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哨導學案
學案 教案 一、漢字文化五千年,我學我會我流傳(讀、標、圈、注、組、查)讀課文5遍,認識8個生字,給每個字組兩個詞。正確讀出“湖畔、兜肚、麥穗兒、擎起、裹著、嚼嚼、肺腑、撩起、剝開、吮吮、直沁肺腑”等十一個詞,并在文中圈出。聯系上下文理解詞意,不懂的查字典,簡直在書上做好批注。 多音字注音:應__( ) 和__( ) __( ) __( ) 二、把握文章有整體,概括準確讀流利(認真填寫,課堂交流) 1、這篇課文以麥哨的聲音為線索。開頭、結尾分別寫了( )的聲音是那么歡快,那么柔美。中間寫了割草的( ),孩子們生活的( )和他們在這種天然娛樂場中( )的情形。讓我們感受到( )的美好和鄉村孩子童年生活的( )。 三、邊學邊思貴有疑,品詞品句悟含義。 1、請同學們自由讀文,看看課文幾次寫到麥哨,是怎樣描寫的?(批注在書上) 2、為什么孩子們的麥哨聲吹得那么歡快、那么柔美?請同學們自由讀讀課文的其他段落,去欣賞鄉野生活里的“歡快”與“柔美”的畫面。(批注在書上)
根據第二部分的提示,我們了解到畫面有三: a、割草的孩子(3自然段) b、孩子們生活的環境(4自然段) c、孩子們游戲的情形(5、6自然段)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四、學海無涯天地寬,多讀多聞要拓展 1、查找有關鄉村生活的圖片。 2、了解不同季節里莊稼、瓜果、蔬菜的生長。 3、讀《百合花開》相關課文。 五、讀罷掩卷心有感,口說筆記寫新篇。(四組) 1、回憶一下你到鄉村生活的情景,描給一下你所見到的田園風光。 2、我給大家講一個我在鄉村生活的故事。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感受鄉村孩子純樸自然、歡快的童年生活。 3、體會作者生動形象語言。 教學過程: 1、自學反饋 2、交流質疑 3、分組展示 4、課后檢測 課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