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教學設計
4、貼完后,學生加以評點。指出帖得不對的地方;在進一步讀讀詩文;進行分析,改正。[讓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主動發現、團結合作的重要途徑。]
五、整體賞圖,精讀感悟。
1、分小組討論:你在這幅圖畫中,看到了什么?學生看圖對畫面進行描繪。力求把話說完整,說生動。[有機地將詩句、圖畫聯系起來,走入詩畫意境。教學形式活潑,訓練了學生的說話能力。]
2、老師加以點撥、評點。
3、大家在一起互相議一議,該怎樣讀?想怎樣讀就怎樣讀。老師見機指導[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合適自己的學習方式。]
4、派代表范讀。并說一說你為什么要這樣讀?有什么感覺?[學生聯想豐富,生趣盎然。詩中美好的意境就活動在學生腦海中,從而深深感到古詩魅力。]
5、學生評點。[培養學生感受、評價能力。]
6、同學們,詩人在秋天的夜晚看到這美景,被深深地吸引了,便詩興大法,寫下了《望洞庭》。乘著興致,小小詩人們,讓我們一起來吟誦一番吧!(配樂朗讀)
六、積累內化,遷移練習。
1、背誦古詩。
2、和學過的古詩比較一下,說說此首古詩和別的古詩描寫有什么不同?[拓展思維空間,增加積累,加深體驗與感悟。]
教學隨筆:
老師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