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云》教案設計及反思
教學設計思想:
學習第一部分時,要想象霞光映照下人及動物的色彩,體會作者的心情,讀出驚喜的語氣。學習第二部分時,要引導學生通過想象,在頭腦中出現課文描寫的各種各樣的顏色、形狀及變化情況。此外,還應引導學生想想課文中沒有寫出的其它顏色和形狀。這樣,才能使學生體會到火燒云的多姿多彩、變化迅速的特點。朗讀時才能通過語調、語速的變化表現出這一特點。第三部分應略處理,注意讀出對火燒云景色的留戀之情。
媒體使用是讓學生通過圖片感受火燒云的特點(顏色多、變化快),啟發學生仿寫。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1、學會本課5個生字及9個詞語。
2、了解課文內容。
能力目標:1、邊讀邊想像火燒云變化的情境,體會作者的心情,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積累描寫顏色的詞語。從4—7自然段中選擇兩段背誦下來。
情感目標:體會火燒云現象給人們帶來的快樂,從而更加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
教學重難點:邊讀邊想像,理解課文內容。課文第三至七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火燒云》一課。
1、火燒云是什么意思?它的同義詞有哪些?(火燒云:日出或日落時天空中出現的彩色云霞。)朝霞、晚霞、彩霞。
2、瀏覽課文,從課文中找出一句話來說一說。(“天上的云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通通的,好像是天空著了火。”)
3、讀讀這句話,體會一下哪個詞用得特別好,為什么?
4、師:一個“燒”字既突出了火燒云上來時天空的顏色,像火一樣紅;又如同熊熊燃燒的烈火一樣有氣勢,給人一種動態變化的感受。
5、那么這篇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記敘的?(板書:出現—變化—消失)
二、新授課
(一)學習第一段
1、自由讀第一段,思考:火燒云上來時,地面的景物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指名回答,想象當時的情景。
3、他們的顏色為什么不同呢?(人、物原本的顏色不同)
小結:從這人和物顏色的變化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火燒云很美,人們對火燒云的喜愛之情、火燒云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4、請你把人們對火燒云的喜愛之情讀出來。自由讀。
師:火燒云不僅美,變化也極多。
(二)學習第二段
1、瀏覽課文,說一說作者從哪幾方面描寫了火燒云的變化。畫出這一段的總起句。
2、指名回答(板書:顏色、形狀)
3、讀第四自然段,談談火燒云顏色變化有什么特點?你從哪體會到的?(板書:顏色——變化多、變化快)(7個表示顏色的詞及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體會變化多、“一會兒”體會到變化快)
4、讀出表示顏色的詞,體會一下詞的形式。(紅彤彤:abb、半灰半百合:半…半…、葡萄灰:水果或蔬菜+其顏色。)
5、想象火燒云還有哪些顏色的變化?仿照書上詞的表現形式說一說。用上“一會兒……”(藍盈盈、黃橙橙、半紅半黑、半粉半藍、草綠、桔黃、)
6、天空中這么多的顏色交織在一起,你的感受怎樣?(那是多美的呀!)
能不能用一個詞語概括出火燒云顏色多呢?課文為什么沒有用這個詞?(表現不出變化多和快)
7、讓我們通過讀來表現這美麗的火燒云吧!
8、自由讀,指名讀,其他同學欣賞。
9、在作者眼里,火燒云的形狀像什么?(馬、狗、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