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上冊《朱鹮飛回來了》教學設計(精選16篇)
四年級語文上冊《朱鹮飛回來了》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的記敘順序。
2.了解科考隊員們在小朋友的幫助下,發現并精心保護朱鶴的經過,培養學生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環境的意識。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難點
在指導朗讀的同時,讓學生了解科考隊員們在小朋友的幫助下,發現并精心保護朱鷯的經過,培養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環境的意識。
三、教學用具: 教學掛圖;實物投影
四、教學過程 :
(一)、談話導入 ,揭示課題
同學們,請看一組數字:1=1;1=8760;1=?
1=l,表示每一小時就有一種生物滅絕。1=8760,告訴我們一年里有8760種物種在我們這個美麗的星球上消失。l=?你們知道一只熊貓的價格嗎?猜猜?(學生自由發言)熊貓是無價的。在我國陜西秦嶺一帶,有一種鳥,它的數量比熊貓還要少,它比熊貓還要珍貴,你們知道它叫什么嗎?
(板書課題)
(二)、讀懂“閱讀提示”,把握學習目標。
1.這篇課文比較長,我們要在一節課中讀懂、學會,有什么好辦法?(學生談辦法)
我們可以根據閱讀提示中的要求來進行閱讀,也可以使用自己習慣的學習方法。
2.引導朗讀閱讀提示。
3.提示告訴我們可以怎么讀?(投影出示)
(1)讀讀想想,課文是怎樣一步一步敘述的。
(2)在課文中找一找小光和小伙伴們為了尋找、保護朱鷯都做了哪些事。
(3)想想他們的做法給我們什么啟發。
(三)、自讀課文,弄清課文的記敘順序,了解文幸的主要內容。
1.學生自讀課文,不熟練、不通順的地方可以多讀幾遍認讀生字。
2.討論:課文先講了什么?又講了什么?最后講了什么?(提醒學生可以找有關時間的詞語。)
先介紹了小光巧遇科考隊員,并得知他們此行是為了尋找珍稀的朱鷯;再講在小朋友的熱心幫助下,科考隊員發現了朱鷯,并開展了一系列的保護工作;最后講陜西省洋縣被列為自然保護區,成群的朱期在那里快樂地生活。
3.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指導朗讀,理解內容。
1.找出有關段落,讀一讀。
2.討論:小光和小伙伴為了尋找、保護朱鷯都做了哪些事?用簡要的詞句概括。(板書)
(1)積極發動
(2)耐心尋找
(3)全力保護
3.小光和他的小伙伴們為保護朱鷯立了大功,我們應該好好把他們的事跡宣傳一下,也好讓更多的人加入到保護野生動物的隊伍中來。誰把他們的事跡讀一談?
指導朗讀。
(1)“積極發動”部分要讀出不同人物的不同特點,抓住小光和小胖子的神態、動作、語言,體會他們的天真可愛和熱情。在熟讀的基礎上,還可以分角色朗讀。
(2)“耐心尋找”部分要讀出他們的“忍耐”和發現朱朝后的喜悅,體會他們對朱鷯的珍愛。
(3)“全力保護”部分,品味描寫他們對小朱鷯悉心照顧的句子,體會他們對朱鵲無比珍愛的感情。
(五)、創設情境,激發談話,進一步理解課文。
1.如果小光和他的小伙伴們今天來到我們班,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會向他們提出什么問題?
2.選兩位同學扮演小光和小胖子。其他同學談自已的體會,或向他們提問。
(六)、交流查找的資料。
學生匯報交流他們找到的有關資料。
(七)、小結。
同學們,動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保護動物是我們每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讓我們向小光他們學習,從現在開始,保護身邊的動物,愛護我們身邊的一草一木,讓我們的地球永遠生機勃勃,永遠多姿多彩!
(八)、布置作業 。
1.復習鞏同生字。
2.把課文中優美的語句摘抄下來。
四年級語文上冊《朱鹮飛回來了》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6個生字。
2、默讀課文,了解科考隊員在小朋友的幫助下,發現并精心保護朱鹮的經過。
3、善待動物,增強保護珍稀動物,保護環境的意識。
4、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5、培養學生自主理解課文內容和了解敘述順序的能力。
【教學重點】小伙伴如何幫助科考隊員發現并保護朱鹮
【教學難點】讓學生從自己和身邊做起,保護珍稀的動物
【教學準備】教學圖片、收集資料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出示掛圖,揭示課題
1、(出示掛圖)觀察圖中的小鳥的外形并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2、這種鳥叫朱鹮,今天我們學習一個有關朱鹮的故事(出示課題:朱鹮飛回來了)
3、學生介紹收集到的朱鹮的資料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遇到難字多讀幾遍
2、課文中是怎樣介紹朱鹮的,從文中畫出介紹朱鹮知識的有關句子,讀一讀,體會它的珍貴。
文中第4、5自然段中有介紹朱鹮的生存地點、繁殖情況、數量、生活習性的句子。
文中第12自然段有介紹朱鹮外形的句子。
3、圍繞閱讀提示中的思考題默讀課文,自主學習
⑴ 課文是怎樣一步一步敘述的?
⑵ 小光和伙伴們為了尋找朱鹮都做了哪些事情?
⑶ 小光和伙伴們為了保護朱鹮又做了哪些事情?
⑷ 他們的做法給我們什么啟示?
三、學生匯報自學情況
1、你能用一句話概括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科考隊員在小朋友的幫助下,發現并保護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朱鹮的故事。)
2、課文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
小光巧遇科考隊員──尋找、發現朱鹮──保護朱鹮──陜西省洋縣列入自然保護區
3、學生匯報學習情況
問題1:⑴ 小光和伙伴們為了尋找朱鹮都做了哪些事情?
學生匯報時,要先讀有關的句子或段落,再談從中知道了什么。
a、宣傳,請同學們一起尋找線索。
b、帶路,和科考隊員一起尋找并發現朱鹮
⑵ 小光和伙伴們為了保護朱鹮又做了哪些事情?
a、搭窩棚,觀察、守護朱鹮
b、人工飼養小朱鹮,挖田螺泥鰍,捉小魚小蝦
⑶ 他們的做法給我們什么啟示?
引導學生愛護鳥類,保護環境。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從保護和制止破壞談,能談多少就多少。
四、朗讀訓練
作業設計:
1、向家人介紹朱鹮,并宣傳保護鳥類,保護環境。
2、畫一幅主題“為保護環境,保護鳥類”的宣傳畫(或幾句環保標語或做一塊宣傳小木牌)
【板書設計】
朱鹮飛回來了 尋找 ↗ 宣傳 保護鳥類
↓ ↘ 帶路
瀕臨滅絕 保護: 喂養 保護環境
四年級語文上冊《朱鹮飛回來了》教學設計 篇3
教學要求:
1、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深入體會人與自然應有的關系。
3、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明白:只要人類保護好自然環境,人類和動物都會生活得很好。
教學過程:
一、渲染氣氛
1、出示課件:世界上十四種瀕臨滅絕動物面臨的困境的圖片。
2、學生交換觀看各自所找的動物面臨困境的資料。
二、揭示課題
1、朱鹮飛走了,你知道了這個消息會是什么樣的心情?
2、知道朱鹮飛回來了,你又會是怎樣的心情?
3、板題、讀題。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畫出不認識的字,小組內互學。
2、齊讀課文,思考:題目中流露出作者怎樣的心情?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一件什么事?
四、精讀細品,體會情感
1、默看課文,思考:人們是如何苦苦尋覓,并悉心照料朱鹮的?
2、學習6?d14自然段。
(1)朗讀相應的段落。
(2)重點理解“靜候一旁的考察隊員按捺住激動的心情,……生怕驚飛了這兩只珍稀的鳥兒。”這一段話。
抓住:“像守候”、“小心翼翼”、“悄悄的”,反復朗讀,想象理解,并把這句話與“他們守候在這兩只鳥兒旁邊,觀察著拍攝照片……”比較。
體會:大家當時是怎樣的心情?為什么有這樣的心情?
五、總結
讓朱鹮快樂地生活,不僅是考察隊員的心愿,也是作者的心愿,更是人類的心愿。
只要人類愛護環境了,動物和人類都會生活得很好。
六、拓展
1、出示主題“遠行的小鳥回家吧!”
