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語文活動課形式教學《陶罐和鐵罐》(精選13篇)
借語文活動課形式教學《陶罐和鐵罐》 篇1
小學語文第七冊其中一篇課外閱讀課《陶罐和鐵罐》是一篇寓言故事。教學這則寓言,我們采取語文活動課的形式采進行。
這則寓言告訴人們:人都有長處不口短處,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教育學生在學習上要懂得取長補短,互相學習,無論什么時候部不能驕傲自大,必須謙虛謹慎,怎樣才能把這則寓言的寓意真正滲透到學生的思想中去,使他們在學習、工作中明白人各有所長,能正確對待別人的長處,和睦相處,共同為集體,為社會作出貢獻。我們采用話劇的手法把這則寓言的深刻寓意表現出來,讓學生看后有身臨其境之感從中懂得道理,受到教育。
開門見山:講臺正中是公正人(老師),左邊是陶罐的扮演者,右邊是鐵罐的扮演者,他們頭上分別帶著涂上彩色花紋的陶罐和鐵罐的頭飾
。ㄌ展薜纳袂槭侵t虛的,而鐵罐表現出來的是一副驕傲的樣子)。兩旁坐著熱情的觀眾。
第一幕:鐵罐奚落陶罐
老師開場白:國王的御廚里有兩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鐵的。驕傲的鐵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鐵罐:“你敢碰我嗎?陶罐子! (傲慢地問)
陶罐:“不敢,鐵罐兄弟。” (謙虛地回答)
老師: “鐵罐為什么敢這樣問陶罐?”
觀眾(1):“因為鐵罐堅固,不怕碰撞,這也是鐵罐的優越性。”
觀眾(2) :“鐵罐認為陶罐經不起它的碰撞才敢這樣問!
鐵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輕蔑的神氣)
陶罐:“我確實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爭辯說)我們生來就給人們盛東西的,并不是來互相碰撞的,說到盛東西,我不見得比你差,再說……!
鐵罐:“住嘴” (惱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過不了幾天,你就會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 (氣勢洶洶)
陶罐:“何必這樣說呢?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顏悅色)
鐵罐:“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我們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老師:“鐵罐為什么看不起陶罐?越來越傲慢無理?”
觀眾(3):“鐵罐自以為不怕碰撞就了不起,盲目自大,說話尖刻,不尊重別人,更是沒有正確評價自己!
老師:“陶罐爭辯說:‘我們生來就是……!@句話說明了什么?”
觀眾(4):“陶罐‘爭辯’,說明陶罐謙虛并不是懦弱。我們應發揮自己的作用,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作貢獻,不能比長處斗自大!
老師:“從陶罐和鐵罐的對話中,可以看出什么?”
觀眾(5):“鐵罐蠻橫無理,充分暴露了鐵罐只看到自己的長處,看不到別人長處的缺點。而陶罐謙虛但不懦弱,對鐵罐的不講道理,陶罐不再理會它了。”
第二幕:世界的變化
老師: (有感情地對白)時間在流逝,世界上發生許多事情,王朝覆滅了,宮殿倒塌了,兩 只罐子遺落在荒涼的場地上。上面覆蓋了厚厚的渣滓和塵土。
(陶罐和鐵罐坐下伏在桌子上)
第三幕:陶罐和鐵罐的變化
老師:許多年過去了,有一天人們來到這里,掘開厚厚的堆積物,發現了那只陶罐。 (用 手拍拍陶罐)
觀眾(6) : “喲,這里頭有一只罐子!” (表情驚訝地)
(陶罐慢慢地站起來,彎著身子。)
觀眾(?) :“真的,一只陶罐?” (高興得大聲叫起來)
老師:慢慢地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凈,和它當年在御廚的時候一樣光潔、樸 素、美觀。 (老師表演)
觀眾(8) : “多美的陶罐!” “小心點,千萬別把它碰壞了,這是古代的東西,很有價值 的。 ”
陶罐: (站起身) “謝謝你們!” (興奮地說) “我的兄弟鐵罐就在旁邊,請你們把它掘出 來吧,它一定悶得夠受!
老師:人們立即動手,翻來覆去,把土地都掘遍了。但是,連鐵罐的影子也沒見到,不知道它在什么年代完全氧化了,早已無影無蹤(鐵罐取下頭飾,回到觀眾席)。
老師: “人們為什么會找不到鐵罐?”
觀眾(9) : “鐵罐雖然不怕碰撞,但經不起時間的考驗,隨著天氣的變化,被氧化了。連痕跡都找不到了!
老師:“在這里。鐵罐的下場和陶罐不朽的文物價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老師總結:這則有趣的寓言故事已經表演完畢,在此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對扮演陶罐、鐵罐的同學和部分觀眾的表演表示感謝,他們精彩的、惟妙惟肖的表演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在,有一個問題請同學們思考并回答:
“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并結合實際談談自己在學習或生活中有什么感受!
(這時,同學們都熱烈討論,互相談自己的感受。)
大家認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集體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比人優越。也沒有理由驕傲。比不上別人也不要消沉,要發揮自己的長處,互相合作、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為社會作貢獻……。
。ㄕ執展、鐵罐的扮演者和部分同學談體會。)
陶罐扮演者:“我是一個謙虛而又不懦弱的陶罐的扮演者 但在實際中我可不是一個謙虛的人……。
鐵罐扮演者:“我是一個驕傲而又盲目自大的鐵罐的扮演者。從這個角色中我感受到鐵罐因為看不起別人的長處也看不到自己的缺點,而得了個可悲的下場.希望自己在學習中不重蹈鐵罐的覆轍……!
同學:暢談自己的體會……。
老師:這是一堂寓意深刻的思想教育課,同學們積極參與、踴躍發言,談自己的優點和不足,談改正的方向……收到預期的效果。
借語文活動課形式教學《陶罐和鐵罐》 篇2
珠海市香洲第四小學 謝如娜
小學語文第七冊其中一篇課外閱讀課《陶罐和鐵罐》是一篇寓言故事。教學這則寓言,我們采取語文活動課的形式采進行。
這則寓言告訴人們:人都有長處不口短處,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教育學生在學習上要懂得取長補短,互相學習,無論什么時候部不能驕傲自大,必須謙虛謹慎,
怎樣才能把這則寓言的寓意真正滲透到學生的思想中去,使他們在學習、工作中明白人各有所長,能正確對待別人的長處,和睦相處,共同為集體,為社會作出貢獻。我們采用話劇的手法把這則寓言的深刻寓意表現出來,讓學生看后有身臨其境之感從中懂得道理,受到教育。
開門見山:講臺正中是公正人(老師),左邊是陶罐的扮演者,右邊是鐵罐的扮演者,他們頭上分別帶著涂上彩色花紋的陶罐和鐵罐的頭飾
(陶罐的神情是謙虛的,而鐵罐表現出來的是一副驕傲的樣子)。兩旁坐著熱情的觀眾。
第一幕:鐵罐奚落陶罐
老師開場白:國王的御廚里有兩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鐵的。驕傲的鐵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鐵罐:“你敢碰我嗎?陶罐子!(傲慢地問)
陶罐:“不敢,鐵罐兄弟。”(謙虛地回答)
老師:“鐵罐為什么敢這樣問陶罐?”
觀眾(1):“因為鐵罐堅固,不怕碰撞,這也是鐵罐的優越性!
觀眾(2):“鐵罐認為陶罐經不起它的碰撞才敢這樣問。”
鐵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輕蔑的神氣)
陶罐:“我確實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庌q說)我們生來就給人們盛東西的,并不是來互相碰撞的,說到盛東西,我不見得比你差,再說……。”
鐵罐:“住嘴”(惱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過不了幾天,你就會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氣勢洶洶)
陶罐:“何必這樣說呢?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吧,有什么可吵的呢!”(和顏悅色)
鐵罐:“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我們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老師:“鐵罐為什么看不起陶罐?越來越傲慢無理?”
觀眾(3):“鐵罐自以為不怕碰撞就了不起,盲目自大,說話尖刻,不尊重別人,更是沒有正確評價自己。”
老師:“陶罐爭辯說:‘我們生來就是……!@句話說明了什么?”
