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毽子里的銅錢》教案設計
讀讀這句話,你體會到了什么?(生說)聽出來了,你是從“好半天才明白我的意思”體會出來的,對嗎?老人好半天才明白,好半天老人想些什么呀?跟同學交流一下。老人會想些什么?還可能想些什么?還會想些什么?(生說)
師:在與老人的心進行了一次對話后,我們也體會到老師的心是如此的善良。那你能從老人的話中把這種善良讀出來嗎?試著讀讀老人的話。(生自由讀)誰來讀讀老人的話,你就是那位善良的老人。(生讀)你就是那位敦厚的老人,(生讀)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好嗎?(師讀旁白,生讀老人的話。)
師:這樣一位純樸、飽經風霜的老人,兩次送給作者烤山薯,足以體現出老人的(生齊說:善良)
5、老人真誠和善良一次又一次震撼著我們的心,面對這樣的老人,作者的內心更是久久不能平靜,捧著香噴噴、熱烘烘的烤山薯,此刻竟然如此難以下咽。小作者會怎么想,她又會怎么做,趕快來找找描寫小作者的語句。 誰想和大家交流。
我心里說不出的難過,只想代二嬸給他那一個銅板……
師:還有嗎?
課件出示:“我越發覺得心里不安,忽然想起毽子里面有兩個銅錢兒。只是兩個銅錢呀,怎么抵得過一個銅板呢?但我還是急急忙忙撕開毽子的包布,挖出兩枚亮晶晶嶄新的銅錢,遞到老人手心里說:“老伯伯,給您。”
師:誰來讀讀這句話。生讀,老師也想讀讀這段,看看對你有沒有啟發,好嗎?師范讀。(生說)能把你們的體會試著用一個句式說說嗎?
課件出示:雖然兩枚銅錢_______但是為了________我還是決定把這兩枚銅錢交給老人。
三、深化中心,創境表達
這段記憶影響了作者的一生。好了,同學們,我們來看看,這是一個天真爛漫的孩子,在他的心中存著善良,而歷經滄桑的老人也同樣懷有一顆善良的心,所以,在他們相遇后,他們之間才能產生這樣一段打動人心的真情。
此時此刻,善良的老人打動著每個人的心,此時,你就是文中的作者,來表達你的心聲吧
課件出示: “我永遠不能忘記,不能忘記您(你)的……”說一段話。(學生自由說)
這節課我們一起結識了這么善良的一老一少,那讓我們再來看看課文的題目,這毽子里的銅錢,僅僅是兩枚普通的銅錢嗎?怎樣的銅錢?(生說)這是怎樣的銅錢?(生說)這更是怎樣的銅錢?(生說)毽子里的銅錢對老人和我,對每個人來講都是萬分珍貴。毽子里的銅錢可能已經找不到了,烤山薯的余溫也可能不再熱了,但是老人和我之間真誠、善良、關愛卻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板書:真誠 善良 關愛
教學反思:
本文是風格雋永的散文,文章結構較為復雜,作者的寫作風格唯美、富于個性,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閱讀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本文所表達的情感是一種富于人性光輝的人與人之間真誠的體諒,由于蘊涵在質樸的文字中,學生悟情也有一定的難度。針對課文的這一特點,在教學之前,我進行了精心的設計,旨在抓住教學重點,突破理解難點。:
一、 品詞酌句,重點深入
語文,只有細細地品味語言文字,才能真正地悟出其中的情,從而自己也受到情感熏陶。在教學中,我抓住了幾處描寫老人外貌、言行的語句,引導學生感受、思考、表達。一個“笑呵呵”,老人的慈祥如在眼前;一句“永遠不能忘記”,既讓我們看到了老人的感激,更讓學生贊嘆于人與人之間的細膩的情感,進而啟發他們怎樣真誠地對待身邊的人與事。通過品詞酌句很好地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