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①認識7個生字,正確書寫12個生字和“蝙蝠、清朗、捕捉、飛蛾、蚊子、避開、敏銳、鈴鐺、蒼蠅、揭開、推進、障礙物、熒光屏、橫七豎八”等詞語。②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和要點,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系,激發熱愛科學,樂于觀察和探究的興趣。③搜集并與同學交流有關仿生學的資料,提高信息搜集與處理能力。課前準備①生字詞卡片或抄寫有生字新詞的小黑板。②教師搜集有關仿生學的圖文資料,準備蝙蝠圖片、雷達圖片。第一課時●以圖為媒,引入新課(依次出示蝙蝠和雷達的圖片)同學們,你們認識它們嗎?請說一說你對它們的了解。蝙蝠是一種動物,雷達是一種探測裝置,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新課文《蝙蝠和雷達》。(板書課題)●朗讀課文,讀通讀順①自由朗讀課文兩遍,難讀句子多讀幾遍,標出自然段序號,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②兩人一組輪流讀課文,互相認讀生字詞。③出示寫有生字詞的小黑板,指名開火車從讀生字詞,提示學生注意形聲字和“蝙、熒”等字的讀音。●默讀課文,歸納大意①課文主要講什么?請大家默讀全文,用自己的話說一說。②指名說,教師根據說的情況,小結歸納主要內容的方法,如:有的同學是抓住課題聯系課文歸納的,有的同學是把課文各部分意思連起來歸納的。●填表助學,自主閱讀①指名朗讀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含有關聯詞的句子,如“即使……也……”,想想說明了什么;文中提出什么疑問?請讀出疑問的語氣。③默讀四、五、六自然段,填寫下表。(表中加黑部分為需填寫的內容,答案供參考,只要學生抓住要點即可,語言是否簡潔不做重點強調)試驗順序試驗方式試驗結果試驗結論第一次把蝙蝠眼睛蒙上,讓它在拉有許多繩子系有鈴鐺的屋子里飛。鈴鐺一個也沒響,繩子一根也碰著。蝙蝠夜間飛行,*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第二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蝙蝠到處亂撞,鋃鐺響個不停。第三次把蝙蝠的嘴巴封住。蝙蝠到處亂撞,鋃鐺響個不停。③交流:先在小組,再在班上交流填與表格的情況。④讀讀課文,同桌互相看圖表,科學家是怎樣揭開蝙蝠探路之謎的。再指名上臺介紹。⑤小結:a.出示句子“科學家經過反復研究,終于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里飛行的秘密”,說說從句子中體會到什么?(感悟“反復、終于”)b.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樣配合的?雷達與蝙蝠有什么聯系?下節課我們再來閱讀探究這些問題。●范寫生字,練寫字詞教師示范難寫的生字,如“避、揭”等,引導學生注意本課生字大多是左右結構的字,左邊部首只占三分之一,右邊占三分之二,字要寫得勻稱整潔。第二課時●復習舊課,導入新課①聽寫本課生詞。自我批改,錯的訂正一遍。②指名說一說課文大意后引入新課:這節課我們重點探究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樣配合的,以及雷達與蝙蝠之間的聯系。●合作閱讀,突破重難點①自由讀七、八自然段,想一想上述問題。②以演促讀,理解蝙蝠探路的辦法。指三名同學表演,一生當“蝙蝠”,一生當“蝙蝠嘴里發出的超聲波”,一生當障礙物。③以畫促讀,理解蝙蝠探路與雷達之間的聯系。a.請用圖示求表示蝙蝠幅探路和雷達探測。(下列圖示供參考)b.填空,看圖說一說雷達和蝙蝠之間的聯系。飛機上的雷達就像是騙幅的( )。雷達發出的無線電波就像是蝙蝠的( ) 雷達的熒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小結全文,延伸拓展①默讀全文,說說你從本文中受到什么啟示?適當交流“我也要從動物身上得到啟示,設計一個小發明。”②閱讀文后“資料袋”,教師出示有關仿生學的圖片,補充相關文字資料,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閱讀與探究興趣。③布置學生課外搜集關于仿生學的資料,有興趣的話,結合綜合性學習,設計小發明并動手實驗。《大自然的啟示》 學習目標 ①認識8個生字。 ②朗讀課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內容,認識到大自然能給人以警示和啟發,學習用聯系的眼光認識自然界。 ③激發閱讀仿生學科普讀物和探究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課前準備 ①生字卡片。 ②師生搜集人類從動植物身上受到啟示,而有所發明創造的課外資料。 ③教師制作“大自然的啟示”專題網頁。上課前將學生帶入網絡課堂。 ●復習引入,指點學法 ①聯系引入,板書課題。 請回憶前三篇課文,說說主要講什么?你從三篇課文中明白了什么? ②說一說你準備怎樣學習這篇課文? 如:圍繞“閱讀提示”先自學后討論交流;把課文講述給別人聽;結合搜集的資料學習,等等。 ●熟讀課文,自主學習 ①讀讀拼拼:自由朗讀,同桌對讀,達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生字多拼讀幾遍,能熟練認讀。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與難讀句子,進行適當檢查指導。 ②讀讀說說:默讀課文,說說每篇短文的主要內容。 ③自主學習:按照前面提出的學習方法和步驟自學10分鐘左右,在書上圈點批注。教師巡回指導,特別是要耐心點撥學習較吃力的學生,及時表揚善于學習和效率高的同學。 ●精讀研討,交流收獲 交流的重點是以下兩個方面,要注意,交流與讀書要結合起來,要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要把文本學習與課外資料交流結合起來,但要以文本為主,不脫離于文本之外。 重點之一:交流感受深的語句,交談受到的啟示。如: “原來,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聯系的。這樣,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叫采用結合上下文,聯系科學課,畫生物鏈示意圖等方式理解。 重點之二;交流課外搜集的相關資料。可以滲透在課文學習之中,如結合“現在,飛機設計師注意研究蒼蠅、蚊子、蜜蜂等飛行的情形,研制出了具有各種優良性能的飛機”,交流相關資料。也可以在學完課文后結合“口語交際、習作”或“展示臺”,集中展示交流相關資料,暢談受到的啟發。 ●回讀小結,延伸拓展 ①朗讀全文,閉眼回顧學習過程,小結學習收獲與學習方法。 ②教師推薦有關仿生學的課外讀物和資料,布置學生課外閱讀,激勵學生去觀察大自然,繼續落實好綜合性學習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