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夫的故事教案(精選13篇)
漁夫的故事教案 篇1
【設(shè)計理念】
語文教學不是一種知識體系的傳授,而是學生語文能力的自主建構(gòu),學生語文能力的形成主要是借助語文課堂聽說讀寫的實踐活動,在不斷吸收的過程中積累語言,形成語感,在理解和運用中潛移默化地形成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
【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魔鬼的丑惡和漁夫智慧和勇敢,以及漁夫是怎樣用智慧戰(zhàn)勝魔鬼的;
3、在聽說讀寫中領(lǐng)會文中人物的性格,感悟漁夫的智慧和自信、果斷,學會對民間故事的語言賞析能力。
【過程預設(shè)】
一、大致了解《一千零一夜》
1、“同學們,你們看過《一千零一夜》嗎? 里面的故事大都發(fā)生在現(xiàn)在的哪些國家?(阿拉伯)
2、猜一猜
“芝麻芝麻,開門吧!”
“主人,有什么事?請吩咐吧!”
“惡魔島、巨蟒”
(幻燈出示以上句子請學生猜一猜這些句子分別出自哪一個故事:一是《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二是《阿拉丁神燈》,三是《辛巴達航海歷險記》)
二、導入新課
1、那我們今天學的是:漁夫的故事(板書)
2、同學們,你們都預習過課文了,是嗎?那我們來讀讀以下詞語
撒網(wǎng) 打撈 拉攏 撬去
笑逐顏開 自言自語
堡壘 鐵* 桅桿 山洞 喇叭
無惡不作 恩將仇報 下流無恥
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一二排形容漁夫、 三四排形容魔鬼)
板書:漁夫 魔鬼 (此處“魔鬼”二字寫得比較大)
3、快速地自由讀課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如:漁夫救了魔鬼,魔鬼恩將仇報
板書: 漁夫 魔鬼
救了魔鬼 → 恩將仇報
(撈上膽瓶) (要殺漁夫
二、深入課文,賞析人物
1、同學們,你們肯定都發(fā)現(xiàn)了,剛才老師寫漁夫和魔鬼的時候,把漁夫?qū)懙眯⌒〉模Ч韺懙么蟠蟮摹D銈冎肋@是為什么嗎?
以卵擊石——漁夫是雞蛋,魔鬼是石頭,用雞蛋去碰石頭,那結(jié)果就不言而喻了,突出魔鬼是不可戰(zhàn)勝的。
2、通過一大一小的對比,引出文中描寫魔鬼不可戰(zhàn)勝的文字
幻燈出示:魔鬼頭像堡壘,手像鐵*,腿像桅桿,口像山洞,牙齒像白石塊,鼻孔像喇叭,眼睛像燈籠,樣子非常兇惡。
齊讀,思考:用什么詞語來形容魔鬼?(如龐然大物、青面獠牙、面目猙獰等)
3、深入體會魔鬼的丑惡嘴臉
“魔鬼的外表就已經(jīng)是如此的可怕,那他的內(nèi)心是不是也同樣的可怕呢?
請同學們仔細地讀一讀上面兩句魔鬼說的話,去感受一下魔鬼的內(nèi)心。
(幻燈出示:“所羅門啊,別殺我,以后我不敢再違背您的命令了!”
“漁夫啊,準備死吧!你選擇怎樣死吧,我立刻就要把你殺掉!”)
a.你相信魔鬼的話嗎?
“無惡不作的兇神”就是指魔鬼凈干壞事,哪里會懂得報答別人呢!
魔鬼就跟《狼和小羊》中的那頭狼一樣,做壞事還要給自己編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b.找出魔鬼被關(guān)回膽瓶的話:“漁夫,剛才我是跟你開玩笑的。”——低三下四
三、正義戰(zhàn)勝邪惡,感受漁夫的自信與果敢
1、面對要殺自己的如此可怕的魔鬼,漁夫的表現(xiàn)又是怎樣的?文中有一句話已經(jīng)很好地告訴了我們漁夫的表現(xiàn):漁夫一看見這可怕的魔鬼,呆呆地不知如何應付。
出示:“我把你從海里撈上來,又把你從膽瓶里放出來,救了你的命,你為什么要殺我?”