2、紅藍護鳥隊進行“護鳥行動的演講”。
教學反思:
《朱鹮飛回來了》是第十二單元(回歸主題)的第二篇主體課文,課文內容淺顯,意在讓學生懂得瀕臨滅絕的動物應當回歸自己的家園,人類應當還屬于它們的棲息之地,以示人們渴望動物回歸本屬于它們的大自然的美好心愿。中心意思并不難把握。于是,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1、課前補充。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了一半。為了讓學生深入體會人與自然的關系,體會作者的感情,我首先激發學生對瀕臨滅絕的或國家保護的動物產生濃烈的憂患意識,讓學生通過查閱《百科全書》、《動物知識》等書,上網查閱,詢問他人等不同的形式進行調查,通過自主參與,了解這類動物的生活習性及面臨的困境,為課文學習作好鋪墊。果然,學生通過調查,反饋了許多讓我驚嘆的信息:如白豚、微型豬等十四種動物正瀕臨滅絕,我國的大熊貓、東北虎等也亟需保護…… 有一個學生通過對家中的老人的詢問,發現我們家鄉以前常見的貓頭鷹、烏鴉、麻雀等動物現今也很難看見了……這樣,學生在課前對課中內容進行了大量的補充,對動物面臨的困境,從感情上產生了憂患意識,為上課時體會文章的“題目所飽含的作者怎樣的感情”一問及深刻體會“人與自然的關系”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減緩了教學的難度。
2、課中找重點。《朱鹮飛回來了》一文較長,但內容淺顯,意在使人們明白應該還動物們一個棲息地?d?d家園。教學中重點學習4-14自然段,了解人們是如何苦苦尋覓,并悉心照料朱鹮的。特別是抓住“靜候一旁的考察隊員按捺住激動的心情,像守候著一只易碎的寶瓶一樣,小心翼翼地觀察著,悄悄地拍攝照片,生怕驚飛了這兩只珍稀的鳥兒。”這一句進行教學,抓住“像守候”、“小心翼翼”、“悄悄地”這些重點詞,反復朗讀,想象,體會,理解,思考大家當時是怎樣的心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情?有的學生說:“他們擔心驚飛了朱鹮。”有的說:“害怕朱鹮驚飛了又可能會遇到困境。”還有的說:“因為考察隊員想讓朱鹮快樂地生活,”這時,我順勢進行總結,是呀!讓朱鹮快樂地生活,不僅是考察隊員的心愿,也是作者的心愿,更是我們人類的心愿。這樣,不僅理解了課文,而且把課后的問題也有機地揉于教學中了。
3、課后拓展。教是為了不教,課內的教是為了課后的運用。當我在教完《朱鹮飛回來了》一課后,接著又開展了一節以“遠行的小鳥回家吧!”為主題的班隊活動,讓學生把他們課前查閱的資料和課中學到的知識進行綜合整理,從而真正地懂得人類該怎么做才能還給動物們自己的家園。在活動中,許多同學都表達了他們對人類肆意破壞自然環境的行為的憤怒,對保護動物的美好心愿,有一個同學說:“我們全班應該寫一封信給縣長,不允許在東門小河邊辦紙廠,然后種上小樹,幾年后就會有許多小鳥飛回來了。”還有一個同學說:“老師,放假的時候,您也帶我們去找一找那些飛走了的烏鴉、貓頭鷹好不好?”學生的這些話語讓我很感動。
總之,我在教學《朱鹮飛回來了》一文時,注意了課前的準備,課后的延伸,加上課中抓住重點學習,這樣教學起來效果是極佳的。
四年級語文上冊《朱鹮飛回來了》教學設計 篇4
今天是四方區名師與李滄區名師同課異構活動。我非常有幸參加了這次活動。有許多感觸,有收獲,有反思。在聽課與評價活動中,讓我們從實踐又回到理論,將實踐與理論又結合起來,是走進去,又走出來。
三節課的同課異構,將文本解讀的非常清晰,比較起來方便。聽者也帶著問題來評價,反思,效果特別好。
就從過程與方法這方面。三位教師都能從整篇教材入手,抓住重點句段,讀中體會情感,讀中培養語感,讀中實現教學目標。尤其在精講時,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動口、動腦的能力。方法都是這樣:找到此段,從整體感知讀,再分折。如果不夠,加上自己的與生活實際的理解,再讀。如此反復循環,讓學生最終體會到文本所要表達的情感。最讓我感受到精彩的是:“就是它!”李峰老師分三大步來講,從開始發現朱鹮的高興,到出現圖片的喜愛,最后小心翼翼。一步一步的解讀,層層遞進。這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地方,還有一點就是學習方法的指導。每位教師都在講課過程中,將學生學習方法滲透到課堂中,利用文本,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達到工具性的目的。
在文本拓展方面,如果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加深對文章內涵的理解,那么這就是值得肯定的。本課三位教師都從有助于加深文章理解的角度,結合圖片或故事,使文本更加豐滿、厚實。這又讓我想起王文麗老師的話語:“深‘挖洞’,廣‘積糧’,‘備戰備荒’為課堂。”我們教師要多閱讀有關文本的書籍,豐富自己,將有關資料與教學結合起來,有意識的把隨處可見的資源轉化為自己的教學內容,方能使課上得精致,恰到好處。
當然 ,我也從課上發現一些不足,比如:預設與課堂不一致時,我們的教師都要把學生直接拉回到自己的思路上。這是年輕教師的通病吧。因為我們還沒達到靈活自如的駕馭課堂,我們的知識遠遠還不夠豐滿,還僅僅局限于自己的課堂目標,而忽視了最重要的人——學生。我們常常說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在實際教學時卻恰恰忽略了這一點,導致課堂的不和諧。
從自我出發,收獲與反思并存,學別人的優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反思自己的教學,多讀書,多思考,勤實踐,才能實現自己的發展目標。
四年級語文上冊《朱鹮飛回來了》教學設計 篇5
教材分析:
本課是第十二單元的第二篇主體課文。單元以“回歸”為主題,蘊涵了廣博而深厚的文化內容。朱鹮這種瀕臨絕跡的珍禽,表面上似乎與大多數人無關,實際上卻與現實生活聯系密切。所以,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學習,增強保護人類和動植物生存環境的意識;同時,也增強學生“保護環境,從小做起”的強烈社會責任感。
學情分析:
本班是參與課改實驗,使用北師大版教材的起始年級班,共有學生40人。因此,已經熟悉新教材的編排序列、學習要求、學習方法等;且具備了一定的獲取知識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識。雖然是農村的孩子,條件局限,但已有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加工運用信息的習慣和能力,這對于上好本課是很有利的。
設計理念:
語文教育最大的特點是人文性。課標要求語文教育應重視“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育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所以,在設計本課時,重點體現出“情感、態度、價值觀”這個維度,培養學生的愛心、責任心,實現育人和學習語文目標上的整體優化。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洲、飼、捕、頻、鶴、騷、擾、捺”等八個生字;理解和積累:靦腆、捕獲、頻繁、隱蔽、按捺等詞語。
2、認真閱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試復述課文內容。
3、在學習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人與動植物之間的關系,深入體會人們渴望瀕臨絕跡的珍奇動物回歸自然的美好愿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們渴望珍奇動物回歸自然的美好愿望。
教學流程:
一、課前準備,導入新課
1、收集有關朱鹮的資料,了解朱鹮這種鳥及其生存的環境,交流收集到的信息和資料。(可以查字典里的注釋、剪貼畫報、摘錄資料等)
2、預習。朗讀課文,自學生字、初步理解“靦腆、捕獲、頻繁、隱蔽、按捺”等詞。
3、導入新課:朱鹮是一種珍禽,它又 “飛回來了”,這是怎么回事?我們通過學習課文,就會明白的。(板書:朱鹮飛回來了)
[點評:充分的準備和預習,為學習下面的內容奠定了基礎,同時也是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問題引入,使學生對學習課文內容增添了極大的興趣。]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自由朗讀課文,用自己習慣的符號標出還不熟悉的字和不太理解的詞。
2、小組(或同桌)合作學習完成生字的學習,結合句子進一步理解“靦腆”等詞的意思。
3、再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1)同桌共讀一本書,互相訂正讀課文情況。
(2)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篇課文記敘的是一支科學考察隊在秦嶺的大山里,依靠當地群眾尋找到了瀕臨絕跡的朱鹮,并保護了朱鹮,使它們在自然保護區里順利繁衍,健康成長的事。
[點評:字詞學習和朗讀練習,是整體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基礎和前提。在此環節中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及合作意識,特別要重視對文章的“讀”。]
三、細讀課文,具體理解
1、朗讀課文。交流:課文為了說明這件事,安排了哪些環節?
(1)小組內先交流;(2)全班交流、討論。
2、根據討論的線索,試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復述課文內容。
(1)自己說一說課文的大體內容。板書:人物(小光等)――地點(秦嶺的大山里)――原因(科考隊員尋找朱鹮)――結果(找到了朱鹮,并保護朱鹮,使它們順利繁衍,健康成長。)
(2)小組內先試復述。注意敘述要有條理,語言表達要較流暢,故事內容要完整。
(3)指名復述,引領啟發。(要求:課后把這個故事講給其他年級的同學聽。)
[點評:中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是以讀促講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抓住主要事件復述文章的內容,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達到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
四、品讀重點段落,體會文章的思想內涵
1、課文哪個段落,重點寫人們特別關愛朱鹮?(課文的倒數第二自然段)。
(1)教師范讀,學生齊讀。
(2)找出能體現人們愛鳥、護鳥的詞(忍受、風吹雨打、精心、愛心、守護……)
(3)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引導產生學生愛鳥、護鳥的意識)
2、對比句子,想一想課文這樣的描寫說明了什么?
