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的一天》|人教版(精選7篇)
《2030年的一天》|人教版 篇1
◆教材分析:
《2030年的一天》(人教版六年制第七冊)是一篇略讀課文,是一篇想象未來的日記。課文假想了30年后人們的生活環境:出門要穿抗幅射服,還要放上除臭劑。為了不受溫室效應的煎熬,要坐上宇宙飛船到太空的特殊學校去上學。那時,水污染嚴重,以致于水中很難找到魚。時常還要躲避酸雨的襲擊。所有這一切都告誡人們:人類如果不斷破壞地球環境,就會失去美好的生活。
◆教學目標 :
知識目標:了解作者所想象的30年后地球環境污染的情況。
能力目標:通過查找與課文相關的資料,理解重難點詞句的方法來理解課文。提高小組交流合作能力。
情感目標:增強環保意識。
◆課前準備:
1、學生調查周遭環境污染情況及原因。
2、學生收集有關環境保護,環境污染的資料。
◆教學設計:
一、調查反饋,做好鋪墊。
1、學生匯報課前調查周圍環境污染狀況。
讓學生通過調查周遭環境的污染情況,讓他們認識到環境污染就在身邊,并且,在學生匯報完畢后,教師及時出示一些周遭環境污染的圖片,讓學生再次感受到環境污染的嚴重性。
2、教師播放近幾年世界環境污染報道,影片。
在學生感受到身旁環境污染的基礎上,把目光對準世界,讓學生意識到環境污染是當今世界的一個嚴重問題,為底下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作好鋪墊。
3、生談感想。
在讓學生聽匯報,看圖片、報道后,讓他們談談自己的感想,激發他們保護環境的意識。
二、小組合作,自學自悟。
以小組為單位,自學課文,完成自學卡上的內容。
第小組,組長:
◆自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作者所想象的30年后地球環境污染的情況。
能力目標:通過查找與課文相關的資料,理解重難點詞句的方法來理解課文。提高小組交流合作能力。
情感目標:增強環保意識。
◆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注意分工)
◆自學內容:
1、日記中講到哪些環境惡化的情況?(打*號的題目可做可不做)
惡化情況* 產生原因*哪些東西是對環境有害的?
2、討論:作者寫這篇日記,想告訴我們什么?
3、理解重難點詞語,不理解的,請把它寫在方框里,留待大組交流。
4、提出不理解的問題,小組解決,解決不了的或覺得有創意的問題,把它寫在方框里,大組交流。
這張自學卡,是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 來設計的。通過填表,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作者所想象的30年后地球環境污染的情況, 解作者寫作的意圖,掌握課文中的重難點詞句,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三、交流學習,解決疑難。
1、學生齊讀課文,教師整理學習卡。
讓學生邊讀課文邊想象課文中作者描述的情景,再一次感受環境污染的所帶來的災害。而教師則在一旁整理學習卡,篩選,梳理學生的問題,以便交流。
2、交流學習卡內容。
挑出自學卡完成得最好的小組,請該小組派代表來講述他們的學習成果,一方面達到交流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讓其它小組借鑒他們的學習方法。
3、解決學生疑難。
教師從學生的學習卡中挑出富有代表性的問題,提出來,讓全體學生來共同解答。
四、引發思考,激發情感。
讓學生思考;2030年真會像作者所寫嗎?