指導朗讀:想象自己就是站在魔鬼面前的漁夫!(極度恐懼)
2、魔鬼最后怎么樣了?自由讀讀最后一自然段
3、把漁夫戰(zhàn)勝魔鬼關(guān)鍵的句子劃出來
“他是個魔鬼,我是個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壓制他的妖氣。”
自信、果斷、果敢…… 學生每說一個詞語,將板書中的漁夫?qū)懘笠稽c,直到大過魔鬼,表示漁夫戰(zhàn)勝了魔鬼,突顯出主題。
4、哪里還能看出漁夫非常果敢,找出來,我們一起體會體會。
“你不是住在這個膽瓶里嗎?照道理說,這個膽瓶既容不下你一只手,更容不下你一條腿,怎么容得下你這樣龐大的整個身體呀?”
要讀出一本正經(jīng)(嚴肅認真),說這話的時候,漁夫早就打好了如意算盤,說這話時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而此時魔鬼心里又會怎樣想呢?
四、寫話
同學們,學了這則民間傳說,你心里是否有很多話要說呢?可以是自己學習后的體會,可以是想要對漁夫說的話,也可以是想要對魔鬼說的話,趕緊動筆寫下來吧!
(正義戰(zhàn)勝邪惡 真善美與假惡丑)
【板書設(shè)計】
32、漁夫的故事
漁夫 魔鬼 → 漁夫 魔鬼
救了魔鬼 → 恩將仇報 → 智勝魔鬼
(撈上膽瓶) (要殺漁夫) (“請鬼入瓶”)
邪 不 壓 正
【課后反思】
從總體上說,下午上課的狀態(tài)始終不如上午來得好。今天的課堂上,學生的總體上的狀態(tài)有點萎靡,沒有多大精神,平時上課的時候發(fā)言比較多的同學這次表現(xiàn)的也不是很積極,有點讓人泄氣。
不過,跟上次試教相對比,這次的效果相對來說要好一點。在試教之后,聽取了潘校長和羅老師的意見,在一些細節(jié)上作出了修正,如:在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概括上,現(xiàn)在就主要是學生的匯報性質(zhì)了,因為在本單元的學習重點中,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是一項重點內(nèi)容,在之前的課文學習中已經(jīng)對這一方法做了比較多的訓練,又因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所以關(guān)鍵還是放在對學生的能力的檢測上。在這一流程上無須耗費太多時間,只要學生能夠按照所學的方法來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即可。另外,在課時的分配上,這次相對來說收較好地做到了環(huán)節(jié)的不拖拉,也讓我對一些環(huán)節(jié)的處理上有了一些更好的認識。
有表揚的課堂才是真正的課堂,有瑯瑯書聲的課堂才是真正的課堂。從接手一個班級之后切身感受到了這樣的課堂才是一個真正的語文課堂。
漁夫的故事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民間故事:情節(jié)完整、人物形象鮮明、層次結(jié)構(gòu)清楚
2、領(lǐng)會本文寓意:對待惡人不能怯懦,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二、教學方法
本課是篇閱讀課文,我主要就是以學生自學為主,討論、表演。
三、教學課時
1課時。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漁夫和魔鬼兩個形象的性格特征。漁夫是誠實善良、機智勇敢的勞動者形象,表現(xiàn)了勞動人民的覺醒過程,歌頌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魔鬼是邪惡勢力的化身,揭露了敵人的殘暴和愚蠢。
難點:把握漁夫和魔鬼的矛盾發(fā)展轉(zhuǎn)化過程。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激發(fā)興趣
1、從圖入手:
(播放課文插圖)你看到了什么?你感覺漁夫此時怎樣?你推測事情會有怎樣的結(jié)果呢?
