么“騙”陳賡呢?(第一自然段前部分) “ 過渡:一個小孩子“騙”一個大人,尤其一個將軍也不那么容易,小紅軍是怎樣 “騙”過陳賡的?相信細心品讀后你會找到答案。 (設(shè)計意圖:整體感知,抓住課文主要線索。 ) 出示本節(jié)課“學習任務 出示本節(jié)課“學習任務” 抓住“ 體會人物品質(zhì)
三、抓住“騙”,體會人物品質(zhì)
。ㄒ唬⿲W習 2—10 自然段
1、自學提示: 自學提示: 自學提示 自然段,標出小紅軍“ 了陳賡幾次。
1)默讀課文 2—10 自然段,標出小紅軍“騙”了陳賡幾次。
2)小紅軍是怎樣“騙”陳賡的?選擇自己喜歡一種的方式學習(如列表、 抓重點詞語、朗讀等) 做好記錄。
3)在小組內(nèi)交流,做好匯報準備。
2、自主探究,小組交流 (設(shè)計意圖:組間合作能力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批判思維)
3、集體匯報交流
1)小紅軍用語言騙陳賡:陳賡兩次讓小紅軍騎馬,小紅軍的話說明了小紅軍要 讓陳賡相信他身體很強壯,很有體力;當陳賡要求與他一塊兒走時,小紅軍說等 同伴只不過讓陳賡不必為他擔心而已,為的是不拖累陳賡;當陳賡要給他青稞面 時,他又說謊自己的吃的比陳賡多。
2)小紅軍用神態(tài)來騙陳賡:當時陳賡讓小紅軍“上馬騎一會兒吧”時,小紅軍 用“滿不在乎”“微微一笑”的神態(tài)來表明自己并不疲勞,很有體力,不需要騎 、 馬。
3)小紅軍還用動作“騙”陳賡:例如“把腰一挺”是小紅軍想以此表明他很有 體力;他“把干糧袋一拉,輕輕地拍了拍” ,輕拍是怕陳賡發(fā)現(xiàn)里面不是干糧。 (設(shè)計意圖:解決重點,從不同角度理解人物思想,學習表現(xiàn)人物品質(zhì)的方法。 )
4、歸納四次對話,引導學生體會情感。 師:陳賡先是讓小紅軍騎馬,他不騎;接著命令他騎,他還是不騎,還要跟馬比 賽;沒辦法,陳賡只好要求和他一起走,小紅軍卻說要等同伴;陳賡無可奈何, 取出一小包青稞面給他,他卻說糧袋鼓鼓的。陳賡就是這樣,一次一次地幫助(一 幫再幫),小紅軍就是這樣,一次又一次地說服(一推再推),從這一幫一推、 一幫一推……之中,你體會出了什么? 教師選學生的發(fā)言板書:如“一心為他人”、“患難與共”等。 帶著對他們的敬重分角色朗讀。
(二)學習 11、12、13 自然段,升華情感
1、 “不知為什么,陳賡騎在馬上心情總是平靜不下來,總在想剛才遇到的那個 小鬼。”他在想些什么呢?(結(jié)合第 1 段小紅軍外貌及搜集材料談)
2、師引讀 11、12 段,以讀代講。
3、過渡:孩子們,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當陳賡將那個小紅軍抱上馬背后,小紅 軍不久就停止了呼吸。此刻,陳賡全明白了!他明白了什么?