觀眾(4):“陶罐‘爭辯’,說明陶罐謙虛并不是懦弱。我們應發揮自己的作用,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作貢獻,不能比長處斗自大!
老師:“從陶罐和鐵罐的對話中,可以看出什么?”
觀眾(5):“鐵罐蠻橫無理,充分暴露了鐵罐只看到自己的長處,看不到別人長處的缺點。而陶罐謙虛但不懦弱,對鐵罐的不講道理,陶罐不再理會它了!
第二幕:世界的變化
老師:(有感情地對白)時間在流逝,世界上發生許多事情,王朝覆滅了,宮殿倒塌了,兩只罐子遺落在荒涼的場地上。上面覆蓋了厚厚的渣滓和塵土。
(陶罐和鐵罐坐下伏在桌子上)
第三幕:陶罐和鐵罐的變化
老師:許多年過去了,有一天人們來到這里,掘開厚厚的堆積物,發現了那只陶罐。(用手拍拍陶罐)
觀眾(6):“喲,這里頭有一只罐子!”(表情驚訝地)
(陶罐慢慢地站起來,彎著身子。)
觀眾(7):“真的,一只陶罐?”(高興得大聲叫起來)
老師:慢慢地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凈,和它當年在御廚的時候一樣光潔、樸素、美觀。(老師表演)
觀眾(8):“多美的陶罐!”“小心點,千萬別把它碰壞了,這是古代的東西,很有價值的!
陶罐:(站起身) “謝謝你們!”(興奮地說) “我的兄弟鐵罐就在旁邊,請你們把它掘出來吧,它一定悶得夠受!
老師:人們立即動手,翻來覆去,把土地都掘遍了。但是,連鐵罐的影子也沒見到,不知道它在什么年代完全氧化了,早已無影無蹤(鐵罐取下頭飾,回到觀眾席)。
老師:“人們為什么會找不到鐵罐?”
觀眾(9):“鐵罐雖然不怕碰撞,但經不起時間的考驗,隨著天氣的變化,被氧化了。連痕跡都找不到了。”
老師:“在這里。鐵罐的下場和陶罐不朽的文物價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老師總結:這則有趣的寓言故事已經表演完畢,在此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對扮演陶罐、鐵罐的同學和部分觀眾的表演表示感謝,他們精彩的、惟妙惟肖的表演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F在,有一個問題請同學們思考并回答:
“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并結合實際談談自己在學習或生活中有什么感受!
。ㄟ@時,同學們都熱烈討論,互相談自己的感受。)
大家認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集體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比人優越。也沒有理由驕傲。比不上別人也不要消沉,要發揮自己的長處,互相合作、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為社會作貢獻……。
。ㄕ執展、鐵罐的扮演者和部分同學談體會。)
陶罐扮演者:“我是一個謙虛而又不懦弱的陶罐的扮演者但在實際中我可不是一個謙虛的人……。
鐵罐扮演者:“我是一個驕傲而又盲目自大的鐵罐的扮演者。從這個角色中我感受到鐵罐因為看不起別人的長處也看不到自己的缺點,而得了個可悲的下場.希望自己在學習中不重蹈鐵罐的覆轍……!
同學:暢談自己的體會……。
老師:這是一堂寓意深刻的思想教育課,同學們積極參與、踴躍發言,談自己的優點和不足,談改正的方向……收到預期的效果。
借語文活動課形式教學《陶罐和鐵罐》 篇3
小學語文第五冊其中一篇課文《陶罐和鐵罐》是一篇寓言故事。教學這則寓言,我們采取語文活動課的形式采進行。
這則寓言告訴人們:人都有長處不口短處,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教育學生在學習上要懂得取長補短,互相學習,無論什么時候部不能驕傲自大,必須謙虛謹慎,
怎樣才能把這則寓言的寓意真正滲透到學生的思想中去,使他們在學習、工作中明白人各有所長,能正確對待別人的長處,和睦相處,共同為集體,為社會作出貢獻。我們采用話劇的手法把這則寓言的深刻寓意表現出來,讓學生看后有身臨其境之感從中懂得道理,受到教育。
開門見山:講臺正中是公正人(老師),左邊是陶罐的扮演者,右邊是鐵罐的扮演者,他們頭上分別帶著涂上彩色花紋的陶罐和鐵罐的頭飾
(陶罐的神情是謙虛的,而鐵罐表現出來的是一副驕傲的樣子)。兩旁坐著熱情的觀眾。
第一幕:鐵罐奚落陶罐
老師開場白:國王的御廚里有兩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鐵的。驕傲的鐵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鐵罐:“你敢碰我嗎?陶罐子!保ò谅貑枺
陶罐:“不敢,鐵罐兄弟!保ㄖt虛地回答)
老師:“鐵罐為什么敢這樣問陶罐?”
觀眾1:“因為鐵罐堅固,不怕碰撞,這也是鐵罐的優越性!
觀眾2:“鐵罐認為陶罐經不起它的碰撞才敢這樣問!
鐵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保ㄝp蔑的神氣)
陶罐:“我確實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庌q說)我們生來就給人們盛東西的,并不是來互相碰撞的,說到盛東西,我不見得比你差,再說……。”
鐵罐:“住嘴”(惱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過不了幾天,你就會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保鈩輿皼埃
陶罐:“何必這樣說呢?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吧,有什么可吵的呢!”(和顏悅色)
鐵罐:“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我們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老師:“鐵罐為什么看不起陶罐?越來越傲慢無理?”
觀眾3:“鐵罐自以為不怕碰撞就了不起,盲目自大,說話尖刻,不尊重別人,更是沒有正確評價自己!
老師:“陶罐爭辯說:‘我們生來就是……!@句話說明了什么?”
觀眾4:“陶罐‘爭辯’,說明陶罐謙虛并不是懦弱。我們應發揮自己的作用,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作貢獻,不能比長處斗自大。”
老師:“從陶罐和鐵罐的對話中,可以看出什么?”
觀眾5:“鐵罐蠻橫無理,充分暴露了鐵罐只看到自己的長處,看不到別人長處的缺點。而陶罐謙虛但不懦弱,對鐵罐的不講道理,陶罐不再理會它了!
第二幕:世界的變化
老師:(有感情地對白)時間在流逝,世界上發生許多事情,王朝覆滅了,宮殿倒塌了,兩只罐子遺落在荒涼的場地上。上面覆蓋了厚厚的渣滓和塵土。
。ㄌ展藓丸F罐坐下伏在桌子上)
第三幕:陶罐和鐵罐的變化
老師:許多年過去了,有一天人們來到這里,掘開厚厚的堆積物,發現了那只陶罐。(用手拍拍陶罐)
觀眾6:“喲,這里頭有一只罐子!”(表情驚訝地)
。ㄌ展蘼卣酒饋恚瑥澲碜印#
觀眾7:“真的,一只陶罐?”(高興得大聲叫起來)
老師:慢慢地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凈,和它當年在御廚的時候一樣光潔、樸素、美觀。(老師表演)
觀眾8:“多美的陶罐!”“小心點,千萬別把它碰壞了,這是古代的東西,很有價值的!
陶罐:(站起身)“謝謝你們!”(興奮地說)“我的兄弟鐵罐就在旁邊,請你們把它掘出來吧,它一定悶得夠受!
老師:人們立即動手,翻來覆去,把土地都掘遍了。但是,連鐵罐的影子也沒見到,不知道它在什么年代完全氧化了,早已無影無蹤(鐵罐取下頭飾,回到觀眾席)。
老師:“人們為什么會找不到鐵罐?”
觀眾9:“鐵罐雖然不怕碰撞,但經不起時間的考驗,隨著天氣的變化,被氧化了。連痕跡都找不到了。”
老師:“在這里。鐵罐的下場和陶罐不朽的文物價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老師總結:這則有趣的寓言故事已經表演完畢,在此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對扮演陶罐、鐵罐的同學和部分觀眾的表演表示感謝,他們精彩的、惟妙惟肖的表演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F在,有一個問題請同學們思考并回答:
“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并結合實際談談自己在學習或生活中有什么感受!
