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 [語文教案]四年級語文上冊《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精選15篇)

[語文教案]四年級語文上冊《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3-01-07

[語文教案]四年級語文上冊《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精選15篇)

[語文教案]四年級語文上冊《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

  1.認識本課6個生字;分角色朗讀課文。

  2.閱讀課文,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教學步驟 :

  (一)導入  

  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第19課:陶罐和鐵罐

 。ǘ┱w感知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勾畫出不懂的字,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

  2.指名讀課文,理解詞語的含義。

  3.默讀課文,思考:文章介紹了陶罐和鐵罐之間發生的幾件事情,各在哪些自然段。

  4.學生討論后明確:

 。1)鐵罐看不起陶罐(1~9)。

 。2)鐵罐和陶罐各自的命運(10~17)。

 。ㄈ┚x課文

  1.自讀1~9段,思考:鐵罐看不起陶罐,你是從哪些詞看出來的?對比,陶罐是怎樣的態度,試著把你體會到的通過朗讀課文體現出來。

  2.再讀10~17段,請用簡單的字和詞語概括出鐵罐和陶罐各自的命運。

  3.學生自學,組織討論,全班交流,此時,教師恰當點、撥、抓重點詞語和感情朗讀,體會鐵罐的狂妄自大,陶罐的寬厚謙虛。

  (四)品味含義

  1.說一說,你喜歡鐵罐還是陶罐,為什么?

  2.你想對鐵罐(或陶罐)說些什么?

  3.從這個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ㄎ澹┲鼐幑适

  重新編一個發生在陶罐和鐵罐之間的故事,編之前,一定想好,你要表達什么意思圍繞這個意思去選材。

 。┌鍟O計 

  教案點評:

  整體感知課文時通過讀、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討論后找出陶罐、鐵罐之間發生的兩件事:1、鐵罐看不起陶罐;2、鐵罐和陶罐各自的命運。

  邊讀邊思考,析詞品意中教師恰當點撥抓住重點詞語,感情朗讀,體會鐵罐的狂妄自大,陶罐的寬厚謙虛,從而理解寓意。

  培養學生圍繞中心編童話故事的能力。

[語文教案]四年級語文上冊《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 篇2

  天高任鳥飛      海闊憑魚躍——《陶罐和鐵罐》教學案例

  古冶區趙各莊第四小學

  郝  玥

  教材分析:

  本篇課文是一篇寓言故事,看似簡單,卻寓意深刻。向我們講述著深刻的道理。文章前半部分向我們講述了在國王的御廚里有兩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鐵的,驕傲的鐵罐瞧不起陶罐,經常奚落他。后半部分向我們介紹了許多年后,當人們挖掘出陶罐的時候,鐵罐卻已經無影無蹤了。文章雖然簡短,但是,陶罐與鐵罐的態度差異通過人物語言表現得非常明顯,這和最后的結局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本文運用大量的對話來向我們展示兩只不同的罐子,讓我們深深體會到陶罐的謙虛,鐵罐的傲慢。文章中的一些詞語也說明了這一點。如驕傲、看不起、傲慢、奚落、謙虛、輕蔑、爭辯、憤怒等很多。

  文章以兩只罐子的對話為線索,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

  文章的重點在于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會全面的看問題,要發現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這也是教學的難點。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正確認讀十一個生字,會寫十二個生字。

  2.朗讀中體會鐵罐的傲慢無理和陶罐的謙虛克制,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中的故事內容,了解語言蘊含的道理,思考陶罐和鐵罐的最終結局。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通過朗讀課文,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3.自編、自導、自演《陶罐和鐵罐》課本劇,用獨特的語言及形體動作演繹這個故事。

  4.將《陶罐和鐵罐》這則寓言改寫,逆向表達,使陶罐和鐵罐品行互換,變成《鐵罐與陶罐》,進一步掌握寓言特點,培養學生創造思維能力,把讀與寫緊密結合起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學會全面地看問題,懂得不以己之長比他人之短,能正視自己的缺點,并且學著用發展變化的眼光正確地看待人和事物。

  設計理念:

  教學設計以促進學生的自能學習、自主發展為宗旨,打破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做法,遵循著學生的學路,讓學生自主發現、探究、感悟,徹底摒棄教師牽著學生走的教學方式:把問的權力交給學生;把讀的時間還給學生;把講的機會讓給學生;把寫的安排擠進課堂;把創新意識教給學生。通過“讀、畫、議、演、想、編”的教學流程,體現“以情勵學,以趣激學,調動參與,啟迪創造,注重內化,求精求活”的教學特色,做到讀寫結合,注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師:大家看一看,老師手中拿的是什么?(學生可以用手敲一敲,聽一聽來判斷是陶罐和鐵罐。)

  板書課題:24陶罐和鐵罐

  2.師:它們都有什么作用呢?(生說能裝東西。) 如果讓你選擇一種裝東西,你會選擇哪一種呢?為什么?

  生1:我會選擇陶罐,因為鐵罐容易生銹。

  生2:我會選擇鐵罐,因為陶罐容易打碎。

  生3:……

  [ 設計意圖:利用實物,讓學生親自動手摸、敲,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并巧妙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進行探究,直入中心,為學生體驗情感奠定了基礎。]

  3.師:今天,陶罐和鐵罐這兩件物品非常高興地來和我們大家做游戲,你們想不想和它們成為好朋友們呢?

  那就請你們先來認識百變的他們吧!(出示課件:認讀詞語,理解詞意)

  學生在電腦前用鼠標操作點擊各種陶罐和鐵罐的圖片,來認讀詞語,并查看詞意資料,進行理解。

  [ 設計意圖:該環節以識字為明線和主線,以理解閱讀為暗線和輔線,不僅起到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還力爭使識字教學和閱讀教學和諧統一。]

  二、讀中感知

  1.師:陶罐和鐵罐結交你們這么多的好朋友,心里好開心喲!那你們想不想了解一下陶罐和鐵罐之間發生的故事呢?那就請你們睜大眼睛看屏幕,豎起耳朵聽我講吧!

  教師一邊出示課件,一邊繪聲繪色地朗讀課文。

  [ 設計意圖:以課件強烈的畫面和豐富的內容沖擊學生的視覺和心靈,將過去拉到現在,縮短學生與文本的距離,使學生很快在情感上走近文本,激發他們學習的愿望。]

  2.現在書就在你手邊,想不想把課文再讀一讀?那就請大家讀吧!可要注意讀書方法喲!

  用課件出示讀書方法:

  ★讀吧!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想怎么讀就怎么讀:可以默讀,可以放聲讀,也可以同桌一起分角色朗讀,對你喜歡的語句還可以多讀幾次。

  ★思吧!關于陶罐和鐵罐,你喜歡誰呢?理由是什么?

  [ 設計意圖:以“讀”為本,讓學生充分自主地、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在讀中進行初步的感知,在思中進行內心的體味。在學生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小組合作探究,交流自己的學習體會。]

  三、畫、議、讀、演中感悟,學中有樂

  1.師:同學們,你們讀好了嗎?思好了嗎?那我就來采訪采訪你們。教師像記者一樣隨機采訪:你喜歡誰?(學生接受采訪做答。)

  師:那我們就小組合作一起來交流一下你們的思吧!

  [ 設計意圖:在學生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小組合作探究,交流自己的學習體會。]

  2.畫一畫

  師:先別忙著行動,看我這里帶來了什么禮物。

  [ 設計意圖:教師微微地神秘一笑,故弄玄虛,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激發熱情。]

  師:我知道你們各個都是小畫家,所以我這里準備了兩張沒有表情的臉,請你們在議的同時為他們畫出表情,怎么樣?

 。▽W生情緒高漲,分小組合作,紛紛畫出陶罐和鐵罐的表情,并進行小組討論交流。)

  [ 設計意圖:畫一畫,抓住“人物”特點。通過學生動手畫表情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更能進行充分地理解感悟,既考查了他們的分析概括能力,又發展了創造力,還提高了繪畫技能,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例如:當學生要表現陶罐當時那種謙虛的表情,就要把眉、眼、嘴畫地平一些、長一些才能反映陶罐的謙虛,體現它與人為善的處世態度……而鐵罐說話時,特別生氣,后來惱怒了,大發雷霆。所以就把它畫出眉毛豎起,兩眼圓瞪瞪的樣子!璢

  3.議一議

  師:匯報交流會現在開始了。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師隨機問學生:你這是畫得什么表情?為什么要這樣畫?同時指導學生抓住對話、抓住重點語句充分朗讀,讀出文中人物的語氣,體會說話時的心理活動,感受人物的性格特點,邊讀邊想像人物在對話過程中的語氣、神態、心理、動作,感受鐵罐的傲慢、陶罐的謙虛,加深對文章的體會、感悟。

  [ 設計意圖: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產生了極大的樂趣,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鍛煉,又把握了“人物”的內心活動,為理解寓意奠定了基礎。特別是學生對畫畫表現的興趣更濃,教師順勢利導,讓學生展示。這時對學生的提問(為什么這樣畫?)更具有深刻意義,教師抓住這一問題,讓學生談出各自的感受,挖掘了學生思維,拓展了學生想像。引導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解讀文本,感悟文本,再現文本。]

  4.演一演

  引導學生根據教師自制道具和喜愛演的角色上臺演一演“陶罐和鐵罐”(教師點撥表演時的語氣、語調、表情、神態、動作等方面對人物特征的展示。)

  [ 設計意圖:課文中的人物對話、動作、神態和情節都給我們提供了很大的創造空間。自編、自導、自演課本劇,用獨特的語言及形體動作演繹這個故事,為學生的創造開辟空間。]

  5.玩一玩

  師:同學們表演得很棒,我想陶罐和鐵罐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讓我們來做個游戲考考你吧!瞧這片草地上盛開著鮮花,每朵鮮花后面都有一個詞語,請你摘下那朵鮮花,大聲地朗讀那個詞語,之后再把它放到相應的陶罐和鐵罐中!

  [ 設計意圖:在玩中不僅活躍課堂氣氛,更重要地是考查了學生對課文語言吸收、內化、積累和運用,并為下一個環節作鋪墊。]

  四、模擬采訪,領悟寓意

  師:請摘下鮮花的同學們留步,老師當記者采訪你們:你知道你們的優點和缺點嗎,今后打算怎樣做?

  《陶罐和鐵罐》這個故事給你怎樣的啟發?你想對陶罐、對鐵罐、對自己或別人說點什么呢?(話音剛落,學生便迫不及待地表達自己的見解。)

  [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說出自己心里想說的話,從課堂走向生活,由知識轉為實踐。由哲理知識向生活實踐延伸,在交流中引導學生懂得要做個謙虛、不驕傲、汲取別人長處的孩子。]

  五、放飛想像,讀寫結合

  師:學完這則寓言故事,同學們都喜歡陶罐,因為陶罐的身上有許多優點;可是鐵罐就沒有優點嗎?鐵罐堅固不易破碎這一點不值得陶罐學習嗎?陶罐就沒有缺點嗎?陶罐雖然光潔、樸素、美觀,但它容易碎,不結實,這一點鐵罐說的也是實情。

  師:讓我們大家放飛思路,大膽去想,共同來改寫這則寓言,贊揚鐵罐,批評陶罐,賦予他們相反的性格,題目改為《鐵罐和陶罐》。

  生:(邊議邊改,集體創作)大意如下。

  陶罐很驕傲,看不起鐵罐,常常奚落它!拌F罐子,你敢和我比美嗎?丑陋的東西,就知道你不敢”陶罐回答:“人們用我們盛東西,不是讓我們比美……”

  一天,突然發生了大地震,陶罐摔得粉碎,而鐵罐卻安然無恙。

  師:這樣學習課文的語言就融入了你的語言倉庫,就變成你能運用的活的語言了。

  [ 設計意圖:學習語言的目的在于應用語言。激發想象、拓展延伸都是從課堂走向生活,由知識轉為實踐。改編寓言――重構文本的設計,為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空間,從“解讀文本”到“重構文本”再到“超越文本”,從而實現閱讀創新。]

  六、教師寄語

  師:人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看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

  [ 設計意圖:學完課文,出示與寓意相關的一些名言警句: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人譽我謙,又增一美;自夸自敗,還增一毀。讓學生讀讀記記,一則積累語言,二則深化主題。]

  板書設計:

  陶罐:  謙虛    樸素美觀  —— 易碎

  和

  鐵罐:  傲慢    堅硬      —— 無影無蹤

  教后反思:

  在教學《陶罐和鐵罐》一課時,我本著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緊扣教材特點展開教學,設計以促進學生的自能學習、自主發展為宗旨,打破了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作法,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通過“讀、畫、議、演、想、編”的教學流程,體現“以情勵學,以趣激學,調動參與,啟迪創造,注重內化,求精求活”的教學特色,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首先我以游戲化的課堂為學生營造出快樂的學習環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再以問題打開學生思維、喚起想象的鑰匙,讓學生自主的發現問題,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精神。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睂W生有所疑問才去會進一步思考,才能有所發現,有所創造。例如,教師提出這樣的問題:“文中的人物對話及生動的神態,動作的描寫,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通過讀、想、畫、大家也一定有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吧!那么你們喜歡陶罐還是鐵罐?”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意義深重,既啟發了學生有價值的思維,又體現了語文教學的人文性。

  “三分文章七分讀”,在這節課中,我設計了默讀、對讀、分角色讀等多種朗讀方式,把讀的時間還給學生,使學生始終處于積極興奮的讀書狀態。在讀書的過程中,在學生熟讀課文、感知形象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深入思考、理解文章、悟出道理。同時,把這一過程作為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讓學生讀后表達自己的認識、交流相互的感想,享受朗讀的樂趣。