“他們像守候著一只易碎的寶瓶一樣,小心翼翼地觀察著,悄悄地拍攝照片……”
“他們守候在這兩只鳥兒旁邊,觀察著,拍攝照片……”
(1)找出兩個句子的不同之處,并畫出來。
(2)說明了當時人們什么樣的心情。(特別珍愛、喜歡)
3、結合學習課文內容,想一想“朱鹮 飛回來了”飽含作者怎樣的感情?(渴望珍奇動物回歸大自然的美好愿望)
[點評:在閱讀教學中,“讀”是前提,“思”是基礎,“議”是關鍵,“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精讀,進一步使學生體會到保護動物、愛護環境是每個人的一份責任是一種美德,這也是本課的重要思想內涵。]
五、拓展練習,感受交流
1、說一說本地有哪些需要重點保護的動植物或環境。
2、交流:你學了這篇課文后,應該怎樣做?為什么要這樣做?
[點評:閱讀是讀者、作者、文本的交流與對話,只有領會了文章的內涵,使讀者的人文素養有了提升,才能體現祖國語文文字的魅力。]
六、字詞基礎知識訓練 (略)
總評:
本設計具有以下特色:
1、憑借字、詞、句乃至篇的學習,在培養學生各項語文能力的過程中,凸顯人文性,做到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
2、有意義的接受學習是必須的,是重要的學習方式。學生對遠離自身的事物陌生,教師有必要講述、指導,如:秦嶺的自然環境,珍奇的植物種類,瀕臨絕跡動植物的原因等。
3、閱讀教學必須遵守的原則是“以學定教,順學而導”,本設計力求體現“三維目標”,以學生為主體。因此,設計理念的廣博深厚,對于課改的閱讀教學具有現實意義。
4、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在學習語文中樂于探究、主動求知、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的核心理念。
四年級語文上冊《朱鹮飛回來了》教學設計 篇6
一、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朱鹮飛回來了》。(齊讀課題)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都知道了什么?(主要內容,了解)
二、目標:
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走進《朱鹮飛回來了》,請看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題目所飽含的思想感情。
3、知道并了解發現朱鹮、保護朱鹮的經過。
4、讀一讀、比一比重點句子,體會修辭手法和重點詞語的運用。
過渡:為了快速、高效地完成學習目標,請看自學指導一:
三、自學指導1、默讀課文6至13自然段,想一想:科考隊員是怎樣發現朱鹮的?用“——”畫出相應的句段,批注感受。
2、把你所畫的句段有感情地讀一讀。
交流匯報:
師:他們是怎樣發現朱鹮的?誰想說:
1、生讀第11自然段,再說感受。
師: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環境苦)
讓我們齊讀這段話,看看這段話是圍繞那個詞來說的?(苦苦等候)
那他們“苦”在哪里呢?
是啊,我們仿佛看到他們的臉上 ,他們的身上 ,這種滋味真 。
面對這么苦的環境,他們依舊是忍耐著,你感受到了科考隊員們什么樣的精神?(敬業的工作態度,對野生動物朱鹮的熱愛。)
讓我們帶著對科考隊員的敬佩之情,再讀這段話。(齊讀)
師指點:聲音輕點 ,別把朱鹮嚇跑了 ,再讀。
過渡:功夫不負有心人。美麗的朱鹮終于飛回來了。看,就是它——
2、學習13段
課件出示朱鹮圖片,這就是——朱鹮。
“對,就是它! ” (出示句子“就是它”106頁第一段)
齊讀第一句, 再讀 , 再讀。
“它是誰?” (朱鹮)
是啊,朱鹮飛回來了!把這句加在后面,讀,再讀,再讀。此刻,你是什么心情?(興奮、高興、激動)
能蹦起來嗎?是啊,別把它嚇跑了,我們要按捺住自己激動的心情——齊讀這段。
讀一讀,比一比,
他們像守候著一只易碎的寶瓶一樣,小心翼翼的觀察著,悄悄的拍攝照片……
他們守候在這兩只鳥兒旁邊,觀察著,拍攝照片……
這兩個句子你喜歡哪一句?為什么?
你看,運用了恰當的比喻和修飾詞,使句子更具體、生動。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了他們嚴謹的工作態度和對朱鹮的珍愛之情。
能讀好這句嗎?
趕快背下來,同桌檢查。
過渡:千辛萬苦的尋覓終于有了結果,但大家還來不及高興,就立即投入到保護工作中,我們來繼續第三部分。
四、自學指導2
默讀第14自然段,想一想科考人員是怎么保護朱鹮 “ ”畫出重點詞句,再有感情讀一讀。
交流:生說
師:從這些語句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精心 悉心)
那就讓我們帶著對朱鹮的喜愛,讀這兩句話。(出示課件)
正是因為大家的精心觀察、悉心照顧,給朱鹮創造了一個溫馨美好的家園,它們才從瀕臨滅絕的境地中成功繁衍回歸家園,回歸自然。
聽到這兒,你是什么心情?(高興)讀;
(激動)經過大家的努力,美麗的朱鹮終于飛回來啦!讓我們激動地讀。
孩子們,你們知道嗎?在上世紀70年代,其他國家已經沒有朱鹮的痕跡了,唯獨在我們中國發現了,并且一代一代成功的繁衍著,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感到很(自豪),那讓我們自豪的讀。
我們為朱鹮的飛回感到驕傲,我們更為有這樣的綠色家園而驕傲。學了課文,你明白了什么?以后要怎么做?
五、小結
是呀,讓動物快樂地生活,不僅是考察人員的心愿,也是作者的心愿,更是全人類的共同心愿,讓我們都行動起來,保護環境,珍愛動物,共享一片藍天。
六、檢測
1、“朱鹮飛回來了”飽含了作者 感情
2、他們像 一只 的寶瓶一樣 地觀察著, 地拍攝照片。從所填的詞語中你體會到 。
七、板書
朱鹮飛回來了
保護環境
瀕臨滅絕 回歸家園
珍愛動物
四年級語文上冊《朱鹮飛回來了》教學設計 篇7
作業內容
第一專題第二次作業
專家也常講,教育教學雜志上也常讀到: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的定位與落實如何重要。一說起這一點我的眼前就似乎搖晃起了小女孩喜歡的橡皮筋,不管腳下有多少花樣,都是橡皮筋上開出的花。教學目標在我看來就像那條充滿彈性,任你編織任何舞步卻不能偏離的橡皮筋。
一堂課的精氣神,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教學目標定位是否準確,落實是否到位。今年5月份,因我校一位年輕教師要參加縣講課比賽,我們集體研討了《朱鹮飛回來了》一課,對這一點有了更深的感觸。
《朱鹮飛回來了》一課寫了少先隊員小光和他的老師、同學協助科考隊員尋找、保護朱鹮的艱辛歷程,是一篇敘事性的文章。雖然有明確的中心,但內容很分散,訓練的點不好確定,而且滲透強烈的環保意識,容易陷入思想教育的旋渦。那幾天,我們在完成正常教學工作之余,廣泛搜集資料,苦苦尋找那條跳躍著的橡皮筋。
課文后面有句名言“一個沒有祖國的人,像一個沒家的孩子,永遠都是孤獨的”本單元的主題又是“回歸”,讓我想起了“回家”這個溫暖的詞語。小光他們做的不就是為了讓朱鹮回家嗎? 回到本應屬于他們的家園!一說出來,大家熱烈響應。我們就依托文本,引導學生體驗為了讓朱鹮回家,小光他們所經歷的千辛萬苦,讓學生與文中人物一起焦急,一起激動,一起幸福……有了基調,我們把原先一些零碎的設想串在了一起,就形成了一個有著濃濃語文味的學習方案,環節干凈,重點突出,訓練到位,情感充沛。年輕的小吳老師不負眾望,獲得一等獎。
在陪朱鹮回家的過程中,我們也深深的期盼:我們的語文課堂也要走上回家的路,找回本真,找回自我。
以下附《朱鹮飛回來了》教學設計,請大家多多批評:
《朱鹮飛回來了》教學設計
一、認識朱鹮,了解回歸
1、師:通過預習,誰來說一說朱鹮是什么樣的鳥?(板書:朱鹮)
(學生交流自己認識的朱鹮)
2、師:老師也搜集到一些有關朱鹮的圖片和信息。(配合課件展示介紹)
可是,就是這么惹人喜愛的鳥兒,卻陷入了滅絕的境地。
(課件:出示課文第四段的部分,指生讀)
3、師:“滅絕的境地” 多么讓人痛心字眼!“滅絕”這個詞語意味著什么?說說你的理解。
(生談自己的理解)
4、師:值得慶幸的是,朱鹮這種瀕臨滅絕的世界級珍稀鳥類,在人們的不懈努力和精心呵護下,已經成功繁育,又重新回到了地球家園。(板書:飛回來了)
5、師:現在,就讓我們走近課文,一起去親歷“朱鹮回家”的歷程,一起體驗珍愛生命的感動。
二、初讀感知
1、師:請你自由讀課文,看你能了解到什么?