引導學生通過思考這個問題,明白地球的命運掌控在人類的手中,如果人類能及時保護環境,我們的地球將仍是生機勃勃。以此,激發他們保護環境的情感,意識,并樹立積極的人生觀,為底下設計環境保護方案做好鋪墊。
五、設計方案,保護環境。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設計環境保護方案,讓他們盡量做到切實可行。
六、拓展延伸,布置作業 。
讓學生從以下三個題目中任選一題寫一篇想象作文:
1、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們,我想對你說。
2、地球媽媽,我想對您說。
3、假如我是世界環境保護委員長。
通過讓學生寫想象作文,運用所學的有關環境保護的知識,并使他們保護環境的情感再次得到升華。
◆設計新意:
1、小組合作,自學自悟。
本節課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課前,讓學生進行預習,調查周遭環境污染情況,收集有關環境污染的資料;課內,以小組為單位,在預習的基礎上,小組共同合作,完成自學卡,自學自悟,理解課文。
2、虛實交替,激發情感。
這是一篇想象日記,作者通過想象,描繪2030年環境污染情況。本課巧妙地把現實與想象交融,逐層過渡,激發學生環境保護的情感。首先,以實際污染情況導入 ,激發學生的危機感,從而引出文章,學習作者想象的20年后的人類生活情況,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然后,讓學生根據實際,設計切實可行的活動保護方案,最后,再讓學生寫環保想象作文,讓他們的環保意識再次得到升華!這樣,把現實生活與想象的世界不斷地交替出現,實現激發情感的目標。
3、彈性自學,分散難點。
課文中的一些環保名詞,如:溫室效應,臭氧層,酸雨等,學生較難理解,而這些知識,課文中并沒有具體闡述,只能通過學生收集有關資料加以理解,因而,在設計自學卡時,我設計了打*號的自選題,小組根據收集的資料自由填寫。并讓他們寫出小組不能解決的詞語,問題。然后,通過大組的交流反饋,來理解這些名詞,共同解決各小組的疑難,以此來突破難點,理解課文。
《2030年的一天》|人教版 篇2
之一
福建省晉江市永和鎮玉溪小學 黃玲玲
◆教材分析:
《2030年的一天》(人教版六年制第七冊)是一篇略讀課文,是一篇想象未來的日記。課文假想了30年后人們的生活環境:出門要穿抗幅射服,還要放上除臭劑。為了不受溫室效應的煎熬,要坐上宇宙飛船到太空的特殊學校去上學。那時,水污染嚴重,以致于水中很難找到魚。時常還要躲避酸雨的襲擊。所有這一切都告誡人們:人類如果不斷破壞地球環境,就會失去美好的生活。
◆教學目標 :
知識目標:了解作者所想象的30年后地球環境污染的情況。
能力目標:通過查找與課文相關的資料,理解重難點詞句的方法來理解課文。提高小組交流合作能力。
情感目標:增強環保意識。
◆課前準備:
1、學生調查周遭環境污染情況及原因。
2、學生收集有關環境保護,環境污染的資料。
◆教學設計:
一、調查反饋,做好鋪墊。
1、學生匯報課前調查周圍環境污染狀況。
讓學生通過調查周遭環境的污染情況,讓他們認識到環境污染就在身邊,并且,在學生匯報完畢后,教師及時出示一些周遭環境污染的圖片,讓學生再次感受到環境污染的嚴重性。
2、教師播放近幾年世界環境污染報道,影片。
在學生感受到身旁環境污染的基礎上,把目光對準世界,讓學生意識到環境污染是當今世界的一個嚴重問題,為底下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作好鋪墊。
3、生談感想。
在讓學生聽匯報,看圖片、報道后,讓他們談談自己的感想,激發他們保護環境的意識。
二、小組合作,自學自悟。
以小組為單位,自學課文,完成自學卡上的內容。
第小組,組長:
◆自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作者所想象的30年后地球環境污染的情況。
能力目標:通過查找與課文相關的資料,理解重難點詞句的方法來理解課文。提高小組交流合作能力。
情感目標:增強環保意識。
◆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注意分工)
◆自學內容:
1、日記中講到哪些環境惡化的情況?(打*號的題目可做可不做)
惡化情況* 產生原因*哪些東西是對環境有害的?
2、討論:作者寫這篇日記,想告訴我們什么?
3、理解重難點詞語,不理解的,請把它寫在方框里,留待大組交流。
4、提出不理解的問題,小組解決,解決不了的或覺得有創意的問題,把它寫在方框里,大組交流。
這張自學卡,是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 來設計的。通過填表,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作者所想象的30年后地球環境污染的情況, 解作者寫作的意圖,掌握課文中的重難點詞句,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三、交流學習,解決疑難。
1、學生齊讀課文,教師整理學習卡。
讓學生邊讀課文邊想象課文中作者描述的情景,再一次感受環境污染的所帶來的災害。而教師則在一旁整理學習卡,篩選,梳理學生的問題,以便交流。
2、交流學習卡內容。
挑出自學卡完成得最好的小組,請該小組派代表來講述他們的學習成果,一方面達到交流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讓其它小組借鑒他們的學習方法。
3、解決學生疑難。
教師從學生的學習卡中挑出富有代表性的問題,提出來,讓全體學生來共同解答。
四、引發思考,激發情感。
讓學生思考;2030年真會像作者所寫嗎?