(設(shè)計意圖:表格內(nèi)容是相關(guān)的,分解、突破難點。 )
4、此時此刻,陳賡深深地自責與悔恨,他深情地摟著小紅軍,狠狠地捶著自己的 腿說:“陳賡啊陳賡,你怎么對得起這個小兄弟呀!”把這句話改成陳述句。 討論:陳賡到底“對得起”還是“對不起”這個小紅軍?為什么? (抓住“命令”“只好”“無可奈何”“終于”體會陳賡關(guān)心小紅軍,一幫再幫 已盡職;對自己標準高才悔恨、自責自己應看出實情)
5、小結(jié):那個小紅軍叫什么名字,至今誰都不知道,但他犧牲在馬背上的那一幕 卻深深銘刻在我們的腦海里,永生難忘。這也正是題目用了“馬背上的小紅軍” 的原因。
齊讀:紅軍都是鋼鐵漢,千錘百煉不怕難。
風雪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饑志更堅。
四、重芻——整體測試
重芻——整體測試 ——
1、課文主要是用對話的方式突出體現(xiàn)小紅軍的品質(zhì)的。
2、“微微一笑” 和“輕輕地拍了拍”都是動作描寫。
。ㄔO(shè)計意圖:體會神態(tài)、語言、動作都能突出人物品格。 )
五、反思梳理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哪些寫作方法? (通過人物語言、神態(tài)、動作突出人物品質(zhì);抓重點詞句理解;用對話方式表達; 用外貌描寫襯托等等) 還要學習什么?(發(fā)揚精神,努力進。 (設(shè)計意圖:總結(jié)、歸納、反思能力培養(yǎng)。 )
六、布置作業(yè)
1、閱讀【語文讀本】53 課(115 頁)
思考:
2、語文作業(yè)本
一、按原文填空,并回答問題。
這個小家伙不過( )歲,( )小臉兒,一雙( ) ,兩片薄嘴唇, ( ) 。有點翹,穿著( )的雙腳凍得( ) 這是小紅軍的( )描寫。我從( )這個詞感覺到小紅軍 ( ) , ……
3、閱讀《長征故事》《紅旗飄飄》等書籍,可收看電視連續(xù)劇《長征》 、 也可到 “長征紀念館” 網(wǎng)站查閱有關(guān)資料, 對長征做更多的了解, 小組合作出一張小報。
板書設(shè)計:
馬背上的小紅軍
陳賡 (幫) 小紅軍 ( ”騙 “ )
命令 滿不在乎 盯著 微微一笑 神態(tài)
只好 倔強 一挺 動作
無可奈何 一拉 輕輕拍了拍 語言
終于
患難相助 舍己為人
馬背上的小紅軍 篇5
《馬背上的小紅軍》一文記敘了在長征路上,一位小紅軍戰(zhàn)士犧牲在馬背上的故事。課文既沒有波瀾壯闊的長征場面,也沒有刻畫叱咤風云的人物形象,只是通過小紅軍“騙”陳賡這一事例,從側(cè)面反映了長征的艱險,以及上下兩代人對革命的忠貞不渝的精神。在教學中我緊扣“騙”字設(shè)計課堂教學,指導學生層層深入地理解全文,從中去體會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找出“騙”的原因
1.從全文入手,讓學生細讀全文后思考:課文寫誰“騙”誰?一共“騙”了幾次?
2.小紅軍為什么要“騙”陳賡呢?(先因為陳賡兩次要他騎馬;接著是因為陳賡要與他同行;然后是因為陳賡要給他“一小包青稞面。”)
3.文中對小紅軍的外貌描寫以及對環(huán)境的描寫說明了什么?(引導學生從分析中了解到:小紅軍“黃黃的小臉”說明他十分瘦弱,“一雙大眼睛”告訴我們小紅軍十分機靈,所以他才能想出方法來“騙”陳賡,“兩只腳穿著破草鞋,凍得又青又紅”寫出了小紅軍不但忍饑挨餓,而且受到深秋寒冷的威脅。而“太陽偏西”、“荒無人煙”等環(huán)境描寫則交代了時近傍晚,小紅軍在這樣寒冷的、沒有人煙的草地上行走很危險。)從以上分析中,學生會深深感到長征的艱險和小紅軍這時正需要陳賡的幫助。
二、分析“騙”的方法
小紅軍用神態(tài)來騙陳賡。當時陳賡讓小紅軍“上馬騎一會兒吧”時,小紅軍表現(xiàn)出怎樣的神態(tài)?為什么要表現(xiàn)出這樣的神態(tài)呢?(小紅軍用“滿不在乎”、“微微一笑”的神態(tài)來表明自己并不疲勞,很有體力,不需要騎馬。)
小紅軍用語言騙陳賡。陳賡兩次讓小紅軍騎馬,小紅軍說了哪些話?這些話都說明了什么?(說明了小紅軍要讓陳賡相信他身體很強壯,很有體力),當陳賡要求與他一塊兒走時,小紅軍又說了什么話?是真的有同伴嗎?(沒有,小紅軍只不過讓陳賡不必為他擔心而已,為的是不拖累陳賡。)當陳賡要給他青稞面時,他又怎么說的?為什么要這么說?
小紅軍還用動作“騙”陳賡。指導學生自己讀課文,畫出有關(guān)語句,標出有關(guān)動詞,思考每一動作寫出了小紅軍什么心理。例如“把腰一挺”(小紅軍想以此表明他很有體力。)他“把干糧袋一拉,輕輕地拍了拍”,為什么他不重重地拍了拍?(這樣陳賡就會發(fā)現(xiàn)里面不是干糧了)
三、抓裝騙”的破綻
細讀課文最后幾節(jié),問:從哪句話看出陳賡知道自己受騙了?
如果你是陳賡,你從小紅軍的言行中會發(fā)現(xiàn)什么破綻?(引導學生從小紅軍的言行之中分析:草地荒無人煙,艱險難走,連騎馬的陳賡都十分疲憊,一個十一、二歲的孩子,臉黃黃的,身體又很虛弱,一雙小腳凍得“又青又紅”,怎么受得了?進入草地走了很長路程,戰(zhàn)士們都“忍饑挨餓”,小紅軍的干糧袋怎么會“鼓鼓”的呢?)
