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學習重點
這句話寫了爬山虎葉子的特點:
第一句:綠(綠得那么新鮮);第二句:又多又密,(鋪得那么均勻,不留一點兒空隙);第三句:美,(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
“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
這句話寫了爬山虎腳的位置(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形狀(枝狀的細絲,像蝸牛的觸角)、顏色(嫩紅)。
“爬山虎的腳觸著(zháo)墻的時候,六七根細絲的頭上就變成小圓片,巴住墻。細絲原先是直的,現在彎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莖拉一把,使它緊貼在墻上。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
這句話中描寫爬山虎一腳一腳往上爬的動作的詞語有:觸、變、巴、拉、緊貼、爬。
《蟋蟀的住宅》:
“蟋蟀和它們不同,不肯隨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選擇住址,一定要排水優良,并且有溫和的陽光。它不利用現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點一點挖掘的,從大廳一直到臥室。”
“隨遇而安”是指適應周圍的環境,不論環境如何都能得到滿足。
從“慎重選址、自己一點一點挖掘”這兩點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隨遇而安。
“當四周很安靜的時候,蟋蟀就在這平臺上彈琴。”
這句話中,作者把蟋蟀發出的聲音比喻為“彈琴”,又將洞穴門口的平地稱為“平臺”,這使我們感到:這座住宅的設計是很講究的,它不僅能藏身棲息,而且還有休閑娛樂的功能,我們可以想象到當四周靜悄悄時,小蟋蟀演奏著樂曲,享受著生活的樂趣。這種形象的語言反映也作者對小蟋蟀的喜愛之情。
“假使我們想到蟋蟀用來挖掘的工具是那樣簡單,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
這句話把蟋蟀的住宅稱為“偉大的工程”是不是太夸張了?
(答:不是。因為蟋蟀的住宅排水優良,有溫和的陽光、傾斜的隧道、隱蔽的門口、平坦的平臺、光滑的墻壁,這座住宅是這樣的簡樸、清潔、干燥和衛生。可是蟋蟀用來造住宅的工具卻只是那樣柔弱的前足和后腿,這簡直是一個奇跡,所以這住宅對于蟋蟀來說不能不說是一個偉大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