引導學生通過思考這個問題,明白地球的命運掌控在人類的手中,如果人類能及時保護環境,我們的地球將仍是生機勃勃。以此,激發他們保護環境的情感,意識,并樹立積極的人生觀,為底下設計環境保護方案做好鋪墊。
五、設計方案,保護環境。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設計環境保護方案,讓他們盡量做到切實可行。
六、拓展延伸,布置作業 。
讓學生從以下三個題目中任選一題寫一篇想象作文:
1、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們,我想對你說。
2、地球媽媽,我想對您說。
3、假如我是世界環境保護委員長。
通過讓學生寫想象作文,運用所學的有關環境保護的知識,并使他們保護環境的情感再次得到升華。
◆設計新意:
1、小組合作,自學自悟。
本節課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課前,讓學生進行預習,調查周遭環境污染情況,收集有關環境污染的資料;課內,以小組為單位,在預習的基礎上,小組共同合作,完成自學卡,自學自悟,理解課文。
2、虛實交替,激發情感。
這是一篇想象日記,作者通過想象,描繪2030年環境污染情況。本課巧妙地把現實與想象交融,逐層過渡,激發學生環境保護的情感。首先,以實際污染情況導入 ,激發學生的危機感,從而引出文章,學習作者想象的20年后的人類生活情況,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然后,讓學生根據實際,設計切實可行的活動保護方案,最后,再讓學生寫環保想象作文,讓他們的環保意識再次得到升華!這樣,把現實生活與想象的世界不斷地交替出現,實現激發情感的目標。
3、彈性自學,分散難點。
課文中的一些環保名詞,如:溫室效應,臭氧層,酸雨等,學生較難理解,而這些知識,課文中并沒有具體闡述,只能通過學生收集有關資料加以理解,因而,在設計自學卡時,我設計了打*號的自選題,小組根據收集的資料自由填寫。并讓他們寫出小組不能解決的詞語,問題。然后,通過大組的交流反饋,來理解這些名詞,共同解決各小組的疑難,以此來突破難點,理解課文。
《2030年的一天》|人教版 篇3
之二
劉海英
教學目標 :
1、閱讀課文,了解人類對地球的糟蹋使哪些環境惡化,及其帶來的嚴重后果,增強環保意識。
2、自學課文生字詞,理解課文中的一些科學術語的意思。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復習寫日記的格式
重點、難點及教學具準備:
了解人類對地球的糟蹋使哪些環境惡化,及其帶來的嚴重后果,增強環保意識。
教學用具準備:有關環保圖片
教學過程 :
一、揭題、板題,課前談話
1、揭題、板題
2、這是一篇閱讀課文,你覺得2030年后,地球上大概會是什么樣子?人們的生活會是什么樣子?
。ㄒ龑W生自由展開想象,可談人們利用新科技使生活變得更美好,也可談由于地球被破壞而使生活處處充滿困苦……)
二、初讀課文,檢查課前預習
1、這是一篇以日記形式來寫的課文,復習日記格式。
2、用生字卡拼讀生字,互相正音。
3、指名讀課文,正音
三、再讀課文,想想文中講到哪些環境惡化的情況
1、大氣污染:沒有新鮮空氣,溫室效應,尾氣污染。
2、海洋污染:要想……簡直比……說明污染嚴重。你能用這個句型說一句話嗎?
3、結果:輻射、惡臭、酸雨、颶風
四、聯系實際,你談談周圍的人們對環境的破壞
五、難道未來世界就一無可取了嗎?
不,未來世界是一個高科技的社會,文章也多處講明了這一點。
1、讀文,交流
2、抗輻射服的普及
3、已經發明了無鉛汽油。
以上都說明了即使有了高科技,但由于環境被破壞,人們仍然無美好的生活可言。
六、開展一個小小辯論會:科技對環保的利與弊。
明確科技發達不是一破壞環保的主要原因,而地球早嚴重破壞是由于人們的環保意識太差造成,強化人們的環保意識。
七、學習文章的最后2節,明確作者的寫作目的。
人類在糟蹋了地球之后,不會再有美好的生活環境,到那時,只有夢里才能見到綠色的、可愛的世界。要想保持這個綠色的、可愛的世界就必須從現在做起,保護環境,保護人類的母親——地球
八、拓展練習
說說你對環保做了哪些事
九、作業 :
1、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2、開展一次調查活動,調查人類對地球的破壞或是科技新成果,寫成一篇日記。
--[ 教后感]--
這是一篇想象日記,所以我抓住這一特點,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加強對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如:在學完這一課后,我讓學生展開想象30年后,我們身邊還會發生什么變化,學生不但說出了壞的方面,如環境惡化,同時也說出了好的方面,如科技發達,給我們帶來的方便等等,充分體現了給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這一理念!
