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著承受一切》教案(精選12篇)
《微笑著承受一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微笑著承受一切》這篇課文敘述的是我國女子體操隊跳馬運動員桑蘭在參加一次世界性的體肓競賽時意外地從馬箱上摔下來,不幸因脊髓嚴重挫傷而造成癱瘓。在接受治療期間,她微笑著承受常人無法承受的一切。贊揚了桑蘭堅強不屈的精神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課文通過對桑蘭的語言,動作等細節的生動描寫,再現了桑蘭堅強的形象。引導學生通過抓住重點詞句,感悟體會,欣賞積累,運用表達是本課教學的要點;通過桑蘭的所為,讓學生思考如何自主面對生活,引導學生從三年級開始懂得面對困難、挫折是本課的難點。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聯系課文內容理解“承受”的意思,會用“詢問”、“意外”造句。
2、能抓住重點詞句,感受桑蘭的堅強與樂觀,并能用幾句話表達自己讀文后的感受。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揭題。
1、介紹桑蘭(同學們根據預習說)。(示圖)同學們,你們知道她是誰嗎?
2、板書課題——微笑這承受一切
3、質疑。誰?“一切”?怎樣承受一切?為什么會微笑著承受一切?
二、自讀課文。
1、自學生字詞,讀通課文。
2、默讀時勾劃不理解的詞句。
3、自讀,思考問題。
三、交流預習。
1、指讀帶拼音的生字,齊讀。
2、指讀生詞,說說對部分生字新詞的理解。
3、指名讀課文,相機糾正。
四、將課文讀流利,
五、試著說說每一個自然段的意思與文章主要內容。
六、寫字指導。
七、作業。查閱有關桑蘭受傷前與受傷后的一些資料。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師:這一節課由我來和大家一起學習《微笑著承受一切》這一課,大家說好不好?今天對我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因為老師已經有好幾年沒有為小朋友上課了,但我仍然有信心能和同學們一起把今天的這節課上好,同學們有沒有信心呢?(有),從同學們響亮的回答中,我感受到了大家的信心。還沒來上課之前,老師已經聽說我們301班的同學個個聰明可愛,發言積極,聲音響亮。上一節課大家已經學習了這一課的生字新詞,也大致了解了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F在老師來考考大家,大家有沒有勇氣接受挑戰?(有)
先考考大家對生字新詞的掌握情況:請看屏幕,課件出示新詞,我們用開火車的形式來讀一讀,一個同學讀一個,橫著讀過來。(在學生讀的過程中出示拼音)好,這兩列火車都開得很好,現在我們全班來讀一讀。
接一來誰能用簡短的幾句話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誰,在什么情況下,怎么樣?)
。ㄎ覈芋w操隊跳馬運動員桑蘭在參加一次世界性的體肓競賽時意外地從馬箱上摔下來,不幸因頸椎骨骨折而造成癱瘓。在接受治療期間,她微笑著承受常人無法承受的一切。)
二、學習課文第一段
課前,老師也收集了桑蘭受傷前的一些資料,(課件出示資料)同學們輕聲的讀一讀。
師:從桑蘭的這些經歷,我們可以看出桑蘭是一個什么樣的運動員。(優秀)我們來看看書上是怎么寫的?
。ㄉLm是我國女子體操隊中最優秀的跳馬選手。她5歲開始練體操,12歲入選國家隊,曾多次參加重大國際比賽,為國家贏得了榮譽。)
全班齊讀這一自段。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過渡:就在人們對桑蘭的跳馬比賽充滿期望時,就在桑蘭對自己的美好前途充滿希望時,1998年7月21日的晚上,一個意外改變了桑蘭的一生。這個意外是什么呢?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二自然段,用筆把描寫這次意外的詞句劃出來。
。▍⒓优犹R比賽的桑蘭在試跳時發生了意外情況:她頭朝下從馬箱上重重地摔了下來,頓時,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覺。)
師:讀到這里,同學們有什么問題要問嗎?(桑蘭是非常優秀的跳馬選手,怎么會發生這種意外?)同學們知道答案嗎?
師:原來啊,當時桑蘭正在進行賽前熱身,在她起跳的那一瞬間,在旁觀看的羅馬尼亞教練看到一個墊子有點斜,出于好心就去撥正了一下。就這馬前探頭使桑蘭分了下心。導致動作走樣,頭部著地。可見當時發生這種情況只是一種意外,是人們所想不到的。同學們說說這 “意外”是什么意思?(意料之外,想不到的不幸事件),誰能用意外說一句話?
(如:小明在上學的路上發生了意外,不小心掉進了水溝里。
小東在參加百米比賽時發生了意外,在跑的過程中拌了一跤。
師:意外歸意外,可就是這次意外,桑蘭摔得很嚴重,這個句子中中有兩個詞說明了桑蘭摔得很重,是哪兩個詞。(重重、完全)。同學們說說,這兩個詞要怎么讀?把這兩個詞帶進句子讀一讀。
師:這次嚴重的意外摔傷,給桑蘭帶來了什么不幸的后果?(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覺,成為癱瘓病者;她的第六根和第七根頸椎骨折;再也不能參加運動比賽;生活很不方便。)
師小結:是啊,就是這次意外。桑蘭再也不能鍛煉了,再也不能拿獎了,不能得走,不能站立,不能彎腰,不能長時間從在輪椅上,不能跟伙伴們一起,不能買自己喜歡的東西,連自己最基本的上廁所都是問題。從此,她將面對肢體的傷殘,面對身體的疼痛;她將失去大好的前途,失去美好的生活。這一切(箭頭指向:一切)真是——天大的不幸!板書:不幸。(同學們齊讀最后一句:這真是天大的不幸!桑蘭的美好人生剛剛開始,可她的后半生也許永遠要在輪椅上度過。)
師:剛才還是個活靈亂現的小女孩,轉眼成了癱瘓病者,不能動彈,教練驚呆了,隊友們愣住了,家人們知道后更是淚流滿面,傷心欲絕。就是我們看了也倍感心痛,請一個同學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指名朗讀,全班齊讀)
四、學習第三、四、五、六自然段
過渡:不幸中之大幸,桑蘭的命保住了,面對這天大的不幸,桑蘭表現得如何?你能用書上的一個詞語概括嗎?(板書:堅強)哪些語句可以看出桑蘭表現得非常堅強?請默讀第三、四、五、六自然段,劃出有關句子。同桌之間互相讀一讀,交流一下讀了之后的感受。(老師下去巡視)
1、前來探望的隊友們看到桑蘭脖子上戴著固定套,躺在床上不能動彈,都忍不住失聲痛哭。但桑蘭沒有掉一滴眼淚,反而急切地詢問隊友們的比賽情況。
師:你來說說,從這個語段中的哪些詞語可以看出桑蘭很堅強。你能不能通過朗讀表現桑蘭的堅強。大家聽出桑蘭的堅強了嗎?再請一位同學試試。
2、每天上午和下午,醫生都要給桑蘭進行兩小時的康復治療,從手部一直推拿到胸部。桑蘭總是一邊忍著劇痛配合醫生,一邊輕輕哼著自由體操的樂曲。
師:,從這個語段中的哪些詞語可以看出桑蘭很堅強?
師:讀書時,我們經常會聯想到一些相關的人或事,讀到桑蘭一邊忍著劇痛配合醫生,一邊輕輕哼著自由體操的樂曲。老師不禁想起了兩個人,一個是中國的十大元帥之一,人稱軍神劉伯承,有一次他在打土匪是眼睛負傷,醫生在給他做手術時,要給他打麻藥,他不讓,在手術的過程中,他一邊強忍著劇痛,一邊將醫生的手術的刀數數得一點不差,一共是72刀。另一個三國名將關羽,在戰斗中不幸身中毒箭,華佗給他醫治,用鋒利無比的小手術刀切刮著左臂上發黑的骨頭,關羽一邊治療,一邊神態自若與馬良下棋。桑蘭雖然是一個小女孩,但她的堅強可以說是巾幗不讓須眉,真是讓人敬佩,讓我們懷著無比敬佩的心情來朗讀這一段話。
3、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桑蘭可以自己刷牙,自己穿衣,自己吃飯了。但有誰知道,在這些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動作背后,桑蘭是怎樣累得氣喘吁吁、大汗淋漓的!