。ㄟ@時,同學們都熱烈討論,互相談自己的感受。)
大家認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集體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比人優越。也沒有理由驕傲。比不上別人也不要消沉,要發揮自己的長處,互相合作、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為社會作貢獻……。
(請陶罐、鐵罐的扮演者和部分同學談體會。)
陶罐扮演者:“我是一個謙虛而又不懦弱的陶罐的扮演者但在實際中我可不是一個謙虛的人……。
鐵罐扮演者:“我是一個驕傲而又盲目自大的鐵罐的扮演者。從這個角色中我感受到鐵罐因為看不起別人的長處也看不到自己的缺點,而得了個可悲的下場.希望自己在學習中不重蹈鐵罐的覆轍……。”
同學:暢談自己的體會……。
老師:這是一堂寓意深刻的思想教育課,同學們積極參與、踴躍發言,談自己的優點和不足,談改正的方向……收到預期的效果。
借語文活動課形式教學《陶罐和鐵罐》 篇4
1、準備教學掛圖或投影片。
2、指導學生讀準生字的音,“恥、逝”是翹舌音,“素”是平舌音。指導學生書寫生字時,有些字可以通過和學過的形近字比較加以區別和識記,比如:惱和腦、捧和棒、樸和撲、受和愛、吵和沙、陶和淘?梢韵茸寣W生回憶學過的字的字形和字義,再分析這些字和它們相似的生字相同點和不同點,在區別形義的不同后記憶并書寫。重點指導以下幾個易寫錯的字,如“荒”的中間部分是“亡”,不要寫成“云”;“植”右邊里面是三橫,不要少寫一橫;“素” 中間部分是“幺”,不要少寫一點;“感”右上方不要少寫一點。
3、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或查詞典來理解“奚落、謙虛、傲慢、懦弱、相提并論”等詞語的意思。比如“奚落”,是用尖刻的話諷刺別人,使人難堪。聯系下文鐵罐說的“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這樣尖刻的話就是對陶罐的奚落,文中的泡泡作了這方面的提示。“相提并論”,是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來看待或評說的意思,課文中陶罐鐵罐雖然都是盛東西用的,但鐵罐自認為比陶罐強,不能把自己和陶罐放在一起比較。“和睦相處”,相處得平安和諧,不爭吵。通過讀上文陶罐的話,就能理解“和睦相處”的意思。
4、課文內容簡單易懂,生動有趣,應放手讓學生自讀,在自讀感悟的基礎上,教師作適當的指導。要引導學生抓住陶罐和鐵罐的對話,以及表現陶罐和鐵罐說話時的不同神態、語氣,體會他們的不同內心活動。比如:通過“你敢碰我嗎?”“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可以看出鐵罐的自以為是,傲慢無理。通過“不敢,鐵罐兄弟!薄昂伪剡@樣說呢?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吧”可以看到陶罐的謙讓寬容。在學生自讀后,教師要檢查學生自讀的情況?梢杂锰岢鰡栴}、組織討論的方式進行檢測:陶罐和鐵罐是怎樣對待對方的?讓學生找出對話部分,反復讀,根據課文對陶罐、鐵罐語言、神態的具體描寫,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鐵罐傲慢、蠻橫無禮;陶罐的謙虛、友善、寬容。繼而再提出:通過陶罐和鐵罐的故事想告訴我們什么?交流對課文蘊含道理的認識,要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和見解。如,要謙虛,不要驕傲;要多看別人的長處,要正確對待自己的不足;驕傲的人下場可悲。在學生說出以上認識后,再引導學生聯系已學過的課文和生活經驗加深理解。
5、本課通過對話展開情節,因此對話的朗讀是課文學習的重要內容。指導朗讀要注意:首先要弄懂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內心思想感情。有的語句沒點出說話時的神態,可引導學生從語句中體會該用什么語氣來讀。鐵罐可以按照“傲慢──輕蔑──惱怒──怒不可遏”,這樣的情感線索來體會朗讀時不同的語氣,“你敢碰我嗎?”語調上揚,有挑釁的意味,顯出他的傲慢;“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語調下沉,突出“懦弱”,以示看不起;“住嘴!……”由于陶罐言之有理,鐵罐惱羞成怒,因而聲高氣粗;“你算什么東西!”“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語調要緊湊高揚,讀出鐵罐混不講理,怒不可遏的心態。而陶罐自始至終是謙和寬容的態度,語言也是平和講理,語氣自然平穩。比如,“我確實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面對鐵罐的傲慢無理,陶罐據理力爭,“但不是懦弱”,語氣要加重,以表達自己不與之相碰的原因,以及內心的堅強。在自己反復朗讀體會的基礎上,再分角色來讀。分角色朗讀,要把角色不同的語氣讀出來,可同桌輪換分角色朗讀,也可集體分角色朗讀。
6、課后第二題是積累詞語的練習。可先讓學生畫出表現陶罐鐵罐神態動作的詞語,然后同學之間交流一下,再抄寫下來。比如:奚落、謙虛、輕蔑、惱怒、傲慢、羞恥、懦弱。如果學生認為其他詞句也很好,可以把更多的詞語抄寫下來。
7、選做題要求演故事。教師可在學生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后,組織學生表演,可讓學生自由選擇扮演其中的某個角色。只要不脫離課文的主題,要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對課文的內容作出補充。
借語文活動課形式教學《陶罐和鐵罐》 篇5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這則寓言故事所闡明的道理
2.抓住重點,詞句來讀懂課文,評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3.分角色朗讀課文,表演課本劇
重難點
抓住重點詞句讀懂課文,評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教學準備
教學基本模式
引——探——議——練
1. 創設情境,引疑激思
2. 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3. 議論爭辯,頓悟創新
4. 訓練技能,激勵發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則寓言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陶罐和鐵罐之間,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從中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
二、讀讀
1. 自由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 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3. 再讀課文,說說陶罐與鐵罐的異同。
三、演演
1. 學生選定自己樂于表演的角色。
2. 學生分小組演練,教師巡回指導。
3. 學生按課文所描述的“人物”的語言,表情進行表演。
4. 師生共同評議。
四、議議
1. 默讀課文。
思考:你喜歡陶罐還是鐵罐,為什么?
2. 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來評價“人物”,鼓勵學生發表不同見解
五、說說
1. 讓學生說說學了這篇課文,從中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2. 提示寓意:全面的看問題,懂得各人有各人的長處,無論什么時候都不能驕傲自大,要正視自己。
板書設計
19 陶罐和鐵罐
。o價之寶)陶罐——謙虛,友愛,善良
。o蹤無影)鐵罐——驕傲,自大,傲慢無理
借語文活動課形式教學《陶罐和鐵罐》 篇6
【教學目標】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學習正確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3.能積累描寫表現陶罐、鐵罐神態和動作的詞句,積累語言。
【教學重難點】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陶罐和鐵罐的對話、神態的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本課教學難點是課文所講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導入新課
1.認讀漢字,組詞。
2.根據詞語意思,找出相應的詞語。
給國王做飯的廚房。(御櫥)
用尖刻的話數說別人的短處,使人難堪。(奚落)
相處融洽友愛;不爭吵。(和睦相處)
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來看待。(相提并論)
3.回顧鐵罐的長處和陶罐的短處,用奚落引出新授。
4.交代學習目標:
a.能找出描寫表現陶罐、鐵罐神態和動作的詞句,積累語言。
b.分角色,有感情讀文。
c.讀懂課文內容,學習正確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ㄔO計意圖:通過詞語的鞏固,和課文內的簡單回顧,引出新授,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二、挖掘詞語,感悟鐵罐
1、學習指導一:
屏幕出示:
2.我能找出表現陶罐、鐵罐神態和動作的詞語。
a.回顧什么是神態描寫。
b.自由讀2——8自然段,用圓圈畫出陶罐和鐵罐神態和動作的詞語。
(1)請生拿出筆,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畫。
。2)生自由讀文,匯報,把生找到的詞語板書(板書:鐵罐:奚落、傲慢、輕蔑、惱怒,陶罐:謙虛、爭辯)。
。3)請生看板書,齊讀詞語,師糾正錯誤讀音,對于難讀詞語師范讀,生跟讀。
2.理解詞語,感悟鐵罐。
再讀這三個詞,圍繞這三個詞語理解鐵罐的傲慢。
。1)師:這三個詞語都是寫鐵罐態度傲慢,現在請大家默讀課文2-8自然段,從鐵罐說的話中,找一個例子來證明鐵罐的傲慢。
。2)生默讀課文,并談自己找到的例子,體會鐵罐的傲慢,對于生找到的例子給予恰當點評。
。3)小結:看來這個鐵罐的確是個傲慢的家伙,大家再讀一讀這三個詞語。(師手指“傲慢、輕蔑、惱怒”三個詞)
。4)師:這三個詞語都有傲慢的意思,可又有什么不同呢?
