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龍宮借寶(精選5篇)
孫悟空龍宮借寶 篇1
孫悟空龍宮借寶
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積累詞匯。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了解孫悟空借寶的過程。
重點難點:抓住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特點,分角色朗讀課文內容。
課時劃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聽歌、談話、導入新課。
1、播放《西游記》?主題曲,引發回憶。
2、談話:你知道《西游記》中的哪些故事,你認識《西游記》中的哪些人物?
3、導入:今天我們來學習《西游記》中的一個有趣的故事。
4、板書課題。
二、質疑導讀,學習生字。
1、引導學生對課題質疑。誰到龍宮借寶?為什么到龍宮借寶?怎么借?借到什么寶?
2、導入讀文,初步解疑。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生字,讀讀記記。指名認讀生字。說說:這些生字在讀音和書寫方面要注意什么?教師強調識字難點。 “稱”“念” 齊讀生字新詞。
分段指名讀課文,集體評議、糾錯正音。
初步解疑。學生練習正確地讀課文。
理清文章脈絡。
分為三個部分:借寶原因――借寶經過――借寶結果
三、學習課文第一部分,了解借寶原因。
1、指名讀課文第1、2自然段。
2、說說:孫悟空為什么要去龍宮借寶?
3、學生齊讀課文第1、2自然段。
4、談談:從這部分課文中,你對孫悟空有了哪些了解?學生自由發言。
5、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結束課堂。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認讀并擴詞。 2、聽寫有關詞語。
3、導言:打敗了混世魔王,孫悟空真是春風得意,他搬來了傲來國的所有兵器準備教猴子們學習武藝,但他自己沒有一件合適的兵器,在一只老猴子的建議下,孫悟空決定去龍宮走一趟。
二、繼續學文,了解借寶的過程與結果。
1、學生默讀課文3到6自然段。
2、思考:孫悟空在龍宮里試了幾樣兵器,結果呢?
3、指名反饋。
4、引導了解、感悟。這些兵器各有多重?孫悟空是怎么樣試用這些兵器的?
5、指名發言。
6、說說你從孫悟空借寶時的動作、語言中對孫悟空有了哪些認識?
7、對于孫悟空來龍宮借寶,龍王又是怎么對待的?
8、小結,引導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瑞氣騰騰、伸縮自如、興沖沖、竟然”,體會金箍棒的神奇與孫悟空對金箍棒的喜愛。
9、學生有感情地齊讀課文3到6自然段。
10、導言:孫悟空在龍宮里挑來挑去,老龍王看了是又氣又怕,最后,在小龍女的引薦下,孫悟空終于如愿以償地借到了寶貝――如意金箍棒,你說孫悟空高興不高興?
11、學生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12、理解詞語“抓耳撓腮、作了個揖、高高興興“,體會孫悟空對所借之寶的喜愛之情。
13、學生有感情地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三、總結拓展,表演談話。
1、學生練習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集體評議,把握人物特點。(孫悟空:神通廣大,讀出敬佩;率真機智,讀出可愛)(老龍王:又氣又怕,讀出敬畏)
3、學生分角色表演孫悟空龍宮借寶的故事。
4、組織談話,進一步認識孫悟空。板書:孫悟空龍宮借寶九股叉(拿、耍)――太輕方天戟(接、比劃)――太輕金箍棒(提、使)――稱手
孫悟空龍宮借寶 篇2
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積累詞匯。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了解孫悟空借寶的過程。
重點難點:
抓住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特點,分角色朗讀課文內容。
課時劃分: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聽歌、談話、導入新課。
1、播放《西游記》?主題曲,引發回憶。
2、談話:你知道《西游記》中的哪些故事,你認識《西游記》中的哪些人物?
3、導入:今天我們來學習《西游記》中的一個有趣的故事。
4、板書課題。
二、質疑導讀,學習生字。
1、引導學生對課題質疑。誰到龍宮借寶?為什么到龍宮借寶?怎么借?借到什么寶?
2、導入讀文,初步解疑。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生字,讀讀記記。指名認讀生字。說說:這些生字在讀音和書寫方面要注意什么?教師強調識字難點。“稱”“念”齊讀生字新詞。
分段指名讀課文,集體評議、糾錯正音。
初步解疑。學生練習正確地讀課文。
理清文章脈絡。
分為三個部分:借寶原因――借寶經過――借寶結果
三、學習課文第一部分,了解借寶原因。
1、指名讀課文第1、2自然段。
2、說說:孫悟空為什么要去龍宮借寶?