圖中反映的是古代阿拉伯著名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的一個故事,名字叫《漁夫的故事》。正如同學們看到的一樣,故里講述了漁夫和魔鬼之間的事。漁夫是怎樣遇見魔鬼的呢?在比自己不知強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漁夫又是怎樣做的呢?請同學們來讀一讀這個故事,一定會吸引你的。
二、自讀故事,完成以下自學要求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默讀課文,邊讀邊想:
漁夫救了魔鬼,魔鬼為什么要殺害漁夫呢?你對漁夫有什么看法?
3、簡要講述這個故事。
三、交流討論
1、指名讀課文,認讀生字。
2、交流思考的問題:
⑴交流魔鬼為什么要殺漁夫: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思考:魔鬼說的話是真的嗎?使學生明白,魔鬼是兇惡和狡猾的,魔鬼的殺人本性是不會改變的,魔鬼是不懂得報恩的。引導學生讀懂第七至十二自然段。
⑵交流對漁夫的看法: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情況對學生點撥:漁夫戰(zhàn)勝魔鬼,憑的是什么?你是從哪看出來的?魔鬼如此狡猾,它怎么會上當呢?指導學生讀懂第十五至二十三自然段,讀出漁夫的智慧。
總結(jié):
看來,漁夫說的沒有錯。人的智慧是能壓制妖氣的。人的智慧,也是能戰(zhàn)勝邪惡的。從漁夫的身上,我們領(lǐng)略到了智慧的巨大力量!
四、創(chuàng)設(shè)情境,口語交際
1、情境(多媒體播放家門口漁夫和妻子的對話圖):
收服了魔鬼的漁夫,拖著漁網(wǎng)回到了家。妻子見他空手而歸,就問:“發(fā)生了什么事,怎么一條魚都沒打上來?”漁夫說;“你聽我慢慢講講海邊的故事吧。”漁夫的妻子說:“說吧,可要簡短點,我還要去織漁網(wǎng)呢!”想想漁夫會怎樣簡短地講給妻子聽?
2、情境(多媒體播放一群人圍住漁夫圖):
傍晚,漁夫把打魚的人們都叫到一起,又會怎樣跟他們講魔鬼的事?漁夫們又會說什么?
先在小組里分角色講,再請講得有特色的小組在全班講。
五、布置作業(yè)
1、讀讀記記本課要求讀記的詞語。
2、把故事講給家人聽。
3、課外閱讀《一千零一夜》故事。
附板書設(shè)計:
漁夫的故事
魔鬼逞兇
漁夫獲瓶 恩將仇報(邪惡)
(善良) 漁夫投瓶 以牙還牙(是非分明)
笑逐顏開 智斗魔鬼
漁夫獲勝(智慧)
漁夫的故事教案 篇3
教學設(shè)想:
這是一篇民間故事,語言通俗、夸張,情節(jié)曲折、生動,很受學生們歡迎。因為容易理解,所以教師不必多講,可讓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以課本劇的形式通過學生的表演來理解體會。
教學目標:
1、學習民間故事:情節(jié)完整、人物形象鮮明、層次結(jié)構(gòu)清楚
2、領(lǐng)會本文寓意:對待惡人不能怯懦,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教學方法:以學生自學為主,討論、表演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同學們聽說過《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的故事了嗎?聽說過《神燈》的故事嗎?是呀這些故事伴隨我們長大,給了我們無數(shù)美好的幻想,這些故事都是出自一本古代阿拉伯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這是一本神奇的書,今天我們要學習其中的一篇——《漁夫的故事》。
教學達標:
1、了解文學常識:你知道《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嗎?給大家介紹一下
2、自讀課文解決生字、詞并且初步了解故事情節(jié)
3、教師拋磚引玉,提示性表演開頭:
我是一個窮漁夫,以打魚為生。我打了一輩子的魚,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每天只撒四次網(wǎng),這就足夠我維持一天的生活了。可是今天我已經(jīng)撒了三次網(wǎng)了什么也沒撈到,難道今天這么倒霉嗎?我再撒一次看看,上帝保佑我撈一條大魚。(做撒網(wǎng)狀)哎呀怎么這么沉,上帝真的保佑我撈著大魚了。(做用力拉魚網(wǎng)狀)
4、學生排練。
兩人一組自愿組合,排練在魔鬼和漁夫之間發(fā)生的故事,通過排練熟悉語言,進一步了解課文細節(jié),體會人物形象。教師提示可以利用現(xiàn)有的條件做道具。
5、學生表演。
.每一對學生表演完,請同學來評價表演的優(yōu)點與缺點,讓下一對表演的同學引以為戒。找三對學生表演較好。
6、教師小結(jié):
漁夫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總結(jié)出:對待惡人不能怯懦,要敢于斗爭還要善于斗爭,既勇敢又要機智。
開拓擴展:
這是一個古代阿拉伯的民間故事,我國古代有沒有類似的故事?(東郭先生)
能力延伸:
通過這篇民間故事的學習,你能總結(jié)出民間故事的特點嗎?