三、入情入境,讀出韻味
1、自創表情動作,表演感悟:
屏幕出示三句話:
a.“你敢碰我嗎?陶罐子!”鐵罐傲慢地問。
b.“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鐵罐說,帶著更加輕蔑的神氣。
c.“住嘴!”鐵罐惱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
(1)請生自由讀這三句話,并從中選一句來設計相應的表情、動作再讀一讀。
。2)生自由表演讀,體驗鐵罐的傲慢自大、不可一世。
2.師創設情境,指導學生個性朗讀與表演。
3.領悟情感,學寫詞語,積累詞語。
。1)(屏幕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鐵罐說,“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師:“鐵罐在說這句話時是怎樣的神情呢?”
。ㄆ聊怀鍪荆骸昂湍阍谝黄穑腋械叫邜u,你算什么東西!”鐵罐地說,“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師:“你們能填上一個詞語,來表示鐵罐這時候說話的神態嗎?”
。2)請生填詞,并根據自己填的詞語讀出其中的味道,表現出鐵罐此時“怒不可遏、怒火中燒、怒發沖冠、大發雷霆……”
大發雷霆怒氣沖天怒發沖冠
四、激情思辨,領悟陶罐
1.師鼓弄玄虛引出關鍵詞,師:“學到這,陳老師不得不不請大家幫我解決一件棘手的事了。你們看,就是它!”(屏幕出示:懦弱)
2.請生讀這個詞語,師糾正錯誤讀音,并范讀,生再讀。
3.釋義“懦弱”,理解“懦弱”。
4.生暢談理解,感悟陶罐:
。1)師手指“懦弱”:鐵罐說他要把這個詞語送給陶罐,你們說陳老師能聽他的嗎?
(2)師裝糊涂,問:“怎么不能?鐵罐確實很容易破嘛,只要一碰他,他不就碎了,怎么還不懦弱?”
學生大膽辯駁,談自己如何理解陶罐并不懦弱。
(3)師繼續假裝糊涂:“可陳老師還是疑惑!你們看!”(屏幕出示鐵罐圖片)“鐵罐總是橫眉冷眼、冷嘲熱諷地對待陶罐,可陶罐(屏幕出示:陶罐圖片)還是一臉微笑。鐵罐都指著陶罐的鼻子罵了,陶罐還不還擊,這還不懦弱啊?”
激發學生再次辯駁,暢談自己的理解。
5.師小結:是啊!陶罐哪里是懦弱。分明是他謙讓的美德。(屏幕上的“懦弱”消失)
五、配音朗讀,再起高潮
1.為生創設展現自我的舞臺,每個人都來當配音演員
師:“剛才同學們學得很好,現在陳老師為你們設計了一個腳本,請你們來演一演。你們看!”(屏幕出示:陶罐和鐵罐對話的無聲動畫)
2.同桌兩人練習配音。
3.生配音,評價
。ㄔO計意圖:充分運用多媒體,結合文本制作了無聲動畫,營造了視覺氛圍,請學生擔當配音演員,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展現自我的舞臺。)
六、積極創作,深化感悟
1.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用課文第一部分的學習方法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學習指導二:
小組內分角色練讀10——17自然段。
角色分配合理。
注意抓住人們與陶罐的神態,能運用上表情與動作更好。
2.小組展示朗讀。
3.談感受,領悟故事告訴人們的道理
4.贈送名言
借語文活動課形式教學《陶罐和鐵罐》 篇7
一、說教材
1、教材在本單元所處的位置及課文特點
《陶罐和鐵罐》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七組課文中的一篇課文。這一組課文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認識到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想法不同,處理方式不同,結果往往也就不同。這篇課文是一篇寓言。講的是國王御廚里的鐵罐自恃堅硬,瞧不起陶罐。然而,埋在土里許多年后,陶罐出土成寶,鐵罐卻化為泥土。故事告訴人們,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對方特長、和睦共事。這篇童話,主要通過對話展現情節、推動故事發展,塑造人物形象,說明道理。這是本課表達上的特點。
2、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本文的特點,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以下幾點: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驕傲、傲慢”等詞語。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課文中表現陶罐、鐵罐神態和動作的詞句,積累詞語。
。3)讀懂課文內容,學習正確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這三個目標的設置既提高了學生的詞匯掌握量,同時也達到了從課文遷移拓展到實際的目的。根據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學習重點,并結合三年級學生的學習實際,確定其中(2)(3)是本課的重、難點。
二、說教法
課堂上,教師的引導及教材是學生感知和觀察的對象,學生正是通過教師所講和教材所展示的內容經過思考獲得對客觀世界的認識的。這種觀察與思考是有計劃、有目的的,它不是消極的注視,而是一種積極的思維過程,是一種“思維知覺”。從這一點出發,再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確定本節課教法的指導思想是:想方設法引起學生注意,引導他們積極思維,熱情參與,獨立自主的解決問題。具體做法如下:
①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漸深入。
②誦讀法——反復朗讀,把握語言特色。
、蹜夷罘ā獛е鴨栴},深入思考
④點撥法——展開聯想,拓展思路。
其中提問法和誦讀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三年級學生受思維發展水平的限制,完成對課文主旨的理解大多需要老師的指導。因而我采用提問導入,適時點撥的方法,一步一步展開教學!叭f法讀為宗”,朗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我將在本課教學中采取各種形式的朗讀方法,讓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三、說學法
我班的學生大都來自農村,少數是外來務工子女,因此學生良莠不齊,讓所有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既是難點也是重點。在教學過程中我盡量讓學生自己動腦、動口、動手,讓學生邊讀邊在書上圈點生字詞和勾畫重要句詞。這些都是集中學生注意力的手段,同時教師的啟發誘導再貫穿始終,這樣就既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又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四、說教學程序
。ㄒ唬┲v述故事,情境導入。
1、屏幕展示國王的御廚,讓孩子走進文中的童話故事。(御廚富麗堂皇,陳列著精美的瓷盤、锃亮的炊具)
2、請生自由表達自己看到御廚后的感受。
3、老師借助圖片生動講述故事,并同時在屏幕中出示主人公陶罐和鐵罐。
。ㄔO計意圖:通過直觀的圖片和老師對故事生動地講述,以及在講述中與學生的互動,一下子把學生帶入了課文所描述的童話中,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ǘ┩诰蛟~語,感悟鐵罐。
1、挖掘詞語,讀準字音。
。1)出示題目:我要把表現陶罐和鐵罐神態和動作的詞語找出來。
。2)請生拿出筆,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畫。
。3)生自由讀文,師巡視,把生找到的詞語板書(板書:鐵罐:奚落、傲慢、輕蔑、惱怒,陶罐:謙虛、爭辯)。
(4)請生看板書,齊讀詞語,師糾正錯誤讀音,對于難讀詞語師范讀,生跟讀。
2、理解詞語,感悟鐵罐。
。◣熓种浮鞍谅、輕蔑、惱怒”這三個詞語)生再讀這三個詞,并圍繞這三個詞語理解鐵罐的傲慢。
。1)師:這三個詞語都是寫鐵罐態度傲慢,現在請大家默讀課文2-8自然段,從鐵罐說的話中,找一個例子來證明鐵罐的傲慢。
。2)生默讀課文,并談自己找到的例子,體會鐵罐的.傲慢,對于生找到的例子給予恰當點評。
。3)小結:看來這個鐵罐的確是個傲慢的家伙,大家再讀一讀這三個詞語。(師手指“傲慢、輕蔑、惱怒”三個詞)
。4)師:這三個詞語都有傲慢的意思,可又有什么不同呢?