《2030年的一天》|人教版 篇4
◆教材分析:
《2030年的一天》(人教版六年制第七冊)是一篇略讀課文,是一篇想象未來的日記。課文假想了30年后人們的生活環境:出門要穿抗幅射服,還要放上除臭劑。為了不受溫室效應的煎熬,要坐上宇宙飛船到太空的特殊學校去上學。那時,水污染嚴重,以致于水中很難找到魚。時常還要躲避酸雨的襲擊。所有這一切都告誡人們:人類如果不斷破壞地球環境,就會失去美好的生活。
◆教學目標 :
知識目標:了解作者所想象的30年后地球環境污染的情況。
能力目標:通過查找與課文相關的資料,理解重難點詞句的方法來理解課文。提高小組交流合作能力。
情感目標:增強環保意識。
◆課前準備:
1、學生調查周遭環境污染情況及原因。
2、學生收集有關環境保護,環境污染的資料。
◆教學設計:
一、調查反饋,做好鋪墊。
1、學生匯報課前調查周圍環境污染狀況。
讓學生通過調查周遭環境的污染情況,讓他們認識到環境污染就在身邊,并且,在學生匯報完畢后,教師及時出示一些周遭環境污染的圖片,讓學生再次感受到環境污染的嚴重性。
2、教師播放近幾年世界環境污染報道,影片。
在學生感受到身旁環境污染的基礎上,把目光對準世界,讓學生意識到環境污染是當今世界的一個嚴重問題,為底下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作好鋪墊。
3、生談感想。
在讓學生聽匯報,看圖片、報道后,讓他們談談自己的感想,激發他們保護環境的意識。
二、小組合作,自學自悟。
以小組為單位,自學課文,完成自學卡上的內容。
第小組,組長:
◆自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作者所想象的30年后地球環境污染的情況。
能力目標:通過查找與課文相關的資料,理解重難點詞句的方法來理解課文。提高小組交流合作能力。
情感目標:增強環保意識。
◆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注意分工)
◆自學內容:
1、日記中講到哪些環境惡化的情況?(打*號的題目可做可不做)
惡化情況* 產生原因*哪些東西是對環境有害的?
2、討論:作者寫這篇日記,想告訴我們什么?
3、理解重難點詞語,不理解的,請把它寫在方框里,留待大組交流。
4、提出不理解的問題,小組解決,解決不了的或覺得有創意的問題,把它寫在方框里,大組交流。
這張自學卡,是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 來設計的。通過填表,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作者所想象的30年后地球環境污染的情況, 解作者寫作的意圖,掌握課文中的重難點詞句,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三、交流學習,解決疑難。
1、學生齊讀課文,教師整理學習卡。
讓學生邊讀課文邊想象課文中作者描述的情景,再一次感受環境污染的所帶來的災害。而教師則在一旁整理學習卡,篩選,梳理學生的問題,以便交流。
2、交流學習卡內容。
挑出自學卡完成得最好的小組,請該小組派代表來講述他們的學習成果,一方面達到交流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讓其它小組借鑒他們的學習方法。
3、解決學生疑難。
教師從學生的學習卡中挑出富有代表性的問題,提出來,讓全體學生來共同解答。
四、引發思考,激發情感。
讓學生思考;2030年真會像作者所寫嗎?