  語文課往往是“學生動口不動手”,寫作練習常常被放置課外。這節課,在學生了解了課文內容,體會出了文章蘊藏的感情后,我采用了改編寓言――重構文本的設計,以課文內容為素材,把閱讀教學和寫作訓練相結合,利用活躍的課堂氛圍,點燃學生寫作的靈感火花,把寫的訓練落實在課堂上,讓學生當堂寫,讀寫結合,學以致用,讓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充分地鍛煉。

  要想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教師要善于發現創新的苗頭,點燃創新的火花,激發創新的潛能。如在教學過程中,當我發現沒有學生喜歡鐵罐時,便緊緊抓住這個“生成點”,果斷調整教學設計,提出:“陶罐就沒有缺點嗎?鐵罐就沒有優點嗎?”的問題,促使學生辨析感悟。話音未落,一名男生勇敢地站起來,鄭重其事地說:“我就喜歡鐵罐!”全班同學哄堂大笑,指指點點,他猶豫了,而我馬上向他投去了贊賞的目光,伸出了大拇指說:“我支持你!”他自信地抬起了頭,又鄭重其事地解釋自己喜歡鐵罐的理由。聽了他的發言,全班同學各個眉頭緊鎖,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不一會兒,大家不約而同地鼓起掌來。這名男生一語道破天機,而我的教學預設也正好恰到好處。在“另辟新徑”中收到了“異曲同工”之效。由此可見,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根植于教師尊重學生的差異,鼓勵學生求異,角度可以是多向的,理解可以是多維的,答案可以是多樣的。

  由于本課我設計了很多的教學環節,課堂時間有限,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有的環節顯得不到位,例如最重要的“讀、議、畫中感悟”的“議”,沒有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看著學生拿在手中的作品,我的內心非常激動,我沒有想到學生手中的畫是如此的傳神,可我卻沒有多給他們一點時間和空間,沒能讓他們盡情地參與教學活動的全過程,變被動為主動,充分展現自我,激活課堂教學氛圍,體驗成功。(這是課后學生告訴我他們還想說自己的見解,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我也體會到了。)

  “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以后我將一如既往地把自己投入到教學這個煉金爐中,時時刻刻鑄造一個嶄新的課堂,一個嶄新的自己,還要讓學生在“高”、“闊”的空間里,“任飛”、“憑躍”。

[語文教案]四年級語文上冊《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 篇3

  27《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抓住重點詞語體會陶罐和鐵罐的不同性格特點。

  3、明白課文蘊含的寓意。

  教學過程:

  一、檢查與導入:

  1、課件出示課題與課文插圖,齊讀,認識陶罐和鐵罐。

  2、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二、新授——學習1—9自然段。

  1、初步練習朗讀: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課文的1—9自然段,注意把句子讀通順,讀好陶罐和鐵罐說的話。

  2、分角色朗讀:教師扮演鐵罐,學生扮演陶罐,直接讀對話內容,在讀中體驗陶罐和鐵罐的心理。

  3、師生對話,理解“奚落”

  a、用自己的話概括陶罐和鐵罐給你的印象。

  b、鐵罐一共奚落了陶罐幾次?逐一朗讀體會。

  c、鐵罐為什么越來越生氣?

  d、陶罐為什么總是那么平靜,難道真的是懦弱嗎?

  4、交換角色,練習朗讀。

  a、學生練習朗讀鐵罐的話。

  b、師生分角色朗讀對話。

  c、選學生表演課本劇。

  三、新授——學習10—17自然段。

  1、同學們,鐵罐到底能不能如它說的那樣“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呢?我們來讀一讀課文的10—17自然段。

  2、指名朗讀,教師點評。

  3、思考、討論:許多年以后,陶罐和鐵罐的情況發生了什么變化?

  4、當初狂妄自大的鐵罐想到過后來的下場嗎?為什么?

  四、總結課文

  從陶罐和鐵罐不同的表現以及最后不同的結局,你得到什么啟發?

 。ㄟ@則寓言告訴我們: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

  板書設計:陶罐和鐵罐

  (謙虛)(驕傲)

  無價之寶無影無蹤

  (正確對待自身的長處和短處)

  課后反思:

  前些日子去廣州學習,剛好聽了吳桂賢老師為大家上了這一篇課文。今次鎮上工作檢查,碰巧我也剛好教到這一課,于是我決定按照吳老師的教法,親自實踐,試試能收到什么效果。

  課前,我布置學生預習。第一課時把生字、詞義等障礙都一一掃除之后,第二課時才圍繞陶罐和鐵罐的對話展開分析進而揭露課文的主旨。課堂上,在分角色朗讀的時候,學生朗讀對話很投入,顯然對本文很感興趣并經過認真的預習,這一點超出我的意料。最精彩的是在表演課本劇的時候,學生熱情高漲個個躍躍欲試,最后學生推薦了盧菽菲和葉子豪上臺表演,他們對“傲慢、謙虛、輕蔑……”神態表演比較到位,贏得陣陣掌聲。

  由于前面進行了自由讀、師生分角色朗讀、小組對讀、表演等環節,沒掌握好時間的分配,造成后面學習10---17自然段時時間倉促,沒能給學生充分時間思考最后兩個問題,而且對“鐵罐再也找不到了”這個問題幾句帶過,沒能充分地解釋清楚,此處是本節課最大遺憾。

[語文教案]四年級語文上冊《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 篇4

  片斷展示

  師:剛才大家學習、合作得特別好。現在我們以小組為單位,再合作一次,來個分角色比賽,怎么樣?

  生:(學生興奮,躍躍欲試)

  師:大家可以自己找學習伙伴,先練習讀一下自己喜歡的部分。

  生:(學生組成小組,分角色練習讀,教師指導、參與。)

  師:哪一組有信心先來比一比?

  生:(二、四組都搶著比)

  師:各組組長以先舉手為先。

  生:(輪讀、搶讀、評讀)

  師:評選擂主。(鼓掌祝賀)

  師:剛才大家讀的語氣和表情太形象了。現在老師有個建議,咱們把陶罐和鐵罐的表情畫下來怎么樣?

  生:(大聲喊)我能畫。

  師:在畫之前,同學們,先把課文中描寫陶罐和鐵罐神態的語句,找一找、讀一讀、想一想,然后再畫一畫。

  生:(找、讀、想、畫)

  師:誰愿意到黑板前在圖片上畫一畫?

  生:(一男一女到黑板前畫。)

  師:這兩位“小畫家”畫得怎么樣?

  生:我覺得畫得都不錯,但我想問一問:為什么這樣畫?

  男生:因為鐵罐說話時,特別生氣,后來惱怒了,大發雷霆。所以我把它畫出眉毛豎起,兩眼圓瞪瞪的樣子。

  女生:老師,我是想表現陶罐當時那種謙虛的表情,所以說話時,它的表情是平靜的。

  生:那你為什么把它畫成笑咪咪的樣子呢?

  女生:因為鐵罐奚落陶罐時,陶罐謙虛不懦弱,它能心平氣和地跟鐵罐講理,可鐵罐怎么也不聽,這時陶罐不理它了。所以陶罐的表情是平和的。

  師:大家覺得有道理嗎?

  生:(點頭示意)

  師:誰能用恰當的詞形容陶罐和鐵罐?

  生:(想一會兒,紛紛舉手)

  師:舉手的同學愿意到前面來寫一寫嗎?

  生:(七名同學板演)

  師:這些同學,能想出這些恰當的詞,真是了不起,這說明文中的人物對話及生動的神態,動作的描寫,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通過讀、想、畫、大家也一定有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吧!那么你們喜歡陶罐還是鐵罐?

  生:(小組之間展開討論)

  教后反思

  本教學片斷體現了以下教學理念和教學特點:

  1、引導學生在自主合作中學習,創設了寬松的學習氛圍。

  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做人、學會創造,是二十一世紀教育發展的主題!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正是基于這種認識,讓學生在朗讀課文時,展開合作,通過分角色朗讀、體驗、相互啟發、評價、激勵,彌補了自己的不足,發展了學生的特長,使學生樹立了自信心。在合作學習時,教師注意了指導和參與。合作學習以學生為主體,但并不意味著“放任自流”。合作應該是在教師引導的前提下的合作。首先應讓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和要求。然后由學生自主選擇合作學習方式。同時,教師要參與到學生的合作之中,及時發現問題,引導交流,促進合作的實效性。

  2、以小組競賽的形式展開了教學活動。

  “競爭”是社會的需要,也是學習的需要。學生有爭強好勝的心理,他們喜歡競爭的。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這是教學組織的有效的教學方式。教師正是抓住了學生的這種需要,以評選擂主的形式,展開朗讀比賽,同時用激發性的語言,激勵學生大膽的參與,調動每一組成員學習的積極性,既面向了全體又照顧了個性的差異,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在朗讀競賽中,教師還注意了讀中指導,讓學生在體驗中讀,在感悟中讀,讀出自己的感受,讀出自己的個性。

  3、鼓勵學生以不同的方式感受課文內容。

  課程標準指出:“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理解、體驗”。因此,教師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陶罐和鐵罐神態的語句,可以讀一讀、想一想、說一說、畫一畫等多種方式來體驗。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產生了極大的樂趣,有的學生說,有的學生讀,有的學生畫。特別學生對畫畫表現的興趣更濃,教師順勢利導,讓學生在黑板上展示。這時學生的提問(為什么這樣畫?)更具有深刻意義,教師抓住這一問題,讓學生談出各自的感受,可見,挖掘了學生思維,拓展了學生想象。教師引導學生用恰當的詞語來形容陶罐和鐵罐,再一次激活學生思維、訓練了學生語言概括的能力,對事物的不同感受能力及情感表達能力。

  4、探究問題,展開討論。

  問題是打開思維、喚起想象的鑰匙,因此,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問題意識。傳統的教學是教師問學生答,串講串問占據了整個課堂教學。我們現代教學主張把問題盡量留給學生,讓學生自主的發現問題,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精神。理想的課堂教學應該是教師的問和學生的問相互的融匯。問題還要由學生自己來解決,最好的方式是展開討論,鼓勵學生發表各自的看法,不追求答案的統一。本片斷教學,教師在鼓勵學生問的基礎上,也不乏教師的問,教師的問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有思考的價值。例如,片斷的最后教師提出這樣的問題:“文中的人物對話及生動的神態,動作的描寫,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通過讀、想、畫、大家也一定有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吧!那么你們喜歡陶罐還是鐵罐?”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意義深重,既啟發了學生有價值的思維,又體現了語文教學的人文性,通過討論,珍視了學生的獨特感受、理解、體驗。

[語文教案]四年級語文上冊《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 篇5

  一、教學目標

 。ㄒ唬├斫庹n文內容,學會全面地看問題,懂得:要多發現別人的長處,要正視自己的短處。

  (二)學習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ㄈ┚毩暁w納段意。

  (四)分角色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一)理解課文內容,學會全面地看問題,要多發現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

 。ǘ┓纸巧首x課文。

  三、教學難點

  使學生懂得,要學會全面地看問題,要多發現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

  四、教學時間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揭題比較,激情導入

  1、 師:大家看一看,講臺上擺的是什么?(陶罐和鐵罐)

  2、 板書課題。讓學生上講臺摸摸陶罐和鐵罐實物,說說陶罐與鐵罐有什么異同之處?(鐵罐堅硬但容易生銹,陶罐容易破碎。它們都用來盛東西。)板書:27、陶罐和鐵罐 (齊讀)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 讀生字詞,掃清文字障礙。(奚落——用尖刻的話數落別人的短處,使人難堪。謙虛——虛心,不自滿,肯接受別人的批評。懦弱——軟弱無能,不堅強。羞恥——不光彩,不體面。理會——理睬。輕蔑——輕視,不放在眼里。)

  2、 自讀課文

  3、 討論: 本文是一則寓言故事,這則寓言說的是陶罐和鐵罐之間的一件什么事?

  4、 生匯報:國王御廚里的鐵罐自恃堅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許多年后,陶罐仍然光潔如新,而鐵罐卻完全氧化,不復存在了。

  三、提出要求,自學1——9自然段

  1、用“——”畫出陶罐和鐵罐的對話,用“△”標出陶罐和鐵罐態度的詞語,體會他們的性格特點。

  2、把對話讀通順,試著模仿兩罐的態度,有感情地讀。(在匯報過程中,要指名學生朗讀,要讀出鐵罐那種傲慢,不講理的語氣,讀出陶罐那種自尊、善良、和藹的語氣。老師適當范讀。)

  3、把對話讀明白,體會從中讀懂了什么?

  4、熟讀成誦,加上表情動作,同位之間演一演。

  5、 生匯報。

  四、自學10——17自然段

  鐵罐自恃堅硬只看到自己長處,而奚落、瞧不起陶罐,二者發生了爭吵,最后以不歡告終,隨著時間變化,故事又有什么變化?請大家學習10—17自然段。

  1、 自由讀,討論:

  a、 許多年過去,陶罐發生了什么變化?鐵罐呢?

  b、當人們在許多年后又發現陶罐,陶罐怎樣說的?人們態度怎樣?(陶罐說:“謝謝你們!”……“我的兄弟鐵罐就在我旁邊,請你們把它掘出來吧,它一定悶得夠受了。” 從這句話看出什么?雖然鐵罐看不起陶罐,并且還經常奚落陶罐,但是陶罐不和鐵罐計較,它很善良,對鐵罐很友好。我們要向陶罐學習,寬厚待人。)

  c、 生匯報:a、陶罐一樣光亮、樸素、毫無變化;而鐵罐卻已消失得無影無蹤,這正是鐵罐的弱點被氧化掉了,這正與鐵罐先前態度形成對比。

  注意:指導著重朗讀第15自然段,體會當時人們對陶罐的態度和陶罐的性格。

  2、 分角色朗讀第二部分

  五、理解寓意,總結全文

  1、再讀課文,說說你喜歡陶罐還是鐵罐,為什么?

