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是快樂的──“小學生自由表達發展與課題研究”教學案例與分析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給予是快樂的這篇文章,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小男孩非常善良。
生:故事情節一波三折,引人入勝,總有出其不意的事情發生。
生:這個圣誕節,保羅、小男孩和小弟弟都過得很開心,令他們一生難忘。
(這個問題很簡單,通過復習舊知,把學生引入文章,學生自由言表,說出自己的感受,為教學開始創設輕松的環境,給學生自由表達鋪設良好的心境。)
師:那么,為什么說給予是快樂的呢?今天這一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二、品讀感悟、隨機生成
師:下面,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課文,邊讀邊體會,課文哪些地方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把相關的內容畫下來。
(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寫。)
生:小男孩看到新車后非常的羨慕保羅。
師:哦?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從小男孩吃驚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來。
師:誰來師范一下小男孩吃驚的表情?
生:(面無表情,瞪大眼睛。)
(學生笑。)
生:(神情專注,手中的東西不由自主掉下。)
(在表演中,讓學生更好的參與課堂教學中,體會小男孩的心情,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課文。)
師:在“吃驚”中,你讀懂了什么?
生:小男孩沒有想到哥哥會送這樣貴重的禮物給他。
師:誰來讀讀小男孩的話?
(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指名讀。)
生:(讀時強調“這車”兩字。)
生:(讀時強調“哥哥”兩字。)
生:(讀時強調“送給”兩字。)
師:他們誰表達得更準確呢?我們過會兒再解決。
你還讀懂了什么?
(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是不一樣的,所以朗讀的方式也是不一樣的,要保護好學生不同的見解,同時讓問題一直帶在他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更好的解決問題。)
生:保羅的想法和小男孩的想法是不一樣的。
師:哦?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保羅以為小男孩想有一個像他哥哥那樣的哥哥,而小男孩想的是自己以后成為這樣的哥哥。
師:你真會讀書,而且非常善于發現,讓我們把掌聲送給他。
(生鼓掌。)
你是從哪里讀出來的?
生:課文的4、5小節。
師:好,讓我們一起把這兩節讀一讀。
(學生有感情的齊讀。)
師:是的,小男孩在自己的付出中體會到快樂,所以課題才說──給予是快樂的
(學生在寬松的學習氛圍中體會文章的中心,這樣更有利于與學生說出自己的觀點。)
師:記得在上一堂課,有一位曾經提出一個問題:為什么他們三個人一起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那么,現在你能回答嗎?
(問題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使課堂教學顯得井井有條。)
生:小男孩因為讓弟弟過了依次特殊的圣誕節而快樂。
生:小弟弟也許會因為第一次這樣歡度圣誕節而難忘。
生:小男孩為了給弟弟買車,那么今天是他生活中的一個中國,所以讓他難以忘懷。
生:保羅是由于思想上受到影響而難忘。
師:讓我們通過朗讀,去體會他們的感情。
(生齊讀。)
師:你還有什么感受?
生:從“真正懂得”中,我可以體會到保羅那種大徹大悟的心情。
生:一個人只有付出了,那么他就會收獲無限的快樂。
師:你還讀懂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