引導學生通過思考這個問題,明白地球的命運掌控在人類的手中,如果人類能及時保護環境,我們的地球將仍是生機勃勃。以此,激發他們保護環境的情感,意識,并樹立積極的人生觀,為底下設計環境保護方案做好鋪墊。
五、設計方案,保護環境。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設計環境保護方案,讓他們盡量做到切實可行。
六、拓展延伸,布置作業 。
讓學生從以下三個題目中任選一題寫一篇想象作文:
1、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們,我想對你說。
2、地球媽媽,我想對您說。
3、假如我是世界環境保護委員長。
通過讓學生寫想象作文,運用所學的有關環境保護的知識,并使他們保護環境的情感再次得到升華。
◆設計新意:
1、小組合作,自學自悟。
本節課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課前,讓學生進行預習,調查周遭環境污染情況,收集有關環境污染的資料;課內,以小組為單位,在預習的基礎上,小組共同合作,完成自學卡,自學自悟,理解課文。
2、虛實交替,激發情感。
這是一篇想象日記,作者通過想象,描繪2030年環境污染情況。本課巧妙地把現實與想象交融,逐層過渡,激發學生環境保護的情感。首先,以實際污染情況導入 ,激發學生的危機感,從而引出文章,學習作者想象的20年后的人類生活情況,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然后,讓學生根據實際,設計切實可行的活動保護方案,最后,再讓學生寫環保想象作文,讓他們的環保意識再次得到升華!這樣,把現實生活與想象的世界不斷地交替出現,實現激發情感的目標。
3、彈性自學,分散難點。
課文中的一些環保名詞,如:溫室效應,臭氧層,酸雨等,學生較難理解,而這些知識,課文中并沒有具體闡述,只能通過學生收集有關資料加以理解,因而,在設計自學卡時,我設計了打*號的自選題,小組根據收集的資料自由填寫。并讓他們寫出小組不能解決的詞語,問題。然后,通過大組的交流反饋,來理解這些名詞,共同解決各小組的疑難,以此來突破難點,理解課文。
《2030年的一天》|人教版 篇5
設計理念:
1.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2.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系的橋梁,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意培養學生對事物有正確的情感態度。
3.使朗讀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認識生字,初步了解人類的破壞是環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并且要為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盡自己的力量。
教學流程
一、板書課題
二、激趣導入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你覺得2030年時地球上大概會是什么樣子?人們的生活會是什么樣子?(學生各抒己見。預測學生心理:希望明天充滿綠色,充滿了新鮮的事物……)
好,同學們有那么多美好的設想,讓我們來看一看課文中是如何介紹未來世界的。
三、讀文、識字解詞,探究感悟。
這是一篇以日記形式來寫的課文,復習日記格式。
1. 解釋課文中的科學術語。(同學之間進行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2. 指名分節讀文,正音。
3. 再讀課文,想想課文中講到哪些環境惡化的情況。(有目標地進行閱讀和思考有利于學生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4. 大氣污染,沒有新鮮的空氣,溫室效應,尾氣污染。
5. 海洋污染。(環境的破壞影響了人們的正常學習和生活,學生們在閱讀之后形成了自己的想法)
6. 難道未來世界就一無可取了嗎?不,未來世界是一個高科技社會,文章也多處講明了這一點。(讀文,談話。讓學生學會從多方面思考問題)
a.抗輻射服的普及。
b. 上課是坐宇宙飛船去,地點在太空上。
c.已發明無鉛汽油。
以上說明即使有了高科技,但由于環境被破壞,人們仍然無美好生活可言。
7. 開展一個小型辯論會:科技對環保的利與弊,明確科技發達不是破壞環保的主要原因,而地球遭嚴重破壞是由于人們的環保意識太差造成,強化人們的環保意識。(創設民主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們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生通過這個環節可以培養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對環境污染的理解,在這一設計中,學生的語言智能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8. 學習文章最后兩個自然段,明確作者寫作目的。
9. 指導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四、作業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開展一次調查活動,調查人類對地球的破壞或是科技新成果,寫成一篇日記。(對日記的格式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對發展科技,保護環境有了更深的了解)
教學反思:
本篇課文雖然是一篇閱讀課文,但是現實的教育意義很強,通過本篇課文的學習能夠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教育他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來保護環境。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我注重了對學生語言智能的培養,語言智能的關鍵在于表達。在“說一說,辯一辯”的教學環節設計中,我充分鍛煉了學生的語言智能,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對表達的內容我又給予了一定的范圍,讓學生的思維都圍繞著一個共同的觀點,而且這種表達的方法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通過本篇閱讀課文的學習,學生們都能夠了解科技與環境之間的關系,了解我們生活的環境與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懂得從自己做起來保護環境。
《2030年的一天》|人教版 篇6
之三
賈晶
設計理念:
1.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2.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系的橋梁,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意培養學生對事物有正確的情感態度。
3.使朗讀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認識生字,初步了解人類的破壞是環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并且要為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盡自己的力量。
教學流程
一、板書課題
二、激趣導入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你覺得2030年時地球上大概會是什么樣子?人們的生活會是什么樣子?(學生各抒己見。預測學生心理:希望明天充滿綠色,充滿了新鮮的事物……)
好,同學們有那么多美好的設想,讓我們來看一看課文中是如何介紹未來世界的。
三、讀文、識字解詞,探究感悟。
