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教學設計
2、誦讀《兒童和平宣言》進一步加深對詩句的理解,激發學生從小維護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
七、布置作業: 閱讀選讀課文《戰爭與和平》
課后反思:
1、教學理念:關注生命,激活課堂,以生為本,促進發展,努力營造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教師始終以飽滿情緒關注全體學生參與語文學習的精神狀態,多給他們朗讀、想象、體驗的時空;通過適時、適度的激勵性評價調節課堂,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讓他們喜歡閱讀,在閱讀中享受快樂。讀是理解詩歌的基本手段。因此,我在教學中,堅持以讀為本,將朗讀訓練貫穿全課的始終,引導學生通過反復誦讀來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情感。以聲傳情,相互交流,相互感染,增強文本情感熏陶的力量,以此來體現語文學習重語感培養和情感體驗的特點.
2、教法選擇:
課前,組織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資料,教師做適當的補充,讓學生對戰爭,特別是對戰爭中的平民百姓、婦女兒童生活狀況有一些基本了解,為理解詩歌的意思和體會詩歌的情感做鋪墊。
根據中年級學生性格和教材特點,采用圖文對照的方法,增強直觀性,培養觀察與想象能力。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適當點撥的方式進行教學。生字教學,采取檢查預習法,引導學生通過自學掌握。圍繞課前閱讀提示,通過協作學習突出重點。加強朗讀指導,通過范讀,放聲讀等形式,讓學生讀中悟。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自己去研究、探索。
本課的朗讀指導,我是這樣做的:
(1)注意將讀、思、說有機結合起來,做到讀讀、想想、說說、讀讀。如第一節,在讀的基礎上,想象大海本來的是什么樣的,現在是什么情景,想象后說一說:面對此景,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說什么,說后再讀,表達維護和平制止戰爭的美好心愿。
(2)詩歌前四節敘述結構相似,作者抓住自然界人們熟識的景物,將自然界的原樣與現實加以對比,表達的意思是因為戰爭使大自然不再安寧,使人們不得安寧。最后發出疑問:這究竟是為什么?表達了詩人對戰爭的憤慨與不解。因此,我在教學中,重點引導讀第一節,讓學生自主學習第二至四節詩,自由表達允許學生采用多種方法來表達情感,真正使閱讀成為學生的行為。
3、學法:
為改變傳統的灌輸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時,根據學校確立的“學習方法研究”專題,重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1、利用工具書(字典、詞典),自學生字及詞語。
2、通過匯報學習成果——質疑——討論釋疑進行學習。
3、通過學法提示,學生利用遷移法,自學課文。
4、通過圖文對照,朗讀,發揮想象能力,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幫助理解課文。
5、通過小組協作學習,討論、交流,教師適當點撥方式完成教學任務。本課時安排兩次合作學習,第一次是在“整體感知”環節中,讓學生談談知道了什么。第二次是在學習第5節時,讓學生談談想到了什么。
附:板書設計
16﹡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
安詳 美麗
災難 痛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