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人家》教案設計
設計意圖新的閱讀教學理念在理解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的過程中,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主張讓學生自主完成學習過程,并得出結論。本教案遵循這樣的思想,設計了以“自讀想象畫面,自悟體會情味,交流暢所欲言”的方式展開教學,充分尊重學生閱讀中的獨特體驗和理解,教師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給予及時地點撥、引導和提升,使學生能隨文章的敘述在頭腦中浮現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從而感受到鄉村生活的美好。
教學目標
1.能通過精讀課文一至四自然段,體會文字所描繪的意境。
2.聯系課文,想象寫詩,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3.領略文中所描繪的美景,發現鄉村生活的美,自然的美,由衷地喜愛鄉村,喜愛自然。
教學重點
能在品味文字的基礎上體味鄉里人家,體味鄉野之趣。
教學難點
聯系課文,展開想象,通過語言文字訓練,更好地認識鄉下人家。
教學過程
一、憶鄉間畫面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走進了詩情畫意的鄉村,初步領略了鄉下人家美好生活。也知道了作者為我們描述了7處獨特的田園風光,還深入感受了其中 2幅迷人畫面。這節課讓我們再用心去感受其余幾處鄉村風景。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翻到21課《鄉下人家》,快速默讀課文1~4段,然后選擇你最感興趣一處景色,大聲朗讀,邊讀邊想,從這段文字中你讀懂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二、觀鄉間風貌
學生快速默讀全文后,自由選擇一個最感興趣的場景進行朗讀,感悟。(師巡回指導)
三、賞鄉間畫意
預設:
1.屋檐綠藤瓜架
⑴指名學生讀,自由談感受。(結合文中插圖闡述)
⑵師小結:好一幅別有風趣的——
⑶生概括,師隨機板書,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2.門前鮮花綻放
⑴指名讀,自由談感受,隨機理解“依著時令”。
⑵鄉下人家的花,“樸素中帶著幾分華麗”。為什么說這些花是樸素的?
⑶師小結:好一幅樸素而又華麗的——
⑷生概括,師隨機板書。
3.屋后雨后春
⑴指名讀,自由談感受。
出示句子:
幾場春雨過后,到那里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里探出頭來。
⑵生自由讀句子,便讀邊思考:這個句子中哪幾個詞語用得好,好在哪里?(抓住“探”“成群”“許多”等詞語體會雨后春筍生機勃勃的情景)
⑶出示雨后春筍的畫面,想象:這些可愛、調皮的筍芽兒探頭探腦地想干什么?
⑷師小結:好一幅生機勃勃的——
⑸生概括,師隨機板書。
⑹指導學生感情朗讀、齊讀、看圖背文。
4.院里群雞覓食
⑴指名讀——談感受——指名讀。
⑵出示畫面,感受雄雞的神氣,找到表現出雄雞很神氣的詞語。指導學生讀出雄雞的神氣!
⑶引導學生觀察母雞和小雞,完成練習:
從他們的房前屋后走過,肯定會瞧見一只()的母雞,率領一群( )的小雞,在竹林中()地覓食。
⑷讀一讀,讀出雄雞的神氣,讀出母雞和小雞的溫馨。
⑸一幅——群雞覓食圖讓我感受到了溫馨的畫面。
⑹男女生對讀。
5.河里群鴨嬉戲
⑴指名讀,談談鴨群給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呢?
⑵是啊,人與動物相處得這么融洽,好一幅——群鴨嬉戲圖。
⑶齊讀第4段。
6.總結全文
⑴引導學生看板書。
⑵師啟發談話:學到現在,我們發現,作者從房前屋后寫到小河里,從春天、夏天寫到秋天;從白天、傍晚寫到深夜;從植物、動物、寫到人物。
真是——(生齊讀最后一段)
四、抒鄉間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