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哨教學實錄
課前交流
師:同學們,我、你們都來自休寧海陽二小,讓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歡迎所有今天來聽課的老師們吧!
生掌聲!
師:我是汪老師,今年教二年級,我喜歡和孩子們做游戲,我們來做個游戲,好嗎?
生:(齊)好。
師:(點鼻子游戲)舉起你們的右手,用食指指著鼻子做好準備,聽清老師的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師:眼睛!耳朵!嘴巴……
師:呵呵,有少數同學出錯了,我們加快點速度。鼻子!鼻子!鼻子!……
師:(出反方向的游戲)我們再來做第二個游戲,雙腳并攏,身體坐正,雙手擺好,聽清老師的指令做相反的動作。
師:我出左手。
生:出右手。
師:右手!右手!右手……,加快點速度啦,右手!右手!左手!……
師:孩子們,高興嗎?
生:高興!
師:那我們就帶著這份高興進入課堂。上課!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課前和學生做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游戲(點鼻子,出反方向),看似尋常,實乃是喚起學生沉睡的童心、童趣,為學習同樣一篇反映童樂、童真的課文《麥哨》奠定了良好的基調。當然如果課前出示實物(想方設法弄到),設計和學生一起玩吹麥哨,學生的玩性些許會更高漲,過度會更自然,對新知的學習也更具有針對性。】
一、一吹麥哨,初步感知
1、板書“哨”,觀察字形,給“哨”組詞,引出課題《麥哨》
師:認認真真地看老師寫第一個字(板書:哨),讀字,看它的偏旁和什么有關?
生:嘴巴!
師:那給它組詞吧。(生組“口哨”)對,用嘴巴吹的。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麥哨》,請大家齊讀課題。
生齊讀課題一遍
師:不要拖音,再讀一遍。
生再齊讀課題
2、簡單介紹“麥哨”, 呼麥哨
師:見過麥哨嗎?它就是用一小節麥稈,在上面劃一條縫,放在嘴里輕輕一吹,就能發出——
(許多學生呼出來了)
師:這么多同學都會呀,那你就大聲地吹出來吧。
生:嗚卟,嗚卟……
師:嗚卟,嗚卟……
生:嗚卟,嗚卟……
師:嗚卟,嗚卟……
……
【“麥哨”一詞是難點,不要說城區的孩子,就是一些老師也未必能說出個道道來,汪老師從“哨”字入手,讓學生先觀其形,后介紹其質地,再呼其聲,一聲聲“嗚卟,嗚卟”,學生雖知之不深,但粗略知其大觀。學生感受到了課題充滿情趣,充滿音律美,對后文的學習更充滿期待。】
3、找到課文中的麥哨聲,明白首尾呼應的寫作方法。
師:你們是從哪兒知道麥哨的聲音的?那我們一起翻開課本,看看是哪兒告訴了我們。
生:第1段
師:課文的那段又應了呢?
生:第7段
師:一個在開頭,一個在結尾部分,這樣的寫作手法叫什么?
生:首尾呼應
師:那老師呼你們應好嗎?
師:嗚卟,嗚卟……
生:嗚卟,嗚卟……
……
師:(笑)呼著麥哨,你的心情?
生:高興
生:愉快
生:喜悅
【“首尾呼應”這一寫作方法在師生合作呼哨中,化抽象為形象,學生很容易理解,省時高效,而且不經意之間明確了這樣寫的妙處,即突出文中孩子們那種輕松、愉悅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