陳賡發(fā)現(xiàn)自己受騙之后,他是怎么做的?他找到小紅軍之后,他發(fā)現(xiàn)了什么?課文中“陳賡全明白了”,他明白了什么呢?(明白了小紅軍既沒有同伴,也沒有干糧;已經(jīng)疲憊不堪了,為了不拖累別人,才編出種種理由來“騙”他。)
指導學生朗讀陳賡最后說的那句話,要讀出陳賡的悔恨與自責之情。
四、體會“騙”的精神
生細讀全文,思考小紅軍身處絕境,為什么不接受陳賡的幾次幫助呢?(為了不給陳賡增加負擔)從小紅軍“騙”陳賡中可以體現(xiàn)他什么樣的精神?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小紅軍在生死存亡的關(guān)鍵時刻,為了不拖累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具有舍己為人,忠于革命,對革命忠貞不渝的崇高精神。)緊扣“騙”字教學《馬背上的小紅軍》,既有利于學生層層深入地理解全文,也使教學過程 前后聯(lián)系,渾然一體。
馬背上的小紅軍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2、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針對不懂的問題質(zhì)疑。
3、引導學生從對小紅軍的外貌描寫,體會他的疲憊、饑餓、寒冷、孤獨。
教學重點:
通過理解詞句,了解小紅軍和陳賡是怎么說、怎么做的,他們?yōu)槭裁匆@樣做?
教學難點:
了解小紅軍在行軍途中為什么要這樣做?從而體會他一心為別人著想,把困難和危險留給自己的高尚品質(zhì)。
教學準備:
課文錄音、掛圖、投影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件引入,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起情感。
播放紅軍長征過草地時艱難行軍的畫面,在富有震撼力的音樂聲中,教師導入:同學們,你們知道陳賡大將嗎?在紅軍長征過草地時他任干部團的團長。一次,在回憶自己的革命經(jīng)歷時,他深情地談起這樣一件真實而感人的事……(課件配陳賡畫外音:“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陽偏西了。由于長時間在荒無人煙的草地里行軍,又常常忍饑挨餓,我感到十分疲憊,漸漸地掉隊了……”課件定格。)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跟隨著陳賡同志的腳步,走進茫茫的草海,走近——馬背上的小紅軍。
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質(zhì)疑問難。
1、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讀生字詞。強調(diào)“荒、捶”的字形,“倔、挨”的讀音。
。2)形近字組詞;拧 樓——摟 踢——剔 要——腰 垂——捶
。3)理解詞義;臒o人煙 倔強 疲憊 忍饑挨餓
2、輕聲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怎樣的一件事,并提出不懂的問題。
學生讀后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教師板書
幫助
陳賡 小紅軍
說服
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教師隨機進行歸納整理,并將主要問題做扼要板書記錄。如:學生針對課文第1自然段提出的問題,可歸納在“小紅軍在草地行軍時遇到哪些困難”一題中。學生針對課文第2-10自然段提出的問題,可歸納在“陳賡怎樣幫助小紅軍,小紅軍又是怎樣說服陳賡放棄對自己的幫助的”一題中。
學生針對課文第11-13自然段提出的問題,可歸納為:陳賡怎么知道自己受騙了?陳賡“全明白”了什么?陳賡到底“對得起”還是“對不起”這個小紅軍?等等。
師:讓我們帶著問題深入讀文,看看是否能夠讀中解疑。
三、自主探究。
。ㄒ唬┳杂勺x第1自然段。結(jié)合有關(guān)語句說一說小紅軍遇到哪些困難?
1、引導學生從對小紅軍的外貌描寫,體會他的疲憊、饑餓、寒冷、孤獨。
2、引導學生從描寫陳賡的有關(guān)語句,體會小紅軍的處境更加艱難。
小結(jié):小紅軍急需別人的幫助,那么陳庚是怎樣幫助小紅軍的呢?我們下節(jié)課來學習。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理解課文是如何通過人物的簡潔對話和精彩的細節(jié)描寫,來突出人物形象,表現(xiàn)人物品質(zhì)的。
教學重、難點:
1、體會小紅軍為什么在處于極度疲憊,甚至有生命危險的情況下,一次又一次巧妙說服陳賡放棄對自己的幫助。
2、體會陳賡到底“對得起”還是“對不起”小紅軍,從而體會長征途中紅軍官兵患難相助,生死與共的革命精神。
一、導入。
指名讀全文,想課文介紹了一件什么事?
