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兩首 表格式教案(精選2篇)
古詩兩首 表格式教案 篇1
上課時間 ___年___月___日 課題
4 古詩兩首
課時數
2
第1教時 課時 教學 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一首古詩。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及詩句的意思。
3、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感受古詩語言與意境的美,培養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鑒賞能力。 教學 重、難 點
教學重點:1、通過誦讀,理解詩句的含義,體會詩歌的意境,熟讀成誦。2、結合古詩簡潔的語言想象豐富的畫面,先說再寫。
教學難點:
1、誦讀古詩,體會作者從聽覺、觸覺、視覺等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作者邊觀察邊想像以及動用各種感官從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2、透過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 教學 手段
小黑板。 教學程序 師 生 活 動
一調動積累,揭示課題
1、啟發學生回憶背誦過的描寫春天景色的古詩。
2、引出詩題“江南春”:顧名思義,江南的春天。 全詩描寫了江南春天的綺麗景色。
3、介紹作者:杜牧,字牧之,今陜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六歲中進土曾做過幕僚,很不得志。他關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間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他和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李杜” 。
二自學古詩,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誦讀古詩。
要求:(1)讀準字音,注意節奏。
。2)邊讀邊想詩句的意思,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2、借助工具書,自己理解詩意。
3、小組合作學習,弄懂詩意。
4、檢查學習效果
(1)指名朗讀,集體正音。然后齊讀全詩,注意停頓。
(2)解釋詞語: “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樓臺”、“四百八十寺”
(3)指名說說詩句的意思。 (大致即可)
三、反復誦讀,體會意境
(一)前兩行——寫今
1、學生自由誦讀古詩,邊讀邊思考:《江南春》寫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點?(到處是黃鶯宛轉啼鳴,到處是綠葉紅花相互映襯。依山臨水的城鄉,迎風招展的酒旗。)
2、詩的前兩句抓住了黃鶯、紅花、綠葉、水鄉、山城、酒旗、春風等七種景物來描寫,共同構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畫面。
3、看圖、配樂輔助,指導學生讀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話描述感受到的內容。
(二)后兩行——懷古
1、提問:詩歌的后兩句還是描寫江南春天的嗎?
2、學生默讀后兩句詩,體會一下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集體討論(抒發了作者憂國憂民之情)
4、教師小結:南朝統治者迷信佛教,廣建佛寺,企圖依靠神靈的庇護,永保江山穩固?墒菚r移世易,當年的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樓臺意境掩映在蒼茫的煙雨之中了呢?
5、帶著理解,學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6、練習背誦古詩。
四、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默寫《江南春》。
3、依據《江南春》這首詩歌的內容,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為這首詩 配一幅畫。
上課時間 ___年___月___日 課題
4 古詩兩首
課時數
2
第2教時 課時 教學 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二首古詩。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及詩句的意思。
3、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感受古詩語言與意境的美,培養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鑒賞能力。 教學 重、難 點
教學重點:1、通過誦讀,理解詩句的含義,體會詩歌的意境,熟讀成誦。2、結合古詩簡潔的語言想象豐富的畫面,先說再寫。
教學難點: 1、誦讀古詩,體會作者從聽覺、觸覺、視覺等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作者邊觀察邊想像以及動用各種感官從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2、透過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 教學 手段
小黑板。 教學程序 師 生 活 動
一、復習回顧,詩題導入
1、背誦《江南春》。
2、師:這節課我們還要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美麗景色的詩歌。(板書詩題:春日偶成)
教師簡介作者程顥。
[程顥(1032-1085),北宋著名儒家學者。字伯淳,號明道。河南洛陽人。少年時曾與胞弟程頤同學于當時名儒周敦頤。嘉祐二年(1057年)登進士第。歷官鄠縣主簿、上元縣主簿、澤州晉城令、太子中允、監察御史、監汝州酒稅、鎮寧軍節度判官、宗寧寺丞等職。在政治下,他雖然堅決反對王安石新政,但并不成司馬光等舊黨官僚東山再起后對王安石集團貶逐無遺的政策。程顥與其弟程頤同為宋代理學的主要奠基者,世稱“二程”。因二程兄弟長期講學于洛陽,故世稱其學為“洛學”]
二、自讀古詩,疏通文字
1、學生自由讀《春日偶成》。(要求同前首)
2、集體交流對詩歌的理解。
。1)指名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詞句,互相啟發。
(2)邊讀邊引導想象,逐句談理解。
。3)師生小結:一、二句寫景——云淡、風清、花紅、柳綠,加上近午的陽光,長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四句抒情——生處這宜人的春色中,詩人完全陶醉了,可有誰知道他內心的快樂,甚至還以為他像少年人一樣偷閑貪玩呢!
三、反復品味,精讀古詩
1、學生自由讀古詩,思考:從字里行間感受到詩人程顥怎樣的心情?