欣賞體會:
動畫片《皇帝的新裝》中節(jié)選:“老大臣看新衣”一段,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在課本的基礎(chǔ)上怎樣表演得更加生動,加深對表演課本劇的理解。
內(nèi)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guān)于《漁夫的故事》教學設(shè)計一,漁夫的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漁夫的故事教案 篇4
課時目標:
1、了解民間故事情節(jié)曲折的特點,學會從人物語言、心理描寫抓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2、從分角色朗讀和課本劇表演中領(lǐng)會文中人物性格,增強民間故事語言的賞析能力。
教學程序:
一、鞏固預習
1、讓一名平時字詞掌握較差學生上黑板列出本課需掌握的字詞:
(生書寫) 撒 撬 彌 桅 唆 吻
指名一生寫出字音,師生共同正音。
2、解詞:笑逐顏開 恩將仇報 堂堂
二、解題啟思
1、文章選錄于那部著作?你對這部作品的知識了解多少?
生:選自《一千零一夜》。它是阿拉伯民間故事集,是世界著名的文學作品之一,又名《天方夜譚》,“天方”是指阿拉伯地區(qū),“譚”通“談”。作品真實地反映了公元8世紀至16世紀阿拉伯的器的風土人情,顯示了古代阿拉伯人民高度的智慧和豐富的想象力,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和地方色彩。
2、課文為什么不改為“漁夫和魔鬼的故事”?
生:因為文章是從漁夫的活動展開的。
三、梳理情節(jié):
1、抓漁夫心理變化的句子,用一個詞概括。
漁夫在打漁生涯中不幸遭遇魔鬼,經(jīng)歷了一次最嚴峻的人生考驗。面對著這突如其來的生死攸關(guān)的困難,漁夫的心理產(chǎn)生了怎樣的變化呢?請找出有關(guān)的句子。
2、學生討論,并領(lǐng)會情節(jié)的曲折性。
生:漁夫先為自己好不容易第四次捕魚時,撈到一個可賣十塊金幣的膽瓶,解決了生計問題而高興。當他遇到了兇惡的魔鬼,內(nèi)心無比害怕之后,又鎮(zhèn)定下來,按自己的計劃騙魔鬼上鉤,這里應是自信的。最后,漁夫處置兇暴的魔鬼的態(tài)度果斷而堅決,從不受魔鬼的誘惑。
板書:喜悅 害怕 自信 果斷 情節(jié)曲折
四、研習性格
1、同桌分角色朗讀,體會人物形象個性。
提示:你現(xiàn)在正扮演誰?縮短本人與文中角色差距。
2、課本劇表演:漁夫與魔鬼的斗爭過程。
演員——魔鬼:魏禮偉 漁夫:劉見樂
道具——面具2個、馬夾、風衣內(nèi)襯
舞臺監(jiān)督——楊綠野
音響——魔鬼進出場模擬錄音
3、評議角色表演:舞臺上的“他”表現(xiàn)如何?