師:同學們,你們生過病嗎?生病的時候行動方便嗎?(不方便)誰能舉一個例子說說,比如你感冒發燒時怎么樣?
生:感冒發燒時,連吃飯都要媽媽喂等等。
師:是啊,我們只是一個小小的感冒發燒,行動都很困難,可當時桑蘭是什么情況你們知道嗎?誰來說說?(癱瘓,失去知覺)
當時,桑蘭被醫生診斷為脊髓神經完全性損傷,全身只有兩個手臂能動,手腕以下除雙手大拇指有知覺,其余手指和身體自胸以下均無知覺。在這種情況下,她堅持自己刷牙,自己穿衣,自己吃飯。那是怎樣的堅持啊!同學們,我們現在來體驗一下,用大拇指勾住鉛筆,其余手指不能動,在書上的空白處寫上“堅強”兩字,大家感覺怎么樣?寫字對桑蘭來說都這么難,自己吃飯就更難了,我們一邊看圖,一邊來想象一下她當時練習自己吃飯的情景:她在手腕上套了一個工具,再在工具上插上勺子,她吃力的、慢慢的移動著勺子從碗里盛了一點米飯,再慢慢地移動手臂,艱難地將米飯往嘴里送,飯粒灑了一桌,勺子也掉了下來。豆大的汗珠從她的臉上一滴一滴地滾落下來。就這樣,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學生接下去齊讀。
4、桑蘭帶著動人的微笑說:“我決不向傷痛屈服,我相信早晚有一天能站起來!”
師:讀了這個句子之后你感受到了什么?(堅強樂觀)從哪兩個詞可能看出?請你用朗讀把這種感受表現再來。桑蘭在說這句話時,是帶著什么說的?(微笑),什么樣的微笑?(板書:動人)女同學帶著動人的微笑讀……男同學帶著動人的微笑讀……全班帶著動人的微笑讀……
師:學到這里,不禁又想考考大家,請看屏幕,課件出示,同桌互相練習說一說。
在桑蘭躺在床上不能動彈的時候,她(沒有掉一滴眼淚),這令(隊友們)感動。
在桑蘭配合醫生治療時,她(忍著劇痛哼著自由體操的樂曲),這令(醫生)感動。
在桑蘭纖細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動作時,她(總是累得氣喘吁吁、大汗淋漓)的,這令(周圍的人)感動。
在無數關心她的人面前,桑蘭(總是帶著動人的微笑),這令(所有的人)感動。
多么感人的小姑娘!請同學們帶著這份感動我們再來讀讀第六小節!
五、學習第七自然段
師:在桑蘭住院期間,武打巨星成龍,影視巨星里昂納多和著名歌手塞林迪昂都先后探望她。他們都被桑蘭堅強樂觀的的精神深深感動。塞林迪昂說:“我的歌聲感動了世界,而桑蘭勇敢堅強的精神,永恒的笑容,卻震憾了全美國和全世界。”美國前總統布什夫婦也前往醫院探望桑蘭,他們說:“你的勇氣和品格使美國人民深深鼓舞!被貒螅Lm更是受到了前總書記的親切接見以及外交部長唐家璇的深情問候。
全班同學齊讀最后一個小節。
六、拓展延伸
師:從剛才的學習中,我們可以知道,不管是身體上的痛苦還是精神上的痛苦,桑蘭全都承受了,而且是微笑著承受。桑蘭就是在用微笑告訴我們什么才是真正的堅強?就是因為堅強,天大的不幸并沒有讓她成為一個不幸之人,無用之人。相反,是堅強使她成了一個大幸之人,成為了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同學們知道現在桑蘭在做什么?忙些什么嗎?(指名回答)老師課前也收集了一些(出示畫面)。這一幅幅畫面,這燦爛的微笑,已證明了桑蘭沒有向命運低頭,她戰勝了自我,超越了自我。
七、語言實踐
師:此時此刻,相信你也深受感動,你有什么話想對桑蘭姐姐說嗎?請你以(出示)“桑蘭姐姐,我想對你說……”為開頭,說幾句心里話。
師:如今,桑蘭的微笑已成為一種品牌,只要一提到桑蘭,人們就會想到微笑,人們把它稱為“桑蘭式的微笑”,它已經成為一種精神力量,鼓舞著人們做個樂觀堅強,勇于戰勝困難的人。在我們的生活中,涌現了許許多多堅強的人和堅強的故事,比如說,這次汶川大地震,你知道哪些感人的堅強故事?誰能舉一兩個例子說一說。
“手電筒女孩”鄧清清被埋在廢墟中10余個小時,在廢墟里打著手電筒看書;“堅強男孩郎錚”3歲,從廢墟中被救出后向武警官兵莊嚴地敬了一個隊禮;“中國最堅強的警察蔣敏”在地震中失去了10位親人,但她強忍悲痛,堅持戰斗在抗震救災第一線。
師:同學們,當我們遇到煩惱時,當我們遇到困難時,當我們遇到挫折時,讓我們微笑吧!讓我們在桑蘭那動人的微笑中,在桑蘭那優美的歌聲中結束我們今天的課堂。播放2008年奧運會會歌《微笑》
十、作業:(二選一)
1、上一下桑蘭的博客,繼續了解桑蘭的一些事跡,然后把桑蘭的故事講給家人聽。桑蘭的博客地址:。
2、給桑蘭寫一封信,告訴她你讀了這篇課文的感受。地址:北京中國康復研究中心。郵編:100000
《微笑著承受一切》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詢問”、“意外”造句。
3、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讓學生感悟桑蘭面對天大的不幸仍堅強不屈的精神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難點:抓住桑蘭的語言、動作等細節的生動描寫,訓練學生的朗讀水平。
教具準備:投影、電腦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理解由它們組成的詞語。
3、初步理解課文內容,能體會到桑蘭的整體形象。
教學重難點:讀準、讀通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師板書課題,生讀題。
2、問:讀了課題后,你想知道什么?
本文的題目極富內涵,引導學生從質疑題目入手,產生求知欲望,為學生走進文本奠定情感基礎。這一篇文章,學生讀起來是比較輕松的,在老師引導學生幾遍閱讀中,學生也很容易理解課文。學生學會了后面的生字,并不能說明孩子已經擁有了這種“微笑”,因為這篇文章沒有完,因為文中有這樣一段文字:“面對無數關心她的人,桑蘭帶著動人的微笑說:‘我決不向傷痛屈服,我相信早晚有一天能站起來!’”