(學生自由讀文,感知回歸歷程)
2、生做簡單匯報,師據匯報板書:尋找、發現、保護
三、細讀
1、師:在與小光、考察隊員他們一路同行,幫助朱鹮回家的過程中,一定有一段話,是最能觸動你心弦的,是讓人興奮、激動的、是讓人感動的。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找出這些地方,并在旁邊寫下你的感動。
(生再次讀文,寫感受。)
2、全班交流。
(1)發現
出示:踏破鐵鞋、千辛萬苦的尋覓終于有了結果。靜候一旁的考察隊員按捺住激動的心情,他們像守候著一只易碎的寶瓶一樣,小心翼翼地觀察著,悄悄地拍攝照片,生怕驚飛了這兩只珍稀的鳥兒。小光和小胖也非常興奮,要不是事先叮囑過,恐怕此刻他們早就跳起來了。
(生讀談感受)
師:他們的心情怎樣?
師:請你靜下心來,默讀這部分文字,看你有什么問題要問。
為什么如此激動?興奮?
什么是踏破鐵鞋、千辛萬苦?
師:誰知道他們為什么入此激動、興奮?(付出太多)
會讀書的同學一定會通過一些詞語展開豐富的想象。
(2)尋找
師:是因為長期以來,跋山涉水的尋覓和苦苦的等候,所以,當發現朱鹮時,才會如此興奮、激動。請你快速讀課文的1-11自然段,看是哪些文字感動了你,讓你從中感受尋覓過程的艱辛。
(生讀句子,交流感動。)
師:一個詞語有時就是一個句子,一段話,甚至一篇文章縮影,剛剛我們所說這的一切,正應了文中的哪兩個詞語?(踏破鐵鞋、千辛萬苦)
師:你想對踏破鐵鞋、千辛萬苦的人們說些什么?(也可以分別說)
師:踏破鐵鞋、千辛萬苦的尋覓終于有了結果。正如經歷了風風雨雨,終于見到了美麗的彩虹。此時此刻,我們與小光小胖考察隊員以及當時在場的所有人的心靈是相通的,一起再來讀讀吧!(齊讀)
(3)保護
師:踏破鐵鞋、千辛萬苦的尋覓終于有了結果,終于能和朝思暮想的朱鹮親密接觸了,小光他們、考察隊員們一定會倍加珍惜,精心呵護。讀課文倒數第二自然段。
一起感受他們做了哪些努力?
出示:考察隊員在朱鹮的巢邊搭起了窩棚,忍受著風吹雨打、日曬蟲叮,精心地觀察、守護著這幾只朱鹮。在考察隊員的悉心照料下,一對朱鹮開始產卵孵化下一代了。
師:考察隊員忍受著什么?除了文中寫到的忍受著風吹雨打、日曬蟲叮,考察隊員還會面臨著哪些困難?假如你是考察隊員,你是怎么想的?出示:考察隊員決定人工飼養這只小朱鹮,小光和伙伴們也挖來田螺、泥鰍,捉來小魚、小蝦喂它。
師:小伙伴做了什么?假如你就是小光,就是其中的以為小伙伴,做這些事時會怎么想?
師:在朱鹮回家的歷程中,有考察隊員付出的艱辛,有像小光一樣熱愛野生動物的人們的熱心幫助。陜西省洋縣成了朱鹮生活的樂園。齊讀最后一段。
師:(配合課件介紹)洋縣具有獨特的地理環境,森林茂密、濕地密布,為朱鹮創造了繁衍生息的有外利條件。如今,成群的朱鹮在洋縣快樂地生活著。同時,多年來各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護措施,除了成立了國家級朱鹮自然保護區外,還嚴格限制使用化肥、農藥、控制林木砍伐,大面積的退耕還林,為這一瀕危鳥類創造更加廣闊更加美好的家園。
目前,朱鹮的繁殖數量現已越過瀕危物種界限。
師:美麗的朱鹮終于又回到了地球家園,再來回味課文題目,你認為應該帶著什么樣的心情來讀?(齊讀)
四、總結拓展
1、師:回家的感覺真好!有人曾說過這樣一句名言“一個沒有祖國的人,像一個沒家的孩子,永遠都是孤獨的。”(齊讀)人要有自己的祖國,有溫馨的家園。鳥兒不也一樣嗎,它們也需要溫暖的家啊!保護環境,留住它們的家園,讓它們永遠不會孤獨!請你把自己的想法下來,寫下你的保護動物宣言。
2、生交流展示自己的宣言,讀一讀,說一說。
3、師:我們的地球家園因綻放的生命而美麗,愛護動物,愛護我們身邊的一草一木,用愛心澆灌生命的花朵,讓我們的家園永遠生機勃勃,永遠多姿多彩!
4、閱讀推薦:《失而復得的朱鹮》
四年級語文上冊《朱鹮飛回來了》教學設計 篇8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的記敘順序。
2.了解科考隊員們在小朋友的幫助下,發現并精心保護朱鶴的經過,培養學生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環境的意識。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難點
在指導朗讀的同時,讓學生了解科考隊員們在小朋友的幫助下,發現并精心保護朱鷯的經過,培養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環境的意識。
三、教學用具: 教學掛圖;實物投影
四、教學過程 :
(一)、談話導入 ,揭示課題
同學們,請看一組數字:1=1;1=8760;1=?
1=l,表示每一小時就有一種生物滅絕。1=8760,告訴我們一年里有8760種物種在我們這個美麗的星球上消失。l=?你們知道一只熊貓的價格嗎?猜猜?(學生自由發言)熊貓是無價的。在我國陜西秦嶺一帶,有一種鳥,它的數量比熊貓還要少,它比熊貓還要珍貴,你們知道它叫什么嗎?
(板書課題)
(二)、讀懂“閱讀提示”,把握學習目標。
1.這篇課文比較長,我們要在一節課中讀懂、學會,有什么好辦法?(學生談辦法)
我們可以根據閱讀提示中的要求來進行閱讀,也可以使用自己習慣的學習方法。
2.引導朗讀閱讀提示。
3.提示告訴我們可以怎么讀?(投影出示)
(1)讀讀想想,課文是怎樣一步一步敘述的。
(2)在課文中找一找小光和小伙伴們為了尋找、保護朱鷯都做了哪些事。
(3)想想他們的做法給我們什么啟發。
(三)、自讀課文,弄清課文的記敘順序,了解文幸的主要內容。
1.學生自讀課文,不熟練、不通順的地方可以多讀幾遍認讀生字。
2.討論:課文先講了什么?又講了什么?最后講了什么?(提醒學生可以找有關時間的詞語。)
先介紹了小光巧遇科考隊員,并得知他們此行是為了尋找珍稀的朱鷯;再講在小朋友的熱心幫助下,科考隊員發現了朱鷯,并開展了一系列的保護工作;最后講陜西省洋縣被列為自然保護區,成群的朱期在那里快樂地生活。
3.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指導朗讀,理解內容。
1.找出有關段落,讀一讀。
2.討論:小光和小伙伴為了尋找、保護朱鷯都做了哪些事?用簡要的詞句概括。(板書)
(1)積極發動
(2)耐心尋找
(3)全力保護
3.小光和他的小伙伴們為保護朱鷯立了大功,我們應該好好把他們的事跡宣傳一下,也好讓更多的人加入到保護野生動物的隊伍中來。誰把他們的事跡讀一談?
指導朗讀。
(1)“積極發動”部分要讀出不同人物的不同特點,抓住小光和小胖子的神態、動作、語言,體會他們的天真可愛和熱情。在熟讀的基礎上,還可以分角色朗讀。
(2)“耐心尋找”部分要讀出他們的“忍耐”和發現朱朝后的喜悅,體會他們對朱鷯的珍愛。
(3)“全力保護”部分,品味描寫他們對小朱鷯悉心照顧的句子,體會他們對朱鵲無比珍愛的感情。
(五)、創設情境,激發談話,進一步理解課文。
1.如果小光和他的小伙伴們今天來到我們班,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會向他們提出什么問題?
2.選兩位同學扮演小光和小胖子。其他同學談自已的體會,或向他們提問。
(六)、交流查找的資料。
學生匯報交流他們找到的有關資料。
(七)、小結。
同學們,動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保護動物是我們每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讓我們向小光他們學習,從現在開始,保護身邊的動物,愛護我們身邊的一草一木,讓我們的地球永遠生機勃勃,永遠多姿多彩!