二、自主探究。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第2-10自然段。讀后說一說陳賡是怎么幫助小紅軍,小紅軍又是怎么說服陳賡的。教師結(jié)合學生發(fā)言,指導朗讀,引導體會重點詞句,通過教師、學生、文本三維互動的對話理解紅軍官兵患難與共的精神。
1、學生讀第一次對話。
師:請問小紅軍,你覺得這樣讀能說服陳賡嗎?應該怎樣讀?為什么?(體會“擺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和“盯著陳賡的瘦臉,微微一笑”的意思。)
2、學生讀第二次對話。
師:陳賡將軍,這小鬼不騎你的馬,你為什么還非讓他騎不可?
師:小鬼,你真的有勁兒和馬賽跑嗎?那你為什么要這樣做?
(通過采訪式的談話,引導學生站在陳賡和小紅軍的角度,用心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情感。通過讀,體會“倔強”的含義。)
3、學生讀第三次對話。
教師與學生合作讀第三次對話,教師有意在小紅軍的話前補充提示語,幫助學生體會小紅軍說話時的語氣。如:小紅軍毫不猶豫地說——“你先走……”
小紅軍不加思索地說——“你先走……”
4、學生分角色讀第四次對話。
師問“陳賡”:您也是忍饑挨餓,為什么卻把這僅有的一小包青稞面送給小紅軍吃?(引導學生聯(lián)系前文——小紅軍的外貌描寫)
師問“小紅軍”:你的糧袋真的鼓鼓的嗎?(引導學生聯(lián)系后文——干糧袋里裝著牛骨頭)
教師請曾針對2-10自然段質(zhì)疑的學生自由向“陳賡”和“小紅軍”發(fā)問,以解決心中的困惑。如:紅軍為什么輕輕地拍了拍“鼓鼓的”干糧袋?
陳賡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幫助小紅軍?小紅軍在極度饑餓、疲勞的情況下為什么不接受陳賡的幫助?為什么一再騙陳賡?
5、歸納四次對話,引導學生體會情感。
教師演示課件,和學生一起依次對四次對話進行歸納,共同回顧“幫助”和“說服”的經(jīng)過。
師:陳賡先是讓小紅軍騎馬,他不騎;接著命令他騎,他還是不騎,還要跟馬比賽;沒辦法,陳賡只好要求和他一起走,小紅軍卻說要等同伴;陳賡無可奈何,取出一小包青稞面給他,他卻說糧袋鼓鼓的。陳賡就是這樣,一次一次地幫助(一幫再幫),小紅軍就是這樣,一次又一次地說服(一推再推),從這一幫一推、一幫一推……之中,你體會出了什么?
教師選學生的發(fā)言板書:如“一心為他人”、“患難與共”等。
6、以“終于”一詞為核心,進行語言訓練,進一步體會情感。
課件出示下面的句子
陳賡終于被這小鬼說服了。他騎上馬,朝前走去。
師:“終于”在這里是什么意思?(引出陳賡一次次幫,費了好大勁去說服小鬼。)
師:還是這句話,把“小鬼”放前面,你會說嗎?
學生說正確后出示下面的句子
小鬼終于把陳賡說服了。陳賡騎上馬,朝前走去。
師:這兩句話意思完全一樣嗎?(引導學生體會,后者是從小紅軍的角度,突出了小紅軍說服陳賡很不容易。)
三、補白想象,升華情感,拓展延伸。
。ㄒ唬┙處熞x第11自然段。
“不知為什么,陳賡騎在馬上心情總是平靜不下來,總在想剛才遇到的那個小鬼。”他在想些什么呢?
在理解陳賡心情的基礎(chǔ)上,指導學生用恰當?shù)恼Z速、語氣讀第11自然段。
。ǘ┥畛痢⒈瘔训囊魳仿暺穑跇仿曋薪處熞x第12自然段,指導朗讀。
告訴學生: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當陳賡將那個小紅軍抱上馬背時,小鬼停止了呼吸。
師:讀到這里,你想說點兒什么? 師:讓我們一起記住馬背上這感人的一幕,再來讀一讀,能背的就背下來。
。ㄈ┙處熢僖x第13自然段。
1、說一說:陳賡全明白了,他明白了什么?
2、討論:陳賡到底“對得起”還是“對不起”這個小紅軍?為什么?
引導學生:是誰說的“對不起”?在陳賡自責的背后,你看出什么?(體會陳賡高度的革命責任感和愛兵如兄弟的品質(zhì)。)
。ㄋ模┱n件演播紅軍大隊人馬走出草地的畫面,配陳賡的畫外音:“那個小紅軍叫什么名字,我至今都不知道,但他犧牲在馬背上的那一幕卻深深銘刻在我的腦海里,永生難忘。”
師:紅軍長征途中有多少這樣感人的故事誰也數(shù)不清,同學們在課下可以閱讀《長征故事》、《紅旗飄飄》等書籍,可收看電視連續(xù)劇《長征》,也可到“長征紀念館”網(wǎng)站查閱有關(guān)資料,做更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