。5)請生做個輕蔑的樣子給大家看看。
。ㄔO計意圖:文中描寫鐵罐的三個詞語含義并不深奧,但卻用得準確、傳神。我通過讓學生找詞語、讀詞語,談例子、表演來發現、琢磨、比較這幾個詞語,感受陶罐的傲慢無禮,使學生義會詞意、增強語感,使學生的認知水平從對詞義的理解升華到對句子的理解,對人物的解讀。)
。ㄈ┤肭槿刖,讀出韻味。
1、自創表情動作,表演感悟:
屏幕出示三句話:
A“你敢碰我嗎?陶罐子!”鐵罐傲慢地問。
B、“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鐵罐說,帶著更加輕蔑的神氣。
C、“住嘴!”鐵罐惱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
。1)請生自由讀這三句話,并從中選一句來設計相應的表情、動作再讀一讀。
(2)生自由表演讀,體驗鐵罐的傲慢自大、不可一世。
2、師創設情境,指導學生個性朗讀與表演。
A、師傲慢地說:“我來找一找!哪個是傲慢的鐵罐?”(屏幕出示:“你敢碰我嗎?陶罐子!”)請一名學生聲情并茂地讀這一句,師給予指導。
B、師:“太精彩了,好一個傲慢地鐵罐!”師帶著輕蔑的語氣問:“輕蔑的鐵罐在哪里?”(屏幕出示:“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指導一名學生一邊表現出輕蔑的樣子一邊帶著譏笑的語氣朗讀。
C、師:“真是一副瞧不起人的樣子。”師惱羞成怒地問:“誰又是那個惱怒的鐵罐?”
(屏幕出示:“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保
請幾名學生分別來演繹這個惱怒的鐵罐,感受鐵罐此時的憤怒。
3、領悟情感,學寫詞語,積累詞語。
。1)(屏幕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鐵罐說,“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師:“鐵罐在說這句話時是怎樣的神情呢?”
。ㄆ聊怀鍪荆骸昂湍阍谝黄,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鐵罐地說,“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師:“你們能填上一個詞語,來表示鐵罐這時候說話的神態嗎?”
。2)請生填詞,并根據自己填的詞語讀出其中的味道,表現出鐵罐此時“怒不可遏、怒火中燒、怒發沖冠、大發雷霆……”生每讀一個句子,師都及時點評指導,要求學生讀到位。
。ㄔO計意圖:在這個環節的朗讀教學中,老師主要通過自身的神態、語氣來感染學生,學生在教師步步引導中領悟朗讀的技巧,個個躍躍欲試,讀出了韻味,讀出了心境,讀出了畫面,讀出了場景,讀出了個人的體驗。伴隨著讀,鐵罐的傲慢形象在學生心中更是入木三分。)
四、激情思辨,領悟陶罐。
1、師鼓弄玄虛引出關鍵詞,師:“學到這,老師不得不不請大家幫我解決一件棘手的事了。你們看,就是它!”(屏幕出示:懦弱)
2、請生讀這個詞語,師糾正錯誤讀音,并范讀,生再讀。
3、請生讀辭海中關于“懦弱”的解釋,理解“懦弱”。
4、師拋磚引玉提出疑惑,生暢談理解,感悟陶罐:
(1)師手指“懦弱”:鐵罐說他要把這個詞語送給陶罐,你們說老師能聽他的嗎?
(2)師裝糊涂,問:“怎么不能?鐵罐確實很容易破嘛,只要一碰他,他不就碎了,怎么還不懦弱?”
學生大膽辯駁,談自己如何理解陶罐并不懦弱。
(3)師繼續假裝糊涂:“可老師還是疑惑!你們看!”(屏幕出示鐵罐圖片)“鐵罐總是橫眉冷眼、冷嘲熱諷地對待陶罐,可陶罐(屏幕出示:陶罐圖片)還是一臉微笑。鐵罐都指著陶罐的鼻子罵了,陶罐還不還擊,這還不懦弱?”激發學生再次辯駁,暢談自己的理解。
5、師小結:是!陶罐哪里是懦弱。分明是他謙讓的美德。(屏幕上的“懦弱”消失)
(設計意圖:此處設計,主要抓住詞語“懦弱”,給學生賣了個關子:正話反問。師兩次看似糊涂的問話,引起了學生的強烈反對,激起了學生大膽辯駁,并暢談自己的理解,學生在辯駁中領悟了陶罐的種種表現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種謙讓的美德,學生對兩只罐子截然不同的品質,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五、配音朗讀,再起高潮。
1、為生創設展現自我的舞臺,每個人都來當配音演員
師:“剛才同學們學得很好,現在老師為你們設計了一個腳本,請你們來演一演。你們看!”(屏幕出示:陶罐和鐵罐對話的無聲動畫)
師:“今天就要請你們來當一回配音演員。文中正好有四組對話,第一組同學配第一組對話,照此類推。排練時要記住把臺詞背下來,還得配上神態、動作!
2、同桌兩人練習配音。
3、小組推薦配音演員:師:“有請配音演員!”(每組各請一桌同學)
4、生配音,師點評,
。ㄔO計意圖:充分運用多媒體,結合文本制作了無聲動畫,營造了視覺氛圍,請學生擔當配音演員,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展現自我的舞臺,學生在這個舞臺上盡情演繹,把課堂推向了高潮。)
六、遷移拓展,深化感悟。
1、完成板書,談感受,領悟故事告訴人們的道理
。1)師:“哦!許多年后,鐵罐消失得無影無蹤了!這個故事給了我們深深的啟發!看板書!”(板書:啟發)
師:“這又該填什么呢?”
。2)生根據自己所填的板書,談自己學完本文后所受到的啟發,感悟故事所告訴我們的道理。
2、總結:看來這個故事已走進了我們每一個孩子的心中,它給了我們深深的啟示,大家回去后把這個故事說給你們的爸爸媽媽聽聽!
借語文活動課形式教學《陶罐和鐵罐》 篇8
教學目標 :
1.認識本課6個生字;分角色朗讀課文。
2.閱讀課文,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教學步驟 :
(一)導入
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第19課:陶罐和鐵罐
。ǘ┱w感知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勾畫出不懂的字,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
2.指名讀課文,理解詞語的含義。
3.默讀課文,思考:文章介紹了陶罐和鐵罐之間發生的幾件事情,各在哪些自然段。
4.學生討論后明確:
(1)鐵罐看不起陶罐(1~9)。
。2)鐵罐和陶罐各自的命運(10~17)。
。ㄈ┚x課文
1.自讀1~9段,思考:鐵罐看不起陶罐,你是從哪些詞看出來的?對比,陶罐是怎樣的態度,試著把你體會到的通過朗讀課文體現出來。
2.再讀10~17段,請用簡單的字和詞語概括出鐵罐和陶罐各自的命運。
3.學生自學,組織討論,全班交流,此時,教師恰當點、撥、抓重點詞語和感情朗讀,體會鐵罐的狂妄自大,陶罐的寬厚謙虛。
。ㄋ模┢肺逗x
1.說一說,你喜歡鐵罐還是陶罐,為什么?
2.你想對鐵罐(或陶罐)說些什么?