3、師選擇板書。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輕讀課文,要求:
(1)一邊讀,一邊畫出生字詞。
(2)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同桌通過猜字,記憶生字。
3、檢查
(1)出示卡片,“開火車”讀、齊讀。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了解生字的掌握情況。
(3)聯系上下文,理解生詞的意思。
a、重點理解:
失聲痛哭:控制不住而大哭起來。
劇痛:劇烈的疼痛。
氣喘吁吁:上氣不接下氣。
大汗淋漓:汗水向下滴。
b、學生提,并當場解答。
4、生再讀課文,思考每個自然段說了些什么。
5、誰微笑著承受一切?她所承受的“一切”指什么?用筆畫出有關句子。并指名回答。
6、默讀課文,畫出表現桑蘭堅強的語句,再讀一讀。
桑蘭的故事是非常感人的,孩子讀了會感動,老師讀了也感動。所以,17歲的桑蘭才有著這種“微笑”。所以,引導學生學習這課,千萬不可丟失掉那美麗的“感動”。
三、小結
桑蘭面對如此沉重的打擊,“天大的不幸”,為什么還能微笑呢?她具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品質呢?我們下節課學習。
四、指導寫字
1、出示字,并齊讀。
2、指導,注意:
選:注意筆順。 摔:注意右上的左右兩邊。
套:注意中間有三橫。 療:最后一筆為“豎鉤”。
3、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的內容,體會桑蘭面對困難堅強不屈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找出能表現桑蘭堅強的語句,細細品讀。
一、復習導入
文中列舉的這些事情是鮮活的,是感人的,讓孩子走進事例,進而走進桑蘭,當學生想到“17歲的桑蘭為什么能微笑著承受?”就是對桑蘭人生的關注,這樣 的導入為新課的學習奠定了情感基礎。
上節課,我們通過 學習知道桑蘭在比賽中不幸摔下,導致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覺,桑蘭并不氣餒,而是用微笑承受著這一切,17歲的桑蘭為什么能微笑著承受?她有什么樣的精神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回答這些疑問。
二、精讀課文2—3自然段
1、出示句子:
桑蘭的的美好人生剛剛開始,可她的后半生也許永遠要在輪椅上度過。
。1)齊讀。
(2)桑蘭的美好人生是什么?自由讀第2、3自然節,畫出有關的句子。
(3)畫出最能體現桑蘭人生很美好 的詞,有感情地讀。
優秀 跨入 入選 多次參加 贏得榮譽
1、可當桑蘭摔下后,她的后半生“也許永遠要在輪椅上度過”你知道這句話的含義嗎?這對于桑蘭來說意味著什么?
1、桑蘭是怎樣面對這天大的不幸的呢?
自由讀第4---7自然節,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回答。
2、再讀第4---7小節,畫出具體描寫“她用無比的勇氣承受著一切,她以一貫的微笑贏得了海內外人士的敬佩“的句子。
討論交流
3、你認為這樣的句子應該怎樣 讀呢?指導朗讀品味
通過朗讀,我們體會到,桑蘭真是個堅強的小姑娘。
三、小結并且布置作業。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桑蘭具有堅強不屈的意志。
桑蘭的事跡是感人的,能不能讓孩子與桑蘭產生情感的共鳴,進而將桑蘭的精神品質記在心頭內化為以后的行動是衡量這節課的主要標準,因此,在教學時,我注意引導學生反復誦讀表現桑蘭堅強的幾句話,讓學生親近母語,在與母語的“親密接觸”中走進文本,走進桑蘭。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體會桑蘭面對天大的不幸仍堅強不屈的精神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難點:想象作文。
一、復習導入
默讀全文,完成填空。
桑蘭在她美好人生剛剛開始時,就發生了天大的不幸—脊椎骨骨折,然而她用( ) 的毅力, 的精神, 承受( ) ,贏得了海內外人士的敬佩。
二、仿照第4自然段,想象作文。
1、出示第4自然段,分析
。1)默讀,看看每一句話分別講了什么?
。2)討論交流。
2、出示第5自然段,想象仿寫。
。1)指導朗讀。
(2)請你在桑蘭的刷牙、穿衣、吃飯中任選一個,發揮想象,仿照第4自然段的寫法寫一段話。
3、生想象作文,師巡視指導。
4、生交流、反饋。
三、作業
1、造句。
。1)康復——
(2)意外——
2、桑蘭,我想對你說。
我個人認為,我們應該這樣引導學生去思考:一是桑蘭的這句話表現出了自己不向困難低頭;二是這段話點出了文題“微笑面對一切”;三是這句話應該說學生要認識今天的桑蘭怎么樣了?四是我們還可以引導學生好好地欣賞運動員,因為運動員的吃苦精神是世界非常寶貴的財富;五是桑蘭用微笑感謝世界。在教學中,我們最好引導學生搜索現在的桑蘭,網上這方面的信息還是很多的。從今天的桑蘭中,學生可以更深刻地體會到這句話。
板書:
4、微笑著承受一切
不幸 堅強
教后反思:
當和孩子們離開桑蘭,留給孩子們的是什么呢?應該是一份沉甸甸的思考,應該是以后的學習、生活中遇到挫折時前進的動力。我想把這份思考帶到課后,因此,在本課的作業中,我設計了“桑蘭,我想對你說”這個讀寫結合的訓練,從學生寫出的文字上看,學生有了自己的思考,自己的體會。
其次,人的一生不可能不遇到困難,不可能沒有任何挫折,學生這種尋找式閱讀,也可以說研究性閱讀,他們就會感覺到如何面對挫折,才能轉變自己的人生。三年級學生閱讀這種真實的東西,一定就能夠收獲真實,這樣才能讓其理解“微笑著承受一切”。學生閱讀信息足了,生存教育、共存教育的本質也才能走進學生。
《微笑著承受一切》教案 篇3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認識桑蘭嗎?(生:認識)誰能介紹一下桑蘭?(指名1~2名)同學們想不想看看桑蘭在賽場上的颯爽英姿呢?(生:想)
2、師出示幻燈片,誰能說說看完圖片的感受(指名1~2)就是這樣一位曾經為國家贏得無數榮譽的優秀體操運動員發生了一次意外!
二、整體感知
1、在這位優秀的體操運動員身上究竟發生了什么意外呢?下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想這個問題。
2、(讀完)全班交流;
3、(答完)師播放桑蘭受傷后的課件;
4、課文是怎樣具體描寫桑蘭面對這天大的不幸的呢?請同學們在小組內互相找一找,讀一讀,劃一劃,把你找的讀給你的小伙伴聽。
5、全班交流;
6、桑蘭用自己堅強的意志,頑強的精神戰勝了困難,別人是怎么評價她的呢?你從課文中哪些地方看出來的?(拉格納森的話以及文章最后一自然段)
過度語:桑蘭憑著自己堅強的意志和頑強的毅力以及她那積極另外觀的態度面對人生,她用微笑承受著一切,贏得了海內外認識的敬佩。得到了全世界人們的最高贊譽。
三、討論探究
1、那么你對桑蘭是怎么評價的?
2、雖然桑蘭離開了賽場,離開了她熱愛的事業,但是她并沒有灰心、氣餒,離開賽場之后,誰知道她又為殘疾人事業做了哪些貢獻?(引導:殘疾前:輝煌殘疾后:又做了哪些事——身殘志堅贏得了海內外人士的敬佩)
3、為什么海內外人士對桑蘭都如此敬佩?
(1)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
4、你覺得桑蘭是個怎樣的人?
四、角色表演
1、假如你在生活中遇到這天大的不幸你會怎么辦?
2、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這種身體有殘疾的人,你會對他說什么?
(1)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
。3)評;
五、總結質疑
1、今天我們認識了具有堅強不屈意志的桑蘭大姐姐,她為那些因為不幸而身患殘疾的人們做出了榜樣,同樣她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學后你有什么收獲?
2、收獲還真不少呢?你還想知道什么呢?
六、布置作業
查閱、搜集有關殘疾人堅強不屈戰勝一切的故事,同學之間進行交流。
《微笑著承受一切》教案 篇4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95
《微笑著承受一切》教學設計
于永秀
。ㄒ唬,設疑促思。
1、師: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學習《微笑著承受一切》這篇課文。(板書課題)看到這個課題,你們有什么疑問呢?
2、自由提問。(估計學生會提出:誰微笑著承受一切?她到底承受的是什么?她為什么能微笑著承受一切等問題。)【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jcsycorp.com】
3、剛才大家提了很多問題,說明大家很愛動腦筋,很會動腦筋。下面老師請你們帶著這些問題去嘗試著把課文讀懂,好嗎?
[設計意圖]“疑是思之始”,引導學生對課題進行生疑,喚醒了學生的閱讀期待。
(二)、自讀,初探大意。
1、帶著疑問通讀全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帶拼音的字圈一圈,多讀幾遍。
2、指名朗讀課文,落實生字詞的教學。
3、再讀課文,理清脈絡。教師引導:桑蘭究竟是個什么樣的人呢?請大家再讀課文,看看用課文中的哪三個詞語來概括最恰當?