3、學生齊讀課文第1、2自然段。
4、談談:從這部分課文中,你對孫悟空有了哪些了解?學生自由發言。
5、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結束課堂。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認讀并擴詞。
2、聽寫有關詞語。
3、導言:打敗了混世魔王,孫悟空真是春風得意,他搬來了傲來國的所有兵器準備教猴子們學習武藝,但他自己沒有一件合適的兵器,在一只老猴子的建議下,孫悟空決定去龍宮走一趟。
二、繼續學文,了解借寶的過程與結果。
1、學生默讀課文3到6自然段。
2、思考:孫悟空在龍宮里試了幾樣兵器,結果呢?
3、指名反饋。
4、引導了解、感悟。這些兵器各有多重?孫悟空是怎么樣試用這些兵器的?
5、指名發言。
6、說說你從孫悟空借寶時的動作、語言中對孫悟空有了哪些認識?
7、對于孫悟空來龍宮借寶,龍王又是怎么對待的?
8、小結,引導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瑞氣騰騰、伸縮自如、興沖沖、竟然”,體會金箍棒的神奇與孫悟空對金箍棒的喜愛。
9、學生有感情地齊讀課文3到6自然段。
10、導言:孫悟空在龍宮里挑來挑去,老龍王看了是又氣又怕,最后,在小龍女的引薦下,孫悟空終于如愿以償地借到了寶貝――如意金箍棒,你說孫悟空高興不高興?
11、學生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12、理解詞語“抓耳撓腮、作了個揖、高高興興“,體會孫悟空對所借之寶的喜愛之情。
13、學生有感情地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三、總結拓展,表演談話。
1、學生練習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集體評議,把握人物特點。(孫悟空:神通廣大,讀出敬佩;率真機智,讀出可愛)(老龍王:又氣又怕,讀出敬畏)
3、學生分角色表演孫悟空龍宮借寶的故事。
4、組織談話,進一步認識孫悟空。
板書設計:
孫悟空龍宮借寶
九股叉(拿、耍)――太輕
方天戟(接、比劃)――太輕
金箍棒(提、使)――稱手
孫悟空龍宮借寶 篇3
孫悟空龍宮借寶
教材說明
〔解題〕
《孫悟空龍宮借寶》是一篇神話故事。
本文是依據《西游記》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類盡除名”改編的。《西游記》是16世紀我國的一部神話小說,作者吳承恩。小說描寫了唐太宗時僧人玄奘取經的故事,神猴孫悟空是主角。這部小說反映了勞動人民蔑視神權、反抗壓迫、堅決與自然抗爭和與邪惡勢力作斗爭的精神品質,諷刺、揭露了封建社會的丑惡現象。《西游記》第三回寫孫悟空拜師學藝圓滿,回到花果山后,降伏各路妖怪,去東海龍宮要來兵器和金冠、金甲、云履,又去幽冥界把猴類有名者一概勾去。孫悟空這些叛逆行為觸動了大天尊,派太白金星到花果山招安孫悟空。本課是根據孫悟空去東海借如意金箍棒這一段編寫的。
通過對這一段故事的敘述,贊揚了孫悟空蔑視神權、敢于反抗封建勢力、熱烈追求自由的可貴精神。
課題《孫悟空龍宮借寶》,是一個主謂句,點明本文的主人公、事件以及事件發生的場所。“孫悟空”是《西游記》中最光輝的形象。他是破石而出的美猴王。他大鬧天宮,保唐僧西天取經,一路斬妖除怪。他善于“以暴抗暴”、知難而進,百折不回,是人民心目中的大英雄。“龍宮”,神話傳說中龍王居住的宮殿。
〔結構分析〕
本課故事是按事件發展順序寫的,共4個自然段,可分為“策劃借寶”“借寶途中”“借到寶物”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講四個老猴建議孫悟空去龍宮借寶。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講孫悟空使“避水法”神功下到海底,來到龍宮。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講孫悟空向東海龍王借到寶物如意金箍棒。這部分是本課重點,作者用很大的篇幅講述借寶的過程。文章寫龍王先后命手下取來長桿大刀、九股叉、方天戟,孫悟空都嫌兵器太輕而不滿意。龍王懼怕孫悟空,只好把這根如意金箍棒送給孫悟空。這一段由淺入深、由輕及重地寫孫悟空4次換兵器,表現了孫悟空的神力神威。
〔語意理解〕
“我們這鐵板橋下的水直通東海,大王為什么不到東海龍宮去走一趟,跟老龍王借件兵器呢?”