2、集體交流,通過誦讀、言說表達自己對詩歌內涵的理解。
3、反復練讀,熟讀成誦。
四、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1、學生再讀兩首古詩,思考:讀了這兩首寫春景的古詩,你想到了什么?然后交流。(提倡引用詩中原句,學以致用。)
2、回憶自己看到的春景,開展“春游歸來”賽詩會(既可背誦其它寫春天的古詩,又可以自己創作。)
五、布置作業
1、背誦并默寫《春日偶成》。
2、改寫《春日偶成》。(將古詩變為白話文)
3、辦手抄報:“詩歌里的春天”。(★選做)
相 關 資 料 連 接
教 學 反 思
古詩兩首 表格式教案 篇2
--XX學年第一學期四年級上冊語文活頁備課
月 日
課題25.古詩兩首
課型
新授
單元
七
主備人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了解詩句的主要內容。
3.通過朗讀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的感情。
教學重點理解詩句意思,體會詩人的感情。
教學難點理解詩句意思,體會詩人的感情。教法學法讀通 讀懂 讀美 欣賞 理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教學內容:學習《元日》教學過程:一、談春節激趣入課題:1.出示一組春聯和過年的畫面2.學生們,還記得去年的春節嗎?3.回憶春節的情景,除夕,大年初一4.引出詩題:古代的大年初一叫作“元日”,板書:“解詩題”。5.初步了解作者,指導學生吸收有價值的資料。二、初讀感知,檢查預習。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認清字形。2.課文上說,過年的時候放鞭炮,這鞭炮,用了什么詞?(爆竹)3.學生讀生字。三、再讀課文,理解詩意。1.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第一句,抓住關鍵字詞理解詩意:“歲”就是“年”,“除”就是“過去”,這一句的意思就是“爆竹聲中一年過去了”。2.學生用這種方法理解下面的語句。3.交流討論,相機出示課件。指導“屠蘇”,出示從不同渠道了解到的“屠蘇”的含義:屠蘇:①草名(闊葉草)②屠蘇酒③茅屋(查于《辭!罚┩捞K酒:古時候,每年除夕時,家家戶戶用屠蘇草泡成的酒。飲屠蘇酒是我國過年的一種風俗。飲屠蘇酒,意思是“屠絕鬼氣,蘇醒人魂”。據說于大年初一早上,全家老小朝東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后便將春節喝的酒統稱屠蘇酒!皶訒尤铡保撼鍪緢D片引導理解!疤曳保褐v故事,理解詞義。4.連起來說說詩句的意思。板書:“讀詩文,解詩意”。四、細讀課文,體悟詩情1.學生再讀課文,抓住關鍵的詞語,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2.學生體會“熱鬧,快樂”之情。追問“從哪里體會回到的”。3.重點指導“千門萬戶”,激發學生想象,從內心中體會快樂之情。4.播放課件,古代過年的鏡頭,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快樂。5.通過朗讀表現這種快樂,教師范讀,指導學生讀詩文。五、回顧學法,總結全文1.帶領學生回顧學習古詩的方法。2.總結全詩表達的思想感情。3.拓展延伸:王安石不僅是詩人,更是政治家,課下查閱資料,研究一下王安石寫作本詩深層意思。
第二課時教學內容:江雪教學過程:一、談雪激趣入課題同學們,你們見過怎樣的雪景?你們看見過在漫天大雪里釣魚的情景嗎?詩人柳宗元就看到了這樣的情景。(出示雪景圖)二、初讀感知,想像畫面1.聽老師配樂朗讀,盡可能在腦海中想像出詩中所描繪的畫面。2.輕聲自由朗讀,讀準字音,想像畫面。3.指生朗讀。4.說說你腦海中的畫面有些什么,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內容?三、進入情景,自主學習1.對于這首詩,同學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能用自己的話描繪詩句景象的,可以試著說一說;喜歡朗讀的可以有感情地讀一讀;擅長畫畫的同學可以畫一畫。2.學生交流。說 (1)播放音樂,指生描述:冬天到了,北風呼呼地吹著,接著下起了鵝毛大雪,一連幾天也不停,到處是白茫茫的一片。所有的山上都看不見一只鳥在飛,所有的路上也看不見行人的足跡。但在冰天雪地里,一個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老翁,卻孤零零地坐在一條小船上,獨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釣魚。(2)剛才這位同學描述的好在哪兒?(強調用自己的語言,自然生動有創造性地描述。)(3)你有什么補充的?畫(1)展示有代表性的簡筆畫。(2)用詩句來描繪自己的畫。(3)引導討論:“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是如何在畫面上表現出來的?讀 (1)抽生讀。 (2)集體評議。(師指導讀好停頓、節奏、韻腳。) (3)練讀。 想同學所描述的情景,邊想邊讀。 看同學的簡筆畫,邊看邊讀。 聽音樂感受詩的意境,邊聽邊讀。 (4)抽生背誦。四、課外延伸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優秀詩文還有很多。課后同學們從他的作品中再找一二首自己喜歡的詩,下節課,你們來做老師,給大家介紹。修改建議、評析及補充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