4、梳理問題,形成共識:
優秀:桑蘭的我國最優秀的跳馬選手。
不幸:桑蘭是個非常不幸的人。
堅強:桑蘭是個異常堅強的小姑娘。
[設計意圖]讓學生圍繞問題自主展開研讀,引導他們抓住課文中的“優秀”、“不幸”、“堅強”這三個關鍵詞理清課文脈絡,弄清其間的內在聯系,感受主人公以堅強的性格和積極的人生態度。這樣既抓住了全文的準繩,避免了繁瑣的分析,又引發了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學習成為學生主動建構的有效過程。
二、“走進”——桑蘭
。ㄒ唬、深讀,讀中明理。
1、緊扣“優秀”,探究第一段(第一部分)
。1)自由朗讀,說說從哪兒可以看出桑蘭是“最優秀“的跳馬選手。(抓住“5歲開始練體操”、“12歲入選國家隊”、“多次參加”、“贏得榮譽”等詞句來體會。)
出示資料:1981年出生于浙江寧波。
1987年入寧波市少年體育學校。
1990年進入浙江省體工隊。
1993年進入國家體操隊。
1995年在南京全國城市運動會上獲得全能和跳馬第一名。
1997年,在全國體操錦標賽上獲得跳馬第一名。曾多次參加重大國際比賽,為國家贏得了榮譽。
(2)、播放“畫面”,入境感受。
同學們想不想欣賞桑蘭輕盈優美的動作,瀟灑矯健的身影呢?讓我們一起來看錄象(播放桑蘭比賽、獲獎的鏡頭。)
。3)、激發興趣,配音解說。
誰能給剛才的畫面配音,向大家介紹我國體操名將桑蘭呢?(學生配音解說,師生評價。)
2、緊扣“不幸”,探究第二自然段(第二部分)
(1)、引入情境:1998年7月21日,在美國紐約第四屆世界友好運動會上,桑蘭出場了。許多觀眾期待著桑蘭再創佳績,為國爭光,可是不幸的事情發生了……
。2)、指導自讀,說說不幸的事情是怎樣發生的。
播放畫面:1998年7月21日,桑蘭在美國紐約第四屆世界友好運動會上參加女子跳馬比賽。賽前試跳時,意想不到的事件發生了:一名外國教練突然出現在馬箱前,急速奔跑中的桑蘭雖已看到這名教練,但已停不下來了。剎那間,她躍過了馬箱,但動作已完全變形,她頭朝下重重地摔在了地板上。醫護人員迅速將桑蘭送往醫院……
(3)、為什么說這是“天大的不幸”?
出示:這真是天大的不幸!桑蘭的美好人生剛剛開始,可她的后半生也許永遠要在輪椅上度過。
學生研讀、交流。
3、緊扣“堅強”,探究第三~七自然段(第三部分)
拋出學生的疑問:
。1)、桑蘭的傷勢怎樣?她的表現如何?隊友們有什么表現?
。2)、在康復治療中,桑蘭有什么樣的表現呢?
。3)、桑蘭在反復練習吃飯、穿衣等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事情時,又是怎樣的表現?
學生分小組討論,然后交流、體會,教師適時引導。
(重點詞句:“沒掉一滴眼淚”,“忍著劇痛,哼著樂曲”,“氣喘吁吁,大汗淋漓”……)
。4)、抓住重點語句,有感情地練讀課文。
。5)、與桑蘭相比,你有什么感想?你應該學習她怎樣去堅強面對困難呢?(學生個性化地回答。)
[設計意圖]問題提出,由學生通過讀書來解答,鼓勵學生從多角度探究人物的表現,凸顯學生在尊重文本價值前提下的個性化理解,從而引導學生感悟課文所講的道理,體驗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ǘ、表達,深化感悟。
1、說一說桑蘭為什么能贏得海內外人士的進佩?他們會怎樣說呢?
2、研讀交流,提煉主題。
3、讓我們牢牢地記住這位堅強的姐姐的名字——桑蘭。學了課文后,你想對她說些什么呢?夸夸她吧。
。ㄈ、延伸,拓展升華。【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jcsycorp.com】
1、桑蘭成為XX年申奧形象大使,雖然自己行動不便,但還是一臉燦爛的笑容,她說她將盡全力為北京申奧工作,你想對桑蘭說什么?快給桑蘭姐姐寫一封信吧。要求學生聯系實際談談學習課文的體會。
2、出示課外搜集建議:借助網絡、圖書、影視等有關媒體,搜集也向桑蘭一樣堅強的故事,如洪戰輝(感動中國人物)……并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籌備《學堅強、頌堅強》的主題隊會。
轉載自
《微笑著承受一切》教案 篇5
。ㄒ唬┳プ≈攸c語句
1、師:不幸中之大幸,桑蘭的命保住了,面對這天大的不幸,桑蘭表現得如何?你能用書上的一個詞語概括嗎?
生:一起說(堅強)
2、師: 哪些語句可以看出桑蘭表現得非常堅強?請默讀3——6小節,劃出有關句子。
生:讀文找句
師:誰愿意交流自己找的答案?
生1:前來探望的隊友們看到桑蘭脖子上戴著固定套,躺在床上不能動彈,都忍不住失聲痛哭。但桑蘭沒有掉一滴眼淚,反而急切地詢問隊友們的比賽情況。
生2:桑蘭總是一邊忍著劇痛配合醫生,一邊輕輕哼著自由體操的樂曲。
生3:但有誰知道,在這些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動作背后,桑蘭是怎樣累得氣喘吁吁、大汗淋漓的!
生4:面對無數關心她的人,桑蘭帶著動人的微笑,說:“我決不向傷痛屈服,我相信早晚有一天能站起來!”
3、師:為了幫助同學們理解這四個重點句子, 老師設計了一個填空練習,請同學們試著填一填
(出示填空)
在桑蘭躺在床上不能動彈的時候,她( ),這令( )感動。
在桑蘭配合醫生治療時,她( 。,這令( 。└袆。
在桑蘭纖細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動作時,她( 。┑模@令( 。└袆印
在無數關心她的人面前,桑蘭( 。@令( )感動。
生1:在桑蘭躺在床上不能動彈的時候,她(沒有掉一滴眼淚),這令(隊友們)感動。
生2:在桑蘭配合醫生治療時,她(忍著劇痛哼著自由體操的樂曲),這令(醫生)感動。
生3:在桑蘭纖細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動作時,她(總是累得氣喘吁吁、大汗淋漓)的,這令(周圍的人)感動。
生4:在無數關心她的人面前,桑蘭(總是帶著動人的微笑),這令(所有的人)感動。
4、師: 桑蘭用驚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感動了(隊友們)、(醫生)、(周圍的人),所有的人,此時此刻,也感動著郭老師和同學們。帶著這份感動,我們再來讀讀這些句子。
生:齊讀填空
(二)釋題,提升認識。
1、師:現在,我們再回到課題上看看,“微笑著承受一切”,桑蘭要微笑著承受一切,這“一切”指的是什么?
