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兩首》(送元二使安西、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課堂實錄及經典案例
課堂實錄 由于本課堂實錄屬于現場記錄,不準確或不完整之處還請大家多多原諒。 課前談話:能用武漢話介紹一下武漢嗎?能用古語說一說,表達對客人的歡迎嗎? 師:這節課咱們來學習兩首古詩。我們先來學習第一首,先請大家自己讀一讀古詩。在讀一遍的時候,要注意借助字典和書上的注釋把字音讀準確,讀第二遍的時候,要注意把古詩讀通順。 生自讀古詩。 師:誰愿意讀給大家聽一聽? 生: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師:誰能讀得比他好? 生: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師:讀得怎么樣?字正腔圓,有板有眼。 生再讀。 師:詩里有許多多音字,你怎么提醒大家? 生:朝,早晨的時候讀zhao,在指示方向的時候,讀chao。 師:對。 生:舍。 師:什么意思? 生:酒店。 師:能像這兩位同學這樣字正腔圓地讀一讀這首古詩嗎? 生齊讀。 師:我們剛才知道古詩的正確讀音,但僅僅知道讀音行不行?還要明白什么?以往大家有什么好辦法? 生1:問老師。 生2:看注釋。 師:下面,請大家再讀一讀這兩首古詩,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自己思考一下,還不能解決可以問問老師和同學。 生讀。 師:誰來講講古詩的意思? 生:渭城朝雨浥輕塵,就是……, 師:你能告訴我你是用什么方法嗎? 生:看注釋。 師:后面兩句誰來說? 生:后面兩句是寫他們…… 師:你說得很好,請問你是用什么方法學習的? 生:一邊讀,一邊想象古詩的意境。 師:看來,想象是理解古詩的好辦法。你能再讀一讀這首古詩嗎?其他同學聽她讀,注意想象畫面,看看自己能感受到什么? 一生讀。 師:誰來說一說? 生:我仿佛看到王維一杯又一杯地喝酒,我感覺他們是很好的朋友。 生:我感受到他們之間的友情很深。 師:大家還從哪些地方體會到他們之間的情誼很深厚? 生:我從“勸”字能夠感受到他們之間的情誼。 師:如果讓你讀,你怎么讀? 生讀。 生:我還從第一句中的朝雨中體會到他們之間的情誼深厚,雨水就像是王維的眼淚。 師:你怎么讀? 生讀。 師:今天,勸君更盡一杯酒,又是怎樣的一杯的酒!讀書我們勸慰的語氣? 生讀。 師:這還是一杯怎樣的酒? 生:挽留的酒。 師:讀出挽留的語氣。 生讀。 師:可是此時,分別就在眼前。過去的安西有多遠,看地圖,老師講安西的位置。有三千多里,當時的交通工具要走大半年,你又有怎樣的感受? 生答。 師:想到朋友就要遠去邊關…… 那就讀出來吧! 生再讀。 (播放圖片(楊柳依依)、音樂。) 師:這難舍難分的情…… 是什么又勾起了他們的傷感? 生:是窗外的小雨。 師:你為什么這么想? 生答。 師:就在分別的今天,盡管是那青青的楊柳,卻留不住朋友的腳步。把書端起來,讓我們再次感受朋友間離別的情誼吧! 生再讀。 師:我們通過對詩意的領會,感受到詩人的那份感情。讓我們試著背誦古詩,好嗎? 生齊背古詩。 師:接下來,我們要學習的這首古詩,就寫在咱們武漢的長江邊。請大家一起讀一讀課題。 師:跟老師一起寫課題。提示“孟”、“鶴”、“陵”的寫法。 師:剛才我們掌握了學習古詩的方法,從知音、明意到悟情,學習的道路我們已經共同鋪就。你想達到哪個高度?(悟情)武漢的孩子真了不起,那就利用我們剛才的方法自學古詩。注意圈畫出生字詞,用你的筆的詩旁寫下你的感受。 生自學,教師巡導。 師:學完了你就坐正。誰成功地站到了第一個臺階上? 生舉手。 師:你來讀一讀。 生讀。 師:讀得怎么樣? 師:很好,誰能讀得像他這么好?(許多學生舉手)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生讀。 師:真好。誰已經邁上了第二個臺階,說說古詩的意思? 師:誰還沒有發過言?來,請你。 一生說意思。 師:說得真好。誰還會說? 另一生再說詩意。 師:誰能幫幫她,什么叫孤帆? 生:孤帆有兩層意思…… 師: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生:天際流。 師:誰能理解。 生:就是水天相接的地方。 師:還有哪個詞不理解? 生:唯見。 生:唯見就是只見的意思。 生:廣陵是什么意思? 生:廣陵是一個地名。 生:遠影。 生:遠影就是遠遠的影子。 師:對比我們剛才學習的兩首古詩,你發現了什么? 生:都是有關送別的詩。 生:都是唐代詩人寫的。 師:還發現什么? 師:古詩的作者都是送行,而且都有一個盡字。在第一首詩中是消失的意思;在第二首詩中是喝完的意思。 師:你真了不起,叫什么名字?(生答)很了不起,你已經能夠領會古詩的感情。 生:共同點是他們都是好朋友。 師:第一首詩作者是以酒相送,那李白送孟浩然是以什么相送? 生:目光相送。 師:送了多久? 師:一個看字,……我們能夠體會到他們之間的深情。讓我們再來讀一讀。 生齊讀。 師:讀得真好;仡^再望黃鶴樓,煙花三月的黃鶴樓還是那么美嗎? 生:不美。 師:你為什么搖頭? 生:友人已經走了,再美的景色有什么用呢? 師:說得好。把書端起來,讓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 生讀。 師:回顧我們剛剛學習的兩首古詩,無論是……、還是…… 但他們有一點的相同的—— 生齊:難舍難分的情誼。 師:正是有情,這首詩才會代代傳誦。四十分鐘是短暫的,你們想怎樣送老師? 生1:我這里有杯酒,祝我們和馬老師的友情天長地久。 生2:我想以畫相送…… 生3:我想以詩相送——微笑著來,正如您微笑著去…… …… 齊唱長亭外。 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