  2、 思考:當初自尊自大的鐵罐也在世上消失了,而當年被輕視的陶罐卻成了珍貴的文物,對于這樣的結果,鐵罐想到過嗎?為什么?(并沒有,因為它只看到自己堅硬的一面,而沒有看到易氧化的短處;同樣陶罐也看到易碎卻未能正視自己易保存的一面。)

  3、 老師送給大家幾條諺語。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左眼看別人的優點,右眼看自己的缺點。”

  ……

  你們能學著也寫一句格言嗎?下面署上自己的名字。學生練寫、交流。

  4、 總結: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

  六、學習了這課你有什么體會。

  可以結合自己和周圍的人和事談體會。

[語文教案]四年級語文上冊《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 篇6

  設計思路

  學習寓言既要讓學生理解課文,感悟語言,又要讓學生懂得課文所蘊含的道理。本課設計分兩大板塊組織教學。第一板塊:品讀交流,內化感悟(即陶罐和鐵罐當年在國王御廚里的情景)讓學生在讀、思、議、演中感悟人物形象的特點。第二板塊(即許多年代以后的情況)讓學生在自讀自悟和質疑問難中感悟人們喜歡陶罐的原因。最后,說寫延伸,深化感悟,使學生在互相交流中悟出本課所蘊含的道理。

  課堂教學實錄

  課前談話:

  師:同學們,老師知道你們一定有很多朋友。能告訴老師你的好朋友是誰嗎?你為什么喜歡和他交朋友?

  生:(我的好朋友是,因為他(她)學習成績很好,我要向她學習。所以,我就和她交朋友了。)

  師:愛學習是一個人的長處,也值得大家向他(她)學習。

  生:(我的好朋友是,因為他(她)很誠實,所以我喜歡和他(她)交朋友。)

  師:誠實是一種美德,相信你也是一個誠實的孩子。

  生:(我的好朋友是。因為她舞蹈跳的特別好,我也喜歡跳舞,所以我愿意和她交朋友。)

  師:哦,你們倆的興趣愛好相同,所以成為了好朋友。我想你們倆個的舞蹈一定跳的特別棒!等有時間讓大家欣賞一下,好嗎?

  一、看圖導入新課。

  知道同學們喜歡交朋友,今天老師也請來了兩個朋友,你們瞧是誰呀?

 。ㄕn件出示:陶罐和鐵罐的圖片)師:對,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7課陶罐和鐵罐。(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過渡: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誰能簡單地說一說課文中的陶罐和鐵罐之間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指名說。)

  師:孩子,你真會讀書,能把這么長的一篇文章讀成短短的幾句話,真不簡單!

  過渡:下面就讓我們到國王的御廚里去看看吧!

  出示課件:國王的御廚里有兩個罐子,一個是陶的,一個是鐵的。驕傲的鐵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指名讀。

  問:“奚落”是什么意思?(用尖刻的話數落別人的短處,使人難堪,嘲笑別人)

  師:那么鐵罐究竟是怎樣奚落陶罐的,想不想去聽聽他們的對話呀?(想)

  三、品讀交流、內化感悟。

 。ㄒ唬⿲W習1—9自然段了解陶罐與鐵罐的性格特點。

  1、(動畫演示場景對話)(出示課件:課文的朗讀:前半部分。)

  師:誰能說說,你從他們的對話中感受到了什么?(我覺得鐵罐很自以為是?/我覺得鐵罐很傲慢)師板:傲慢(我覺得陶罐很謙虛)師板:謙虛

  師:同學們看這是一對什么詞?—反義詞。齊讀這組反義詞。

  過渡:現在就讓我們像孫悟空一樣也搖身一變,變成這兩只罐子,讀讀他們的對話。看我們能不能讀好鐵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謙虛。好嗎?2、指導朗讀。(學生自由練讀,師巡視)

  過渡:現在請同學們打開書,找到他們的對話部分,自由練習讀一讀。開始。ㄉ杂删氉x)教師巡視。

  a(出示課件):“你敢碰我嗎?陶罐子?”鐵罐傲慢地問。

  “不敢,鐵罐兄弟!碧展拗t虛地回答。

  師:聽到朗朗的讀書聲,我覺得我們班的同學很會讀書,誰來試一試?(指讀第1句),現在老師想采訪一下:鐵罐子,你為什么用這樣傲慢的態度跟陶罐說話呀?(因為我很堅硬,陶罐很易碎)

  師:是啊,用“鐵質”的東西去碰“陶質”的東西是不費吹灰之力的,而用“陶質”的東西去碰鐵質的東西簡直就是雞蛋———碰石頭,自不量力,也就是說鐵罐抓住了陶罐的一個致命的弱點———易碎。

  師:想到這,鐵罐就更加傲慢起來,現在誰能讀好鐵罐的話?(指名讀)

  師:真不錯,你簡直就是一只傲慢的鐵罐。(朗讀時,你真棒!你就讀出了鐵罐的傲慢。)或(傲慢的鐵罐子,你是不是不忍心奚落陶罐子呀!你能再試一試嗎?)

  師:面對鐵罐傲慢地發問,陶罐是怎樣回答的?(指讀句2)

  師: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陶罐?(謙虛)除了謙虛,你還可以從這句話中看出這是一只(有禮貌)的陶罐子。從哪看出?

 。▌偛盆F罐子稱陶罐為陶罐子,而陶罐卻稱鐵罐為兄弟。)他們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我們試著把它讀出來。同桌練習分角色讀。指名2人分角色讀。

  師:現在,請男生來當一回驕傲的鐵罐,請女生當一回謙虛的陶罐。(男女生讀)

  師:同學們的朗讀,讓我們仿佛真的看到了國王御廚里的那兩只罐子。同學們之所以能讀的這么好,是因為有了提示語的幫助。找一找這兩句話中的提示語是什么?(指名說。)接下來,我們繼續用這種方法學習課文。

  b課件出示:▲“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鐵罐說,帶著更加輕蔑的神氣。(指名讀)

  師:誰說說這句話中的提示語是什么?指名說。(輕蔑)

  師:“輕蔑”是什么意思?

  生:輕視,不放在眼里。

  師:是誰不把誰放在眼里?指名說。那你知道鐵罐為什么不把陶罐放在眼里嗎?指名說。是呀,鐵罐就知道陶罐不敢碰它,因為陶罐太(易碎)了,陶罐在鐵罐眼中簡直就是一無是處,所以鐵罐更(囂張了),更———瞧不起陶罐了。

  師:誰能帶著輕蔑的神情讀讀鐵罐的話?(指名讀:直接讀對話)誰能加上動作再讀一讀。(指名讀。)你們也能這樣讀嗎?(齊讀)

  師:驕傲的鐵罐看不起陶罐,一而再,再而三地奚落它,陶罐也聽不下去了,和他爭辯地說……

  生(指名讀):課件出示▲“我確實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我們生來就是給人們盛東西的,并不是來互相碰撞的。說到盛東西,我不見得比你差。再說……”

  師:陶罐受了委屈,總想為自己爭辯一下,誰愿意當一回陶罐也為自己爭辯爭辯?

  (指讀)師:誰來說說他讀的怎么樣?評讀。

  師:陶罐在為自己爭辯的同時也在給鐵罐干什么?(講道理)你認為陶罐說的有道理嗎?(有)那鐵罐聽進去了嗎?(沒有)你從哪兒看出來的?(文中末尾的省略號)省略號是什么意思?指名說。

  師:就是這樣傲慢的鐵罐,就是這樣自以為是的鐵罐,他打斷了陶罐的話,繼續奚落著———

  c出示課件▲“住嘴!”鐵罐惱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敝该x。

  師點評:(如讀得不到位)陶罐的爭辯激怒了鐵罐,那么你還能讀得如此平靜,如此無動于衷嗎?請你再讀讀。

  (讀得到位)就是,“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誰能加上動作和表情再來讀讀?指名讀。

  師引讀:此時的鐵罐越來越不耐煩了,說的聲音也越來越———大了,說的話也越來越難聽了。它的態度已由傲慢上升到了惱怒了,它已經聽不進別人的任何話語了,只覺得自己是最好的了。鐵罐惱怒了……

  生齊讀:“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

  師:看來鐵罐是要和陶罐吵起來了,陶罐只好無奈地說……

  出示課件▲“何必這樣說呢?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吧,有什么可吵的呢!”指名讀。

  師:“和睦相處”好一個詞,什么是“和睦相處”?指名說。何止是陶罐和鐵罐之間需要“———”大家想一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你知道還有誰之間需要和睦相處?指名說。說得太好了!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變得更加美好!

  出示課件▲:“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鐵罐說,“我們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師:此時鐵罐越來越生氣了,說的聲音———更大了,說的話也———更難聽了,此時他已怎樣了?誰能給這句話加個提示語?(板書:火冒三丈、惱羞成怒、怒氣沖天----)。你能通過朗讀,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嗎?(指名讀。)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生評)你也來試試。這幾個詞用的非常恰當,我們把它積累下來吧。ㄉ鷮懙綍。)

  師:生氣時,我們也可加上適當動作。誰加上動作再來讀一讀?(指名讀。)

  師:我們看鐵罐的神態變化:由傲慢—惱怒—火冒三丈,誰來試試讀一讀?體會一下?指名讀。

  3、課堂演練,加深理解。

  師:聽了同學們的朗讀,老師就好像來到了國王的廚房里,看到了謙虛寬容的陶罐和蠻橫無理的鐵罐,多么有趣!對這么有趣的童話故事,你們想不想分角色表演讀?

 。1)小組練習分角色表演讀,要求只讀對話,在讀對話時要有入情入境的動作和表情。

 。2)展示演讀。(視屏出示對話的句子)(佩戴頭飾)

  過渡:你們出色的朗讀表演讓老師深深地陶醉了,老師仿佛已經走進了這個童話世界。日子一天天過去了,陶罐和鐵罐發生了什么變化呢?請同學們默讀10—17節,讀完再告訴老師,好嗎?

  四、默讀課文10—17節,感悟人們喜歡陶罐的原因。

 。1)學生默讀思考:陶罐和鐵罐發生了什么變化?(指名說。)

 。2)學到這,老師還有個問題不明白,陶罐和鐵罐都有自己的優、缺點,為什么人們還是那樣喜歡陶罐呢?

 。ㄒ龑W生品析有關句子,感悟人們喜歡陶罐的原因:a、陶罐還是那樣光潔,樸素,美觀:b、陶罐成了珍貴的文物;c、陶罐善良寬容,處處為他人著想,不斤斤計較)

  五、說寫延伸,深化感悟。

  1.學到這里,同學們一定有不少的想法和感受,讓我們來說一說吧!(課件出示)指名說。

 。1)我想對陶罐說:                

 。2)我想對鐵罐說:                

 。3)我想對自己說:                

  2、師總結:同學們,你們說得都很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能拿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來比,要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正確看待自己的短處,我們要相互尊重,友好相處!

  六、作業。(課件出示)

  請仿照《陶罐和鐵罐》的寫法,編一個童話故事。

  提示:

  1、故事要說明一定的道理即中心要突出。

  2、要注意提示語的運用。

  3、故事中要注意對人物的神態、動作和語言的描寫。

  板書:   

  27 陶罐 和 鐵罐

  ↓      ↓      火冒三丈、

  謙虛    傲慢     惱羞成怒

  大發雷霆 

  ……

  教學反思

  一、分塊教學,化繁為簡。

  本課教學將課文分成兩大板塊組織教學,(一塊是陶罐和鐵罐當年在國王御廚里的情景;一塊是許多年以后的情況。)這兩大板塊既相對獨立又彼此聯系。采取分塊學習,便于學生理清課文敘述順序,把握每部分課文內容,避免了學生在篇幅較長的課文中理不清頭緒,抓不住重點。老師只需要在每一部分中設計一個綱領性問題,學生便能很快地抓住每一部分內容。每一部分內容抓住了,全文的主要內容便水到渠成般地抓住了。

  二、兩大板塊的教學側重點不同。

  兩大板塊中,側重第一板塊的教學,主要通過讀、思、議、演來感悟人物形象的特點。尤其側重讀的訓練,教師采用多種形式進行朗讀訓練,讓學生在讀中感悟。第二板塊,主要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感悟人們喜歡陶罐的原因并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培養他們在讀書中學會思考的習慣和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翁,教師成了課堂的發現者、開發者、欣賞者、組織者和引導者。整個教學教師自始至終沒有去干涉學生的學習行為,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在課堂中交流、討論。學生在課堂上盡情地發言,抒發對課文的感悟與理解:你想對陶罐、鐵罐和自己說些什么?(想對誰說都可以),這樣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可以看出學生是思考了,是探究了,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使課堂成了他們學習的演練場。

  這節課的教學,比較圓滿地完成了預設的教學要求,達到了預設的教學目標,孩子們在課堂上學得主動,練得積極,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對話的練讀中。從孩子們的朗讀和發言中,可以感覺到他們已經體會到了陶罐的謙虛寬容,也感受到了鐵罐的傲慢無禮,這時,明白故事所蘊含的道理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語文教案]四年級語文上冊《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 篇7

