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云》教學實錄和反思
今天,大自然這位神奇的魔術師又會向我們展示怎樣輝煌的篇章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大自然的杰作(點擊課件,出示云圖片)
通過展示這些圖片,一是讓學生明白:老師為什么說“大自然是一位神奇的魔術師”從而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許是美麗的火燒云圖片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也許是學生覺得大自然真得很神奇,因而他們的情緒也非常高漲,尤其在出示了火燒云各種形狀的圖片后。我這樣問學生:“看著這些圖片,你覺得火燒云還像什么?”對這個問題,學生的發言非常踴躍,有的說像“海獅”;有的說像“鱷魚”;還有地說像“烏龜”……他們豐富的想象力讓我很高興,因為這真是我想要的。火燒云的變化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如何讓這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從學生口里敘述出來,是我下節課的訓練目標。而此時學生能想象出來,那么他(她)就能說出它的樣子,之后的變化和消失就成了順理成章的問題了,有了這前奏,學生的片斷練習就有了眉目了。
在學習火燒云顏色變化之多時,我為了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火燒云顏色變化之多而出示了各種顏色的火燒云圖片,那些美麗的圖片在視覺上給了學生全新的感受。因而,在我這樣問他們時“那么多美麗的顏色交織在一起,你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嗎?”他們說出了許許多多的詞語,例如:五彩繽紛、五顏六色、五光十色……從他們的回答中,我感覺到了學生平時注重語言的積累,這讓我十分的欣慰。
不過,這堂課還是讓我感到了不滿足。如果在前面的環節上再緊湊些,那么,片斷練習:一會兒,天空出現了一只小白兔,( ),過了幾秒鐘,( );很快又來了一位老奶奶( ),老奶奶的拐杖( ),又不見了。完全在這節課上可以進行,這樣比下節課進行而更有效果,但遺憾的是我沒能完成它,因為時間已經來不及了。除此之外,“云”的發音上的口誤也讓我很尷尬。作為一個語文老師,出現這樣的錯誤是不應該的,對此,我將努力彌補自己的不足,爭取更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