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父親的菜園教學設計
那天,父親正在吃午飯,把碗一丟,抓起鐵鍬就沖進了暴雨中……(父親把開墾菜園看得很重,不顧自己的身體。)
父親沒有氣餒,他在坡地的邊緣砌了一道矮墻,再從山腳下把土一筐一筐挑上去,蓋住了那可怖的巖石。父親的雙肩紅腫,腳板也磨起了泡。(父親從山腳下把土挑上山去,直到雙肩紅腫,腳板上起泡,很堅毅。)(聯系前面的內容,我們知道父親為什么要這么做,聯系后面的課文,我們知道父親這么做是多么不容易。讀課文時要聯系上下文,這樣就能把課文讀懂,讀透。朗讀體會。)
父親說:“我們不能光顧眼前,也真難為了這片荒地……這一季豌豆就用來肥土吧。”(父親精心伺候菜園,執著,有恒心。)
父親摸摸我的后腦勺,信心十足地說:“當然能!”(父親選定了目標,就充滿信心地去做。)
(設計意圖:略讀課文重在讓學生利用所學的方法自讀自悟,交流學習所得,要注意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學習。同時在關鍵處或疑難處,還是需要教師的指導與點撥,不能放任自流。)
五.總結呼應,升華主題
1、這堂課我們通過學習課文,鞏固了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體會人物品質特點的方法,懂得父親用他的勤勞、堅毅,開墾了這塊荒涼的坡地,使得這里一年四季都是一片翠綠。
2、你覺得課文題目能改為“我家的菜園”或“我們的菜園”嗎?為什么?
(組織學生交流討論)
(設計意圖:學習的總結既要注意思想的領悟,也要重視方法的習得。而對題目的思索,既是讓學生對人物的形象的進一步感受,也是對文章內容與結構的深度探究,是一舉多得的學習。)
板書設計:
父親的菜園
勤勞 堅毅
荒涼的坡地碧綠的翡翠
(動作、語言)
總設計意圖:
《父親的菜園》的教學設計,我從把握課文主要內容做起。我認為把握課文大意涉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以及表達能力,是一項非常有價值的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綜合訓練。
而連接語提示了一組課文學習的重點及學習的方法。本課是略讀課文,我引導學生始終圍繞從單元學習提示中提煉出的方法進行學習,進一步鞏固從精讀課文領悟到的學習方法,體現“精讀是準備,略讀是運用”的略讀教學思想。
閱讀教學時,對于文章思想內涵的領悟,教師往往比較注重,而作者是通過怎樣的語言來表情達意的,容易被忽視。我讓學生用心讀課文,邊讀邊批注,充分交流學習心得來領悟作者通過怎樣的言行描寫出父親的品質。竭力做到既“得言”,又“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