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教學設計6
4、讀全詩,體會望洞庭的動之美。
5、品味吟讀,入境背誦:
理解了詩歌意思后,如果你能夠入情入境地想象詩人當時的情景,品味詩歌的意境美和語言美就更好了。
鼓勵學生背誦。
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自主認識字詞,同桌互相測試。
2、指導學生找形近字的方法記憶“庭、鏡、磨、螺、潭”生字。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孟浩然也寫了一首描寫洞庭湖的詩,我們來比較背誦欣賞。
《望洞庭》教學設計6
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自主認識字詞,同桌互相測試。
2、指導學生找形近字的方法記憶“庭、鏡、磨、螺、潭”生字。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孟浩然也寫了一首描寫洞庭湖的詩,我們來比較背誦欣賞。
教材解讀:《望洞庭》是北師大版教材三年級上冊幻想和想象這一單元的古詩。本詩描寫了唐代大詩人劉禹錫夜游洞庭,對洞庭湖萬籟俱寂的夜色所發出的由衷感嘆。全詩四句,字字珠璣,生動地描繪出了洞庭湖那一幅安寧恬靜的畫面。...
【教學目標】1、理解詩意,體會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感情。2、運用古詩的學習策略指導學生自得自悟,培養自學能力。3、能有感情地朗讀古詩,練習背誦。 【教學過程】一、復習《獨坐敬庭寺》1、背誦。...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學習本課的生字,認識一個多音字。3、能理解詩句中重點詞和詩句的意思。并能寫出《望洞庭》一詩的景色。4、理解這兩首古詩的意思,感悟詩的意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3、能理解詩句,并能體會出本詩所描繪的景色,從中受到美的熏陶。4、欣賞孟浩然的《望洞庭湖》。...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會背誦古詩。2、讀懂古詩,想象古詩所描繪的景色,體會作者對洞庭湖的贊美之情。【教學重點】想象古詩所描繪的景色。【教學難點】理解古詩的意思。...
教材分析: 《望洞庭》,四年級上冊第四課古詩二首其一,本單元的文化主題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望洞庭》是唐代詩人劉禹錫被貶途徑洞庭湖時,月夜遙望洞庭湖寫下的詩篇。第一句從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寫起,表現湖面的開闊廖遠。...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3、能解釋詩句中帶點詞和詩句的意思,并能寫出本課題《望洞庭》一詩所描繪的景色。...
一、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2、能憑借課文插圖或通過理解古詩大意;課外吟誦劉禹錫的其它古詩。3、感悟古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對洞庭湖的喜愛和贊美之情,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材閱讀】 這篇課文是描寫秋夜景色的七言古詩。《望洞庭》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在秋天轉任和州,行經洞庭所作。這首詩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通過豐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將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繪得惟妙惟肖,躍然紙上。...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3、能解釋詩句中帶點詞和詩句的意思,并能寫出本課題《望洞庭》一詩所描繪的景色。...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3、能解釋詩句中帶點詞和詩句的意思,并能寫出本課題《望洞庭》一詩所描繪的景色。...
一、學習《獨坐敬亭山》(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你喜歡哪首古詩?誰來背給大家聽?今天,我們再學三首,這三首詩想像奇特,你們一定會喜歡。(板書課題:古詩三首)這節課,我們先學第一首李白寫的《獨坐敬亭山》,(板書詩題目)解題。...
一、設計思路自讀質疑 合作探究這堂課的設計思路:整體感知 評味研讀點拔釋疑 拓展延伸朗讀指導 比較閱讀新課標要求在閱讀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要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
作者:佚名轉貼自:轉載點擊數:35作者:高林生 轉貼自:鳳凰語文 為解讀《望洞庭》補筆高林生讀張忠誠又一篇解讀課文的文章,深為張老師鍥而不舍的精神所感動。我想為該文補上一筆而使它形神兼得。...
教學任務:1、理解《望洞庭》詩意,并寫出詩意。2、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一、復習,導入新課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李白的《峨眉山月歌》,誰能來述說詩意,并有感情地背誦?2、說說對劉禹錫的了解:劉禹錫,唐代詩人,洛陽人,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