生1:這“一切”指的是桑蘭要忍受在治療時所受的痛苦。
生2:這“一切”指的是桑蘭不能參加比賽了,就不能實現它的奧運夢了。
生3:這“一切”指的是桑蘭要在輪椅上度過每一天,她不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生4:這“一切”指的是她要看到爸爸媽媽為她操心,為她落淚,這樣她也是很痛苦的。
2、師小結:同學們剛才所講的這一切,不管事身體上的痛苦還是精神上的痛苦,桑蘭全都承受了,而且是微笑著承受。桑蘭就是在用微笑告訴我們什么才是真正的堅強?就是因為堅強,天大的不幸并沒有讓她成為一個不幸之人,無用之人。相反,是堅強使她成了一個大幸之人,成為了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課文的重點是3——6小節,難點是理解“微笑著承受一切” 的真正含義。在初知課文內容后,我引導學生找到“堅強”一詞,也就找到了這篇課文的突破口。從重點詞引出了重點句:描寫桑蘭堅強的四個句子。這些語句需要學生通過揣摩并加以體會。在課堂上學生理解了這些句子,也就感悟了主人公是如何向命運挑戰的,也就能懂得一個人只有微笑著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挫折、煩惱,才能成為生活的強者。從而才能感悟主人公的堅強,才能感悟“微笑著承受一切” 的真正含義。
采用什么樣的手段來研讀這些句子呢?在試講時我是這樣設計的:在學生找出相關的句子后讓學生談談你讀懂了什么,讓學生通過討論感悟人物品質,但老師們感到這些句子理解起來不是很難,要讓學生去談,也談不出什么,這樣設計效果不是很好。經過一番思考后,我設計了如下的練習:
在桑蘭躺在床上不能動彈的時候,她(沒有掉一滴眼淚),這令(隊友們)感動。
在桑蘭配合醫生治療時,她(忍著劇痛哼著自由體操的樂曲),這令(醫生)感動。
在桑蘭纖細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動作時,她(總是累得氣喘吁吁、大汗淋漓)的,這令(周圍的人)感動。
在無數關心她的人面前,桑蘭(總是帶著動人的微笑),這令(所有的人)感動。
詞句所蘊含的情感只有 “意文兼顧”,才能體現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這個練習涵蓋了文本中3——6小節的內容。學生要完成這樣一個練習必須先要理解課文內容。這樣的練習,它將學生學習內容畫繁為簡,畫難為易,體現了一個語言訓練的過程。這一環節可以說是我本堂課的一個亮點。學生在填空的過程中可以從書上直接提取答案,可以要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概括。有過程才有方法可言,才有能力可言。學生既習得了教材的內容,又進行了語言的操練,達到了思維與語言的統一發展,從而積累了語言,真是一舉兩得。理解課文中的重點內容也就水到渠成。學生的情感就沿著這四個句子鋪設的心路一步一步走進這位堅強的小姑娘。桑蘭驚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感動了(隊友們)、(醫生)、(周圍的人),所有的人。此時此刻孩子感動,老師感動。我認為老師在引導學生學習這課時,千萬不可丟失掉這份美麗的“感動”。此時,再讓學生進行朗讀,他們的內心會涌起一種深深的感動,他們的心靈會受到一種震撼。他們飽含深情和敬佩,真正走進了文本。他們把課文的內容和感情通過自己的聲音再次體現出來這是一種在創造,是賦予作品以生命。以讀促情,以讀悟情,學生對桑蘭的敬佩之情也就油然而生。從這一重點難點的突破中,我感到老師在備課時一定要抓住文章的練點,讓學生穿行在字字句句的“密林” 中,讓他們沉浸其中,品味再三。
《微笑著承受一切》教案 篇6
走進新單位,有很多的不適應。最近上了一堂亮相課,課后請聽課的專家給予了指導,方感覺大學校果真有大學校之妙。領導們所評,一語中的,收獲頗豐,特記之。
導入環節:原先設計為從第一自然段桑蘭是我國最優秀的跑馬選手之一,我們就來看看她取得的輝煌賽績直接導入。第一次試教后,共進組的蔣老師提出建議,第二課時可對第一課時適應進行復習,整體回顧一下課文更好。于是第二次上課我調整為讓學生開火車復習生詞,讓學生抓住生詞說說課文大意導入。這一環節在課堂處理得并不理想。學生不能用簡練準確的語言概況課文大意,經何主任點撥,發現問題在于1、教師提問指向性要明確,如果一開始就明確“用一兩句話說說課文大意”,學生就不會羅羅唆唆說上一大堆的話了;2、如果出示課文所有的生詞,則要突出關鍵詞,讓學生知道圍繞哪幾個詞展開。否則學生容易眉毛胡子一把抓。3、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默寫重點詞,關鍵詞,讓學生復習生詞。
何主任看了我原先設定的教學目標后,指出教學目標中語文的工具性體現不夠,教學設計中也同樣存在這個問題,指導學生領悟語言,運用語言體現不夠。
按照學校尋根課堂以問題導學的要求,這篇課文還可以關注課題,讓課題升值,通過抓課題中的重點詞引導學生質疑,提煉出兩個問題:桑蘭承受了什么?她是怎樣微笑著承受一切的?而后一個問題,應該是本篇課文的主問題。
為了讓學生感受桑蘭承受了天大的不幸,我補充介紹了桑蘭17歲前的輝煌賽績,旨在讓學生體會這一意外對桑蘭來說不僅是身體的傷痛,生活的艱難,更是事業的中止,夢想的破碎。沈主任指出桑蘭承受的“一切”其實很廣泛,在三至六小節也有所體現,課堂上可以不對學生講,但作為教師在解讀教材時,應該能讀出這“一切”。我在教學處理時,忽視了對三年級學生默讀的訓練,默讀便于思考,便于讓學生提取出關鍵信息,也容易讓走神的學生集中注意力。我通過“哪些事桑蘭再也做不了?”讓學生體會“天大的不幸”,而忽視了從語言文字本身關注“不幸”的內容。學生上完課,對第二自然段的內容依然比較陌生。如果下次再上,我會抓住“重重地摔了下來”“完全失去知覺”“剛剛”“也許”這些詞,去具體深入地體會“天大的不幸”。一堂好的語文課應該是讓學生根據具體的語言文字去理解內容,再根據內容去品味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在感受桑蘭的堅強這一環節,我讓學生自讀課文,畫出讓自己感動的句子,再進行全班交流。我的原意旨在讓學生通過找句說出自己讀句的感受,而事實上學生只能找出句子,不會談感受或者所談過于簡單?磥砣粘E囵B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在書上作批注的習慣非常有必要。
在“隊友看望”環節,我的設計是“孩子,如果你就是桑蘭,你為什么不哭?”何主任提出這樣的假設其實不夠人文,其實學生的生活實際與桑蘭相差很遠,即便進行假設,學生的理解也不見著深入?梢酝ㄟ^想象:隊友們看到病床上的桑蘭表現如何?可以問問隊友:你為什么哭?桑蘭又會怎么安慰隊友?從而理解“反而”“急切”兩個詞,進而感受桑蘭的堅強。這里通過鮮明的對比寫出桑蘭的堅強,在朗讀訓練時,亦可讓學生對比著讀,在對比中體會桑蘭的堅強。
在“康復治療”環節,我通過讓學生理解“劇痛”“為什么哼樂曲”讓學生讓孩子讀出自己的感動,感受桑蘭的堅強。這樣的設計同樣存在語文工具性模糊的缺陷。主治醫生的話語目的在于側面烘托出桑蘭的堅強,從他的話語入手,則可做到目標指向表達,如進行說話訓練:主治醫生會怎樣對別的患者說?在運用中理解語言,運用語言。而“哼樂曲”本身就直接體現了桑蘭的堅強,無需到最后以標簽式出現!皠⊥础弊寣W生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其實也有些牽強,學生自身遭遇“劇痛”的機會是少之又少的,可以換一個角度,你們見過的什么樣的痛可以稱之為“劇痛”,一般人會有怎樣的表現?這樣的提問,學生回答起來更有指向性。學習語文,不僅要讓學生知道課文寫了什么,而且要讓學生知道,課文是怎么寫的,也就是關注語言形式。課文是怎樣寫出桑蘭的堅強的?有正面的直接描寫,也有側面烘托。
在“學會自理”環節,我原先的設計中也想到換句比較體現三個“自己”和“簡單得不能再簡單”在句中的意義:更能體現桑蘭的不容易?稍诮虒W處理時,只讓學生知道這些詞句不能少,而未能讓學生的認識上升到普通的詞也能夠表達出桑蘭簡單動作的艱辛,從而可見她的堅強。
在“品味話語”環節,一句話一顆心,你讀出了桑蘭一顆怎樣的心?從這句話中你感受到桑蘭的什么?這里亦可解讀為她的信念與樂觀?梢酝ㄟ^多種層次的,充滿激情的引讀實現課堂目標。學生讀不出老師預料的感覺正是因為前面學生對桑蘭堅強的認識不夠深入。
在最后的拓展環節:用桑蘭的新輝煌點明用堅強、不屈、樂觀就可以承受一切的艱難險阻。最后讓學生以“桑蘭姐姐,我想對你說……”為開頭說幾句話,學生表達都是口號式,如果換個角度,海外人士、隊友、旁觀者、殘疾人、對生活失去信心的人,我們自己會怎么對桑蘭說?這樣就可以打開思路,讓學生自主選擇角色,練習語言表達,用不同的身份來多角度的表達自己對桑蘭的敬佩之情。同時也將學到的語言運用于實際,在自我表達中學會正確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如果學生說話不能深入,可以讓學生聯系課文內容:“當的時候,你。”力求讓學生把書本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上課前有很大壓力,可看看自己備的課文就是《微笑著承受一切》,不禁啞然失笑。微笑著面對新的環境,微笑著面對所有的壓力,微笑著面對新的生活。
《微笑著承受一切》教案 篇7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03
《微笑著承受一切》教學案例
(教師有感情地范讀第五自然段)
師:聽了老師的朗讀,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jcsycorp.com】
生:我看到桑蘭在吃飯、穿衣時累得氣喘吁吁、大汗淋漓。
師:那“氣喘吁吁”是什么意思?