生:我覺得“漁夫”在與“魔鬼”說話時,應該用顫抖的聲音表示自己的害怕,并且加上表情動作,比如瞪大眼睛、全身抖索等;最后與瓶中的魔鬼說話時,應十分果斷,沒有絲毫的猶豫,要有斬釘截鐵的感覺。
4、概括人物性格:從漁夫和魔鬼的表現(xiàn)可見他們有什么不同的性格?
學生討論,板書:誠實、機智、勇敢(漁夫)
兇惡、愚蠢、狡猾(魔鬼)
五、想象描述:
1、“假如漁夫在第三個世紀救了魔鬼”,請設(shè)計一段話。學生構(gòu)思。
2、學生交流,選取典型例子,評議哪一例更加合理。
六、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表演、評議、想象,認識了漁夫這一勞動人民的代表勇敢、機智、誠實的性格,并領(lǐng)會了民間故事情節(jié)曲折、語言生動的特點。
板書:
漁夫 善良、誠實 機智、勇敢
(魔鬼 兇惡 愚蠢、狡猾
的
故事 喜悅 果斷
情 節(jié) 曲 折
自信
害怕
漁夫的故事教案 篇5
一、情節(jié)巧妙
魔鬼在講述為什么要殺救命之恩的漁夫時,采用了重復的手法,但是細讀過后,就能清晰地感受到魔鬼內(nèi)心中產(chǎn)生的微妙變化。
“你要知道,”魔鬼說,“我是個無惡不作的兇神,曾經(jīng)跟所羅門作對,他派人把我捉去,裝在這個膽瓶里,用錫封嚴了,又蓋上印,投到海里。我在海里呆著,在第一個世紀里,我常常想:‘誰要是在這個世紀里解救我,我一定報答他,使他終身享受榮華富貴。’100年過去了,沒有人來解救我。第二個世紀開始的時候,我說:‘誰要是在這個世紀里解救我,我一定報答他,把全世界的寶庫都指點給他。’可是沒有人來解決我。第三個世紀開始的時候,我說:‘誰要是在這個世紀里解救我,我一定報答他,滿足他的三種愿望。’可是整整過了400年,始終沒有人來解救我。我非常生氣,我說:‘從今以后,誰要是來解救我,我一定要殺死他,不過允許他選擇怎樣死。’漁夫,現(xiàn)在你解救了我,所以我叫你選擇你的死法。”
魔鬼在海里待著的最初300年里,他分別要以“終身享受榮華富貴”“把全世界的寶庫都指點給他”“滿足他的三種愿望”報答救他的恩人。由報答的內(nèi)容逐漸縮小,不難體會出魔鬼的心情也出現(xiàn)了變化:十分感激──感激──感謝。當?shù)谒膫世紀開始的時候,魔鬼的內(nèi)心充滿了憤怒,不過他的內(nèi)心還是有一點“感念”的──至少讓救他的人選擇怎樣死。
也正是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巧妙安排,也為后文漁夫用智慧戰(zhàn)勝了魔鬼,留下了時間和空間,為后文的情節(jié)發(fā)展埋下了伏筆。
學生喜歡閱讀這個民間故事,學習完這則民間故事的時候,學生很自信地說:“如果,下一次,再有人救了魔鬼,魔鬼一定會立刻把他殺掉,絕不會讓他選擇死法。”
學生的想法很奇特,但也很有道理。我馬上反問道:“還會有下次嗎?”
“下流無恥的魔鬼,你這是說謊呀!”漁夫一邊把膽瓶挪近岸邊,一邊說:“我要把你投到海里,這一回非叫你在海里住一輩子不可。我知道你是壞透了的。我不僅要把你投到海里,還要把你怎樣對待我的事告訴世人,叫大家當心,撈著你就立刻把你投回海里去,讓你永遠留在海里!”