(八)、布置作業 。
1.復習鞏同生字。
2.把課文中優美的語句摘抄下來。
四年級語文上冊《朱鹮飛回來了》教學設計 篇9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講了一支科學考察隊來到秦嶺山脈的大山里,在當地村民的幫助下找到并保護朱鹮的故事,表達了人們渴望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能回歸自然的美好愿望,揭示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引導學生熱愛自然,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共處。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2、深入體會人與自然的關系,懂得珍惜、保護野生動物,與自然和諧相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首先,我們一起來認識一種美麗的鳥——朱鹮。注意看老師寫這個鹮字,誰告訴我,鹮字怎么記?(哀去點加四的變形再加鳥字)
2、想知道朱鹮長什么樣嗎?一起看大屏幕[屏顯:朱鹮圖片]
這就是朱鹮——背上的羽毛潔白似雪,兩頰的羽毛鮮紅如朝霞,腦枕部呈柳葉狀,長著一排突起的羽毛……
瞧,多么美麗的大自然的精靈啊!喜歡朱鹮嗎?( 喜歡)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朱鹮的文章——朱鹮飛回來了。一起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大家打開書103頁,端起課本,腰板挺直,自己大聲朗讀課文,要求: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邊讀邊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2、檢查生詞:
靦腆頻繁紅鶴騷擾按捺
孵化泥鰍亞洲飼養捕獲
(1)首先,我檢查一下本課生詞,請大家自己試著讀一讀。
(2)下面我請一列火車來讀。
(3)咱們一起讀兩遍。
(4)另外,注意一個多音字,背(一聲)著大背(四聲)包。
3、交流主內:
好,下面誰來說一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這篇課文講了一支科學考察隊來到秦嶺山脈的大山里,在當地村民的幫助下找到并保護朱鹮的故事。)2——3個同學。
三、深入感悟,理解課文。
1、考察隊員們為什么要尋找朱鹮?請大家默讀課文的4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有關的句子?
(1978年,一份有關野生動物的緊急報告引起了亞洲國家的關注。報告里說朱鹮已陷入滅絕的境地。在日本,最后一只野生朱鹮已經死去,動物園里飼養的六只朱鹮已經失去了繁殖能力。我國自從1964年在甘肅捕獲一只朱鹮以來,一直沒有發現朱鹮的蹤跡。為了查明朱鹮在我國的生存情況,一支科學考察隊到各地尋找朱鹮。)
課文中用了一個詞——滅絕,什么意思?
(永遠消失)
這么美麗的鳥,即將滅絕,從我們的世界里永久的消失,此時此刻,你有什么感受?
(我感到非常悲痛、傷心)
能帶著你的感受讀一讀這段話嗎?
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段觸目驚心的文字——
[屏顯1978年,一份有關野生動物的緊急報告引起了亞洲國家的關注。報告里說朱鹮已陷入滅絕的境地。在日本,最后一只野生朱鹮已經死去,動物園里飼養的六只朱鹮已經失去了繁殖能力。我國自從1964年在甘肅捕獲一只朱鹮以來,一直沒有發現朱鹮的蹤跡。]
3、為了查明朱鹮在我國的生存情況,一支科學考察隊到各地尋找朱鹮。那么他們是怎樣尋找朱鹮、保護朱鹮的呢?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6——14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有關的句子,想一想,你有什么感受?用一兩個詞做簡單的旁批。好,開始!
4、首先,我們一起來交流,他們是怎樣尋找朱鹮的?
☆ 第二天,小光來到學校,將頭天晚上的事告訴了同學們,請同學們和他一起尋找。
☆ 第二天小光和小胖請了假,連學校的自然課老師也跟著考察隊員一起參加尋找朱鹮的工作。
交流:這里寫到了學校的同學、老師都來幫忙,你體會到了什么?(我體會到老師、同學們都很關心、愛護朱鹮。)
☆ 他們來到一片稻田中隱蔽起來。天氣很熱,蟲子不停地對他們進行騷擾,但是,大家都忍耐著,盡量減少活動,以免干擾觀察。苦苦等候多時,他們終于看見兩只白色的鳥兒一前一后從遠處的山谷里飛來,輕輕的落在一棵大樹上。
交流:在這樣炎熱的一天,會有哪些蟲子對他們進行怎樣的騷擾?(蚊子咬、蒼蠅嗡嗡,落在鼻尖上,癢癢;野蜂飛來落在衣領上;蜈蚣爬在腳上。可能還會有蝎子。。。。。。)在這種環境下,你想多呆一秒鐘嗎?(不想) 可是他們卻苦苦等候多時,一小時算多時嗎?(不算)兩小時呢?(不算?)這個多時可能是多長時 間(7、8個小時。十幾個小時)天哪!他們干嘛來受這個罪呀?或從這里,你體會到什么?(他們非常珍惜、愛護朱鹮,再苦再累也要找到他?)你能把你的體會讀出來嗎?
[屏顯:天氣很熱,蟲子不停地對他們進行騷擾,但是,大家都忍耐著,盡量減少活動,以免干擾觀察。]
一起讀。
接下來,他們又是怎么做的呢?
☆靜候一旁的考察隊員按捺住激動的心情,像守侯著一只易碎的寶瓶一樣,小心翼翼的觀察著,悄悄地拍攝照片,生怕驚飛了這兩只珍稀的鳥兒。
交流:按捺住激動的心情、像守侯易碎的寶瓶、小心翼翼、悄悄、生怕,從這些詞句,你體會到什么?(人們非常珍惜、非常愛護朱鹮,像守護極其珍貴的珠寶一樣。)
你能讀出來嗎?
老師把這句話換成這樣,行不行?為什么?
[屏顯:他們守侯在這兩只鳥兒旁邊,觀察著,拍攝照片……]
(不行,因為這樣就體現不出人們對朱鹮的萬般珍惜、呵護之情了)
讓我們一起,小心翼翼的守侯這易碎的珍寶,一起讀
[屏顯:靜候一旁的考察隊員按捺住激動的心情,像守侯著一只易碎的寶瓶一樣,小心翼翼的觀察著,悄悄地拍攝照片,生怕驚飛了這兩只珍稀的鳥兒。]
5、朱鹮找到了,考察工作到此結束了吧?
(沒有)
接下來,他們又是怎樣保護朱鹮的呢?
☆ 考察隊員在朱鹮的巢邊搭起了窩棚,忍受著風吹雨打、日曬蟲叮,精心的觀察、守護著這幾只朱鹮。在考察隊員的悉心照料下,一對朱鹮開始產卵孵化下一代了。
板書:悉心照料
☆ 考察隊員趁成鳥覓食的時候,將它送回鳥巢。
交流:只有考察隊員們在保護朱鹮嗎?不是
☆ 考察隊員決定人工飼養這只小朱鹮,小光和伙伴們也挖來田螺、泥鰍,捉來小魚、小蝦喂它。這只小朱鹮健康的成長著,后來,被送到北京動物園展出。
交流:是啊,不管是尋找朱鹮,還是保護朱鹮,這群可愛的少先隊員都功不可沒。
6、 現在,已經陷入滅絕的朱鹮,又成群的快樂的生活起來。朱鹮終于飛回來了!告訴我你的內心感受?(高興)
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你是什么感受?(欣慰)
讀出來!
你呢?(激動)
帶上自己的感受,一起來讀!
7、同學們,為什么即將滅絕的朱鹮,又能成群的飛回來?
(因為有這支考察隊)
僅僅是考察隊的功勞嗎?
(還有少先隊員、老師、全體村民)
8、沒錯。同學們,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是個永恒的話題。目前,世界上有很多物種正瀕臨滅絕。保護環境、拯救瀕危物種,不僅需要相關的專業機構,更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從先在、從自身做起。
9、作業:
1、搜集資料,了解世界上有哪些瀕臨滅絕的動植物,及其原因。
2、想一想,現在我們可以為保護環境做哪些努力。
四年級語文上冊《朱鹮飛回來了》教學設計 篇10
之二
佚名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的記敘順序。
2.了解科考隊員們在小朋友的幫助下,發現并精心保護朱鶴的經過,培養學生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環境的意識。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難點
在指導朗讀的同時,讓學生了解科考隊員們在小朋友的幫助下,發現并精心保護朱鷯的經過,培養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環境的意識。
三、教學用具: 教學掛圖;實物投影
四、教學過程 :
(一)、談話導入 ,揭示課題
同學們,請看一組數字:1=1;1=8760;1=?
1=l,表示每一小時就有一種生物滅絕。1=8760,告訴我們一年里有8760種物種在我們這個美麗的星球上消失。l=?你們知道一只熊貓的價格嗎?猜猜?(學生自由發言)熊貓是無價的。在我國陜西秦嶺一帶,有一種鳥,它的數量比熊貓還要少,它比熊貓還要珍貴,你們知道它叫什么嗎?