3.從這個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ㄎ澹┲鼐幑适
重新編一個發生在陶罐和鐵罐之間的故事,編之前,一定想好,你要表達什么意思圍繞這個意思去選材。
。┌鍟O計
教案點評:
整體感知課文時通過讀、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討論后找出陶罐、鐵罐之間發生的兩件事:1、鐵罐看不起陶罐;2、鐵罐和陶罐各自的命運。
邊讀邊思考,析詞品意中教師恰當點撥抓住重點詞語,感情朗讀,體會鐵罐的狂妄自大,陶罐的寬厚謙虛,從而理解寓意。
培養學生圍繞中心編童話故事的能力。
借語文活動課形式教學《陶罐和鐵罐》 篇9
《陶罐和鐵罐》是一篇童話故事,文章生動有趣,情節富有變化,它講述了在國王御廚里鐵罐自恃堅硬,瞧不起陶罐,許多年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鐵罐卻被不復存在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人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我們應該相互尊重,和睦相處,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采取了一下措施:
一、體會人物性格,挖掘做人道理。
故事中,陶罐和鐵罐個性鮮明,鐵罐傲慢無理,說話咄咄逼人,而陶罐謙虛容忍,態度溫和友好,這從他們的對話顯而易見。開始,我一直把抓住任務性格作為學習的主線,讓學生尋找人物形態,反復朗讀對話的過程中加強對鐵罐和陶罐的印象,整堂的課反面人物形象過于強調突出了鐵罐,忽略了陶罐。輕重倒置,而陶罐才是一個正面的,讓學生有價值地去體味的人物形象。在課堂中,我采用朗讀對話,朗讀對話是為理解人物性格服務的,而人物不同性格正確對待問題,處理問題,方法所引起的,,這才是整堂課的核心。通過人物對話,學生不止停留在任務性格的表面層次中了,大家都有很深的感觸。這篇課文帶給學生不只是兩個鮮明的人物形象,更多的是教給他們應該正確對待問題,要明白“尺有所長,寸有所短”的.道理。
二、單一側重,由面到點
在我的觀念里,一堂好課就是要有重點,有需要突出重點的環節,所以,我一直把陶罐和鐵罐的對話作為重點,用不同的步驟和方法來烘托這兩個重點,但是這樣,我發現課堂氣氛不好,后來聽課老師提出,教室上課需要大氣,不能過分計較一些細節,過于強調對話,使的整個文章前后失去聯系,學生會感受不充分自然,越讀越沒興趣,于是,我改變了原來的教學設計,是對話部分變得粗線條一些,在品讀對話前,加入一個全文感知的填充,課文內容的小練習,學生在自由閱讀課文后,看著課文提示,很輕松的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這對后面的學習起了鋪路搭橋的作用。在課堂尾聲會有一個小練習:陶罐,我想對你說…;鐵罐,我想對你說…學生在感知這兩個人物后,對他們的性格品質,看待問題都有或深或淺的想法,請他們寫寫想對這堂課中人物說的話,這是一個人文性的綜合練習,在寫話中學生充分表達出了自己的感受,同學們寫到:陶罐,我想對你說,你真謙虛,對待朋友你態度那么好,我想和你交朋友!鐵罐,我想對你說,陶罐對你那么好,你還那么傲慢,你一定交不到朋友的……
整堂課的教學設計,我始終體現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在教學《陶罐和鐵罐》的教學經歷中,我學到的,體驗到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陶罐和鐵罐的對話就是這樣一步一步煉成的,雖然還有很多不足和遺憾,但是我所學到的經驗都是我今后教學生涯的寶貴財富,作為新課程教師的我,還要不斷刻苦鉆研,看更多,聽更多,學更多,想更多,在永不停歇的學習中提高自己,是自己成為一個更加優秀的人民教師!
借語文活動課形式教學《陶罐和鐵罐》 篇10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詞語表中“驕傲、傲慢”等13個詞語。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學習正確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寫表現陶罐、鐵罐神態和動作的詞句,積累語言。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陶罐、鐵罐的對話,神態的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
2、理解課文所講的道理。
【教學準備】
1、陶罐、鐵罐的圖片
2、幻燈片
3、課文的朗讀錄音帶
【教學時間】
2教時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導言
每個孩子的童年都離不開童話,同學們都很喜愛讀童話。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童話,關于陶罐和鐵罐的故事,有興趣嗎?(板書課題)指導書寫“陶”“罐”“鐵”三個字。
請大家齊讀課題
這就是陶罐的圖片,這就是鐵罐的圖片(粘貼)
下面就請同學們聽錄音帶中的故事,邊聽邊想,你喜歡誰,不喜歡誰,為什么?
(板書:謙虛,驕傲)
二、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速讀課文,找一找文中哪些語句體現了陶罐的謙虛,哪些語句又體現了鐵罐的驕傲?
(學習匯報,讀文中語句)
2、指名讀句子,(出示幻燈片)回答問題。
第一組:a、“你敢碰我嗎?陶罐子!”鐵罐傲慢地問。
3、出示句子“住嘴!”“鐵罐惱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
① 師:由于陶罐說得有道理,鐵罐惱羞成怒了,生氣時怎么說話?(聲高氣粗)
② 指名讀,你聽出哪些詞同學重讀了嗎?此時的鐵罐還只是驕傲嗎?(板書:無禮)
③ 誰愿意讀讀?讀出你不同的理解。
④ 陶罐聽了鐵罐無禮的話后,是如何回答的?
4、出示句子“何必這樣說呢?”陶罐說,“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佟∽宰x這句,體會出什么?(板書:寬容)
、凇≌l來讀讀這句話?
、邸 坝惺裁纯沙车哪?”表達了什么意思?如果把它變成陳述句,好不好,為什么?
齊讀這句話。
、堋√展薅家呀涍@樣說了,而鐵罐收斂了嗎?文中是怎樣寫的?
b、“不敢,鐵罐兄弟!碧展拗t虛地回答。
提問:
① 讀這兩句時語氣一樣嗎?
② 讀時能變換語調嗎?
。ú荒。a句語調上揚,有挑釁的意味。傲慢:輕視別人,對人沒有禮貌;b句語氣自然平穩。謙虛:虛心,不自滿。)
、邸≌l愿意讀一讀。
a、“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鐵罐說,帶著更加輕蔑的神氣。
b、“我確實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爭辯說,“我們生來就是盛東西的,并不是來互相碰撞的。說到盛東西,我不見得比你差。再說……”
、、小組內選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這兩句。
ⅱ、學習匯報,評價
、!⒛闶菑哪膫詞體會出“鐵罐的驕傲”的?(輕蔑)
“輕蔑”是什么意思?“輕蔑”是一種什么樣的神態?兩個“懦弱”在讀時語氣相同嗎?為什么?
ⅳ、找兩位同學對著讀
ⅴ、指名讀句子!昂湍阍谝黄穑腋械叫邜u,你算什么東西”鐵罐說,“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仔細看標點,想想怎么讀,再讀。
ⅵ、過渡:許多年以后,當陶罐被挖出來時,它說的第二句話是什么?誰來讀一讀。你體會出什么?(友善、寬容)
三、(去掉四部分對話的提示語)朗讀課文
1、分角色朗讀。
2、指名同位讀。
3、分男女生讀。
四、談收獲
思考: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1、要謙虛,不要驕傲
2、要多看別人的長處,正確對待自己的不足
3、驕傲的人下場是可悲的
五、作業:
1、請將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小組分角色表演這個故事。
〖板書設計〗
借語文活動課形式教學《陶罐和鐵罐》 篇11
師:昨天,同學們回家已預習課文《陶罐和鐵罐》,今天,我們一同來學習這篇課文。(指板書,生齊讀課題)
師:(指符號)這是一篇閱讀課文,大家要運用在閱讀上學到的知識,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讀懂課文。下面老師先檢查同學們預習得怎樣了。(出示寫有“奚落” “傲慢”等11個詞語的小黑板。老師檢查預習字詞,第一步是要讀準字音,第二步是抽查有關詞語,其中對詞素有“御”、“慢”等作簡要解釋,對“無蹤無影” 換種說法積累詞匯、為重點詞“奚落”的學習作了鋪墊。)老師讓學生“開小火車”分節(一人一節)讀課文,讀準字音,通順流利,其他同學邊聽邊想:這篇課文說了一件什么事?
師:大家說說他們讀得怎第樣?
生:同學把陶罐的“陶”讀成了“ta-o”了,應該讀第二聲“táo”。
生:同學把“立即動手”讀成“立刻動手”。
生:我給自己提意見,我把“多美的陶罐!”讀成了“多美的陶罐!”多了一個“氨字。
師:你們聽得真仔細,有的還能自己發現問題,這很好。讀書就得像這樣,把字音讀準,不添字,不漏字。
(評:通過讀書能檢查是否真正讀準了字音,還培養了學生認真聽讀書,讀書不添字、不漏字的好習慣,也為分析課文打下了基礎)
師:這篇課文說了一件什么事?
生:這篇課文說了鐵罐看不起陶罐的事。
生:鐵罐看不起陶罐,許多年過去了,陶罐變得很有價值,鐵罐卻無蹤無影。
師:說得好!同學們初步了解了課文,為了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請大家看課后思考題,誰能把題目讀讀?(生齊讀思考練習題1、2、3)
師:同學們已預習過課文,除了課后3個思考練習題外,還有什么問題想提嗎?(靜默了一會)暫時沒有,那就同桌討論前兩個思考練習題。
生:(同桌討論熱烈)(評:初讀課文,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并能很自然地引入讀課后思考練習題,全課緊緊圍繞思考練習題展開教學。其中還注意了讓學生質疑。
師:我們先討論課后第一個思考練習題: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呢?(板書:奚落)還有哪些詞意思和“奚落”很相近?
