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周第二單元《明月》教案
四年級 第2周教案(9.6—9.10) 一、 周教學內容:第二單元《明月》,兩篇主體課文,一個語文天地。 二、 周教學重難點: 1. 生字:一類字18個、二類字24個、多音字2個。 2. 積累:(1)繼續練習寫摘錄筆記,練習獨立識字。 (2)用學過的不同方法理解詞語。 3. 作文:寫一寫自己眼中、心中的月亮。 三、周學科融合: 在學習“明月”這個單元的過程當中,學生從古人、今人的筆下感受到月色的美,又從人類登月使學生感受到月亮無窮的奧秘,激發學生去探究月亮。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去說月亮,寫出自己心中的月亮,以期達到激發學生探究月球奧秘、訓練學生文字表達內心世界的完美結合。 四、 周學情分析: 時值中秋佳節將近,學生手邊一定有很多關于賞月、說月的素材,指導學生多上漿、搜集這方面的材料。創設談話情景,發動學生暢談科學家在對月球地表及礦物質做出科學分析后得出的成果,可談論有關月亮的天文氣象知識,還可以講述有關月亮的傳說故事,引導學生概括出要點,豐富自己的知識積累。古詩二首 授課時間:周﹍﹍
整 體 設 計
個 性 設 計 教 材 分析 兩首唐詩——王維的《鳥鳴澗》和白居易的《暮江吟》!赌航鳌吩娙诉x取了紅日西沉到新月東升這一段時間里的兩組景物進行描寫:前兩句寫夕陽落照中的江水,后兩句寫新月東升的夜景!而B鳴澗》描寫詩人看到的春山由明月、落花、鳥鳴所點綴的靜謐。 學法 教師導法 指導朗讀 引導品味 學生學法 有感情朗讀,品味意義,背誦 學習目標 1.理解目標:采用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了解詩意,體會古詩的意境;
2.積累目標: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嘗試背誦古詩; 3.生字目標:認字6個,寫字6個。 學習重點 1.初讀感知點:(1)背誦學過或背過的有關月亮的詩句,引入新課。
(2)自讀,摘錄生字新詞,自學解決生字詞。 (3)自讀后指名讀,讀通,讀對。 2.細讀感悟點:(1)出示自學提示,出示“金鑰匙”,標出問題,理解詩意,品讀。 (2)體會重點詞句,讀出詩味,誦讀。 (3)邊讀邊想象詩中意境,背誦。 3.能力訓練點:(1)練習采用查資料或詢問的方式解決自讀中遇到的一些疑難問題。 (2)鼓勵學生嘗試默寫。 4.拓展延伸點: (1)搜集描寫月亮和月光的文章,詩歌,詞,故事,做一期手抄報。 (2) 寫一寫自己眼中、心中的月亮。 板書設計 古詩二首
暮江吟 鳥鳴澗
殘陽
江邊 美 靜 山中月夜 課后反思
走月亮 授課時間:周﹍﹍
整 體 設 計
個 性 設 計 教 材 分析 《走月亮》是一篇優美的抒情散文。我國南方一些地區的習俗,常在有月亮的晚上,到戶外月光下游玩、散步、嬉戲,為“走月亮”。“走月亮”不同于在月亮下趕路,而是特意到月光下走,散步,因此充滿了詩意。 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