(板書課題)
(二)、讀懂“閱讀提示”,把握學習目標。
1.這篇課文比較長,我們要在一節課中讀懂、學會,有什么好辦法?(學生談辦法)
我們可以根據閱讀提示中的要求來進行閱讀,也可以使用自己習慣的學習方法。
2.引導朗讀閱讀提示。
3.提示告訴我們可以怎么讀?(投影出示)
(1)讀讀想想,課文是怎樣一步一步敘述的。
(2)在課文中找一找小光和小伙伴們為了尋找、保護朱鷯都做了哪些事。
(3)想想他們的做法給我們什么啟發。
(三)、自讀課文,弄清課文的記敘順序,了解文幸的主要內容。
1.學生自讀課文,不熟練、不通順的地方可以多讀幾遍認讀生字。
2.討論:課文先講了什么?又講了什么?最后講了什么?(提醒學生可以找有關時間的詞語。)
先介紹了小光巧遇科考隊員,并得知他們此行是為了尋找珍稀的朱鷯;再講在小朋友的熱心幫助下,科考隊員發現了朱鷯,并開展了一系列的保護工作;最后講陜西省洋縣被列為自然保護區,成群的朱期在那里快樂地生活。
3.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指導朗讀,理解內容。
1.找出有關段落,讀一讀。
2.討論:小光和小伙伴為了尋找、保護朱鷯都做了哪些事?用簡要的詞句概括。(板書)
(1)積極發動
(2)耐心尋找
(3)全力保護
3.小光和他的小伙伴們為保護朱鷯立了大功,我們應該好好把他們的事跡宣傳一下,也好讓更多的人加入到保護野生動物的隊伍中來。誰把他們的事跡讀一談?
指導朗讀。
(1)“積極發動”部分要讀出不同人物的不同特點,抓住小光和小胖子的神態、動作、語言,體會他們的天真可愛和熱情。在熟讀的基礎上,還可以分角色朗讀。
(2)“耐心尋找”部分要讀出他們的“忍耐”和發現朱朝后的喜悅,體會他們對朱鷯的珍愛。
(3)“全力保護”部分,品味描寫他們對小朱鷯悉心照顧的句子,體會他們對朱鵲無比珍愛的感情。
(五)、創設情境,激發談話,進一步理解課文。
1.如果小光和他的小伙伴們今天來到我們班,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會向他們提出什么問題?
2.選兩位同學扮演小光和小胖子。其他同學談自已的體會,或向他們提問。
(六)、交流查找的資料。
學生匯報交流他們找到的有關資料。
(七)、小結。
同學們,動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保護動物是我們每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讓我們向小光他們學習,從現在開始,保護身邊的動物,愛護我們身邊的一草一木,讓我們的地球永遠生機勃勃,永遠多姿多彩!
(八)、布置作業 。
1.復習鞏同生字。
2.把課文中優美的語句摘抄下來。
四年級語文上冊《朱鹮飛回來了》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了解課文敘述順序。
2、了解科學考察隊員在小朋友的幫助下,發現并保護朱鹮經過,增強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了解發現和保護朱鹮經過。
【教學難點】增強環保意識。
【教具】圖片、投影。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小鳥嗎?養過小鳥嗎?它有什么特點?
板書課題。
二、小組欣賞各人帶來的鳥類的圖片,每組選一張上臺投影,全班欣賞
三、講課文提示,教師出示閱讀要求
讀說想結合,解決下列問題:
1、課文講一件什么事?
2、課文按什么順序寫的?
3、課文的重點是什么?
學生閱讀后小組討論,指名回答。
板書順序。
四、指導學習“發現、保護小鳥”這部分
沒有當地人的幫忙,科考隊員難以發現朱鹮,小光他們愿意幫忙嗎?為什么?
1、請兩位學生上臺表演小光發動同學這部分。
2、說出為什么?多人次發言。在第四自然段有答案,劃出來。
3、他們是怎樣找到鳥兒的?鳥兒的樣子是怎樣的?他們的心情如何?
瀏覽課文后,同桌之間說說。
4、請幾個學生上臺表演,教師旁白讀有關“找鳥”這部分。
5、為保護朱鹮,他們是怎樣做的?舉手讀出有關句子。
五、引導學生愛護自然
在深圳,你見過什么鳥兒,深圳的環境適合小鳥生活嗎?有什么建議?
小組討論后舉手發言。
六、布置作業
課外觀察一種鳥,寫出它的特點及生活環境。
【板書設計】
巧遇
發現 激動
保護 自愿﹜我愛自然
快樂地生活
四年級語文上冊《朱鹮飛回來了》教學設計 篇12
以問啟思,討論交流的設計方案
教學過程 :
一、直入課題,引發疑問
教師: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一篇新的課文,(板書課題)請同學們齊讀課題——朱鹮飛回來了。課前已經知道朱鹮的同學請舉手,來,給大家介紹介紹。
展示朱鹮圖片,學生根據課前的預習或是查找的資料介紹朱鹮。
教師:很好。根據這個題目,你可以提出什么問題?
可能的問題是:朱鹮為什么飛走?又為什么飛回來?
二、初讀課文,了解文章敘述的順序
1、學習生字詞。教師:我們先將本課的生詞讀一讀,看看大家能不能結合課文認識它們。齊讀生詞。
2、初讀課文。教師:請同學們按閱讀提示再次閱讀課文,邊讀邊在書上做上一些記號,與同桌交流交流。
學生自讀課文。
教師:誰能告訴大家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寫小朋友配合科考隊發現并保護朱鹮的事。)
文章是按什么順序敘述的呢?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整理并板書。這篇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依次寫了:小光與科考隊員相遇,得知科考隊員此行的目的和保護朱鹮的重要性;科考隊員在小光等的協助下發現朱鹮;大家一起為保護朱鹮做了很多努力;洋縣成了朱鹮生活的樂園。
教師:在這些內容當中,哪些內容寫得詳細呢?
三、根據問題,閱讀課文
1、教師:根據閱讀提示和前面同學們提出的一些問題,請大家再一次快速閱讀課文,讀完以后,在小組上交流交流。
學生快速自讀課文,然后小組討論,教師巡視參與。
2、教師:同學們,朱鹮是飛走了嗎?(不是)請大家討論一下:課文為什么要說朱鹮“飛回來”呢?
學生發言,課文中的第四自然段能夠找到答案,請學生讀一讀。飛走,其實是指瀕臨滅絕,也是朱鹮非常珍貴的原因。
3、教師:那么,又是什么讓朱鹮“飛回來”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與同桌同學討論討論,為了朱鹮能夠“飛回來”,小光和小伙伴配合科考隊做了哪些努力呢?
學生讀課文,討論,教師巡視參與。
請學生讀一讀相關的句子或段落,找出小光和小伙伴所做的努力。教師歸納并板書。
(1)幫助宣傳,和小伙伴一起尋找線索。學生找到這些地方的時候,組織感情朗讀:誰來讀一讀小光與小胖子的對話,表現出童趣和喜悅?全班齊讀。
(2)為科考隊帶路并協助尋找。這里是重點:你能從課文的敘述中體會到什么?你對哪里的體會最深刻,和全班同學交流交流。
學生可能體會到守候的辛苦和發現朱鹮的驚喜,都請他們用感情朗讀的方式加深理解。
(3)保護朱鹮,挖田螺泥鰍、抓小魚小蝦喂養體弱的小朱鹮。也請學生讀一讀13自然段。
教師:現在,誰能說說朱鹮為什么能夠“飛回來”?(有科考隊員的努力,還有像小光這樣熱愛野生動物的小朋友的幫助,使洋縣成為了朱鹮生活的樂園。)
教師有感情朗讀解焱《失而復得的朱鹮》節選:“朱鹮近幾年數量的迅速發展增加了我們恢復該物種的信心。但是回想拯救這一物種的經歷,不禁令人心悸。如果考察隊晚兩年組織,如果這7只朱鹮未能成功地繁育,……。幸運的是這個物種被成功地保存下來,擴大其分布區天然濕地和其他的保護努力仍在繼續,希望這種幾遭絕滅的物種能夠永遠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希望我們的子孫后代能夠欣賞到這種美麗的動物,并與他們相伴成長。”同學們,小光為拯救朱鹮所做的努力能夠給我們一些什么啟示呢?
請學生發言,注意總結,比如: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四、課堂練習
選做。
1、據文中描寫畫一幅朱鹮的畫,旁邊寫上自己想說的話。
2、寫文中或課外收集的描寫朱鹮的有關句子。
板書設計 :
16、朱鹮飛回來了
飛走 飛回 啟示
(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四年級語文上冊《朱鹮飛回來了》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所要學習的生字、生詞。
2、通過各種方式收集有關朱鹮的資料,了解朱鹮。
3、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在交流與碰撞中理解課文內容。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深入體會人與自然的關系。
5、了解科考隊員們在小朋友的幫助下,發現并精心保護朱鶴的經過,培養學生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引發疑問
1、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新的課文,請同學們看我板書課題(朱鹮飛回來了)。
2、請同學來讀一下課題,你認為應該怎樣讀就怎樣讀,誰來試試?(生讀,或高興,或驚喜, 或如釋重負。)
3、什么是朱鹮?你對朱鹮有哪些了解?為我們大家介紹一下吧。(介紹朱鹮)
4、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可能的問題是:朱鹮飛走過嗎?朱鹮為什么飛回來了?是誰讓朱鹮飛回來了?相機板書。)看來同學們對課題都有著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相信同學們通過學習會理解得更深刻,感受更豐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同學們都預習課文了,在讀課文的過程中你都遇到了哪些容易出錯的生字詞,給你的同伴們提個醒。(按捺[nà]靦腆孵[fū]化等)
2、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想想,課文講了怎樣的一件事?