  《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 

  這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國王御廚里的鐵罐自恃堅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許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為文物,鐵罐卻化為泥土,不復存在。故事告訴人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陶罐和鐵罐對話、神態的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理解課文講的道理是教學的難點。教學中,我抓住了以下兩點進行教學。

  一、抓對話、重朗讀

  課文內容簡單易懂,生動有趣,教學中放手讓學生自讀,在自讀感悟的基礎上,教師作適當的指導。引導學生抓住陶罐和鐵罐的對話,以及表現陶罐和鐵罐說話時的不同神態、語氣,體會他們的不同內心活動。比如:通過“你敢碰我嗎?”“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 可以看出鐵罐的自以為是,傲慢無理。通過“不敢,鐵罐兄弟!薄昂伪剡@樣說呢?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吧”可以看到陶罐的謙讓寬容。在學生自讀后,教師檢查學生自讀的情況。提出問題、組織討論的方式進行檢測:陶罐和鐵罐是怎樣對待對方的?讓學生找出對話部分,反復讀,根據課文對陶罐、鐵罐語言、神態的具體描寫,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鐵罐傲慢、蠻橫無禮;陶罐的謙虛、友善、寬容。

  二、以對比、悟品格

  在品析人物對話時,采用對比的方法,讓學生體會陶罐和鐵罐不同品格。教學第二部分許多年過去了,陶罐和鐵罐發生了什么變化呢?在比較中讓學生明白:在這里鐵罐的可悲下場和陶罐不朽的價值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進一步讓學生領悟;陶罐出土后,依然惦記著曾經對自己并不友好的鐵罐,從中感受陶罐的善良之美。

  今天這節課的教學,比較圓滿地完成了預設的教學要求,達到了預設的教學目標,孩子們在課堂上學得主動,練得積極,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對話的練讀中。從孩子們的朗讀和發言中,可以感覺到他們已經體會到了陶罐的謙虛寬容,也感受到了鐵罐的傲慢無禮,這時,明白故事所蘊含的道理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語文教案]四年級語文上冊《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 篇8

  【教學任務分析】

  這篇童話故事通過對話展開情節,推動故事的發展,這是本課表達上的特點。鐵罐的傲慢、蠻橫無理的陶罐的謙虛、友善、克制都在人物的對話中充分體現。此外,具體、生動的神態、動作描寫,使鐵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鮮明突出。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理解課文說明的道理,學會全面看問題,懂得要多發現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二是繼續學習初步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其表達的思想感情。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通過陶罐與鐵罐的對話、神態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理和陶灌的謙虛而不示弱;感悟課文講的道理是教學的難點。

  居于教材特點、編寫意圖及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陶罐與鐵罐》這一課的教學中,我作了如下選擇:

  1.讓語文教學更“簡約”。首先是教學內容的簡約,本堂課確定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核心任務──情境對話。其次是教學環節的簡約,本堂課圍繞核心任務安排了三個主要環節:熟悉角色、選擇角色、進入角色(對話)。

  2.讓語文教學更“感性”。在這堂課里,我們不要求學生分析寓意,“講”寓意,更不以定論的形式直接呈現出來讓學生“記”寓意。不讓學生進行理性的思辯,而是巧妙地在朗朗的書聲中,在饒有情趣的情境對話中自然實現人文教育目標。讀和說,緩說破。

  3.讓語文教學更“整體”。文本是一個全息元,是一個整體,能整篇教學就整篇教學,不肢解,不選取。本課的教學中,我將突破習慣于一段一段地教,嘗試培養學生整體閱讀的能力。例如在“選擇角色”這個環節,我提了一個“你為什么選擇陶罐”這樣一個涵蓋全文的問題,讓學生整體閱讀課文,讓學生在整體語境中思考感悟。同時在朗讀教學中,我也嘗試讓學生整段整段誦讀。

  4.讓語文教學更“語文”。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設計了“角色朗讀”、“對文章補白”、“想像對話”等言語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角色朗讀”的過程中,在“對文章補白”的過程中,在“想像對話”的過程中,即在種種“聽、說、讀、寫”等等言語實踐活動中,領悟到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自尊,獲得認知和情感體驗:要謙虛,不要驕傲;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多看自己的短處等。

  【學生分析】

  1.有的教材將《陶罐與鐵罐》這篇課文放在第7冊,有的教材將《陶罐與鐵罐》這篇課文放在第6冊,而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將《陶罐與鐵罐》這篇課文放在第5冊。盡管文章內容是一樣的,但針對不同學段孩子所設計的教學肯定要有所區別。因為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其認知水平、人生閱歷,心理特點都是不一樣的。尤其三上年級的孩子知識儲備還不多,對這個復雜紛繁的社會缺乏了解,各方面語文能力還不是很強,因此,我們教師不要刻意追求讓三年級的學生對文本理解得很深,否則可能演化成一次“精神侵略”,不要刻意追求讓三年級的學生熟練掌握文本中的語言形式,例如將對四、五乃至六年級學生的學習要求提早引進三年級課堂,讓學生根據文本創編等,這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是不可承受之重。總而言之,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不要過于強調“超越文本”。

  2.《陶罐與鐵罐》是一則童話,作者反映的主題是“拿自己的長處去比別人的短處是沒有必要的,別人也有比你強的地方”。這句話出現在原文的結尾,收錄到教材中后省去了。也就是說,童話要告訴我們“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這個道理。故事中的兩個角色──陶罐與鐵罐而言,陶罐有他的優點:樸素、美觀、保存時間長;鐵罐也有他的優點,結實、美觀,易攜帶,用途廣。然而,三上年級的孩子在自主閱讀這則寓言時,往往會過于沉浸在故事情節中,而使自己的認識出現偏差,他們會認為陶罐是很“好”的,幾乎是“完人”,沒有什么缺點,而鐵罐是“不好”的,幾乎沒有任何可取之處。這種認識上的偏差,需要我們老師在具體的課堂情境中巧妙地加以引導“修正”,我們絕不能因為孩子年齡小而放棄這種引導,因為這是學生對這篇課文所要達到的理解的底限。

  【教學目標】

  1.能夠熟練認讀“陶、懦、辯、惱、恥、逝、殿、掘、樸、素”等生字。在語境中進一步理解“奚落、輕蔑”等詞語的意思。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特別是陶罐與鐵罐的對話部分。

  3.感悟文章寓意,并將所感悟的寓意融入到“對文章的補白”以及各種特點的陶罐與鐵罐的對話中。

  【教學過程】

  第一部分感悟角色

  一、課前幽默談話,讓學生領會語文學習要多讀書。

  二、觀看錄像,通過猜想表情、模仿、賽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中陶罐與鐵罐的對話部分。

  1.播放執教者有滋有味朗讀課文的錄像(沒有聲音)。

  師:你都沒聽到他的聲音,為什么就覺得他讀得好呢?

  師:既然你們講到了表情,那你看到了課文當中描寫的哪些表情?(隨機鞏

  固字詞)

  師:下面,就請你們帶著豐富的表情有滋有味地練讀課文。

  2.播放執教者有滋有味朗讀課文的錄像(有聲音)。

  師:他到底讀得好不好呢?請你們聽一聽。你覺得他哪一句讀得最好?為什

  么?你能學一學嗎?

  師:既然他讀得不錯,那么你們就吸取他的優點,再練一練。

  3.播放執教者驕傲地夸耀自己朗讀水平高的錄像。

  (執教者在錄像中說:“怎么樣,我的朗讀水平很高吧?你們根本沒法跟我比。如果你們有足夠的膽量,那就跟我比一比,只要有一句讀得比我好,我就認輸。怎么樣?你敢嗎?”)

  師:同學們,他剛才是因為看不起我們而在奚落我們!你們能形容他剛才

  的表情和說話的語氣嗎?(隨機鞏固字詞)

  師:你能讀整段話和他來比一比嗎?大家做裁判來評價。

 。c評:曲調未成先有情,感悟角色三步曲,步步以情為鏈,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觀老師的“啞讀”中感受情;在聽老師范讀中體會情;在師生挑戰朗讀中表達情。同時,將字詞教學,讀正確、讀通順課文貫穿其中。實現了一舉三得。)

  第二部分選擇角色

  三、進入具體語境,在探究性閱讀中體會陶罐優點,初步感悟寓意。

  師:讀了課文之后,你們對陶罐和鐵罐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可以變化,

  你愿意變化成陶罐,還是愿意變化成鐵罐?

  師:(對選擇陶罐的學生)我也喜歡變化成陶罐,我從這篇文章中看到了陶

  罐的兩個優點,你喜歡變化成陶罐,是否也是因為看到了陶罐的這兩個優點呢?

  理由1.陶罐可以長生不老。

  原因: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塵土,擦洗干凈,它還是那樣光潔、樸素,美觀。

  理由2.陶罐有文物價值。

  原因:“一只多美的陶罐!”一個人說,“小心點,千萬別把它損壞了,這是古代的東西,很有價值的。”

  師:那你是因為什么選擇陶罐?你看到了陶罐身上的哪些優點?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理由1.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2.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3.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預設答案:

  “不敢,鐵罐兄弟。”陶罐謙虛地回答。(謙虛)

  “我確實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爭辯說。“我們生來的任務是盛東西,并不是來互相撞碰的。在完成我們的本職任務方面,我不見得就比你差。再說……”(能同時看到自身的優點和缺點)

  “何必這樣說呢,”陶罐說,“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好,吵什么呢!”(友好)

  “謝謝你們!”陶罐興奮地說,“我的兄弟鐵罐就在我的身邊,請你們把它掘出來吧,它一定悶得夠受了。”(善良)

  (點評:引導探究,目標明確;探究的展開,充分體現語文教學的個性要求和本質特點。老師把重點引向了陶罐的優點探究,既把握住了文本的客觀價值趨向,又導向了對文本的深入閱讀。言語實踐是語文教學的個性要求,也是其本質內涵,展開探究做到了以言語實踐為載體,通過“理由”和“原因”的言語實踐,使學生的理解和表達相得益彰,同時在實踐中實現了人文熏陶。)

  第三部分角色對話

  四、師生、生生角色對話,隨機補白,在言語實踐深入領會課文寓意。

  1、師生角色對話:(謙虛的陶罐──驕傲的鐵罐)

  師:“你敢碰我嗎,陶罐子?”  

  生:“不敢,鐵罐兄弟。”

  師:“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  

  生:“我確實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我們生來就是盛東西的,并不是來互相撞碰的。說到盛東西,我不見得比你差。再說……”

  師:再說什么?你說啊,難道你身上還有什么可取之處嗎?難道你還敢跟我比嗎?你說啊……

  生:再說。

  師:“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

  生:“何必這樣說呢?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師:“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把你碰成碎片!”

  2、生生角色對話:(謙虛的陶罐和謙虛的鐵罐)(教師提供必要的支架)

 。c評:角色對話目的是什么?該設計給了我們一個直觀的詮釋,那就是為了感悟到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自尊,獲得認知和情感體驗:要謙虛,不要驕傲;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多看自己的短處等;為了領悟語言特點和規律,促進學生言語的生成和思維的發展。)

  【教學檢測意見】

  1.你上好課后感覺怎么樣?

  a 很累,很沒意思,早就想著下課

  b 有點累,有時候忍不住要想另外事情

  c 不累,有點意思,不太想下課

  2.你覺得你上完這堂課后,懂得了一個什么道理?

  3.你覺得下面哪一種說法是錯誤的:

  a不要拿自己的長處去比別人的短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短處。

  b陶罐不但能看到自己的長處,也能看到別人的長處,所以他為人很謙虛。

  c鐵罐驕傲自大,看不起別人,他身上沒什么優點。

  4.你能正確、流利地讀出下列詞語嗎?你能正確有感情地讀一讀課文中陶罐與鐵罐的對話嗎?