生:(踴躍地分別說出)諷刺、挖苦、嘲笑、譏諷。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給“奚落”找了這么多近義詞,對“奚落”的了解又進了一步。鐵罐是怎樣諷刺挖苦陶罐的呢?課文有很精彩的描寫,請你們把鐵罐奚落陶罐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然后評一評誰讀得好。(生讀找,并劃有詞句)
師:誰來讀?
生:(讀)“你敢碰我嗎?陶罐子!”
生:(評)他沒出傲慢的語氣。
師:傲慢的語氣該怎么讀?(沒人舉手)聽老師讀,我把這個句子讀兩遍,聽好了回答哪遍好。(老師讀)生:老師第二遍讀得好。
師:好在哪兒?哪個字讀得重?哪個詞讀得慢?
生:老師把“碰”字讀得重,把“陶罐子”讀得慢,讀出了鐵罐對陶罐驕傲、冷淡的態度。師:說得真好!誰把這個句子再讀一讀?
生:(很有感情地)“你敢碰我嗎?陶罐子!”
師:讀得好!向他學習!全班齊讀。(生齊讀)
師:鐵罐不止一次地奚落陶罐,請你們像剛才那樣把鐵罐奚落陶罐的句子找出來,同桌交換讀,讀時注意揭示語,讀出語氣,然后大家評一評。
生:(同桌交換讀,氣氛熱烈)師:鐵罐還怎么樣奚落陶罐的?誰讀一讀?
生:“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
生:他讀得沒有感情,太平淡,沒有讀出傲慢的語氣。
師:這一句還用傲慢的語氣嗎?
生:不用,應該用“輕蔑”的語氣讀。
師:那就請你讀一讀。
生:(讀)“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
師:讀得怎么樣?生:(齊)好!(熱烈鼓掌)
師:還有誰來讀?(生紛紛舉手,躍躍欲試)
生:“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
師:(高興)讀得好不好?
生:(齊)好。崃夜恼疲
。ㄔu:老師抓住重點詞“奚落”層層遞進地展開教學。老師還用范讀試評引路,以找、讀、評的方法來理解“傲慢”、“輕蔑”、“惱怒”等詞和有關句子。一改以往以詞解詞,詳解詳講的做法,學生學習主動熱烈)
師:鐵罐就是這樣傲慢、輕蔑、惱怒地奚落陶罐,它為什么看不起陶罐呢?
生:鐵罐只看到自己很堅硬,所以瞧不起陶罐。
生:鐵罐認為自己很堅硬,而陶罐很容易碎,它只看到自己的長處,所以看不起陶罐。師:真能干!鐵罐認為自己很堅固(板書:堅固),這是它的長處(板書:長處),而陶罐很容易碎(板書:易碎),這是它的短處(板書:短處),它仗著自己的長處去奚落別的人短處(邊說邊標示箭頭)。面對鐵罐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陶罐怎樣回答?請同桌分角色讀他們的對話,要讀出不同語氣。(讀書氣氛異常熱烈,最后指名讀)
。ㄔu:緊扣思考練習展開教學,教師抓住歸納上的難點,邊敘邊板書,條理清楚,化難為易。學生大面積讀書,讀出不同語氣,自然理解了內容)
師:許多年過去了,陶罐是不是像罐說的那樣破成了碎片?鐵罐是不是像它自己所說的那樣堅固得什么也不怕?它們到底發生了什么變化?(板書:變化)請同學們看思考練習2,帶著問題默讀課文,找出寫他樣變化的句子,然后用自己的話說說。(生默讀課文,用筆勾畫句子)
生:許多年以后,人們掘開厚厚的堆積物,發現了陶罐倒掉泥土,擦洗干凈,和它當年在御廚的時候一樣光潔、樸素、美觀。
師:陶罐和當年一樣光潔、樸素、美觀,你們說說這到底有沒有變化(學生熱烈討論,后舉后回答)
生:我認為沒有變化,因為許多年過去,陶罐還和過去一樣光潔、樸素、美觀。
生:我認為有變化,陶罐外形雖然和當年一樣,但是過了這么多年它已經變成了古董。
生:我也認為有變化,陶罐外形沒有變,但他的價值變了,它已經成了珍貴的文物。
師:大家贊成嗎?(生舉手贊成)我也同意大家的意見,陶罐變了,變成了珍貴的文物,很有價值。(板書:很有價值)我們再看鐵罐呢,有什么變化?用書上一個詞叫
生:(齊)無蹤無影!
師:(板書:無蹤無影)你們看板書,許多年過去了,原來易·碎·的陶罐變得很·有·價·值·,而原來只看到自己堅·硬·長處的鐵罐卻早已補氧化,變得無·蹤·無·影·了,故事學完了。你們覺得有趣?生:(齊)有趣!
(評:根據大綱對中年級的教學要求,讓學生帶著問題默讀課文,加快閱讀速度。集中力量學習有關“變化”的句子,巧妙地設計問題,激發全體學生參與大討論,很自然地受到一次唯物辨證法的啟蒙教育。板書設計 也為突破歸納寓意這一難點提供了方便)
師:鐵罐仗著自己的長處去奚落別人的短處對嗎?
生:(齊)不對!
師:為什么?
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鐵罐用自己的長處跟陶罐的短處比,是不公平的。
師:正像同學們說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鐵罐只看到自己長處看不到別人的長處是不對的,欠產看問題應該全面,既要看到自己的長處,也要看到自己的短處,這就是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的道理,也是思考練習所要求解答的問題,大家明白了嗎?
生:(齊)明白了。
(評:用談話法對照板書,自然引出對長短處辨證看法的寓意,避免了說教式讓學生猜寓意的做法)
師:根據思考練習1、2題的提示,可以給課文分為幾段?(生速讀課文,后分段有分岐,讓學生討論并說明理由)
生:我覺得應該到第8自然段。
生:我覺得應該到第9自然段。
師:理由是什么,請說出來。生:第一段分到第9自然段意思明白,因為寫的都是古代發生的國王御廚的事,第10自然段以后是寫現代荒地上的事。
師:對。。ㄏ蚯耙粚W生)你還有什么要說嗎?
生:沒有了,我明白了。
師:段分出來了,能把段意說說嗎?(學生很快按思考練習1、2,用板書的“奚落”、“變化”說出段意)
(評:老師巧借思考練習作為提示啟發學生進行單元讀寫訓練項目的學習:分段和概括段意。在分段中讓學生各抒己見,但以理服人,取得統一看法)
師:課文學完了,還有不懂的地方請提出來。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陶罐和鐵罐》,方法是圍繞課后思考練習題給課文分段,讀懂文章,明白道理,F在我們用這個學習方法獨立閱讀一則很有趣的寓言故事《蠶和蜘蛛》(發下《蠶和蜘蛛》)。同學們先獨立閱讀寓言和思考題:
1.人們為什么夸獎蠶?
2.蜘蛛為何難過?
3.后來為什么人們又夸獎蜘蛛?