生:那就是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
生:喘氣喘得很急。
生:喘得很響。
師:大家說得都很好。那什么是“大汗淋漓”呢?
生:滿頭都是汗,連衣服都濕了。
生:臉上的汗不停地往下流。
師:你們平時吃飯、穿衣時會累得這樣氣喘吁吁、大汗淋漓嗎?
生齊說:不會。
師:對呀。對于我們大家來說,每天都要自己吃飯、穿衣,這些事情簡單地不能再簡單了。可桑蘭都已經這么大了,為什么會累得氣喘吁吁、大汗淋漓呢?
生:因為她受傷了,而且下半身都已經癱瘓了。
生:她第六、第七根脊椎骨骨折,胸部以下已經完全沒有知覺了。
師:現在請大家閉上眼睛,想象自己就在桑蘭的病床前,F在的桑蘭正在吃飯,你看到什么了?
生:我看到她連勺子都很難拿住。
生:我看到她拿著勺子艱難地把飯送到嘴邊,可就是送不到嘴里,一不小心飯勺就掉在了地上。
師:那怎么會掉了呢?
生:因為她的手已經沒力氣了。
生:我看著飯勺掉了,我就幫她撿起來,擦干凈,重新遞給她。
生:這次她又舀了一勺飯,艱難地往嘴里送,這次終于成功了。
生:我看到她的臉上露出了微笑。
師:桑蘭終于吃到了一口飯,可她已經累得——
生齊說:氣喘吁吁、大汗淋漓。
生:我還看到桑蘭的臉上都是汗水。
生:她還喘著粗氣,只能靠在床上休息了。等有些力氣了再吃一口。
師:大家的想象,讓我也看到了桑蘭吃飯時的情景,看到了一個堅強的桑蘭。那請大家想想,怎樣才能讀好這一段呢?
生:“一天一天”要讀得慢一些,因為這些日子對于桑蘭來說,過得非常的艱難,非常的漫長。
生:三個“自己”要讀出高興、興奮的語氣。因為,能夠自己做這些事情對于桑蘭和關心她的所有人來說,都是一件多么高興的事!
生:讀“氣喘吁吁、大汗淋漓”時應該重點強調一下,以突出桑蘭的那種堅強。
師:大家說的真好,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感受一下桑蘭堅強的精神!靖兄x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jcsycorp.com】
【評析】在這一段的教學中,教師讓學生進行想象,把不容易深入體會的事例感受得真真切切。想象的力量是無窮的,學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去親眼感受桑蘭吃飯時的情景。這些對于平常人來說是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事對于桑蘭,要付出多大的艱辛。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把看到的情景說出來,從而來感受桑蘭那種堅強的精神。學習課文,最重要的一點,不僅要理解文章內容,還要能把自己對文章的體會、理解用自己的朗讀表現出來。因此,在教學時,教師還適時的引導學生說說應該如何朗讀才能讀出自己的感受。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學生的朗讀水平。這樣,使學生更真切地感受到了桑蘭面對這天大的不幸時是那么的堅強、優秀。
王紅
轉載自
《微笑著承受一切》教案 篇8
分享精彩 《微笑著承受一切》教學片斷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1
作者: (小學語文 課程直屬小學語文)
《微笑著承受一切》(第二課時)教學片斷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通過學習這篇課文的第一、二自然段,知道了桑蘭在比賽中不幸摔下,導致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覺。請一位同學讀一讀課文的第一、二自然段。
生:(讀)
師:你讀得真好!那么桑蘭是怎樣面對這天大的不幸的呢?這節課我們就繼續學習這篇課文。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的第三至七自然段,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回答桑蘭是怎樣面對這天大的不幸的呢?用直線畫出來。
生:(讀、畫)
師:哪些同學找到了?
生:這句話是在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桑蘭這個堅強的小姑娘,她用微笑承受著一切,贏得了海內外人士的敬佩。
師:(出示這句話)請同學們再默讀課文第三至七自然段。用曲線畫出具體描寫“桑蘭這個堅強的小姑娘,她用微笑承受著一切,贏得了海內外人士的敬佩”的句子。
生:(再讀)
師:你們找到了嗎?
生:找到了。
師:誰來說說你找到的是什么句子?
生:前來探望的隊友們看到桑蘭脖子上戴著固定套,躺在床上不能動彈,都忍不住失聲痛哭。但桑蘭沒有掉一滴眼淚,反而急切地詢問隊友們的比賽情況。
師:找得很對。(投影出示)隊友們看到桑蘭的傷勢后都忍不住失聲痛哭,而桑蘭表現得怎樣?
生:桑蘭沒有掉一滴,反而急切地詢問隊友們的比賽情況。
師:對了。那么我們應該讀出怎樣的語氣呢?
生:應該讀出堅強的語氣。
師:你能用堅強的語氣讀一讀這兩句話嗎?
生:能!
師:好,那你來讀一讀。
生:讀
師:你讀得真好!聽了你的朗讀,老師感覺到了桑蘭的堅強。還有哪些句子也能說明她很堅強?
