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人家》說課設計
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語文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21課《鄉下人家》。這篇課文展現了鄉下人家樸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贊揚了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善于用自己的雙手裝點家園,裝點生活的美好品質。我結合《語文課標》提出的要求和本課的內容,制定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作者通過描寫鄉下人家最密切的景物來抒發情感的表達方法。
2、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
3、運用多種方法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摘錄好詞佳句,體會作者對鄉村生活由衷的熱愛之情,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能隨文章的敘述在頭腦中浮現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從而感受到鄉村生活的美好。
【教學難點】了解課文在空間、時間上交*敘述的順序。并體會從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場面展現出來的鄉村生活的美。
【教學過程】
《課標》明確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要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面對這樣一篇詩情畫意的文章,讓學生充分地讀,無疑是理解、體驗的好方法。教學時,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讀中感知
上課伊始,教師配樂情境導入,把學生帶進恬靜迷人的鄉村。然后默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的內容。
二、讀中感悟
《課程標準》中倡導學生主體參與,合作交流,探索發現等多種學習活動,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在教學中我把“讀”“議”有機地結合。引導學生先讀后議,邊讀邊議,議后再讀,讓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選擇喜歡的方法來學習。在學生交流時,教師走進小組中,成為一個傾聽者。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轉變成引導者。學生匯報時無論怎樣說都是自己通過讀課文所獲得的獨特理解和感受。教師不必過多講解,只適時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即可。
三、讀中積累
教師在學生匯報時適時引導學生積累好詞佳句,并能熟讀成誦,培養學生的語感。然后回顧課文揭示寫作方法。最后,進行閱讀拓展以此培養學生善于積累的好習慣。總之,在教學中我力圖做到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中感知、讀中感悟、讀中積累,并在讀中形成語感,在讀中學會讀書。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全班合作學習的群體作用。
以上是我對這篇課文的簡單認識,但課堂是多變的,對于出現的不同情況我將采取不同的方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