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云》說課設計
于是,我緊緊抓住“變化多、變化快” 這條線索,來講讀課文的三個段,邊講邊板書:變(多、快)。
在學習火燒云顏色變化這部分時,大部分學生能夠從“紅通通的,金燦燦的……”等表示顏色的詞中體會出火燒云顏色變化多的特點,但不一定能找出顏色變化“快”的特點,投影對比句子:
⑴這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一會兒紅通通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
⑵這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紅通通的,金燦燦的,半紫半黃,半灰半百合。
通過比較,讓學生從“一會兒……一會兒……”中體會變化“快”這一特點,再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注意讀出驚奇、高興之情,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5、訓練朗讀:
《火燒云》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應該讓學生通過反復朗讀來體會文章中心和作者的情感,在熟讀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背誦。
朗讀要求:
⑴第1、2自然段,可把文中“了”字的讀音適當延長,讀成近似“啦”的讀音,感情就出來了。
⑵讀第3自然段寫顏色變化又多又快,要讀出急切的語氣,速度可稍快些。
⑶讀第4自然段至第7自然段時,隨著一種形狀的出現到模糊、消失,要讀出先驚喜、后惋惜的感情。
以上朗讀要求不是讀前提出來的,而是在學生朗讀過程中逐步提出,并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加以貫徹: 或通過教師范讀,或通過誘發想象,或通過師生共議。總之,就是要讓學生讀得有勁,讀得投入。
6、總結深化:
學完了課文,我讓學生看板書,說說作者從哪幾方面來描寫火燒云的。之后,我又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誰來說說,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可以引導學生從思想感情和觀察方法兩方面來談。)
7、結束語我是這樣設計的:
今天,我們領略了火燒云這一壯觀的自然景觀,在我們的生活中還可以遇到更神奇的自然景觀,只要我們多用心觀察,并將這些內容積累下來,我們的習作便會有源源的材料。
8、布置作業:
按描寫火燒云的方法,展開合理的想象,以《霧》或《雨》為題寫一片斷。
四、說板書
板書,是文章結構的簡縮。通過板書,能使學生直觀地抓住線索,理清思路,體會中心,知道選材。因此,我的板書力求體現這些,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