。裕
推薦理由:這個教學片斷運用了“以點帶面”的手法,通過最后一個自然段(中心句)引出第三至六自然段的教學,且朗讀教學貫穿教學的全過程。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使學生深切體會到桑蘭面對重大不幸,仍能堅強樂觀,積極對待人生的精神。
《微笑著承受一切》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榮”“紐”等11個生字,會寫“操”“選”等10個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會用“詢問、意外”造句。(重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桑蘭如何微笑著承受傷痛和不幸,學習桑蘭堅強不屈的精神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重點)
3.了解作者是怎樣刻畫出桑蘭這一人物形象的。(難點)
二教學重難點:
1.體會桑蘭遭遇頸椎骨折,后半生可能永遠在輪椅上度過的巨大不幸時,仍微笑著面對一切的堅強不屈的精神和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
2.全文通過隊友看望、進行康復治療和學會自理等具體事例的敘述,對桑蘭的語言、神態、動作作了細致生動的描繪,刻畫出桑蘭積極樂觀、堅強不屈的形象,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桑蘭的贊揚與敬佩。
三文本解析
1.題目解讀
“微笑著”,表面指略帶微笑。“承受”,指接受,禁受。“一切”,指全部的。以此為題,能夠引起讀者強烈的閱讀興趣,迫切想知道到底是什么人,“微笑著承受什么”。
2.文章脈絡
全文共七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交代桑蘭是我國女子體操隊優秀的跳馬選手。“5歲開始練體操,12歲入選國家隊,曾多次參加重大國際比賽,為國家贏得了榮譽”等詞語表現出桑蘭的優秀。第二自然段寫桑蘭在第四屆世界友好運動會上不幸從馬箱上摔下來、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覺、他的后半生也許永遠在輪椅上度過等詞語表明了桑蘭意外遭遇的天大不幸。第三至第六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描述了桑蘭面對傷痛和不幸,堅強不屈,微笑著承受一切。課文抓住桑蘭面對失聲痛哭的隊友“沒有掉一滴眼淚,蕟而急切地詢問隊友們的比賽情況”,
進行康復治療時“一邊忍著劇痛配合醫生,一邊輕輕哼著自由體操的樂曲”,“氣喘吁吁、大汗淋漓”的練穿衣、吃飯以及桑蘭出院時說的一番感人肺腑的話,形象地刻畫出桑蘭堅強不屈的精神,反映了桑蘭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同時,課文還通過隊友的失聲痛哭、主治醫生對桑蘭的稱贊,從側面反映了桑蘭的堅強。第七自然段寫桑蘭的堅強贏得了海內外人士的敬佩。
3.寫作精華
運用具體事例反映人物品質。
(1)在寫人的文章中,可以通過具體事例反映人物特點及品質。本文就恰當地通過“隊友看望,進行康復治療和學會自理”等具體事例的敘述,刻畫出桑蘭積極樂觀、堅強不屈的形象,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桑蘭的贊揚與敬佩。
。2)本文的語言基調是贊嘆與敬佩,“最優秀”“多次”“重大”“贏得”等詞語,語氣贊嘆,語調舒展洋溢。桑蘭比賽中意外的不幸,堅強不屈,微笑著承受一切,語氣堅實、贊嘆、敬佩,對重點詞語加以潤色,如“沒掉一滴眼淚,反而急切地詢問”“一邊忍著一邊輕輕哼著”“氣喘吁吁大汗淋漓”,表現桑蘭的堅強不屈,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4.主題思想
桑蘭是優秀的體操運動員,如今她再也不能在賽場上跳躍,失去了運動能力,遭遇不幸后,年僅17歲的她接受康復治療,需要忍受劇痛,失去生活的輕松,癱瘓后,后半生也許要永遠在輪椅上度過,失去了生活的自由,很難刷牙、穿衣、吃飯,失去了自理能力。桑蘭必須承受這常人難以想象的一切不幸。
四.重點篩選
1.生字(音、形):操選跡屆試箱固套詢療
2.形近字:練(煉)紐(扭、鈕)椎(推、錐)脖(勃)精(睛、經)
3.詞語:榮譽:光榮的名譽。
意外:意外之料的事。
毅力:持久的意志。
氣喘吁吁:形容累的上氣不接下氣的樣子。
屈服:對外來的壓力妥協讓步,放棄斗爭。
3.近反義詞:(近)優秀——優良堅強——頑強探望——看望
敬佩——敬仰急切——迫切
(反)堅強——軟弱簡單——復雜屈服——反抗
開始——結束永遠——暫時
5.多音字曾---céng(曾經)zēng(曾孫、曾祖)折:zhé(折斷)shé(折本)zhē(折騰)
彈---dàn(子彈、彈丸)tán(彈出)
6.重點句解析
。1)每天上午和下午,醫生都要給桑蘭進行兩小時的康復治療,從手部一直推拿到胸部。桑蘭總是一邊忍著劇痛配合醫生,一邊輕輕哼著自由體操的樂曲。
表面上看著很輕松,實際上忍受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痛苦。
(2)主治醫生拉格納森感動的說:“這個小姑娘用驚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給所有的患者做出了榜樣。
主治醫生的話進一步體現了桑蘭的可敬與可愛。
五.課堂流程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教師引領
1、名言誦讀:
2、激情導入:
3、有感情的課題,讀完課題你知到了什么?或是想知道什么?
4、帶著這些問題,有自己喜歡的方式快速讀課文,讀完后解決哪些問題。
。ǘ┳灾鲗W習,多元選擇
1.出示快樂導航
2.自讀課文2-3遍,畫出生字,標自然段序號,用橫線畫優美句子,然后查、記、寫。
3.小組內合作找出近反義詞、多音字、重點詞語意思。
。ㄈ┖献魈骄浚瑤头鲇柧
1.小組內給生字注音,對子之間互讀、互考、糾正生字發音。
2.小對子之間讀通課文。
3.找其他小組比賽字詞部分的學習情況
(四)展示提升,穿插鞏固
1.分組板演相關內容,剩余同學練讀課文
板演要求:誦讀快,字跡工整,大方美觀,用雙色粉筆。
練讀要求:注意力集中,大聲,動作,表情到位
2.各組帶讀相關板塊,小老師大聲,讀準字音。
3.開火車讀詞語-炒豆子游戲(加深對詞語的印象,以便熟練掌握)
4.易錯字提示:
。ㄎ澹┊斕梅答仯_標測評
1.檢測后進生學習情況,不過關小老師課下幫扶。
2.獨立完成快樂導航字詞部分,疑難問題做上記號。
第二課時
復習導入:聽寫生字詞
一、明確目標,教師引領。1、請自由朗讀課文,劃出描寫桑蘭的運動生涯的句子?2、就在這短短的運動生涯里,桑蘭贏得了許多榮譽。3、哪些語句可以看出桑蘭表現得非常堅強?請默讀3——6小節,劃出有關句子。(出示四個句子)
二、自主學習,多元選擇。
1,速讀,了解作者,圈點疑難。
2,細讀,疏通文意,小組內討論交流。
3,研讀,深入分析,總體把握分析解決問題在桑蘭躺在床上不能動彈的時候,她(沒有掉一滴眼淚),這令(隊友們)感動。在桑蘭配合醫生治療時,她(忍著劇痛哼著自由體操的樂曲),這令(醫生)感動。在桑蘭纖細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動作時,她(總是累得氣喘吁吁、大汗淋漓)的,這令(周圍的人)感動。在無數關心她的人面前,桑蘭(總是帶著動人的微笑),這令(所有的人)感動。
4.創讀,獨特感悟,情感升華。
四.展示提升,穿插鞏固。
個人朗讀:挑選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或一句話,為什么喜歡?
1.組合分角色:
2.組之間賽讀:聲音、動作、表情、各組學生的注意力。
3.復述課文(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從中學到了什么道理?)
第三課時
復習導入:背誦課文,談感受。
一.明確目標,教師引領。
以“桑蘭是一個怎樣的人”這一問題為主線,抓住“優秀”“不幸”“堅強”這三個詞語理清脈絡,展開研讀,品味詞語,感悟品格?勺寣W生自主選擇研讀段落,充分體現設計的彈性,給與學生較大的自主學習空間。
二.展示提升,穿插鞏固。
啟發學生充分理解桑蘭之后,讓孩子的心靈插上翅膀,幻想自己來到桑蘭病床前,對此展開豐富的想象。然后,又引導他們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想象的畫面,具體感受桑蘭的堅強。最后,讓學生朗讀課文。這樣,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他們的想象能力與朗讀水平,更是學生真切感受到主人公以堅強面對天大不幸的超乎尋常的優秀,體現設計者的匠心。
《微笑著承受一切》教案 篇10
學生應該是第一位的
師:年僅17歲的體操運動員桑蘭,因為意外而造成了嚴重癱瘓,從此她將告別賽場,在輪椅上度過她的一生。然而,這位小姑娘竟然以驚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微笑著承受著這一切,課文到這里也就結束了。同學們,讀完了課文,你們還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1:我想知道,桑蘭現在身體怎么樣了?
師:你真善良!
生2:我想知道,桑蘭現在刷牙、洗臉、穿衣服是不是還會累得氣喘吁吁、大汗淋漓的?
師:你真有同情心!
生:我想知道,桑蘭現在每天做些什么?
……
師:老師和你們一樣,讀完課文,非常想知道桑蘭的近況,于是老師就上網查找資料。網上的信息真多,你想要的答案都有。老師只是下載了其中的一小部分,下課后可以給大家看看。以后你們遇到想弄明白的問題,上上網,查查資料,會有許多收獲的!想試一試嗎?