  陶罐懦弱爭辯惱怒羞恥流逝宮殿掘樸素

  (設計綜評:有人說,現在的語文教改是在爬坡,是行進在很可能發生重大變化的拐點上,我想,這是一個再貼切不過的比喻了。所謂拐點,就是說可能向左走,也可能向右走;可能向上升,也可能向下墜,拐點上的人和事,面臨著無數選擇……

  對于一線教師而言,“正確的選擇”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的實踐。

  對于一線教師而言,“正確的選擇”本身就是一次有價值的突破。

  該設計從學生的年段特點出發,緊扣《課標》的學段目標,抓住課文特點和難點。精選閱讀切入口,優化學習方式,加強語言實踐,在“我的發現”中發現在課文閱讀中發現,注重閱讀感悟,提升人文精神。

  以讀為本,學生在多讀中認字解詞,體驗感悟,凸現語文的可感性和整體性。做到多感受,少分析,入情入境,進行角色體驗,用讀表達自己的體驗和感受,在超越文本的心靈對話和“補白”實踐中,使學生得到“智”開發和“理”的感悟,使閱讀成為學生一段難忘的經歷。)

[語文教案]四年級語文上冊《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 篇9

  【學習目標】

  1、認識“陶、懦”等10個生字。會寫“陶、謙”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驕傲、傲慢”等13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鐵罐的傲慢無理和陶罐的謙虛克制。

  3、感悟課文寓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

  【課前準備】

  1、陶罐和鐵罐的圖片或實物。

  2、生字、詞語卡片。課文朗讀錄音帶。

  第一課時

  一、形象揭題,點明學法

  1、出示陶罐和鐵罐的圖片或實物,讓學生看一看,還可摸一摸。

  2、板書課題,指名學生讀,學習生字“陶”的音、形、義。

  3、揭示學法:學生充分自讀自悟,同座、小組合作學習。

  二、初讀課文,讀準讀通

  1、學生聽課文的錄音磁帶。

  2、學生輕聲自由地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如果遇到有困難的地方,停下來多讀幾遍。

  3、同座互相朗讀課文,形式自定:可以交替一人讀一段,可以分角色讀,可以一人讀1至9自然段,一人讀10至17自然段;ハ嘣u議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

  4、同座配合,向全班展示朗讀。

  三、精讀課文,讀出感情

  1、小組討論,合理安排小組內每個成員的分工,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請一個小組匯報朗讀,其他同學注意傾聽,看他們是否讀出了陶罐和鐵罐不同的特點。

  3、結合學生的朗讀,進行評議,點撥理解:

 、拧∧阌X得鐵罐像是個什么樣的人?找出表現他神態和動作的詞句讀一讀。

  ⑵ 你覺得陶罐像是個什么樣的人?找出表現他神態和動作的詞句讀一讀。

  ⑶ 教師扣住學生的朗讀,引導領悟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克制,幫助學生歸納出理解詞語的幾種方法:如聯系上下文理解“奚落”;利用近義詞理解“謙虛、懦弱、輕蔑、爭辯、惱怒”;通過表演朗讀來理解表示神態和動作的詞語。

  4、小組再次合作,分角色朗讀全文。

  5、全班交流,展示朗讀。評出最佳合作小組。

  四、交流感受,明白道理

  1、教師啟發:從陶罐和鐵罐不同的表現以及最后不同的結局,你得到什么啟發?

  2、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尊重學生不同的感受:如:學生認為“要謙虛,不要驕傲”可以;認為“要多看別人長處、多看自己短處”可以;認為“謙虛的人有好的結局,驕傲的人下場可悲”也可以。

  3、拓展延伸,加深理解。讓學生說說讀了這個故事,想到了哪些學過的課文或生活中的事情。

  五、復習生字詞

  1、用生字卡片開火車讀讀本課的生字。

  2、用本課學的生字組詞,再讀讀詞語表中列出的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開火車認讀生字詞。

  3、交流記字方法。本課有一部分生字是形聲字,可引導學生利用形聲字特點來記憶。還可聯系熟字比較記憶。

  二、指導寫字

  1、認讀要寫的生字。

  2、歸類認識字形特點,觀察字的間架結構:

 、拧∮^察8個左右結構的字,看清左右部分所占位置。

 、啤∮^察6個上下結構的字,看清上下部分所占位置。

 、恰〖w討論一些需要注意的字,教師可范寫。如,“陶、謙”。

  3、教師播放音樂,學生做好寫字準備。

  4、學生自己練習寫字,教師巡視指導。

  5、即時展示學生作業,師生評議。

  三、語言實踐

  1、抄寫課文中表現陶罐、鐵罐神態和動作的詞句。

  2、找幾位同伴合作把這個故事演一演。

  四、聽寫詞語

  1、抄寫、記憶詞語表中的詞語。

  2、聽寫。訂正。

[語文教案]四年級語文上冊《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 篇10

  在情境中參與在實踐中創新

  ——《陶罐和鐵罐》一課教學案例淺析

  佚名

  [案例]:

  《陶罐和鐵罐》一文是小學語文第7冊第6組的一篇閱讀課文,課文講的是發生在陶罐和鐵罐之間的有趣故事,全文可分為兩部分:第一主要講驕傲的鐵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第二主要講許多年代過去后,人們發現了陶罐,鐵罐卻早已氧化。作者告訴人們“不能只看到自已的長處,而看不到自已的短處,也不能只看到別人的短處而看不到別人的長處”這樣一個道理。這則寓言故事語言樸素卻富有童趣。教學時,引導學生明白寓理并受到教育是本課的主要教學目標 。第一既是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 ,其教學過程 如下:

  一、創設情境,激發參與。

  首先教師提議我們把這一改成課本劇來表演好嗎?學生自然興趣盎然;接著教師引出:要表演課本劇得先有劇本啊,于是師生共同討論課本劇格式,讓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一,填上名稱、時間、地點、人物并在書上畫出人物對白的語言等。然后討論如何才能演得好?教師結合學生的發言指導讀書:要演得好,首先讀書要有感情,要有感情就得全身心地投入,不但字字要入目、入心,而且臉上要有表情,手上要有動作,而后再讓學生分角色小組練習。由于學生興趣濃厚,因此練習相當投入。

  二、組際交流,指導參與。

  在給予學生充裕的練習時間的情況下,教師問:“哪一組先來匯報?”同學們紛紛舉手。教師請四位同學上臺,一做陶罐、一演鐵罐、一讀旁白、一做評委。之后再請其他同學作導演、顧問、藝術指導、動作設計等并問,有什么建議嗎?旨在進一步擴大參與面。學生爭先恐后地發言:有的說,“你們讀你敢碰我嗎?陶罐子!時,要注意那個感嘆號,要把鐵罐那傲慢無禮,盲目自大的神情與語調表現出來”;有的學生說,“你們在讀鐵罐惱怒時說住嘴這個詞時,倆人要配合好,陶罐還沒說完時,鐵罐就要打斷陶罐的話,提高聲音說住嘴”等。老師則不失時機地問“為什么?”、“你愿意示范一下嗎?”或給予熱情的鼓勵。然后請同學們作評委,讓上臺的小組匯報。由于演得較好,評得也有意思,教室里不時傳出笑聲。匯報完后,教師請“評委”發言,學生普遍認為匯報得不錯,但也有同學認為最后一對話沒讀好,沒有把鐵罐那惱羞成怒、惡意侮辱陶罐的樣子充分表達出來。教師在肯定學生發言的同時,請這幾位同學示范并問為什么這樣演。接著,男、女生分角色,集體表演。

  三、再創情境,升華參與。

  學生集體表演完后,教師問道:“鐵罐這樣做好嗎?”學生自然回答不好,教師再次創設情境:“既然鐵罐這樣做不好,我們得勸勸它”。教師自已演那個驕傲的鐵罐,學生則自由選擇演國王廚房里的鍋子、勺子、碗等作為劇中人來勸“鐵罐”。學生紛紛走上講臺,自報角色。在演之前,讓沒輪到上臺的同學把心里的想法悄悄告訴上來的鍋子、勺子、碗等。在演的時候,教師即“鐵罐”擺出一副惱羞成怒的樣子,并反復強調“我”就是比陶罐硬,從而引出寓理;演出之后,教師讓學生評出突出創意獎、優秀表演獎、最佳臺詞獎等多種獎頊,引導學生學會看別人的長處,讓學生感悟做人的道理。由于這樣設計聯系了生活實際,所以學生參與積極,表演投入,語言幽默而機智,例如當“鐵罐”被大家說得“氣”消了,但死要面子,還不肯承認錯誤時,一個演“油瓶”的同學這樣說到:“鐵罐兄弟,我覺得做一個人,哦,不,做一個罐子(哄堂大笑),既要看到別人的長處和短處,更要正視自已的長處與短處,您說對嗎?”“鐵罐”頻頻點頭,無話可說。自然,學生在表演中、交往中感悟到了做人的道理。

  [評析]: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看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比绾我龑⑴c語文實踐,培養語文實踐能力呢?這一教學案例至少可以有以下幾點可借鑒之處。

  第一、創設語文實踐情境。教者以課本劇的形式,利用角色效應,采取生活再現、表演展示等多種手,創設語文實踐情境。如:學生選擇國王、廚房里的鍋子、勺子、碗等角色來規勸“鐵罐”這一片斷,營造了童話般的氛圍,這樣一來,自然縮短了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習內容這間的心理距離,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營造了良好的創新氛圍。

  第二、挖掘語文實踐資源。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十分豐富。如何充分挖掘語文實踐的資源呢?角色多樣化,合作形式多樣化是行之有效的策略。在這個教例中,學生分別扮演了評委、顧問、鍋子、勺子等多種角色,與此同時,提建議、說悄悄話、評獎等多種形式也融入小組合作與集體交流,在拓寬語文實踐廣度的同時充分挖掘了資源,營造了創意無限的課堂時空。

  第三、展開語文實踐過程。培養語文實踐能力的主要途徑是語文實踐。那么只有展開語文實踐過程才能更有效地培養語文實踐能力。這一教學案例以“個體自讀演練——小組角色合作——小組匯報交流——師生集體評議”為基本環節,充分暴露學生學習的思維過程,展開了語文實踐過程,有時,教師的教學方法就是學生領悟學習方法的范例,有時,其他同學的示范與分析也是學生領悟學習方法的途徑。在這樣的合作與交往中,自然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第四、優化語文實踐評價。激勵成功是強化語文實踐的有效保障。在這樣的語文實踐中,學生的實際收獲會表現出相當大的差異。因此,教者優化了語文實踐的評價。首先,強調學習評價的個性化,針對不同的角色采用評價的不同形式,如集體商議評各種獎項,肯定學生的成績,變“糾繆式評價”為“評優式評價”;其次,通過創設應用情境,讓學生運用語言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獲得成功體驗,激發了新的創新動機,有利于語文實踐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

[語文教案]四年級語文上冊《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 篇11

  教材分析

  《陶罐和鐵罐》一文是小學語文第7冊第6組的一篇閱讀課文,課文講的是發生在陶罐和鐵罐之間的有趣故事,全文可分為兩部分:第一主要講驕傲的鐵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第二主要講許多年代過去后,人們發現了陶罐,鐵罐卻早已氧化。作者告訴人們“不能只看到自已的長處,而看不到自已的短處,也不能只看到別人的短處而看不到別人的長處”這樣一個道理。這則寓言故事語言樸素卻富有童趣。教學時,引導學生明白寓理并受到教育是本課的主要教學目標。這一點既是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

  學生分析

  由于我校地處城鄉結合處,受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學生的知識經驗、認識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一部分學生思維活躍,語言表達能力較強,對事物有自己一定的見解,也樂于與人交往;一部分學生只能初步認識一些客觀事物,用一些零碎的、不規范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愿,甚至連朗讀課文都有困難。在教學中,教師應力求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注他們不同的學習需求。

  設計理念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根據教材特點及學生的身心特點,我放手學生自讀自悟,并創設了情景表演,讓學生們置身于故事中,使學生在良好、愉悅的狀態中讀、想、說、問、議、演,從而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并讓學生仿造課文編寫寓言,發展學生思維。

  教學目標

  1、學習用抓住人物神態、語言體會人物特點的方法感悟陶罐和鐵罐的形象,體會陶罐的謙虛寬容和鐵罐的傲慢無禮以及懂得課文所蘊含的道理。

  2、用各種各樣的朗讀形式來表現陶罐和鐵罐的不同態度,分角色有感情地演讀課文。

  3、抓重點句子體會陶罐和鐵罐變化后的情況,了解鐵罐無影無蹤的原因。

  4、表達對閱讀文本的獨特感受。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師:同學們,在上課之前我們做幾道算術題,好嗎?

  學生開火車口算1+1=?  2+1=?  3+4=?  4+9=?  5+7=?  6+8=?

  師:同學們算得很準確,而且速度也很快。但是,有一個人她算出的結果啊----都等于1。對此,你有什么看法?(估計學生會笑這個人是傻子,覺得這個答案是荒唐的,)

  師:如果用算術中的正常定理去看,這個答案是可笑的,但是,若換另一種新的視角去看,你就會發現——出示課件(學生應該會恍然大悟,并贊嘆)

  師小結:其實,我們的世界是一個萬花筒,我們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因此看問題不能用一種模式,那么我們在閱讀課文時,也往往需要不斷轉換視角,變換視野,那樣,你會發現與眾不同的另一面。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學知識越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就越感興趣。以口算為切入點,讓生活走進語文學習,走進學生的認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發他們的求知欲]

  二、復習回憶,感知文本

  導語: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27課《陶罐和鐵罐》。昨天我們學了這篇課文的生字和新詞,瞧,它們都跳到老師的大屏幕上了,還認識它們嗎?讓我們一起讀一讀吧。

  請小朋友回憶一下,這篇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跤鶑N里的鐵罐自恃堅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然而,埋在土里許多年后,陶罐變得很有價值,鐵罐卻無影無蹤了。)

  板書“奚落”

  奚落是什么意思?(用尖刻的話說別人的短處,使人難堪)

  哪些詞語的意思與“奚落”很相近呢?(諷刺、挖苦、嘲笑……)

  三、精讀課文,感悟文本

  過渡語:同學們真了不起!給“奚落”找了這么多的近義詞。鐵罐是怎樣諷刺挖苦陶罐的呢?課文里有精彩的描寫,請小朋友輕聲地讀課文的第一部分,找出鐵罐奚落陶罐的句子并用“我從————這句話,感受到鐵罐——————”的句式,說說你的感受或體會。

 。ㄒ唬┳宰x1—9自然段,體會鐵罐的性格特征

  結合學生匯報的內容,適時點撥與評議。

  a、“你敢碰我嗎?陶罐子!”

  1、這句話體現了鐵罐的傲慢、無禮、仗勢欺人。

  2、指導朗讀。這句話你認為該怎么朗讀才好呢?