學生讀完故事的結(jié)尾,完全釋然了,魔鬼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可見漁夫的智慧非凡。憑借自己的非凡智慧,不僅制服魔鬼,還讓魔鬼住瓶子里一輩子不可。這一結(jié)尾無不告訴世人:智慧可以戰(zhàn)勝邪惡,永遠。
“漁夫把魔鬼的事告訴世人”,這一情節(jié)在原文中是沒有的,可見,編者加上這一內(nèi)容,引發(fā)讀者對這一內(nèi)容的深思。同時,故事向我們闡釋的道理又是深刻的。
二、巧妙對比
翻開《一千零一夜》,我發(fā)現(xiàn)這個故事在原著中的題目是“漁翁和魔鬼”。于是,兩個形象同時出現(xiàn)在了我的腦海里。一個弱小,一個強大;一個善良,一個兇殘……兩個截然不同的形象出現(xiàn)在眼前,由此,在頭腦中閃現(xiàn)著一個個問號:他們之間究竟發(fā)生了什么?結(jié)果是漁翁遇害?還是漁翁戰(zhàn)勝了魔鬼?真是這樣,又是怎樣戰(zhàn)勝的呢?
原著題目的文字背后是鮮明的形象,巧妙地運用了對比,激起了讀者閱讀遐想,帶著強烈的閱讀興致完成美妙的閱讀之旅。
《漁夫的故事》中兩次描寫用錫封的黃銅膽瓶。
第一次:打開網(wǎng)一看,發(fā)現(xiàn)網(wǎng)里有一個黃銅膽瓶,瓶口用錫封著,錫上蓋著所羅門的印。
第二次:漁夫見青煙全進了膽瓶,就立刻拾起蓋印的錫封,把瓶口封上,然后學著魔鬼的口吻大聲說:“告訴我吧,魔鬼,你希望怎樣死?現(xiàn)在我決心把你投到大海里去。”
兩次描寫膽瓶,比較閱讀,便會發(fā)現(xiàn)其中的不同。封膽瓶的人是不同的,前一次是所羅門,后一次是漁夫;魔鬼進入膽瓶的方式是不同的,前一次是所羅門憑力量,后一次是漁夫憑智慧。
再一次閱讀原著中的題目《漁翁和魔鬼》時,我們會真切地感到:弱小的漁翁最終戰(zhàn)勝了強大的魔鬼;強大的魔鬼擁有力量,弱小的漁翁擁有智慧,富有智慧的人永遠是最強大的,最富有力量。正義終究是要戰(zhàn)勝邪惡的。
讀故事之前,我會在“漁翁”“魔鬼”之間畫上一個“小于號”,可讀完了故事之后,恰恰相反,在它們之間要畫上一個“大于號”。
漁夫的故事教案 篇6
教材簡析:
這篇略讀課文是世界名著,是一首童話敘事詩,作者普希金是俄羅斯偉大的作家和詩人。這首著名的童話詩講述了一位老漁夫的妻子貪得無厭,永不滿足,對知恩圖報的金魚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最后一無所得的故事。全詩鞭撻了那些兇狠、貪婪、不勞而獲的人,同時也批評了老漁夫?qū)Τ髳盒袨榈墓孟ⅰ⑷套尯退能浫鯚o能,啟示我們美好的生活要用自己辛勤的勞動去創(chuàng)造。
教學要求:
1、學習并掌握課文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金魚為什么把一切都變回原來的樣子。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表演。
4、激發(fā)學生對不勞而獲、貪得無厭的老太婆的厭惡之情。教育學生做事情要有主見,不能像漁夫那樣懦弱。
5、調(diào)動學生積極主動性,小組合作探究,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重、難點:
知道金魚為什么把一切變回原來的樣子,感悟其中的道理。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讀題。區(qū)別魚和漁。
2、介紹:這是一則寓言故事,作者是普希金,他以詩歌的形式,為我們展示了充滿神話色彩的寓言故事。
二、提出要求,學生自讀。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新詞,把課文讀通順。
2、用自己的話說漁夫和金魚的故事。
3、用劃出老太婆的要求的句子,用~~劃出大海的變化的句子。
4、完成表格。
次數(shù) 老太婆的要求 結(jié)果 大海的變化
1
2
3
4
5
三、集體反饋,檢查生字。
1、出示新詞,指讀。
強調(diào):磚臣是卷舌音,紡是后鼻音。婆是上下結(jié)構(gòu),女中的橫要平。
2、讀生字卡的詞語。
3、開火車認讀生字新詞。
4、找出含生字新詞的句子。
四、有感情地讀詩歌。
五、小結(jié):
同學們,這個故事很簡單,但卻蘊涵著深刻的人生哲學,我們下節(jié)課來細細體會。
六、作業(yè)。
