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不住的心》教學設計
《鎖不住的心》 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鎖不住的心》是一首現代兒童詩,詩歌以兒童和媽媽說心里話的方式表達孩子熱切的渴望:世界也是一本書,大自然是廣闊的課堂,請不要鎖住屋門,放我到大自然中去擁抱藍天白云,親近小鳥青蛙,在那里,我同樣可以獲取知識,獲得營養。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本課生字詞。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詩歌。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實際,理解詩歌中孩子的感情,并嘗試著和自己的父母溝通、交流。
情感目標:透過語言文字,體會孩子渴望到大自然中去自由自在玩耍、體驗、獲取知識的迫切心情。
教學重難點
透過語言文字,體會孩子渴望到大自然中去自由自在玩耍、體驗、獲取知識的迫切心情。
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實際,理解詩歌中孩子的感情,并嘗試著和自己的父母溝通、交流。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引發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想一想:平時你有沒有自由自在玩耍的時間?在玩耍與學習的問題上你的父母和你有沒有不同意見?你是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的?
在這個問題上,大多數學生可能都曾和父母有過碰撞和摩擦,帶著感情讀書有助于學生盡快進入教材,理解詩歌中孩子的苦惱。
二、感情朗讀,體會詩歌蘊含的情感。
1.初讀課文,掌握生字詞。
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是理解詩歌的關鍵,通篇是用小孩子的口吻寫的,孩子因為什么事情、在什么情況下和媽媽說的這番話?
詩歌表達的主要內容是:詩歌中的小孩子可能因為貪玩(媽媽認為的)被媽媽鎖在家里,并被要求好好讀書,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和媽媽說了這番話。
2.精讀課文。
(1)精讀詩歌的前三個小節。
三個小節在表達上有相似之處,引導學生抓住重復性的關鍵語句,把握詩中孩子的形象特點。
例如,三個小節在開頭重復說“媽媽,您以為鎖住屋門/就鎖住了我的心,/”——表露孩子對媽媽行為的“反抗”和不滿。詩中的媽媽雖然沒有直接出場,但“以為”一詞形象地寫出了媽媽的主觀武斷和孩子的獨立意識。“老老實實地捧起課本”一句反復三次,由此可以推斷媽媽之所以這樣做的理由和用意——希望我“老老實實呆在家里”好好學習書本知識。
引導學生體會的是詩中孩子的做法和想象:不能真正到池塘看青蛙鳴叫,不能到樹上看小鳥飛翔,不能親自到大山里和牛羊對話,但是,綠紙片、臉盆、衣架、枕巾、桌椅……身邊的一切東西都可以成為孩子的“玩具”,都能因他們的想象而變得生動起來,只有感悟到這一點,才能真正理解孩子內心世界的豐富多彩以及他們對大自然的渴望。
(2)精讀詩歌的最后一小節。
詩歌的最后一小節,既有孩子對媽媽的請求與保證,也有對媽媽的誘導與規勸:您放心:我會把書讀得很好,同時請您也不要過分限制我的自由,因為,大自然是更加廣闊的課堂,請放開我的身心……
三、由課內閱讀向生活拓展,閱讀與口語交際、習作結合,深化理解,指導生活實際。
1.“你認為文中的我是個怎樣的孩子?”——意在了解學生對詩歌內容和情感的把握。引導學生結合具體的詩句談自己的看法:懂事的、活潑的、頑皮的、無奈的……學生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理解詩句“世界也是一本書”。本題意在引導學生旁征博引,有理有據地說明自己的觀點。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也可以引用名家名言或名人事例加以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