這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速讀短文,自學,個別討論,分別回答了以上三個問題,臉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悅。)
師:(小結)今天這節閱讀課是這樣學的:
一、先預習自學;
二、圍繞課后思考練習題分段,讀懂內容明白寓意;
三、用這樣的方法獨立閱讀另一則寓言。
今后,同學們可以用這樣的方法說更多更有趣的文章。
。ㄔu:老師重視教給讀書的方法,緊接閱讀課后題引導獨立閱讀,擴大了閱讀量,又鞏固了閱讀教學效果,教一帶一,加大課堂教學密度,努力實現節時高效。)
借語文活動課形式教學《陶罐和鐵罐》 篇12
《陶罐和鐵罐》是一則很有啟發性的寓言,講述的是國王御廚里的鐵罐自持堅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許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鐵罐卻化為泥土,不復存在。教學重點為透過體會陶罐和鐵罐兩個性格迥異的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態的描述,讓學生理解正確地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
由于在第七單元中類似課文已經學習過,再加上本文語言生動,貼近兒童實際,資料淺顯易懂,適合學生自主閱讀。因此,在設計本課教學時,我決定放手讓學生自讀,在學生自讀、感悟的基礎上做適當的指導,引導學生明白寓言中蘊涵的道理并受到教育。
我在上這課時,我做了這樣的設計:在學習生字新詞的基礎上朗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在自由讀、小組讀等多種形式朗讀之后,讓學生說說自己喜歡誰、不喜歡誰、理由是什么。雖然此時的感受是粗淺的,但是促進了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絕大部分學生都能說出鐵罐的傲慢、狂妄自大和陶罐的謙虛、善良和真誠。
在精構環節,圍繞陶罐和鐵罐的四次對話,我在教學中采用范學式,先指導學習第一次對話,然后總結學法,再讓學生用這樣的方法去學習其他的對話。在學習第一次對話時,我引導學生在課文中找關鍵詞,體會人物說話的語氣和表情,并透過指導朗讀,感悟人物性格特點,由此對人物的性格有了全面的了解。之后采取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由小組長組織進行學習。在小組充分學習基礎上,進行全班交流。讓我欣喜的是學生不僅僅能有感情地讀出人物的`不同神態不同性格特點,有的小組甚至自告奮勇要為大家表演一番,可千萬別小瞧孩子們,鐵罐和陶罐的特點被孩子們演繹出來了?粗⒆觽円猹q未盡的神情,我想這樣自主主動的學習,帶給孩子們的是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享受吧。并請學生說說悟出了什么道理,這樣讀寫結合,激活了學生頭腦中儲存的信息,使學生有話可說,樂于寫作。
教學中存在不足之處如下:精講環節中,在總結學法的時候我沒有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對細節之處沒有講得更清楚,導至小組合討論走形式,不知從何入手進行學習。有些小組長在組織小組學習時,人員分配不夠合理,沒有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這些方面的訓練在平常還需加強。透過國培學習我能認識到自己不足。要及時轉變觀念,學習新的教學方法,跟上時代步伐與時俱進,
借語文活動課形式教學《陶罐和鐵罐》 篇13
教學目標:
1.會認陶、罐等10個生字。會寫驕、傲等11個生字。直到書寫傲、虛兩個字,提示傲是“攵”而不是“夂”,虛字第三筆是橫鉤,能正確讀寫謙虛傲慢懦弱代價等詞語.
2.讀懂課文內容,能找出表現陶罐和鐵罐神態與動作的語句,并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懂得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規自己的短處的道理。
教學重點:
指導朗讀,通過陶罐和鐵罐的對話、神態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理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
教學難點:
有感情朗讀課文2-9節,理解課文講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長處去和別人的短處比。
教學準備:
陶罐和鐵罐的頭飾、學生熟讀課文畫出對話、教師準備課件。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生字入手,導入新課
1.師板書“缶”字。(出示缶的圖片)
。1)大家想一想,這節課中哪幾個字帶有缶?
。2)教師隨機板書。
2.大家見過陶罐嗎?
。1)(屏幕出示陶罐圖片)陶罐就是——用陶制作的,口小肚子大的罐子。
(2)(屏幕出示鐵罐圖片)手指屏幕,這是?
3.這節課講的是誰和誰之間發生的故事?
。1)陶罐和鐵罐。
。2)生隨教師板書課題(補充缶)。師指導“罐”的寫法
二、初讀課文、解決生字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將難讀的詞語畫出來,多讀幾遍。
。1)生自由讀課文,圈畫生字。
(2)出示詞語,個別檢查。
爭辯惱怒御廚羞恥懦弱陶罐奚落輕蔑
掘開樸素流逝宮殿相提并論和睦相處
預設點:
。1)重點指導懦弱、輕蔑、奚落、樸素的讀音
(2)虛,陶、罐的缶字書寫要窄一些。
(3)出示和睦相處:
[chǔ]
1.居住
2.存在
3.跟別人一起生活
4.決定,決斷
[chù]
1.地方
2.點、部分
3.機關部門
師提問:在和睦相處中“處”讀哪個音?
(3)生齊讀、小老師領讀、同桌互查。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利用多種方法來識記生字。多音字根據不同的意思來辨別在此處的讀音,加深學生的印象,拓寬學生知識寬度。】
2.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后小組討論。
。2)出示課件,補充課文內容
國王的御廚里有兩個罐子,鐵罐仗著堅硬,常常陶罐。若干年后,陶罐從廢墟里挖出來依舊,而鐵罐卻。
三、再讀課文,畫出對話
1.找一找,陶罐和鐵罐一共發生了幾次對話?
2.生找到對話畫出來,讀一讀。
3.將畫出的對話多讀幾遍,嘗試畫出表示人物神態和動作的詞語。
四、指導書寫回歸文本
1.學生隨機交流表示人物神態和動作的詞語。
2.指導“驕傲謙虛懦弱”的書寫。
提示傲是“攵”而不是“夂”,虛字第三筆是橫鉤。
3.把詞語送回到對話中讀一讀。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品讀對話
1.(出示圖片),經過上節課的學習,請你觀察人物的表情和神態,說說故事中的兩個主人公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1)生自由交流
(2)課文哪一處讓你感受到鐵罐非常驕傲?
(3)原文中鐵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
【由你“對陶罐和鐵罐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問題切入復習導入新課,學生回答后順勢進入對話,幫助學生更好的品讀。】
2.出示對話
“你敢碰我嗎?陶罐子!”
“不敢,鐵罐兄弟!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
“我確實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爭辯說,“我們生來就是盛東西的,并不是來互相碰撞的。說到盛東西,我不見得比你差,再說……”
“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變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
。1)小組分工朗讀課文,注意讀出陶罐和鐵罐的不同語氣。
(2)請一個小組匯報朗讀,其他同學注意傾聽,看他們是否讀出了陶罐和鐵罐的不同特點。
。3)結合學生的朗讀,進行評議,點撥理解。
預設點:
。1)你覺得鐵罐有什么特點?找出表現他神態和動作的詞句讀一讀。
(2)你覺得陶罐有什么特點?找出表現他神態和動作的詞句讀一讀。
【設計意圖:本處教師扣住學生的朗讀,引導領悟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克制,同時在朗讀中幫助學生歸納出理解詞語的幾種方法:如聯系上下文理解“奚落”;利用近義詞理解“謙虛、懦弱、輕蔑、爭辯、惱怒”;通過表演朗讀來理解表示神態和動作的詞語。】
二、隨堂練筆整體感悟
1.出示對話
“何必這樣說呢?”“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1)這里并沒有寫出陶罐和鐵罐的神態,你能不能想象一下陶罐和鐵罐當時說話的神態?
出示:“陶罐地說”
“鐵罐地說”
。2)在書本上寫寫,讀讀
指名同學分別說說鐵罐和陶罐的神態,說好后讀一讀。
同桌兩人,也分別加上神態,再來練習一遍。
『』
2.出示完整對話整體感悟
(1)同桌自由練習對話
。2)全班男女生分角色朗讀
。3)個別展示朗讀(戴頭飾)
三、以讀代講總結寓意
1.課件顯示第10自然段,“時間在流逝,世界上發生了許多事情!
。1)齊讀后點紅“流逝”,
學生利用近義詞來理解。教師引導學生聯系課文句子來理解。
(2)許多年過去了,陶罐和鐵罐發生了什么變化?
2.生快速默讀課文11-17自然段,找出有關的內容。
。1)陶罐依舊和以前一樣光潔、樸素、美觀。
(2)連鐵罐的影子都沒見到。
3.你想對陶罐和鐵罐說些什么呢?
。1)陶罐,我想對你說
。2)鐵罐,我想對你說
四、鏈接閱讀
1.讀通課本20頁《北風和太陽》
2.說說故事中的北風和課文中的鐵罐有什么相似之處。
小結:人們都說,預言是現實生活的投影,聯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的理解故事中的道理!短展藓丸F罐》以及《太陽和北風》兩篇寓言故事都告訴我們在生活中要多發現別人的,正視自己的。這兩篇寓言故事都出自于《伊索寓言》,下課多讀一讀,相信你們收獲更多。
板書設計:
6.陶罐和鐵罐
陶罐鐵罐
謙虛而不懦弱驕傲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