  *重音落在“碰”字上,把“陶罐子”讀得慢些,表現出鐵罐對陶罐的驕傲、冷淡的態度。

  *重音落在“敢”字上,表示鐵罐認為陶罐是沒有膽量碰他的,表現出鐵罐的傲慢。

  *重音落在“我”字上,說明鐵罐認為自己十分結實,了不起,不把陶罐放在眼里。

  3、表演讀(邊讀邊加動作,表現出鐵罐對陶罐的傲慢)

  b、“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鐵罐說,帶著更加輕蔑的語氣。

  1、理解“懦弱”的意思

  2、輕蔑是什么意思?

  3、輕蔑的表情是怎樣的?帶上這樣的表情,來讀讀鐵罐說的這句話。

  c、“住嘴!”鐵罐惱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

  1、鐵罐霸道,不等陶罐把話說完

  2、鐵罐很自以為是,認為陶罐不可以和它相提并論。

  3、理解“相提并論”(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來看待。課文指把陶罐和鐵罐放在一起來看待。)

  4、鐵罐憑什么這么說?(鐵罐自認為比陶罐強,不能把自己和陶罐放在一起比較。)

  4、指導朗讀

  d、“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鐵罐說:“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1、這時鐵罐最后說的話,這里沒有描寫神態的詞語。想想看,這時,鐵罐又會用怎樣的語氣對陶罐說呢?(怒不可竭  火冒三丈  近乎瘋狂  氣憤……)

  2、請用你的朗讀表現出來。

  [讓學生自讀自悟,課文理解得更深刻,教師捕捉學生的“風云變幻”,給予點撥,讓能說會道的學生暢所欲言,讓躍躍欲試的學生有機會表達,交流各自體會,達到資源共享]

  (二)默讀1—9自然段,體會陶罐的性格特征

  過渡語:一開始我們只覺得這是一只驕傲的鐵罐,可通過用心地研讀它的神態和語言,除了驕傲外,我們還體會到了鐵罐更多的缺點,傲慢 自以為是 霸道……。面對鐵罐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陶罐是怎樣對待的呢?請小朋友找出陶罐說的話,并讀一讀,說說從陶罐說的話可以看出陶罐是一個怎樣的罐子。

  a、“不敢,鐵罐兄弟!碧展拗t虛地回答。

  1、讀了這句話,你感受到了什么?(謙虛 隨和 友好)

  2、(面對鐵罐的傲慢,陶罐不但沒有生氣,還很禮貌的稱呼它為兄弟,并承認自己不敢碰它,說明陶罐很謙虛)

  b、“我確實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爭辯說,“我們生來就是盛東西的,并不是;來互相碰撞的,說到盛東西,我不見得比你差,再說……”

  1、從陶罐說的話我們可以知道罐子的作用是什么?

  2、“再說……”想想陶罐還想再說些什么?(不會生銹 美觀……)

  [鼓勵引導學生大膽地想、自由地說,擴展學生創新思維的空間,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得到培養和發展]

  3、指導朗讀

  c、“何必這樣說呢?”陶罐說,“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1、自讀體會陶罐的謙虛 不斤斤計較 心胸寬廣

  2、“? !”看出陶罐也覺得鐵罐越來越不像話了,所以他說話的語氣也加強了。

  鐵罐對陶罐一共奚落了四次,可是陶罐卻只回答了三次,面對鐵罐最后一次無法容忍的話,陶罐是怎么做的?

  [課堂是學生的,就該讓他們把所思、所想、所知的說出來。]

 。ㄈ┯^看動畫

  過渡語:通過研讀,讓我們體會到了陶罐的彬彬有禮,友善,謙虛,陶罐已經給同學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動畫城里的叔叔們聽了陶罐和鐵罐的對話后,把它們的對話拍成了動畫,想看一看嗎?現在你們就是國王御廚里的一個碗、一個盆或者一把勺子,現在就讓我們靜靜地傾聽它們的對話。

  [輕松的音樂與動畫,既是課間休息,又復習了課文第一部分內容]

  國王御廚里的碗、盆、勺子們,當你們聽了陶罐和鐵罐的對話,你想對他們說什么?

  我想對鐵罐說:-------------------------

  我想對陶罐說:-------------------------

 。ㄋ模⿲W習第二部分

  許多年過去了,陶罐是不是像鐵罐說得那樣破成了碎片,鐵罐是不是像它自己說的那樣堅固得什么也不怕?帶著問題默讀課文的第二部分,找出它們變化的句子。

  a、陶罐有沒有發生變化

  1、沒有發生變化

  “許多年以后,人們掘開厚厚的堆積物,發現了陶罐,倒掉泥土,擦干干凈,和它當年在御廚的時候一樣光潔、樸素、美觀!睆倪@句話我認為陶罐沒有發生變化,許多年過去了,陶罐還和過去一樣光潔、樸素、美觀。

  2、有變化

  從女孩的話中我認為陶罐的外形雖沒有變,但它的價值變了,它已經成了珍貴的文物。

  b、鐵罐呢,它發生了什么變化?

 。ㄟB影也找不到)

  人們為什么會找不到鐵罐呢?

  簡單說明是這是常識里氧化現象。

  課文學到這,你們悟出了什么道理。

  1、人應該謙虛,不應該驕傲。

  2、人都有長處,也都有短處。

  ……

  師小結: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

  四、展示讀,呈現文本

  這個故事多有趣啊,小朋友們想把這個故事表演出來。請小朋友自愿結合,組成創作小組,先練習,我看哪組小朋友表演得最認真。

  生表演課本劇

  [這一環節能將抽象的文字轉化為具體鮮活的情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活學生的思維和想像力,更好地理解課文,體會感情。重在培養了協作精神]

  學生自評互評。

  [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相互評價,學會反思,能正確地認識自己,有利于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五、拓展讀,升華文本

  過渡語:小朋友表演得都很出色,老師仿佛已走進了童話世界里。你們也想仿造《陶罐和鐵罐》這篇寓言,自己編寫故事嗎?

  選材很重要,現在請小朋友展開想像,小組自由選題材。

  學生簡述故事的簡單內容

  同學們選擇的題材都很好,放學后,展開想像力,再把故事編寫具體,好嗎?

  [語文課程應是開放的,課內外相結合,這一環節把學生引向課外,是學生“得法與課內,得益于課外”]

  板書設計

  陶罐   和   鐵罐

  謙虛   奚    驕傲

  落

  樸實光潔美觀       不見蹤影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自讀課文,理應放手讓學生根據“閱讀提示”自主學習,教師不必有過多的引導與課堂設計。然而,這是一則寓言故事,揭示故事所包含的道理,這是所有寓言類課文教學中的難點,學生所感悟的只是點點表面現象。引導學生明白寓理并受到教育是本課的主要教學目標,也是教學難點。既要突出學習重點,又要突破學習上的難點,就必須要教師一番苦心設計與引導。

  實踐證明,我的設計與引導是成功的,學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后,從寓言中所悟出的道理是精辟的,多彩的。整堂課的氛圍是輕松的,愉快的,充滿激情和思考的。反思這堂課的教學歷程,有幾點做法令人回味。

  一、分塊教學,化繁為簡。

  將課文分成兩大板塊組織教學,(一塊是陶罐和鐵罐當年在國王御廚里的情景;一塊是許多年以后的情況。)在第一塊中主要抓住鐵罐和陶罐的話感受體會。采取分塊學習,便于學生理清課文敘述順序,把握每部分課文內容,避免了學生在篇幅較長的課文中理不清頭緒,抓不住要害的缺點。

  二、兩大板塊的教學側重、方法不同。

  兩大板塊中,側重第一板塊的教學,主要通過讀、思、議、演來感悟人物形象的特點,探究鐵罐驕傲的本質。尤其側重讀的訓練,要“讀”占鰲頭。讀好了,什么都在其中。第二板塊,主要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培養他們在讀書中學會思考的習慣和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學會知識的遷移、整合和運用。

[語文教案]四年級語文上冊《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 篇12

  之五

  江蘇南京 徐艷

  課前準備

  ①多媒體課件。

 、谏挚ㄆ

 、垡磺澴嗍婢彽臉非。

  ④學生預習課文,在課文中畫出生字,標好每一自然段的序號,讀讀課文。

  第一課時

  形象揭題,了解特點

 、俪鍪径嗝襟w課件:展示陶罐和鐵罐,讓學生了解他們質地、特點。

 、诎鍟n題,學習生字“陶”的音、形、義。指名讀題。

  朗讀感悟,初識生字

  ①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a.學生匯報自己預習的情況:讀了幾遍書。

  b.鼓勵學生大膽讀書。請愿意讀的同學開火車讀課文。

  c.學生評議讀書情況,把容易讀錯的生字帶大家多讀幾遍。教師相機小結:讀書首先要把每個字音讀準。

 、谠僮x課文。

  a.激勵學生積極讀書:覺得能讀得比剛才幾位同學還要好的舉手!請2位同學分別讀課文1至9自然段和10至17自然段。

  b.其他同學繼續做評委,聽后評議。教師相機小結:讀書要正確、流利,不多字,不少字,不回讀,不錯讀。

 、勰x課文,了解大意。

  a.通過讀課文,你知道了什么?比比誰知道得多。

  b.學生交流。教師注意激勵學生,剛讀課文,就知道這些內容,好!

  ④品讀課文,體驗情感。

  a.課件顯示課文第一自然段,請同學朗讀第一自然段。教師操作課件,將這一段中的“驕傲”、“奚落”2個詞語點紅。

  b.課件顯示鐵罐傲慢無禮的樣子,教師點撥理解;“奚落”是什么意思呢?鐵罐為什么要奚落陶罐呢?請你把下面鐵罐的話連起來讀讀體會體會。然后同座互相配合讀一讀,看能不能學到鐵罐的神態、動作讀出“奚落”的語氣。

  c.教師啟發:面對鐵罐和奚落,陶罐是怎樣的呢?課件顯示陶罐笑瞇瞇的樣子。請你把下面陶罐的話連起來讀讀體會體會。然后同座互相配合讀一讀,看能不能學到陶罐的神態、動作讀出他的謙虛克制。

  d.請3位同學分角色朗讀課文1至9自然段。評議后,同座再練習分角朗讀。

  復習鞏固

 、僬J讀課文1至9自然段里出現的生字。

 、诮涣饔洃涍@些生字字形的方法,教師小結:可以利用形聲字特點來記,可以利用熟字來記。

 、劬毩曈眠@些生字擴展組詞。

  指導寫字

 、俪鍪1至9自然段里要求會寫的生字,開火車認讀并說出課文中的詞語。

  ②課件出示生字,讓學生觀察并分組,說出分組的依據。

  ③引導分組觀察:“陶、謙、嘴、惱、吵”都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的字。“怒、感”都是上下結構、上長下短的字!疤摗笔前氚鼑Y構的字,注意第三筆是“ ”。

 、芙處煵シ乓魳,學生做好寫字準備。

 、輰W生提出需要教師指導書寫的字。

  教師范寫學生提出的字。

  ⑥學生練習寫字,教師巡視,進行輔導。

 、哒故緦W生寫的字,互相評議。

  第二課時

  感悟寓意,拓展延伸

 、俜纸巧首x課文1至9自然段。

 、诮處熜〗Y過渡:傲慢無禮的鐵罐和謙虛克制的陶罐有什么樣的結局呢?

 、劢處熍c合作學習課文10至17自然段。

  a.課件顯示第10自然段,點紅“流逝”,學生利用近議詞來理解。教師引導學生聯系課文句子來理解“時間在流逝。

  b.許多年代過去后,陶罐和鐵罐怎么樣了呢?引導學生抓住“光潔、樸素、美觀、很有價值、影子也沒見到”等詞語朗讀理解。

  c.感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去查找資料,了解鐵罐為什么連影子都不見了。

 、芊纸巧首x全文。

 、葑x了這個故事,你想到了什么呢?

  復習生字,練習寫字、抄寫詞語

 、僬J讀課文10至17自然段里出現的生字。

 、诮涣饔洃涍@些生字字形的方法,教師小結:可以利用形聲字特點來記,可以利用熟字來記。

 、劬毩曈眠@些生字擴展組詞。

  ④出示課文10至17自然段里要求書寫的字,開火車認讀并說出課文中的詞語。

 、菡n件出示生字,讓學生觀察并分組,說出分組的依據。

  “捧、值”都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的字。“樸”是左右結構、左右相等的字!盎摹⑺亍倍际巧舷陆Y構、上短下長的字!笆堋笔巧现邢陆Y構的字,可聯系古文字感受字形:一只手拿著一個像盤子樣的東西交給另外一只手。

 、藿處煵シ乓魳,學生做好寫字準備。

  ⑦學生寫字,寫完與范字對照,學會自我糾正。教師巡視,進行個別輔導。

 、嗾故緦W生寫的字,互相評議。

 、岢瓕懺~語表中的詞語。

  拓展練習

 、俪瓕懻n文中表現陶罐、鐵罐神態和動作的詞句。還可以抄寫課文中其他你認為寫得好的詞句。

  ②和同學合作把這個故事演一演。

[語文教案]四年級語文上冊《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 篇13

  教研組要開課了,臨時通知,準備匆忙,請各位同行多多指導,提出寶貴意見,對教案作出修改,在下不甚受恩感激。

  陶罐 和 鐵罐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會認6個生字,會讀“驕傲、傲慢、謙虛、神氣、惱怒、相提并論、和睦相處、理會”等詞語。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9自然段。結合生活實際和聯系上下文了解文中詞句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

  情感目標:體會陶罐和鐵罐看待人和事物的不同情感、態度。

  過程與方法: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抓住人物的神態、語言來感受陶罐和鐵罐的形象。

  3、通過自由讀、同桌讀、師生讀、分角色讀等朗讀形式來表現陶罐和鐵罐的不同態度。

  4、抓重點詞、句體會陶罐和鐵罐的態度。

  教學重點:通過學習陶罐和鐵罐對話、神態的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

  教學難點:通過陶罐和鐵罐的對話,體會陶罐的謙虛卻不軟弱,并能夠有感情的朗讀陶罐和鐵罐的對話,讀出不同的語氣與感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在國王的御廚里發生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想聽一聽嗎?