在《西游記》中,江河都通大海。大海中住著龍王。龍王是有鱗有須能興云做雨、會變化的神靈,管理大海中的世界。海分東、南、北、西四海,各有龍王,分別是:東海龍王敖廣、南海龍王敖欽、北海龍王敖順、西海龍王敖閏。這句話是老猴向孫悟空建議到龍宮去尋找兵器,是故事的起因,由此引發出一段“龍宮借寶”的故事。
“悟空走到橋頭,念動咒語,使一個避水法,‘噗’的一聲,跳進水中。”
“咒語”,舊時僧、道、方士等自稱可以驅鬼降妖的口訣。《西游記》中的仙神都能念咒語,施法術。“避水法”,指孫悟空用的使水回避自己的法術。這句寫孫悟空去龍宮的情形,表現出他高超的法術和無畏的精神。下文中提到的“巡海夜叉”,指在海中擔任巡邏警戒任務的長相丑而兇的水族士兵。
“大王,我們看這猴頭不是尋常之輩。我們海里的那根天河定底的神珍鐵,這幾天突然霞光艷艷,瑞氣騰騰,會不會是注定了該遇上這猴圣?”
“尋常”,平常。古代以8尺為“尋”,倍尋為“常”,“尋”和“常”都是很平常的長度。“尋常之輩”,指平常人。本文龍婆稱孫悟空“不是尋常之輩”,是說孫悟空是很特異、不是平常的人。“定底的神珍鐵”是一根能變化的鐵棒,傳說把它立在天河入海處,以鎮大海,使海安定。“瑞氣”,吉祥之氣。這是龍婆與龍女對龍王說的話,她們認為定海神珍鐵應歸孫悟空所有。她們的話分三層意思,第一層,以前邊孫悟空三換兵器的過程為據認定孫悟空是非凡之神。第二層,從神珍鐵異常的吉祥的表現,認定神珍鐵的主人要出現。第三層,以前兩層為根據,認定孫悟空是神珍鐵的主人。這是龍婆、龍女在動員龍王讓出神珍鐵,進而引出下文:相看神珍鐵、耍弄神珍鐵、借得神珍鐵。這段前提到“鱖都司”“鲅大尉”“鱔力士”“鳊提都”“鯉總兵”,都是海中的兵將,《西游記》中把大海里的各種各類水生動物,都寫成龍王的兵將,也如人世間一樣有官職。比如“鱖都司”,即由鱖魚擔任都司。
“老龍王和龍子龍孫嚇得膽戰心驚,躲閃不及,蝦兵蟹將縮頭縮腦,魂飛魄散。”
這句寫孫悟空得到金箍如意棒后十分興奮,盡情舞弄后龍宮上下震動。“膽戰心驚”,膽在顫抖,心在驚跳,形容十分害怕。“魂飛魄散”,魂嚇飛了,魄嚇散了,形容非常驚恐。孫悟空公然在龍宮中,在龍王及龍子龍孫、蝦兵蟹將面前盡情舞弄如意金箍棒,極大地震懾了龍宮上下,使之驚恐萬狀。這句極寫孫悟空神威之大,充分表現了對神權、對封建統治階級的蔑視與否定,盡顯孫悟空無畏、自信、敢于抗爭的精神。
〔寫作特點〕
1.以現實為基礎的神話世界,體現了人民的美好愿望的故事情節。
故事描寫的幻想世界和神話人物,都以現實生活為基礎,故事的美好結局體現人民的意愿與理想。故事中的龍宮龍王,代表封建統治者,他們有權有勢,欺壓人民,人民便幻想一個大英雄與之抗爭。孫悟空便是人民心中的英雄。他神力無邊,勇敢無畏,能向龍王借來寶物,在龍王面前嬉戲耍弄,桀驁不馴,無拘無束,讓人讀后心中十分暢快。這正是現實人民所希望的。
2.人格化的神靈與動物特性的統一。
故事中的孫悟空與龍王都具有人的個性,還有超自然的神性,同時還保持著動物的本性。比如孫悟空,他是猴,又是人,又是神。他有情感,會思維,能說會道,這是“人”;他有七十二般變化,能騰云駕霧,這又是神;他活潑好動、動作靈活,偏袒猴類,這又是猴。他的樂觀大膽、敢于戰斗的叛逆性格,與神的變化莫測,猴的急躁敏捷十分和諧地融為一體。
教學建議
〔教學目標〕
1.閱讀課文,抓住孫悟空的語言、動作、心理等方面的特點,了解孫悟空這個聰明、勇敢的神話英雄人物的特點。
2.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按照內容提綱簡要復述課文。
3.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按著故事的發展,擬定提綱,復述課文。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或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建議本課教學3課時。
〔操作要點〕
1.讀書指導。
⑴談話導讀,揭示課題。
教師可以《西游記》為話題,讓學生介紹它的作者及故事中的人物,激發學生興趣。
⑵揭示課題。