這是一篇以日記形式來寫的課文,復習日記格式。
1. 解釋課文中的科學術語。(同學之間進行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2. 指名分節讀文,正音。
3. 再讀課文,想想課文中講到哪些環境惡化的情況。(有目標地進行閱讀和思考有利于學生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4. 大氣污染,沒有新鮮的空氣,溫室效應,尾氣污染。
5. 海洋污染。(環境的破壞影響了人們的正常學習和生活,學生們在閱讀之后形成了自己的想法)
6. 難道未來世界就一無可取了嗎?不,未來世界是一個高科技社會,文章也多處講明了這一點。(讀文,談話。讓學生學會從多方面思考問題)
a.抗輻射服的普及。
b. 上課是坐宇宙飛船去,地點在太空上。
c.已發明無鉛汽油。
以上說明即使有了高科技,但由于環境被破壞,人們仍然無美好生活可言。
7. 開展一個小型辯論會:科技對環保的利與弊,明確科技發達不是破壞環保的主要原因,而地球遭嚴重破壞是由于人們的環保意識太差造成,強化人們的環保意識。(創設民主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們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生通過這個環節可以培養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對環境污染的理解,在這一設計中,學生的語言智能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8. 學習文章最后兩個自然段,明確作者寫作目的。
9. 指導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四、作業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開展一次調查活動,調查人類對地球的破壞或是科技新成果,寫成一篇日記。(對日記的格式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對發展科技,保護環境有了更深的了解)
教學反思:
本篇課文雖然是一篇閱讀課文,但是現實的教育意義很強,通過本篇課文的學習能夠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教育他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來保護環境。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我注重了對學生語言智能的培養,語言智能的關鍵在于表達。在“說一說,辯一辯”的教學環節設計中,我充分鍛煉了學生的語言智能,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對表達的內容我又給予了一定的范圍,讓學生的思維都圍繞著一個共同的觀點,而且這種表達的方法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通過本篇閱讀課文的學習,學生們都能夠了解科技與環境之間的關系,了解我們生活的環境與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懂得從自己做起來保護環境。
《2030年的一天》|人教版 篇7
設計理念:
1.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2.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系的橋梁,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意培養學生對事物有正確的情感態度。
3.使朗讀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認識生字,初步了解人類的破壞是環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并且要為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盡自己的力量。
教學流程
一、板書課題
二、激趣導入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你覺得2030年時地球上大概會是什么樣子?人們的生活會是什么樣子?(學生各抒己見。預測學生心理:希望明天充滿綠色,充滿了新鮮的事物……)
好,同學們有那么多美好的設想,讓我們來看一看課文中是如何介紹未來世界的。
三、讀文、識字解詞,探究感悟。
這是一篇以日記形式來寫的課文,復習日記格式。
1. 解釋課文中的科學術語。(同學之間進行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2. 指名分節讀文,正音。
3. 再讀課文,想想課文中講到哪些環境惡化的情況。(有目標地進行閱讀和思考有利于學生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4. 大氣污染,沒有新鮮的空氣,溫室效應,尾氣污染。
5. 海洋污染。(環境的破壞影響了人們的正常學習和生活,學生們在閱讀之后形成了自己的想法)
6.
難道未來世界就一無可取了嗎?不,未來世界是一個高科技社會,文章也多處講明了這一點。(讀文,談話。讓學生學會從多方面思考問題)
a.抗輻射服的普及。
b. 上課是坐宇宙飛船去,地點在太空上。
c.已發明無鉛汽油。
以上說明即使有了高科技,但由于環境被破壞,人們仍然無美好生活可言。
7.
開展一個小型辯論會:科技對環保的利與弊,明確科技發達不是破壞環保的主要原因,而地球遭嚴重破壞是由于人們的環保意識太差造成,強化人們的環保意識。(創設民主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們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生通過這個環節可以培養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對環境污染的理解,在這一設計中,學生的語言智能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8. 學習文章最后兩個自然段,明確作者寫作目的。
9. 指導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四、作業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開展一次調查活動,調查人類對地球的破壞或是科技新成果,寫成一篇日記。(對日記的格式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對發展科技,保護環境有了更深的了解)
教學反思:
本篇課文雖然是一篇閱讀課文,但是現實的教育意義很強,通過本篇課文的學習能夠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教育他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來保護環境。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我注重了對學生語言智能的培養,語言智能的關鍵在于表達。在“說一說,辯一辯”的教學環節設計中,我充分鍛煉了學生的語言智能,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對表達的內容我又給予了一定的范圍,讓學生的思維都圍繞著一個共同的觀點,而且這種表達的方法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通過本篇閱讀課文的學習,學生們都能夠了解科技與環境之間的關系,了解我們生活的環境與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懂得從自己做起來保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