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國際互聯網》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課文中引號及某些關聯詞語的表達作用。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國際互聯網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感悟、體會其奇妙之處。
3.認識國際互聯網和我們息息相關,激發學生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和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了解國際互聯網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感悟、體會其奇妙之處。
教學準備:自制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認讀詞語,句子。難度遞增,激趣:
①二字詞語:話題跨過電纜信封悉尼郵遞查閱巨型付款(擰出“巨型”指導讀,讀得夸張些:“巨——型”,為后面讀句子作好鋪墊。)
②四字詞語:團團包住足不出戶無所不有天南海北萬水千山咫尺天涯息息相關快捷方便豐富多彩
③由“咫尺天涯”再生難度:能說出一句詩嗎(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能找到課文中的一句話嗎?(雖然對方遠在天涯,卻讓人感覺近在咫尺。)能找出這句話中的反義詞嗎?(遠-近,天涯-咫尺)
④讀句子“電腦里不僅能傳來對方的聲音,還能顯現他的形象。”
a找出關聯詞,b應該強調哪半句?c出示聊天視頻畫面,激趣,d讀句子。
小結:天涯若比鄰,能傳送聲音和人的形象,這是誰能做到的?(國際互聯網)
覺得它怎么樣?(奇妙)齊讀課題,引入新課。
[說明:本節課將圍繞三個問題展開,學習課文。而上面兩個句子,很難融入三個問題中,為了后面教學的主題突出,以上兩句子故提前至“復習”內容中。上面兩個句子,關聯詞重要,內容凸顯了互聯網的“奇妙”,不能因本節課的主題而不管,所以加以檢查,既照顧主題,又兼顧“奇妙”。]
2.上節課我們提出了哪些問題?(出示三個問題)
3.三個問題分別在課文的哪些段落中能找到?
(樣子與工作在第二段,作用在第三段)
二、學習課文,探究三個問題。
1.指名學生讀課文第二、三段。
2.解決問題一:國際互聯網是什么樣子的?
(1)指名讀句子。
(2)這是用什么方法說明的?(打比方)
(3)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這張網的特點,你選什么字?(大)
你是通過哪些詞語體會到的?(巨型、團團包住、大網、包住地球、大網)
(4)出示圖畫,再讀句子。(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蜘蛛,織成了一張團團包住整個地球的“大網”,那該是怎樣的情景啊!國際互聯網就像是這張包住地球的“大網”。)
提示要用夸張的語氣,如:巨——型、團——團-包——住、大——網……)
(5)其實,國際互聯網看不見,摸不著,它是通過無數條“線”把億萬臺電腦連接起來的。(出示網住地球的圖片)網是這樣的大!我們再一齊讀讀,體會這張神奇而巨大的網。(齊讀,夸張地讀)
3.解決問題二:國際互聯網是怎樣工作的?
(1)指名讀句子。出示句子:這些“線”上飛速流動著文字、圖像、聲音,它們能夠在幾秒鐘內跨過萬水千山,傳到世界各地的電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