3、誰愿意來說一說,這篇教學設計>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用比較簡練的語言概括一下。(記敘了一支科考隊來到大山里,依靠當地群眾尋找到瀕臨滅絕的朱鹮,并想方設法保護朱鹮,使朱鹮在自然保護區內順利繁衍、健康生長的事)
4、同學們,課文以《朱鹮飛回來了》為題,那朱鹮原來是飛走了嗎?課文中\'飛走\'指的是什么?(飛走,其實是指瀕臨滅絕)
(1)從哪里知道了朱鹮瀕臨滅絕?你能從書中找到依據嗎?我看哪一位細心的同學最先找到了?(第四自然段中的一些句子:\'1978年,一份有關野生動物的緊急報告引起了亞洲國家的關注。……\')
(2)朱鹮為什么會瀕臨滅絕?原因可能都有哪幾個方面?(板書:污染、捕殺……)
由此可見,朱鹮是即將瀕臨滅絕的動物,在世界上也是極為罕見的。(板書:擦掉問號)
(3)那為什么科考隊又會來到陜西洋縣呢?(他們認為那里森林茂密……)
因此,在那兒找到朱鹮的希望較大。
(4)它們找到了嗎?(找到了)
三、品讀課文,質疑問難
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6―14自然段,邊讀邊思考:為了朱鹮能夠\'飛回來\',小光和小伙伴配合科考隊做了哪些努力?(小組同學交流此問題。可按照事情發展順序來說說。)
(板書:宣傳尋找保護)
1、積極發動――和小伙伴一起尋找線索。
組織有感情地朗讀:(1)分角色讀小光與小胖子的對話,談感受。(2)再讀,生評價。(3)師生合作讀。(4)表演讀。
小光從小胖那里得到了朱鹮的相關信息,于是第二天就陪著科考隊員一起尋找朱鹮。
2、為科考隊――帶路尋找。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 11―14自然段,邊讀邊畫出給你印象深刻的句子,看看你從中都體會到了些什么,并把你的感受寫在句子的旁邊,一會咱們一起交流。
他們來到一片稻田中隱蔽起來……以免干擾觀察。
想象一下,除了這些困難,科考隊員還忍受著哪些困難?
這兩只鳥兒……踏破鐵鞋,千辛萬苦的尋覓終于有了結果。
為什么說是踏破鐵鞋,千辛萬苦的尋覓?(\'我國自從1964年在甘肅捕獲一只朱鹮以來,一直沒有發現朱鹮的蹤跡。為了查明朱鹮在我國的生存情況,一支科考隊到全國各地尋找朱鹮。\')
靜候一旁的科考隊員……珍惜的鳥兒。
比較:他們像守候著一只易碎的寶瓶一樣,小心翼翼地觀察著,悄悄地拍攝照片…
他們守候在這兩只鳥兒的旁邊,觀察著,拍攝照片…
請同學們看屏幕,他剛才是說的這句話嘛?(不是)好不好?從第一個句子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3、全力保護――挖田螺泥鰍、抓小魚小蝦喂養體弱的小朱鹮。請學生讀一讀13自然段。
考察隊員在朱鹮的巢邊搭起了窩棚,忍受著風吹雨打、日曬蟲叮,精心地觀察、守護著這幾只朱鹮……
小光和小伙伴們也挖來田螺、泥鰍,捉來小魚、小蝦喂它。
保護朱鹮的僅僅是科考隊員和小光嗎?(還有老師、同學、村民們。所有的人都積極的參與到保護朱鹮的活動中來。)
現在,誰能說說朱鹮為什么能夠\'飛回來\'?(有科考隊員的努力,還有像小光這樣熱愛野生動物的小朋友的幫助,是所有人的愛把朱鹮給喚了回來。從根本上說,是這里有良好的生態環境。)(擦掉問號,同時畫心)
4、請全班同學一起齊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
四、情感深化
真可謂是失而復得的朱鹮啊!關于陜西洋縣保護朱鹮的情況還有一段后話,想知道嗎?
師讀(配樂)《失而復得的朱鹮》(節選):
朱鹮近幾年數量的迅速發展增加了我們恢復該物種的信心。但是回想拯救這一物種的經歷,不禁令人心悸。如果考察隊晚兩年組織,如果這7只朱鹮未能成功地繁育,……。幸運的是這個物種被成功地保存下來,并擴大其分布區和其他的保護,希望這種幾遭絕滅的物種能夠永遠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希望我們的子孫后代能夠欣賞到這種美麗的動物,并與他們相伴成長。\'
同學們,小光等人為拯救朱鹮所做的努力我們有目共睹,他們的行為又給了我們一些什么啟示呢?作為小學生的我們又能為保護野生動物做些什么呢?(生暢所欲言,板書)讓我們向小光他們學習,從現在開始,保護身邊的動物,愛護他們,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能保護野生動物,做它們的好朋友!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地球永遠生機勃勃,永遠多姿多彩!
五、小結
同學們,其實教學設計>文章的題目飽含了作者的感情,通過我們對課文的學習,你從題目中讀出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最后,讓我們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讀一下課題:朱鹮飛回來了。
六、作業
查閱相關資料,了解我們生活的地球中還有哪些瀕臨滅絕的動物,了解他們的現狀。
為保護野生動物寫宣傳標語,用實際行動保護野生動物。
推薦閱讀:《中國地理》朱鹮篇
板書:
朱鹮飛回來了
飛走(?)→→→→→飛回(?)
環境宣傳
捕殺尋找
食用保護
瀕臨滅絕快樂生活
四年級語文上冊《朱鹮飛回來了》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深入體會人與自然的關系。
2、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復述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抓住重點句子理解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2、深思人與自然的關系,體會文章的題目包含的作者的情感。
課前準備
鼓勵學生通過多種方式收集有關朱鹮的資料,了解朱鹮,并適當了解其他瀕危動物的有關資料。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1、師: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我們一起認識了朱鹮這種美麗的鳥兒,誰能再用文中的語句給大家描述一下?(指名讀有關語句)
2、師(出示第四自然段中的“緊急報告”):如此美麗的鳥兒,卻遭遇滅絕的險境。看到這兒,同學們會想到些什么?指導朗讀第四自然段相關內容,讀出急切、痛心的語氣。
3、師:朱鹮的命運牽動著千千萬萬人的心。為了查明朱鹮在我國的生存情況,一支科學考察隊到各地尋找朱鹮。結果如何呢?
二、品讀重點句段,體會思想感情。
1、指名讀課文第二部分,評議。
2、自由朗讀第二部分,想一想:大家為尋找、保護朱鹮都是怎么做的?畫出讓你感受深刻的語句。
3、指名將自己所畫的語句讀給大家聽,并談談自己的感受。重點引導:
(1)“他們來到一片稻田中隱蔽起來……輕輕落在一棵大樹上”
引導學生從一系列詞語中體會大家為了找到朱鹮,不辭辛苦。指名讀,齊讀。
(2)“靜候一旁的考察隊員按捺住激動的心情……恐怕此刻他們早就跳起來了”
引導學生體會大家發現朱鹮時激動、興奮又有點緊張的心情。
出示句子:
★他們像守候著一只易碎的寶瓶一樣,小心翼翼地觀察著,悄悄地拍攝照片
☆他們守候在這兩只鳥兒旁邊,觀察著,拍攝照片
讀一讀,比一比:你覺得哪個句子更好一些,好在哪里?
