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兩首》教學設計4
這兩句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懷?談談你的感悟。(熱愛:把對廬山的熱愛讀出來。)(感嘆: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對于比較復雜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觀地、冷靜地進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現象所迷惑,不能全面、正確地認識這個事物。)
師:能結合生活實際談談就更好了。
當受到挫折遇到失敗時,我們可以不唉聲嘆氣,說──失敗是成功之母;當我們苦苦思索,仍理不出頭緒時,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再思考,換一個方法去做事。
三、整體誦讀,品悟詩情,背誦積累
師:這短短的28個字不僅描繪了一幅迷人的圖畫,還說明著一個深刻的哲理,真令人贊嘆,令人敬佩。我們把它背誦積累下來,好嗎?
背誦,抄寫,默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背誦《題西林壁》
二、誦讀詩句,討論詩意
1、指導誦讀詩句:
、拧〈_定節奏:
啟發學生回憶《題西林壁》的節奏,遷移確定《游山西村》的節奏: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啤W生個體獨立朗誦。
⑶ 檢測誦讀,指名試背。
2、師生協同一起理解詩意,學生可以借助課后注釋及相關資料理解詩的意思:
不要笑我們農家自釀的酒渾濁,
在這豐收之年招待客人是殺雞宰豬,我們熱情款待。
山一程,水一程,山山水水一程又一程,以為已走到路的盡頭,沒想到桃紅柳綠,掩映著茅屋深深,卻又是一個村莊。
也可讓學生先說3、4兩句,再講農家們的熱情招待,因為本首詩本身就是以倒置的寫法來表達的。
三、想象詩境,編寫故事
1、介紹陸游,寫詩背景,及山西村的位置。
2、圖片展示紹興水鄉景觀,以及鑒湖的有關景致。
(山西村在鑒湖旁)
3、想象交流:
詩人為何出游,沿途景致,“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觀,及詩人的欣喜之情。
4、想象農家熱情待客的所作所為,神態語言,主賓其樂融融的場景畫面。尤其抓住“莫笑”、“足”,感受農人的豪爽、淳樸。
5、想象古詩意境,編寫故事。交流朗讀故事。
四、對比參讀,提升認識
1、對比讀《題西林壁》、《游山西村》,交流:
兩首詩的共同點。
(借景抒情)
2、領會“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蘊含的哲理:
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無望,忽而絕處逢生,出現新的契機,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
3、我們在什么情況下會產生“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你能舉個例子嗎?
【教師小結】
其實,在古詩文中,看似簡簡單單的詩句卻蘊含著豐富的哲理的例子還有很多,只要我們多誦讀古詩文,多積累,一定會發現更多精彩的詩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