在學生介紹的時候,教師不失時機地導入本課課題。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⑴學生自由讀課文。
⑵請學生按故事發展的順序為每段擬一個小標題,弄清段與段之間的聯系。(策劃借寶、借寶途中、借到寶物。)
⑶精讀課文,深入理解。
①默讀課文,請學生概括地說一說故事的起因。
②請學生讀第3自然段,動筆畫一畫孫悟空向龍王借了幾次兵器,每次都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龍王又是怎樣表現的。這樣通過畫、說的練習,加深學生對課文的印象。
③分角色朗讀第3自然段。
⑷復述課文,鞏固理解。
①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根據每段的小標題進行練習。
②引導學生說一說復述課文的方法,掌握復述課文的要點。
③學生復述課文,大家評議。
3.總結全文,擴展延伸。
圍繞課后練習中的討論進行,加深學生對孫悟空的印象。
4.積累內化。
⑴把描寫孫悟空的語句有感情地朗讀。
⑵自選詞語學生獨立完成。
5.識字寫字。
⑴認讀生字。
可以小組同學互相檢查或給要認的字注音等形式完成。
⑵書寫12個生字。
①簡單的字學生獨立完成。
②引導學生注意區分形近字。
耍———要 端———瑞 培———賠
③注意“率”和“撩”兩個字的筆順。
率:強調上面的筆順規則是先中間后兩邊。
撩:注意右面上半部筆順———
6.實踐活動。
⑴可找來《西游記》讀一讀。
⑵把知道的《西游記》中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資料
〔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淮安府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人。約生于明弘治十三年至正德初年之間(1500-1510),約卒于萬歷十年(1582)。除《西游記》外,吳承恩還創作有長詩《二郎搜山圖歌》和《禹鼎志》。
《西游記》全書一百回,主要描寫的是孫悟空保唐僧去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故事。唐僧取經是歷一件真實的事。大約距今1300多年前,即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僅25歲的青年和尚玄奘離開京城長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學。貞觀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長安,帶回佛經657部。他這次取經,前后19年,行程幾萬里,是一次傳奇式的萬里長征,轟動一時。吳承恩正是在民間傳說和話本、戲曲的基礎上,經過艱苦的再創造,完成了這部令中華民族為之驕傲的偉大文學巨著。
孫悟空龍宮借寶 篇4
教學目標:
1、瀏覽課文,捉住對孫悟空的言語、動做、生理等方里的描寫,了解孫悟空那個聰明、英怯的神話英雄人物的特面。
2、在死讀課文的底子上,依照內容提目簡單復述課文。
3、了解孫悟空那個聰明、英怯的神話英雄人物的特面。
教學重點:
分角色、有豪情天誦讀課文。
教學難點:
依照故事的死長,擬完提綱,復述課文。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進新課,課題質疑
1、播放《西游記》中石猴出世的部分。
由播放電視劇《西游記》的開首部分,引出教死們皆十分喜好的神話人物孫悟空和那節課要講的故事《孫悟空龍宮借寶》。(板書課題)
2、看課題質疑(誰、什么中間、干什么)。
二、初讀課文,團體感知
1、自由瀏覽課文,讀準字音,把句子讀暢達、流利。
2、自由瀏覽課文,了解文章重要寫什么內容,按什么次第寫的。
3、指名讀課文,為每段擬一個小問題,弄清段與段之間的聯絡。
(課文可分為三個部分:策劃借寶 借寶途中 借到寶貝。)
三、粗讀課文,讀中感悟
(一)策劃借寶
1、指名讀課文第1自然段。念:孫悟空為何要往龍宮借寶?