  2、這是一個發生在誰和誰之間的故事?     (陶罐和鐵罐)

  3、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看看這兩個罐子之間究竟發生了什么故事?  

  二、學生自瀆自悟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1)把字詞讀準,句子讀通。2)讀出不同人物的感受。3)遇到不理解的詞語句子作上記號。

  2、闖詞語關,檢查朗讀情況,出示下列詞語:

  謙虛   懦弱   輕蔑   爭辯  惱怒   荒涼    捧起  吵嘴

  相提并論     和睦相處     無影無蹤     陶罐    奚xī落

  三、研讀課文對話,讀出不同感受

  1、讀課文,把鐵罐和陶罐的對話找出來,作上不同的記號!

  2、全班討論,教師指導朗讀。

  “你敢碰我嗎?陶罐子!” 

  “不敢,鐵罐兄弟。”

  提問:說說你為什么這樣讀?你能讀得更加形象嗎?從他們的朗讀中,你還能體會到什么?

  齊讀

  教師板書:鐵罐                  傲慢

  3、面對鐵罐的傲慢,陶罐是怎么做的?

  “你敢碰我嗎?陶罐子!”

  “不敢,鐵罐兄弟。”

  4、鐵罐常常奚落它,還怎么樣奚落?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

  “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5、面對鐵罐的奚落,陶罐是怎么做的呢 ?

  “你敢碰我嗎?陶罐子!”

  “不敢,鐵罐兄弟。”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

  “我確實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爭辯說,“我們生來就是盛東西的,并不是來互相碰撞的。說到盛東西,我不見得比你差.再說……”

  “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這樣說呢?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分角色朗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練習。

  句子闖關,男女聲讀、指名讀、分組讀,老師或同學評議。

  四、教師小結

  聽了陶罐和鐵罐的對話,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鐵罐,這又是一個怎樣的陶罐?填空:

 。                   )的鐵罐

  (                   )的陶罐

  教師板書:

  陶罐          

  謙虛

  有禮貌  

  五、小練筆

  1、面對自始至終謙虛大度的陶罐,面對傲慢輕蔑怒不可遏的陶罐,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多媒體出示:

 、傥蚁雽μ展拚f:

  ②我想對鐵罐說:

 、畚蚁雽ψ约赫f:

 、芪蚁雽θ藗冋f:

  2、反饋交流。

  附:板書設計

  27 陶罐和鐵罐

  陶罐          鐵罐

  謙虛                                       傲慢  

  有禮貌                             輕蔑(miè)的神氣

  樸素                                    惱羞成怒 

[語文教案]四年級語文上冊《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 篇14

  《陶罐和鐵罐》是人教版第五冊的的課文,故事講的是國王御廚里的鐵罐自恃堅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許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為文物,鐵罐卻化為泥土,不復存在。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為了充分體現出教學主體性,優化課堂結構,我設計并嘗試了以下教學:

  教學目標 :

  1、識“陶、懦”等幾個生字。會寫“陶、謙”等6個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鐵罐的,傲慢無理和陶罐的謙虛克制。

  3、文寓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

  教學重點:

  指導朗讀,理解重點詞句。

  教學難點 :

  體會課文寓意

  教學過程 :

  一、激情引趣、點明學法

  1、出示陶罐和鐵罐的圖片,讓學生觀看。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揭示學法,學生可采用自悟、同座、小組合作學習。

  二、讀中感知、層層遞進

  《大綱》明確要求“從一年級起,就應該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因此,我實施了分布教學法:

  1、讀:指導學生自由讀準每一個字音,對于直呼困難的多拼讀幾遍。

  2、反饋讀:通過指名、開火車等形式檢查、反饋、引導學生自評、互評,逐步做到不丟字、不添字、不錯字,不重復、不讀破句子。

  3、了解讀:圖文并茂,讀思結合,感知課文的基本內容,學會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三、借助電教質疑解疑,生動鮮活的畫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活學生思維。因此,我將課文內容用多媒體動畫的形式呈現,創設一種聲、色、形有機結合的教學情境,集感知、想象、領悟、表達于一體,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創造過程中,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

  1、在這個故事中,有那些地方不理解,請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學習。

  2、課文中陶罐和鐵罐的表現有那些不同點?

  a、學生邊看圖片邊用筆畫出有關語句。

  b、學生四人一組交流討論,互相補充。

  c、全班進行交流

  不同點之一:

  鐵罐很傲慢,而陶罐很謙虛。

  不同點之二:

  鐵罐常常奚落陶罐,而陶罐很想和鐵罐和睦相處。

  不同點之三:

  王朝覆滅了,宮殿倒塌了,兩個罐子的命運都不一樣。

  ①許多年過去了,人們在厚厚的堆積物里發現了陶罐,人們看見陶罐后,心情如何呢?

 、谔展迣θ藗冇终f了些什么呢?

  ③人們為什么沒有發現鐵罐呢?它到哪里去了?

 、芟胂笠幌拢偃玷F罐聽到陶罐對人們說的話,它會怎么想呢?

  四、精讀課文、讀出感情

  1、小組內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

  2、請一個小組匯報朗讀,其他同學注意傾聽,看他們是否讀出了陶罐和鐵罐不同的特點。

  3、結合學生朗讀,進行評議,點撥理解。

  a、你覺得鐵罐和陶罐分別都象是個什么樣的人?(找出表現他們神態和動作的詞句讀一讀。)

  b、教師引導領悟鐵罐的傲慢無理和陶罐的謙虛克制,同時理解“奚落、謙虛、懦弱、輕蔑”等詞語。

  4、小組在次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議中感悟、知道實踐議論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主要途徑。議論出見解,才能不斷開拓思維,提高認識,最終運用于實踐。針對這篇課文,我設計討論話題如下:

  1、陶罐和鐵罐,你喜歡誰呢?為什么?

  2、從陶罐和鐵罐不同的表現以及最后不同的結局,你得到什么啟發?

  3、拓展延伸,聯系生活中的事情。知道實踐,做個謙虛,不驕傲,汲取別人長處的孩子。

  六、注意觀察、認真書寫

  1、出示6個生字,并認讀。

  2、學生指出難寫的字。

  3、師范寫難字,生指出不足點,師改正。

  4、學生練寫,同桌互評。

[語文教案]四年級語文上冊《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 篇15

  師:老師一直都覺得能和你們一起在這里上一堂語文課是一種緣分,所以老師特別為大家準備了一份禮物請看大屏幕。(出示“陶”字的演變)猜猜,這是啥東西呢?

  生1:哨子。

  師:不對。

  生2:罐子。

  師:也不對。

  生3:哨子。

  師:雖然剛剛那位老師吹哨子啊,課可是你們別竟往哪個方面想。老師告訴你們,這是一個字。

  生4:“罐”字

  師:你很會推理,知道和我們的課堂進行聯系?上Р皇“罐”字

  生5:“陶”

  師:棒!這個字就是“陶”字。古代的人們就是這樣書寫這個“陶”字的。慢慢地,人們為了便于記憶和書寫,就演變成了現在的“陶”字了,F在跟老師一起來寫一寫,好嗎?

  生:好。

  師:左右結構。左耳旁寫在偏左邊一些。右邊起筆的撇要寫得比左耳旁高一點。橫折鉤的橫要從撇的下邊起筆,最后寫里面的“缶”。好,現在請拿出作業紙,像老師一樣認真地在田字格中寫一個吧。

  (生伏案寫字)

  師:注意寫字姿勢,一拳一尺一寸。

  (師巡視)

  師:好,再跟老師念一念——陶。

  生:陶——

  師:誰來給“陶”字找找朋友。

  生1:陶泥

  生2:陶壺

  生3:陶罐

  師:今天啊,我們學習的課文就和“陶罐”有關系,那就是——

  生:陶罐和鐵罐

  師:來和老師一起寫寫課題吧。

 。◣熒餐瑫鴮懻n題)

  師:耿老師念一念課題——27 陶罐和鐵罐

  生:27 陶罐和鐵罐

  師:小朋友們,你們想認識他們嗎?

  生:想。

  師:請同學們輕輕打開課本,陶罐在107頁等著你們哦。切記,借助課文中的拼音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遇到難道的句子要反復多讀幾遍,好嘛?

  生:好。

  師:開始。讓鄭老師聽到你們讀書的聲音。

  (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視,并輔導學生正確的坐姿)

  師:同學們,你們預習過嗎?

  生:預習過。

  師:那你們預習的時候讀了幾遍課文呢?

  生:三次。

  師:加上剛剛讀得這一次應該有三四遍了,讓老師來檢測檢測,看看大家的預習是不是很認真!境鍪镜谝唤M詞:掘(jué)開   懦(nuò)弱 輕蔑(miè) 和睦(mù)相處(chǔ)】你們會讀嗎?

  生:會。

  師:請那個小男孩!

  (小男孩很流利地讀完)

  師:(指明另一女生)再請你!

 。ㄐ∨⒁岔樌刈x完)

  師:一起來。

  (生齊讀詞語)

  師:【出示:好處(    )    處理(    ) 到處(    )    處分(    )】他們和“和睦相處”的“chǔ”讀音會一樣嗎?

  生:不會。

  師:那還有那種讀音?

  生:chù

  師:作業紙拿出來,做第二題。做好就舉手示意老師。

 。▽W生伏案作業,教師巡視……做得快又好的學生老師贊以大拇指。)

  師:請一個同學來說說他的答案。

  生1:好處( chù)    處理( chǔ ) 到處(chù)    處分(chǔ)

  師:(投以贊許的目光)對。有錯的同學請馬上訂正,并且把錯誤的那個詞自信地讀給同桌聽一聽。

  (學生訂正并且認真地互讀詞語。)

  師:好,現在請大家一起自信地念給老師聽。

  生:(齊讀)好處( chù)    處理( chǔ ) 到處(chù)    處分(chǔ)

  師:請將“處理”再念兩次。

  生:處理( chǔ ) 處理( chǔ )

  師:那么——(板畫陶罐和鐵罐)獎勵給你們,學習得很棒。這些詞認識嗎?【出示:傲慢謙虛 樸素 神氣 價值 惱怒】

  生:(齊讀)傲慢 謙虛 樸素 神氣 價值 惱怒

  師:我們現在來給這些詞排排隊,我們做操不是也要排隊嗎?我們來排隊。一隊呢,跟著陶罐,一隊呢跟著鐵罐。你們自己試一試。

 。▽W生自由討論)

  師:(學生討論聲變小了)說來說說,哪一隊跟著陶罐?

  生1:謙虛 樸素 價值

  師:哪些跟著鐵罐呢?

  生2:(帶點怒氣地讀)傲慢 神氣 惱怒

  師:你好像把意思都讀出來了,了不起!誰能像他這樣再來讀一讀?

  生3:(神氣地)傲慢 神氣 惱怒

  師: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兩組詞。

 。◣熒R讀)

  師:現在我們馬上要從陶罐這組詞中找出一個最能體現陶罐特點的詞。我們要把它放在這個罐子里。(指明一生)好,你來說

  生1:價值

  師:(指明另一生)你說

  生2:謙虛

  師:我們就把“謙虛”放在這個罐子里。(板書:謙虛)那么鐵罐呢?我們也來選一個吧,最能概括它特點的。

  生3:神氣

  生4:傲慢

  生5:惱怒

  生6:傲慢

  生7:神氣

  師:那我們到底選擇哪一個?(學生都在說自己的答案)這樣好了,我們呢就選一個和陶罐子中的“謙虛”相對的一個,那就是——

  生:傲慢

 。ɡ蠋熣J真板書“傲慢”)

  師:現在,老師的黑板上就有了一個怎樣的陶罐?

  生:謙虛的陶罐

  師:有了一個怎樣的鐵罐?

  生:傲慢的鐵罐

  師:這兩個詞就藏在課文中,你能把他們找出來嗎?

  生:能。

 。▽W生積極地吧書本拿出打開)

  師:請輕輕地拿出,書本是我們的朋友啊。(有學生舉手)你找到了,請你說。

  生1:鐵罐傲慢地問。

  師:請你把整句話讀出來。

  生1:“你敢碰我嗎?陶罐子!”鐵罐傲慢地問。

  師:“傲慢”你找到了。“謙虛”呢?

  生2:“不敢,鐵罐兄弟。”陶罐謙虛地回答。

  師:你也找到了嗎?你們自己讀。但是,你們要注意,語氣、神態也要讀出來。

 。▽W生自己練讀)

  師:(指明一生)你來試試。

  生3:“你敢碰我嗎?陶罐子!”鐵罐傲慢地問。

  師:這個“碰”字你讀得很好。

  生4:“你敢碰我嗎?陶罐子!”鐵罐傲慢地問。

  師:他把“傲慢”這個詞強調出來,也很好。

  生5:“你敢碰我嗎?陶罐子!”鐵罐傲慢地問。

  師:他眉毛都揚起來了,好一個傲慢的鐵罐啊。那么鐵罐是怎樣的呢?

