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精選2篇)
湘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重點:積累詞語及詩句,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教學難點:進行語文活動一-當回小記者
教學用具:課件
教學方法:導析法
教學過程:
一、學習"萬花筒"
1.指名讀、正音。
2.教師領讀,學生齊讀。
3.投影出示這六個字,讓學生觀察。(減、喊、感、渦、鍋、窩)
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發現。
4.學生交流自己的發現,引導學生用這些字組詞。
5.在田字格里描寫這些字。
二、學習"我能填"
1.投影出示。
2.指名讀,正音。
3.教師領讀。
4.引導學生分析每組兩個字的異同點,識記生字。
5.學生先獨立組詞,然后交流、討論。
6.教師。
{丑(小丑)扭(別扭){雛(雛鷹)準(準備)
三、學習"我能寫"
1.學生讀例句,說說自己的發現。
2.學生之間交流自己的發現及這樣寫的好處。
3.教師引導學生擴寫第一個句子。
(1)投影出示:老師穿著一條裙子。
(2)學生試填。提示學生括號里可以填許多不同的詞,只要語意通順就行。如:(美麗的)老師穿著一條(耀眼的紅)裙子。
(年輕的)老師穿著一條(嶄新的)裙子。
4.學生試著擴寫第二句,教師個別指導。
四、學習"百寶箱"——讀讀背背
1.課件出示古詩。
2.配樂朗讀古詩。
3.指名讀,正音。
4.齊讀古詩,說說古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5.學生交流對詩句的理解,教師相機指導。
6.學生讀背古詩。
五、課堂
學生一下自己在這節課中的學習收獲。
作業:雙格
湘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進一步學習課文,了解課文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中的關鍵句及其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領會課文的主題及表現主題的方法。
教學用具:
課件
教學方法:
導析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聽寫生字詞。
(1)生字:堡震聾授
(2)詞語:風調雨順和睦驚慌喜氣洋洋
2.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1)用一句話概括課文內容。
(2)講述課文敘述的故事。
二、研讀課文出示自制課件
1.閱讀課文第1~6自然段,思考:
(1)卡卡王國的城堡上的三尊大炮,現狀如何?為什么呢?
(2)三尊大炮是干什么用的?有怎樣的威力?
(3)孩子們對大炮有何反應呢?
2.小組交流,教師巡回指導。
3.全班交流,重點明確。
(1)抓住"沉默"一詞,理解擬人修辭于法的運用。"風調雨順和睦沒有發生過戰爭"。(2)教師的介紹"進行戰爭災難巨響震得耳朵都聾了"。
(3)"腦海里趕不走大炮的影子。"
是多:14.閱讀課文第7自然段至結尾,思考:
(1)卡卡國王召來波波干什么?為什么不直接把國王的意圖寫出來?(2)卡卡國王下了一道什么命令?居民們有什么反應?他們想些什么?(3)新年到了,卡卡國王發布了新年講話,內容是什么?(4)新年鐘聲敲響后,發生了什么事情?當時的情景是怎樣的?你能想象當時孩子們歡呼的情景嗎?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吧!
(5)緊接著,又有什么事情發生?
(6)這個夜晚,這三尊大炮留給人們什么印象?
5.小組交流,教師巡回指導。
6.全班交流,重點明確:
(1)面授自己的意圖,給人們驚喜。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為下文作鋪墊。
(2)"把城堡上的三尊大炮,掉頭面向城堡的廣場。大家感到驚奇。要發動戰爭?會向老百姓開炮嗎?"
(3)"我們的狂歡活動就要開始了。"
’嗎?I,(的"轟隆隆",三尊大炮撒放了糖果、降落傘、鮮花。
"廣場上燈火通明,孩子們盡情地歡呼著。"
(5)"傳送一個好消息。"孩子們參加幸運大抽獎,幸運的孩子拿到了獎品。
(6)"難忘"。
7.學生自讀第7自然段至結尾,思考:
(1)課文為什么要寫第1-6自然段,可以刪掉嗎?
(2)"難忘的狂歡之夜,難忘的大炮"可改為"難忘的狂歡之夜和大炮"嗎?
8.小組交流,教師巡回指導。
9.全班交流,重點明確:(1)不可以刪掉,為下文服務。與文章的第7自然段至結尾即"狂歡活動"形成對照。更鮮明地突出了大炮在和平時代給人們帶來的歡樂。
(2)不可以改。兩個"難忘"強調突出人們狂歡之夜的感受。
三、拓展延伸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畫出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反復朗讀,體會其含義。
3.讀了這篇文章,你想就"戰爭"與"和平"這一主題講點什么呢?(引導明確:反對戰爭,熱愛和平,珍情和平)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又有新的收獲吧,請歸納一下,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