2、小組計議:孫悟空是若何“策劃借寶”的。
3、同桌互讀課文。談談在那部分課文中,您對孫悟空有了哪些了解。
4、練習有豪情天朗讀第1自然段。
(二)借寶途中。
1、教死自由瀏覽課文第2自然段后回覆:孫悟空碰到了誰,他們是怎樣做的?
2、練習有豪情天朗讀第2自然段。
(三)借到寶貝。
1、教死朗讀3、4自然段。
2、思慮:孫悟空在龍宮里試了幾樣武器,成績若何?
3、指導了解、感悟。
那些武器各有多重?
孫悟空是怎樣樣試用那些武器的?
4、繪出對孫悟空借寶時動做、言語的描寫,說說您從那些描寫中對孫悟空有了哪些熟悉。
5、孫悟空來龍宮借寶,龍王是怎樣看待的?聯絡上下文了解詞語“瑞氣騰騰”“駕輕就熟”“稱心快意”,體味金箍棒的偶特與孫悟空對金箍棒的喜好。
6、練習有豪情天朗讀第3自然段。
7、教死齊讀最初一個自然段。念:哪句話表示了孫悟空的努力?
四、回回團體、拓展延長
1、教死瀏覽全文,堆集詞語。
2、說說喜好孫悟空的哪些中間?
孫悟空龍宮借寶 篇5
教學目標:
1.閱讀課文,抓住對孫悟空的語言、動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寫,了解孫悟空這個聰明、勇敢的神話英雄人物的特點。
2.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按照內容提綱簡單復述課文。
3.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教學重點: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按照故事的發展,擬完提綱,復述課文。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課題質疑
1.播放《西游記》中石猴出世的部分。
由播放電視劇《西游記》的開頭部分引出學生們都非常喜歡的神話人物孫悟空和這節課要講的故事《孫悟空龍宮借寶》。(板書課題)
2.看課題質疑(誰、什么地方、干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閱讀課文,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流暢。
2.自由閱讀課文,了解文章主要寫什么內容,按什么順序寫的。
3.指名讀課文,為每一段擬一個小標題,弄清段與段之間的聯系。
(課文可分為三個部分:策劃借寶 借寶途中 借到寶物。)
三、精讀課文,讀中感悟
(一)策劃借寶。
1.指名讀課文第1自然段。想:孫悟空為什么要去龍宮借寶?
2.小組討論:孫悟空是怎樣“策劃借寶”的。
3.同桌互讀課文。談談在這部分課文中,你對孫悟空有了哪些了解。
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1自然段。
(二)借寶途中。
1.學生自由閱讀課文第2自然段后回答:孫悟空遇到了誰,他們是怎么做的?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2自然段。
(三)借到寶物。
1.學生默讀3、4自然段。
2.思考:孫悟空在龍宮里試了幾樣兵器,結果怎樣?
3.引導了解、感悟。
這些兵器各有多重?
孫悟空是怎么樣試用這些兵器的?
4.畫出對孫悟空借寶時動作、語言的描寫,說說你從這些描寫中對孫悟空有了哪些認識。
5.孫悟空來龍宮借寶,龍王是怎么對待的?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瑞氣騰騰”“得心應手”“稱心如意”,體會金箍棒的神奇與孫悟空對金箍棒的喜愛。
6.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3自然段。
7.學生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想:哪句話表現了孫悟空的高興?
四、回歸整體、拓展延伸
1.學生閱讀全文,積累詞語。
2.說說喜歡孫悟空的哪些地方?
第二課時
一、練習復述,鞏固課文
1.以小組為單位練習復述課文。
2.引導學生掌握復述方法進行復述。
3.學生復述,大家評議。
二、打好基礎,積累內化
1.把描寫孫悟空的語句有感情地朗讀出來。
2.學生獨立完成自選詞語。
三、學習生字
1.教師出示生字課件,開火車認讀并組詞。
2.小組討論本課生字在讀音和書寫方面要注意什么,并進行分類。
3.教師強調識字難點。范寫“稱”“念”其他生字生自由練寫。教師重點指導共性的問題。
4.做識字游戲。
四、回顧課文,擴展閱讀
1.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2.閱讀《閱讀》書中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