  生6:“不敢,鐵罐兄弟。”陶罐謙虛地回答。

  師:語氣很溫和。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熒沧x)

  師:誰來和老師一起來讀一讀。(指明一男生)好,請藍衣服的男孩。

  生7:(神氣地)“你敢碰我嗎?陶罐子!”

  師:(拱手)“不敢,鐵罐兄弟。”

 。ㄉΓ

  師:老師剛剛的朗讀加什么了?

  生:動作

  師:對啊,朗讀還可以加上動作,同桌讀一讀。

 。ㄍ阑プx)

  師:現在我們請男生扮演鐵罐,女生扮演陶罐,可以加上動作,表情,比一比看誰能把他們的截然不同的語氣讀出來?準備好,起——

  男生:(毫不客氣地)“你敢碰我嗎?陶罐子!”

  女生:(不卑不亢地)“不敢,鐵罐兄弟。”

  師:通過這兩句話我們知道了,朗讀好對話可以用上——

  生:動作

  師:還要注意我們的

  生:語氣

  師:同時還有臉部的

  生:表情

  師:哦,原來朗讀是可以這樣的。

  師:看,鐵罐稱陶罐是“陶罐子”,而套管卻稱鐵罐為

  生:兄弟

  師:既然人家都稱鐵罐為兄弟了,那么鐵罐應該沒什么好說了吧?他是不是就不說了呢?

  生:沒。

  師:那他是怎樣說的呢?

  生1:帶著更加輕蔑的神氣。

  生2:“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鐵罐說,帶著更加輕蔑的神氣。

  師:強調了“懦弱的東西”、“更加輕蔑的神氣”。面對如此輕蔑的態度,如果你就是陶罐,你會怎么樣對待這個鐵罐呢?

  生1:我會跟他吵起來,我并不是懦弱。

  生2:我想一腳踢過去。

  生3:那你自己不是也要碎了嗎?

  師:那課文中的陶罐有沒有像你們這樣去做呢?

  生:沒有。

  師:那么陶罐是怎樣對待的呢?

  生:“我確實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爭辯說,“我們生來就是盛東西的,并不是來相互碰撞的。說到盛東西,我不見得比你差。再說……”

  師:我請這個女生來讀。

  生1:(不緊不慢)“我確實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爭辯說,“我們生來就是盛東西的,并不是來相互碰撞的。說到盛東西,我不見得比你差。再說……”

  師:好,說得有理有據。(再指明一生)再請你。

  生2:(十分認真地)“我確實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爭辯說,“我們生來就是盛東西的,并不是來相互碰撞的。說到盛東西,我不見得比你差。再說……”

  師:你把“并不是懦弱”讀得很到位。我確實不敢碰你啊,但并不是——

  生:懦弱。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表演一段。“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

  生:“我確實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我們生來就是盛東西的,并不是來相互碰撞的。說到盛東西,我不見得比你差。再說……”

  師:“再說……”后面是什么標點?

  生:省略號。

  師:表示——

  生:話還沒有說完。

  師:那么陶罐還會說些什么呢?

  生1:再說我也獲得比你長,你何必這樣呢?

  師:哦,陶罐也有自己的優點是嗎?

  生2:再說是時間久了我還是這樣光潔美麗,而你卻沒了。

  師:沒了?鐵罐怎么會沒了?

  生:鐵罐會生銹,銹掉了。

  師:太慣有這么多得話想說,那怎么沒說出來。

  生:被鐵罐打斷了。

  師:那怎么被打斷的呢?

  生:“閉嘴——”

  師:回顧一下。一開始鐵罐稱陶罐是“陶罐子”,態度是傲慢的。后來又稱陶罐是“懦弱的東西”,態度變成了輕蔑,F在又說陶罐不算什么東西,態度變成了——

  生:惱怒。

  師:“惱怒”的意思就是

  生:非常生氣。

  師:好,就請大家自己練一練,這句話該怎樣讀好。

  (生自由讀)

  師:好我們一起來讀一讀。“住嘴”,起

  生:(憤怒地)“住嘴!”鐵罐惱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

  師:請加上自己的動作,第一大組讀陶罐的話,第二大組讀鐵罐的話,準備,(示意第一大組)我確實不敢碰你——起

  生:(溫和地)“我確實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我們生來就是盛東西的,并不是來相互碰撞的。說到盛東西,我不見得比你差。再說……”

  生:(聯手叉腰地)“住嘴!”鐵罐惱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

  師:面對如此傲慢、輕蔑、惱怒的鐵罐,陶罐又將如何呢?

  生1:很謙虛。

  生2:陶罐也太謙讓了。

  (師出示:【“何必這樣說呢?”陶罐       說,“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師:陶罐會怎么樣地說呢?

  生1:謙虛地說

  師:你來說。

  生1:(輕輕地)“何必這樣說呢?”陶罐 溫柔地 說,“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生2:(平靜地)“何必這樣說呢?”陶罐 心平氣和地 說,“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師:來,我要跟你握握手,你平時啊肯定像一個陶罐,是個謙虛的女孩,否則你怎么能讀得這么好呢?表揚她。

 。▽W生鼓掌)

  師:陶罐還會怎么樣地說呢?

  生3:謙虛地說。

  師:好,你來說。

  生3:“何必這樣說呢?”陶罐 謙虛地 說,“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師:陶罐如此謙讓,友好,那么鐵罐總該沒理由再爭吵了吧?

  生:不是。

  師:這次,他會變得更加——

  生1:憤怒。

  師:更加憤怒,那就就相當于

  生2:暴怒。

  師:這個詞很貼切,請你來讀讀鐵罐的話【屏幕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 鐵罐       說,“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生2:(語氣平平地)“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 鐵罐說,“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師:他有沒有把你心中憤怒的神氣讀出來?

  生:沒有

  師:那誰愿意再來讀一讀?好,請后面的那個男生。

  生3:“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 鐵罐 惱怒了,“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師:好一副傲慢的神氣。你再來說。

  生4:(急切地)“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 鐵罐說,“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師:好一個咄咄逼人的鐵罐。陶罐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退讓,鐵罐還是這樣不依不饒地,陶罐發火了嗎?

  生:沒有。

  師:那么陶罐是怎樣?

  生:陶罐不再理會鐵罐。

  師:陶罐不理他了。宰相肚里能撐——

  生:船

  師: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你認為這是一個怎樣的陶罐?

  生1:謙虛。

  師:這是一個怎樣的鐵罐?怎樣的陶罐不理會怎樣的鐵罐呢?【出示:        陶罐不再理會      鐵罐!

  生1:驕傲的陶罐……

 。ㄉΓ

  師:別急,再說。

  生1:謙虛的 陶罐不再理會傲慢的 鐵罐。

  生2:善良的 陶罐不再理會霸道的 鐵罐。

  師:剛剛我們是一段一段地說,現在我們把它們連起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放開,想怎么讀就怎么讀,1-9自然段,開始。

  (學生自由朗讀1-9自然段,教師巡視,和個別學生對讀。)

  師:同學們剛剛的朗讀是不是很用心呢?讓老師來檢測一下。請拿出作業紙,完成第三題的填空哦。

  【屏幕出示:“你敢碰我嗎?陶罐子!”鐵罐    地問。

  “不敢,鐵罐兄弟。”陶罐     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鐵罐說,帶著更加輕蔑的      。

  “我確實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爭辯說,“我們生來就是盛東西的,并不是來相互碰撞的。說到盛東西,我不見得比你差。再說……”

  “住 !”鐵罐    了,“你怎么敢和我       !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這樣說呢?”陶罐說,“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 鐵罐說,“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     鐵罐!

 。▽W生獨立作業)

  師:填完之后,我們再在一起合作讀一讀吧。

 。◣熒献髯x)

  師:一個謙虛的陶罐和這個驕傲的鐵罐,他們會有什么樣的下場呢?預知后事如何,我們下回分解,下課!

[語文教案]四年級語文上冊《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精選15篇) 相關內容:
  • 四年級語文上冊《小木偶的故事》教案(精選16篇)

    一、學習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能根據故事情節展開聯想,續編故事。二、教學重點了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續編。...

  • 四年級語文上冊《海濱小城》教學設計(通用12篇)

    教學要求:學習課文第二部分內容,抓住文中重點詞句,了解、體會海濱小城的美麗、整潔,從而感受大自然賦予人類的美,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重點:理解、體會文中描寫小城美麗景色的語句。...

  • 四年級語文上冊《頤和園》教學設計(通用16篇)

    教學目標1、使學生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2、能按照課文所記敘的游覽順序,練習給課文分段。3、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理解詞句,會用“聳立”和“隱隱約約”2個詞語造句。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四年級語文上冊《古詩兩首》教學設計(通用13篇)

    教學內容:《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元二使安西》教學目標:1、認識5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兩首古詩,背誦并會默寫。3、感悟詩歌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間的深情厚誼。...

  • 四年級語文上冊《爸爸和書》教學設計(通用14篇)

    教學目標1.通過學習,了解《皇帝的悲哀》這本書珍貴的原因,使學生更加喜歡讀書,熱愛學習。2.學習本課生字,通過查字典,讀準字音,了解詞意,并有感情地讀出人物的對話。3.默讀課文,找準重點段,試著總結每段的主要內容。...

  • 四年級語文上冊《珍貴的教科書》教學設計(精選17篇)

    教學目標1.了解戰爭年代的艱苦條件下學生堅持學習的艱難和張指導員不怕犧牲、光榮獻身的精神,懂得要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2.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了解自然段之間的聯系,滲透給課文分段的訓練。...

  • 四年級語文上冊《烏塔》公開課教案(精選12篇)

    一、與文本對話,我喜憂參半《烏塔》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七組“成長的故事”專題中的的一篇略讀課文。文章按事情發展順序來寫。先寫初逢烏塔,是在羅馬的旅館里,主要寫她“睡得正香”和起身后利利索索地收拾好行裝,準備按計...

  • 四年級語文上冊《和時間賽跑》教學設計(精選17篇)

    一、學習目標:1.學會10個生字,正確讀寫“憂傷、哀痛、持續、安慰、日月如梭、狂奔、受益無窮、假若”等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時間的意義,形成珍惜時間的價值觀念和情感態度。...

  • 四年級語文上冊《三味書屋》教學設計(精選15篇)

    一、教材分析1.背景知識(1)魯迅(1881——1936),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筆名魯迅,是浙江紹興人。(2)上篇課文學習了按方位順序寫的一段話的閱讀方法,這篇課文進一步學習這一種閱讀方法。...

  • 四年級語文上冊《盧溝橋的獅子》教學設計(精選13篇)

    第一課時一、揭示課題由學生根據課下查找的資料對"盧溝橋"進行簡要的介紹。在北京城西南十幾公里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北京現存最古老的石橋--"盧溝橋"。它始建于1189年,橋的總長265米,有241根望柱。...

  • 四年級語文上冊《撈鐵牛》教學設計(精選15篇)

    教學要點:討論學習課文,理解懷丙是一位出色的工程家。教學過程:1、讀課題,在預習中,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問需要老師、同學們的幫助?--(重要的,帶有普遍性的話板書出來)2、指揮撈鐵牛的懷丙和尚是一個怎樣的人?齊讀第四段,請給"出色...

  • 四年級語文上冊《蟋蟀的住宅》教案(精選13篇)

    教材簡析《蟋蟀的住宅》是19世紀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寫的一篇觀察筆記。作者懷著對蟋蟀的喜愛之情,用擬人的手法,具體介紹了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修建住宅的經過。對蟋蟀的吃苦耐勞和不肯隨遇而安,作者是十分贊許的。...

  • 四年級語文上冊《小獅子愛爾莎》教學設計(精選17篇)

    一、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目標:1、認識本課21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4個。2、懂得課文的記敘順序是按小獅子愛爾莎的成長過程安排的。3、了解小獅子愛爾莎生活習性和小獅子和的“我”親密關系。4、懂得“我”把小獅子放回大自然的原因。...

  • 四年級語文上冊《朱鹮飛回來了》教學設計(精選14篇)

    一、教學目標1.了解課文的記敘順序。2.了解科考隊員們在小朋友的幫助下,發現并精心保護朱鶴的經過,培養學生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環境的意識。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四年級語文上冊:《麻雀》教學設計(通用16篇)

    教學目標:1、通過老麻雀奮不顧身地掩護小麻雀、勇敢地與龐然大物獵狗搏斗的故事,引導學生體會母愛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達的同情、愛護弱小者,藐視、不畏懼龐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在线免费视频观看 |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 | 亚洲婷婷综合色高清在线 | 麻豆久久久久久 | 亚洲高清毛片一区二区 | 成人性生活大片 | 精品国产免费久久久久久尖叫 | 亚洲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久久毛片 | 我想看一级黄色 | 免费中文字幕日产乱码 | 日韩av怡红院 | 中文字幕在线看片 | 中国黄色片在线观看 | 一级全免费视频播放 | 无码中文字幕av免费放dvd | 高清做爰免费无遮网站挡 | 青青草娱乐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在线播放 | 久久精品xxx | 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96 | 香港三日本三级少妇三级视频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人 | 国产精品第一区揄拍无码 |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免费 |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 99热99色| 国产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播放 | 一本之道无人区 | 欧美一级特黄aaaaaaa什 | 国产中文在线播放 | 华人久久| 国产精品二区三区 | 在线成人av | 日本福利视频一区 | 看亚洲毛片 | 久久爱7788| 精品在线视频亚洲 | 免费亚洲视频 | 国精品产品区三区 | 国内自产少妇自拍区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