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是快樂的──“小學生自由表達發展與課題研究”教學案例與分析
(設置空間較大的問題,為學生自由表達提供廣闊的回答問題的空間。)
生:保羅是一個喜歡妄下結論的人。
師:哦?是嗎?
生:從第四小節和第九小節中都可以看出。
師:你可真會讀書。
生:從剛才說的這段文字中,我還知道保羅這次又錯了。
生:是的,小男孩為的是讓自己的弟弟高興,而不是考慮自己的。
師:好,那我請誰把課文6~11自然段讀一讀,并請同學們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小男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從課文的學習轉入對人物性格的評價,讓學生闡述自己的觀點。)
師:誰來回答?
生:小男孩非常自信。
生:小男孩非常關心、愛護自己的弟弟。
生:小男孩樂于付出,并不是索取。
師:對于腳有殘疾的人來說,最大的痛苦是不能和正常人那樣行走自如,而小男孩要給弟弟買一輛新車,對弟弟來說,是幸福、寬慰,足以看出對弟弟的關愛。
下面,請同學們分角色朗讀課文。
(通過角色轉換讓學生更好的體會文章中人物的心理變化。)
三、總結全文
師:學了這篇課文,我們知道了生活中我們學會給予,那么就會給我們帶來快樂,你能夠聯系全文,表達出自己的理解嗎?
出示:
學了本課以后,我知道,保羅的哥哥因為( )而感到快樂,小男孩因為( )而感到快樂,保羅因為( )而感到快樂,我也曾經因為( )而感到快樂。
四、作業拓展
師:人們常說“助人為快樂之本”,在你的心目中,你認為哪些人最需要幫助呢?
你會用什么方式去幫助他們呢?
那你就去用自己的行動給別人帶來歡樂,同時,也讓自己獲得快樂。
【總評】
這堂課在教學中主要體現了以下的教學思想:
一、表達的核心是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
整堂課中,教師幾乎沒有對課文的思想內容提出什么問題,主要通過學生自讀來讀懂、理解課文,教師的指導主要體現在組織學生進行語言訓練,并且在訓練中給予適當的指導。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民主意識也較強,經常轉化角色,作為學生中的一員,共同參與學習,使課堂氣氛更加和諧。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學習得更加主動,更加投入,學習的效率也隨之提高。
二、學生自由表達的機會
課堂教學,需要給學生充分的自由表達的機會,教師教學中的問題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教師的問題具有充分的讓學生發展的空間。在這堂課的最后,根據課文內容,設置了一個綜合運用本堂課所學內容的總結,因為難度不高,所以學生都能參與。由于不是課文內容的簡單重復,而是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靈活運用學到的詞句,各種層次的學生能根據自己的水平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所以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