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古詩兩首》補充閱讀資料
柳子廟坐落在瀟水西岸柳子街中心,面對愚溪,背負西山。廟系磚木結構,簡潔樸素,石腳、梯階、臺跺,三進三開間,正殿寬宏,高聳巍峨,當年殿內供奉柳宗元塑像,掛有“文貫八家”、“都是文章”、“福我壽民”等橫匾。春秋社日,四方百姓都虔誠膜拜。每逢農歷七月十三日柳宗元生日這一天,則殺豬宰羊、演戲、趕廟會,以示紀念。
柳子廟中有《羅池廟享神詩碑》,因碑文首句為“荔子丹兮蕉黃”故稱荔子碑。碑文為韓愈作,蘇軾書,加之文內所頌柳宗元之德政,故世稱“三絕碑”。
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兩代八位散文大家的并稱。即唐代韓愈、柳宗元、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梅花
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元日示師文
(元·王冕)
骨格今年異,衣裳舊日殊。
讀書當努力,寫字莫糊涂。
白水翻三峽,青山出兩都。
老吾何所以?賴爾得相須。
初春
南宋·陸游
裝罷桃符又剪燈,新年光景捷飛騰。
老翁掃盡兒童事,卻學禪床入定僧。
除夜雪
南宋·陸游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至小丘西小石潭記(小石潭記) 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大意:
(一)自“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至“參差披拂”記敘小石潭景(水清石底,青樹翠蔓)。
(二)自“潭中魚可百許頭”至“似與游者相樂”描寫潭中魚似與游者相樂。
(三)自“潭西南而望”至“不可知其源”描寫潭上小溪岸勢。
(四)自“坐潭上”至“乃記之而去”抒寫潭上四面寂寥凄寒之感。
(五)自“同游者”至“曰奉壹”補記同游者姓名。
主旨:
(藉小石潭四面寂寥凄寒之景)抒寫自己懷才不遇,遭受貶謫的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