(3)“考察隊員在朱鹮的巢邊搭起了窩棚……捉來小魚、小蝦喂它”
引導學生體會大家對朱鹮的精心呵護。指導朗讀。
三、細致探究,理解課文題目的含義。
1、在大家的關心、呵護下,朱鹮,這種曾經在我國失蹤了20年的吉祥鳥又出現了,它們在自然保護區快樂地生活下來,讓我們一起歡呼吧。(齊讀課題—《朱鹮飛回來了》)
2、你現在能體會到這個題目飽含著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嗎?(為朱鹮回歸自然感到無限的欣喜)
四、拓展延伸。
1、師:當我們為朱鹮的回歸歡欣不已時,我們不能忽視的是,還有很多珍稀動物的生存現狀令人揪心。
2、請幾位學生來當一當小小科考員,介紹自己收集到的有關瀕危動物資料。
3、聽了介紹,大家有什么感受?(保護自然環境,人類才能和動物和諧共處。)
五、布置作業。
1、練習復述課文。
2、繼續收集資料圖片,合作辦一期“珍稀動物展”板報。
板書設計:
朱鹮飛回來了
耐心尋找
回歸自然
精心呵護
四年級語文上冊《朱鹮飛回來了》教學設計 篇15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講的是科學考察隊的叔叔們在幾個山里的小學生幫助下,尋找并保護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朱鹮的故事。表現了孩子們為了朱鹮的生存做出的努力以及對野生動物的珍愛和保護意識。文章敘述語言生動親切,所表達出的感情豐富自然。
學生狀況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獨立學習的能力,對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已逐漸接近作品本身傳達的思想感情,通過朗讀、感悟,對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能形成大體共識。因此,應加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教學目標:
1、認識并掌握本課生字新詞。
2、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深入體會人與自然的關系;細細體會文章的題目飽含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3、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復述課文內容。
教學重、難點:
1、了解尋找、發現、保護朱鹮的經過。
2.通過抓住重點句子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3、深思人與自然的關系,體會文章的題目包含的作者的情感。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搜集朱鹮的有關信息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交流搜集到的與朱鹮有關的資料。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理清課文脈落,練習復述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略)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抓住重點句子,體會課文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懂得人類與自然界的密切關系。
2、細細體會文章的題目飽含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入
同學們,課文以《朱鹮飛回來了》為題,那朱鹮原來是飛走了嗎?課文中“飛走”指的是什么?(飛走,其實是指瀕臨滅絕。)
1、從哪里知道了朱鹮瀕臨滅絕?你能從書中找到依據嗎?我看哪一位細心的同學最先找到了?(第四自然段中的一些句子:“1978年,一份有關野生動物的緊急報告引起了亞洲國家的關注。……”)
2、啟發思考:朱鹮為什么會瀕臨滅絕?原因可能都有哪幾個方面?(捕殺、環境破壞……)
3、那為什么科考隊又會來到陜西洋縣呢?(他們認為那里森林茂密……)
二、品讀精思,悟情
(一)、尋找朱鹮。
1、科考隊員是怎么發現朱鹮的?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用鉛筆畫出相關的段落,并寫寫自己的感受。
2、指名匯報,重點交流。“天氣很熱,蟲子不停地對他們進行騷擾,但是,大家都忍耐著,盡量減少活動,以免干擾觀察。苦苦等候多時,他們終于看見兩只白色的鳥兒一前一后從遠處的山谷里飛來,輕輕地落在一棵大樹上。”
(1)、從這句話你感受到什么?(考察隊員辛苦、焦急)
(2)、交流匯報:
a、談感受。
b、說說自己是從哪些詞語中感受到的。(不停地、騷擾、忍耐等)。
師:騷擾?你能否想到各種小蟲是怎樣來騷擾他們的呢?(叮、咬……)
蚊蟲不斷來擾亂考察隊員們的觀察,天氣又熱,我們仿佛看見他們的臉上~~~~,他們的身上~~~~,這滋味真是~~~~!
面對這樣的擾亂,考察隊員們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忍耐)
(3)、再讀這段話,看能不能比剛才讀得好。
(4)、指名讀,集體評一評。
(二)、發現朱鹮。
師:皇天不負有心人,終于,漫長的等待有了結果。這神仙般圣潔的鳥兒出現了。看,它們來了……
1、課件出示朱鹮圖片及外形描寫的句子。(這兩只鳥兒背上的羽毛是潔白的,兩頰的羽毛則是鮮紅鮮紅的。它們的腦枕部呈柳葉狀,長著一排突起的羽毛……)
2、師: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這鳥兒。(美麗、純潔……)
3、把你的感覺讀出來。
4、試著補充對朱鹮外形的描述。(要求不要過高,說幾句就行。)
師:就是它!踏破鐵鞋地尋覓終于有了結果。科考隊員和小朋友們的心情怎樣?(興奮)
5、體會大家發現朱鹮后的心情。
(1)、出示句子(“就是它!”踏破鐵鞋、千辛萬苦的尋覓終于有了結果。靜候一旁的考察隊員按捺住激動的心情,像守候著一只易碎的寶瓶一樣,小心翼翼地觀察著,悄悄地拍攝照片,生怕驚飛了這兩只珍稀的鳥兒。小光和小胖也非常興奮,要不是事先叮囑過,恐怕此刻他們早就跳起來了。)
(2)、如果是你看到了這兩只鳥兒,你當時會有何表現?(興奮、大呼小叫、又蹦又跳……)用你當時的心情讀“就是它!”這句話。(生自由讀)
質疑:那么在文中我們是否也應該這樣讀呢?請發表你們的看法,并說出理由。
交流:不能,因為你一叫,鳥兒就會飛走的,要想再找到它們可沒那么容易。
那我們應該怎么去讀?(高興地、輕輕地)
學生練讀。
(3)、品析句子。
a、出示后面的句子,比較:“他們像守候著一只易碎的寶瓶一樣,小心翼翼地觀察著,悄悄地拍攝照片……”
“他們守候在這兩只鳥兒旁邊,觀察著,拍攝照片……”
b、找出不同之處,結合對前文的理解,談談第一種寫法的作用。(具體、生動、突現人物情感……)
(4)、抓住重點詞語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三)、保護朱鹮。
師:千辛萬苦的尋覓終于有了結果。但科考隊員們還來不及高興就立即投入到緊張的保護工作當中。
1、指導自學:(1)、自由讀第十四自然段,寫寫自己的感受。(2)、抓住關鍵詞句組內交流彼此的感受。(3)、有感情地朗讀。
2、組內讀書交流。
3、匯報。重點理解“悉心”,并練習用“悉心”造句。
是啊!經過科考隊員、小光和伙伴們以及村民們的努力保護,朱鹮不斷繁殖,成群的朱鹮正在陜西省洋縣快樂地生活著。讓我們一起走進陜西洋縣,去那里領略朱鹮的仙風神韻。
4、欣賞朱鹮生活現狀片段。
三、探究課題
師:同學們,此時此刻,你心情怎樣?(高興、欣慰、感謝……)
再讀一讀課題,你又能體會到作者此刻什么樣的感情?(為朱鹮的成功繁衍而歡呼,為保護動物而吶喊……)
齊讀課題,體會作者情感。
四、拓展升華
師:朱鹮是不幸的,因為它曾瀕臨滅絕。它又是幸運的,因為我們的努力與關愛它又回歸家園,回歸自然了。(板書:保護、回歸)然而由于種種原因,世界上的許多珍稀動物都已瀕臨滅絕,有些甚至已經從地球上消失了。
1、觀看世界瀕危動物錄相。
2、看到此情此景,你最想對大家說什么?(不要再捕殺動物、保護環境給動物一個家……)
3、那就讓我們一起來寫一份倡議書,讓全世界的人們都愛護環境,保護我們的動物朋友,讓它們回家吧!
4、小組合作寫倡議書。
五、作業。
1、繼續完成倡議書。
2、抄寫文中或課外收集的描寫朱鹮的有關句子。
3、辦一次珍稀動物圖片展覽會,要配上簡略的介紹。
六 、板書:
朱 鹮 飛 回 來 了
飛走了?
保護——回歸
四年級語文上冊《朱鹮飛回來了》教學設計 篇16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104-106頁內容。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深入體會人與自然應有的關系。
2.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在交流與碰撞中理解課文內容
3.培養學生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環境的意識。
4.體會人們渴望瀕臨絕跡的珍奇動物回歸自然的美好愿望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們渴望珍奇動植物回歸自然的美好愿望。
2.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明白:只要人類保護好自然環境,人類和動物都會生活得很好。
3.讓學生從自己和身邊做起,保護珍稀的動物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二、創設情境、體味情感、
1.問題引領,質疑問難(課件出示)
(1).科考隊為什么來到了陜西洋縣呢?
(2).小光是如何幫助科考隊的?
(3).找出課文中描寫朱鹮的有關句子,讀一讀。
(4)找一找科考隊、小光和伙伴們為了保護朱鹮做了哪些事情?
2、師生互動,具體理解
3.生生互動,體味情感
三、拓展提高:
1.縱觀課文,說說課文的標題飽含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2.討論:我們為了保護野生動物植物能做些什么?
四、師生總結:
親愛的同學們,地球是我們人類和動物共同擁有的家園,美麗珍稀的朱鹮終于飛回來,我們期待著更多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也能回歸家園,和我們人類和諧相處。
五、互動交流:本節課我們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六、作業設計:
1、向家人介紹朱鹮,并宣傳保護鳥類、保護環境、保護環境。
2、畫一幅主題“為保護環境,保護鳥類”的宣傳畫
板書設計:
朱鹮飛回來了
飛回 啟發
宣傳
尋找
保護
快樂生活 (保護動物就是保護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