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人家教學設計及思考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下冊第21課
教學目標:
1、鞏固識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積累好詞佳句。
2、學習并練習運用“讀課文,想畫面;想畫面,讀感受;看畫面,述文字” 的方法學習課文。在讀文、背誦過程中體會作者抓住鄉下人家普通景物的特點來抒發情感的表達方法。
3、在讀文、背誦過程中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體會作者對鄉村生活由衷地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透過語言文字想象生動的畫面,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
教學難點:體會從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場面中展現出來的鄉村生活的美。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字詞,激趣導入
(課件出示生詞)
屋檐、裝飾、雞冠花、倘若、覓食、和諧、搗衣等
在認讀的基礎上,相機擴展,引導學生交流同義詞語,并練習用詞說話,發展語言能力,感受漢字的魅力。
同學們真聰明,恭喜大家順利闖過詞語關,現在就讓我們快樂地踏上這條小路,再次走進鄉下人家。(板書課題)
二、研讀品味,感受美好
1、引導學生瀏覽課文,回憶課文描繪了哪些畫面?
2、用文中的一段話概括鄉下人家給作者留下的總體感受。
“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引導學生從關鍵句子中找出體現鄉下人家風景特點的關鍵詞
“獨特 迷人”
3、品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畫面,把你認為最獨特、最迷人或最感興趣的語句畫下來,和同桌交流。
4、全班交流,重點研讀其中一個自然段,總結學法。
(1)指名匯報朗讀自己認為獨特迷人的語句。
(2)引導學生讀中想象美麗可愛的畫面。
(3)(課件出示畫面)讀出自己的感受。
(4)再現畫面,文字敘述,表達感受。
(5)總結學法:
讀課文,想畫面;想畫面,讀感受;看畫面,述文字。
5、自主學習,積累詞句
(1)用剛才的學法自主學習自己喜歡的部分。
(2)學生朗讀匯報,教師適時點撥,引導學生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感受文章從平凡景物中展現出來的美,體會作者抓住鄉下人家普通景物的特點來抒發情感的表達方法。
(3)相機引導背誦,積累詞句。
三、遷移學法,閱讀鏈接
1、自由讀“閱讀鏈接”中的詩歌《在天晴了的時候》。
2、說說在閱讀過程中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3、想象著畫面,入情入境地朗讀。
四、課后實踐,拓展延伸
1、背誦《在天晴了的時候》。
2、搜集積累描繪贊美鄉村田園生活的詩句。
板書設計:
景色
21、鄉下人家 獨特迷人
生活
我的思考:
1、新的閱讀教學理念在理解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的過程中,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主張教師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建構,讓學生自主完成學習過程,并得出結論。遵循這樣的思想,我設計以“自讀想象畫面,自悟體會情味,交流暢所欲言”的方式展開教學,充分尊重學生閱讀中的獨特體驗和理解,教師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給予及時地點撥、引導和提升,使學生能隨文章的敘述在頭腦中浮現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從而感受到鄉村生活的美好,喚起學生對鄉村田園生活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