面對新世紀的挑戰,為了實現教育的跨越式發展,我們必須將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作為滲透整個素質教育的核心要素,并力求將信息素養的培育融入有機聯系著的教材、認知工具、網絡以及各種學習與教學資源的開發之中,以形成人對信息的需求,培養人查找、評估、有效利用、傳達和創造具有各種表征形式信心的能力。這是新課改賦予我們的研究新課題。
我在教學《微笑著承受一切》這篇課文時,采用引發學生提問的方式,試圖來培養學生走出教材、進行拓展性探究學習的習慣,從而來激發三年級學生收集信息的興趣。課堂上學生的反響讓我意識到了以往教師包括本人總習慣于發號施令來要求學生做這做那,其實無形中會給學生造成心理壓力,學生完全是處于一種無奈、被動地接受狀態,因此,學生的情緒是低落的、消極的。而課堂上如果能夠真正地實行師生間的平等對話,那么學生就能在愉悅之中自主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學生確實應該是第一位的!
“老師,怎樣才能查到桑蘭的有關材料?”
“老師,我家沒有電腦。”
“是啊,我家也沒電腦!
……
是啊,學生家里沒電腦,談什么上網查資料?!我終究還是把學生撂在了一邊,脫離了學生的實際而在高談闊論!學校的網絡教室空著,我為什么不把學生帶進網絡教室,指導他們上網瀏覽呢?
現階段我們應研究的問題要著眼于課程改了什么為什么改?怎么改?的為題。對農村中小學怎樣改?條件是什么對城鎮中小學怎樣改?革改哪些?等內容。若是農村與城鎮的改革方案同一要求的話……可能還是有難度的。比如:就農村學生所用的教科書與城鎮學生用的教科書相比較城鎮的卻是彩色板而農村學生那里見到過彩色的書呀?這不是難嗎?農村怎樣改?有實驗器材嗎沒有有實驗經費?基地嗎?沒有有先進的教學設備嗎也沒有既然這些最基本的都沒有要談改革行嗎?
《微笑著承受一切》教案 篇11
一、目標點擊:
桑蘭是優秀的體操運動員,如今她再也不能在賽場上跳躍,失去了運動能力,遭遇不幸后,年僅17歲的她接受康復治療,需要忍受劇痛,失去生活的輕松,癱瘓后,后半生也許要永遠在輪椅上度過,失去了生活的自由,很難刷牙、穿衣、吃飯,失去了自理能力。桑蘭必須承受這常人難以想象的一切不幸。
二、字詞樂園
1. 畫出文中的生字、好詞、好句。
2. 給課后生字組詞、找出形近字、近義詞、反義詞、多音字,給生字描紅。
3. 看拼音,寫詞語。
tǐ cāo shì tiào xún wènguó jì
( ) ( ) ( ) ( )
tòng kū mǎ xiāng zhì liáogù dìng tiào
( ) ( )
三、選字填空。
界 屆 世( ) 第十( ) 眼( ) ( )時
故 固 ( )事 ( )定 堅( ) ( )鄉
四、選詞填空。
發生 發現 發明
1.桑蘭在試跳時( )了意外情況。
2.愛迪生( )了電燈。
3.這兩天,我( )她好像有什么心事。
堅強 頑強 剛強
4..桑蘭是一個( )的人,面對困難從不叫苦。
5.在戰爭年代,許多革命者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都表現得非常( ),從不屈服。
6.桑蘭以( )的毅力同病魔作斗爭,微笑著承受一切。
四.課內閱讀。
1.前來探望的隊友們看到桑蘭脖子上戴著固定套躺在床上不能動彈都忍不住失聲痛哭但桑蘭沒有掉一滴眼淚反而急切地詢問隊友們的比賽情況
。1)給這段話加上合適的標點符號。
。2)這段話運用了( )(正面 側面)描寫,表現了桑蘭 ( )的精神.
。3)隊友們失聲痛哭的原因是( )
2.桑蘭這個的小姑娘,她用承受這一切,贏得海內外人士的敬佩。
。1)在橫線上填上合適的詞。
(2)聯系課文,寫出加點詞的近義詞。
承受——( ) 敬佩——( )
(3)桑蘭“承受這一切”中“一切”指( )
《微笑著承受一切》教案 篇12
導航臺
一、課文主要內容及思路導讀
誰“微笑著承受一切”?這“一切”,指什么?好為什么會“微笑著承受一切”呢?讀一讀課文你就知道了。
這是一篇寫人的記敘文。全文記敘了我國女子體操隊跳馬運動員桑蘭在參加一次世界性的體肓競賽時意外地從馬箱上摔下來,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覺,而是微笑著承受常人無法承受的一切。贊揚了桑蘭堅強不屈的精神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全文共7個自然段,可以分為四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了桑蘭是我國女子體操隊優秀的跳馬選手。
第二段(第2自然段),寫桑蘭在美國紐約第四屆友好運動會上不幸從馬箱上摔下,斷了脊椎骨,她的后半生也許永遠要在輪椅上度過。
第三段(第3-6自然段),描述了桑蘭面對傷痛和不幸,堅強不屈、微笑著承受一切,這里全文的重點段。
第四段(第7自然段),桑蘭以無比的勇氣,一貫的微笑贏得了海內外人士的敬佩。
課文通過對桑蘭的語言,動作等細節的生動描寫,再現了桑蘭堅強的形象。
精品屋
二、課文精彩片斷欣賞
精彩片斷(一)
片斷點評
每天上午和下午,醫生都要給桑蘭進行兩小時的康復治療,從手部一直推拿到胸部。……
[欣賞]
這似乎讓我想起了軍神劉伯承,在不打麻藥的情況下進行手術,卻將醫生的刀數數得一點不差。而我們這篇課文的主角——17歲的桑蘭一邊忍著劇痛,一邊哼著自由體操的樂曲,這是桑蘭在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也在安慰別人,不愿他人因為自己的傷痛而難過,表現了桑蘭的樂觀精神。
精彩片斷二
片斷點評
桑蘭這個堅強的小姑娘,
她用無比的勇氣承受著一切,
她以一貫的微笑贏得了海內外人士的敬佩。
[欣賞]
“一切”是指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全部艱難困苦,桑蘭都用“無比的勇氣”承受,“一貫的微笑”迎接著,她不愧是個“堅強的小姑娘”,她這種頑強的意志、樂觀的精神贏得了海內外人士的敬佩。
金手指
三、表達方法指導
在三年級第一學期,我們就知道了寫人要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等方面來寫。這篇課文是寫人的,描寫的是17歲的桑蘭,文章也是通過對語言、動作等細節描寫塑造人物形象的。這兒單講語言這個方面。全文對桑蘭的語言進行直接描寫只有一處,第6自然段,桑蘭說:“我決不向傷痛屈服,我相信早晚有一天能站起來!”話雖不長,但讓人感受到一股頑強的生命的力量,尤其是“決不向”,充分表現了桑蘭克服困難的決心和信心。所以這一句話在表現人物性格上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同學在習作中已經開始敘述人物的語言了。在描寫人物語言時一定要注意是不是表現了這篇文章中人物的性格特點。為塑造人物形象服務。如果不是,就是再美的語言也要妒忌痛割愛。
有一位同學在一篇寫妹妹的習作中就從描寫人物語言方面來寫妹妹的純潔善良,天真無邪。“姐姐,昨晚我看了電影《孔雀公主》以后,心想:孔雀公主能用露水治好老奶奶的眼睛,我就不能治好樓下李奶奶的眼睛嗎?”“姐姐,你說我的露水能治好李奶奶的眼睛嗎?”未見其人,先聞其聲,一個熱心可愛的小妹妹出現在我們面前。
益智園
四、創新與實踐
1、關于桑蘭的受傷、治療及生活情況,中央電視臺體育欄目及倪萍阿姨主持的《談話》節目中曾作過專題報道。同學們可以課后查閱報紙雜志、音像資料,準備充分后,開展一次“桑蘭故事報告會”。
2、小小的桑蘭具有著驚人的毅力,同學們一定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你能給桑蘭姐姐寫一段話,談談自己的感受嗎?
桑蘭姐姐: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