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整理
10、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多少”表示無數;“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突出了長城之長,與開頭“一萬三千多里”相呼應;“才”在這里表示長城的建成是多么的不容易。整句話表達了作者對古代勞動人民的無限贊嘆之情。)
11、周恩來站了起來,清晰而堅定地回答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崛起”是興起的意思。周恩來不愿意自己的民族再這樣軟弱,不愿意自己的同胞再受到這樣的欺凌,要為祖國的興盛和民族的振興而學習、奮斗。)
12、課文為什么以“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為題?
(因為葉老的教導使“我”懂得了應該怎樣做人,怎樣作文。時間已過去將近三十年了,但當時的情景如在眼前。一想起葉圣陶先生,就仿佛又看到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所以以此為題。)
13、使得句子干凈了也規范了。
(“干凈”,在這里指句子簡潔明白,不啰嗦。“規范”,指語言標準、典范。)
14、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
(“拂”,輕輕擦過,“春風拂面”指像春風一樣從臉上輕輕擦過,形容使人感到非常愉快、舒服。作者運用這個比喻,更形象地表達出自己對葉老的感受。)
15、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么綠著。
(15歲那個夏天的事情一直留在作者的腦海中,讓作者終身難忘。)
16、“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原指神仙道士運用法力喚來風雨,這里比喻人們能夠比較自由地控制自然,支配自然。)
17、“正是這些發現和發明,使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其改變的程度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
(說明了現代科學技術對人類生活的巨大影響,科學技術對改變人類生活有很深遠的現實意義。)
12、“人們只能在神話中用“千里眼”“順風耳”和騰云駕霧的神仙,來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
(指人們想象中的超脫自然的能力。在科技不發達的年代,人們只能用這種方式來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13、“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
(引用古詩,說明了現代科技發展的成就之大,范圍之廣。)
八、學了課文,我體會到了:
1、《爬山虎》 葉圣陶
道理: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就會有所發現。
2、《巨人的花園》 王爾德(英國)
道理:讓我們體會到,快樂應當和大家一起分享。
3、《去年的樹》 新美南吉(日本)
道理:讓我明白了做人要珍惜友情,信守承諾的道理。
4、《白鵝》
體會到作者很喜歡白鵝。
5、《卡羅納》
體會:人與人之間要互相理解,互相關愛。
6、《給予是快樂的》
體會:明白了給予是快樂的道理。
7、《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體會:我們應該樹立遠大的理想,為祖國做貢獻。
8、《烏塔》
體會:明白了在生活中要克服依賴,要有自立精神以及獨立生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