1、抄寫詞語兩遍。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認讀生字詞,導入新課。
1、出示生字卡,指名認讀。
2、導入:這則故事要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今天,我們就來體會。
二、繼續(xù)反饋,理解課文。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漁夫救了一條金魚,把它放了,金魚為了報答他,說可以滿足他的要求。漁夫把這個故事告訴了老太婆,老太婆一次又一次地向金魚提出要求,最后居然要當女霸王,金魚很生氣,把給他們的一切變回了原來的樣子。
2、同學們,老太婆到底提了什么要求呢?請大家拿出表格。
3、集體反饋表格。
次數(shù) 老太婆的要求 結(jié)果 大海的變化
1 一個木盆 有了新的 微微起波浪
2 一座木房子 有了一座新木房 發(fā)渾
3 要做世襲貴婦人 成了貴婦人 不安靜
4 要當女皇 成了女皇 陰暗起來
5 海上的女霸王 變回了原樣 黑風浪,翻滾,奔騰,狂吼
三、復述故事。
四、引導學生說一說:
每次老太婆提出要求,海水有什么變化?他可能說明什么?對老太婆的憤怒、憎恨。
五、討論交流。
1、你覺得老太婆是個什么樣的人?
2、老頭子是什么樣的人?
3、金魚為什么把一切都變回原樣子?
4、小結(jié):不勞而獲、貪得無厭的人下場可悲。善良的人呀,也不能太懦弱了。
5、總結(jié)全文:你想對詩歌中的人物說什么嗎?你想對誰說呢?說說你的理由。
6、師結(jié):同學們,不勞而獲、貪得無厭的人下場可悲。善良的人,也不能太懦弱了。我們要用自己的勞動去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
六、分角色表演故事。
七、作業(yè)。
1、分小組演故事。
2、積累自己喜歡的詞語。
漁夫的故事教案 篇7
一、說教材
《漁夫的故事》選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這是個充滿智慧的故事,故事主要講了一個貧窮的漁夫,到海邊去捕魚,意外地撈上了所羅門王封鎖魔鬼的瓶子。他打開瓶子,狡猾兇惡的魔鬼鉆了出來,想要殺死他。漁夫用自己的智慧戰(zhàn)勝了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鎖在瓶子里。故事中魔鬼的強大和漁夫的弱小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但是故事卻告訴人們:擁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強大的、不可戰(zhàn)勝的。
課文語言形象生動,特別是魔鬼的形象和魔鬼與漁夫的對話,非常引人入勝,能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二、說目標
《語文教學指導綱要》規(guī)定,選讀一些中外名著的目的是讓學生更多地了解中外的優(yōu)秀文化,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培養(yǎng)賞析能力。《漁夫的故事》選自《一千零一夜》。《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譚》,它是一部著名的阿拉伯民間故事集。豐富多彩的故事內(nèi)容,充分顯示了古代阿拉伯人民高度的智慧和豐富的想像力,它不僅是阿拉伯人民的寶貴文學遺產(chǎn),也是世界人民的文學瑰寶。高爾基稱它為“民間文學史上最壯麗的一座紀念碑”。因此,了解《一千零一夜》,了解課文情節(jié)生動,形象鮮明的特點應是本文教學的認知目標。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一千零一夜》,了解課文情節(jié)生動,形象鮮明的特點。
2、技能目標:初步學會按民間故事的特點來賞析課文,有表情地朗讀對話。
3、情感目標:感受“正能壓邪”的道理,感受課文所歌頌的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4、思維目標:開發(fā)、拓展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漁夫和魔鬼兩個形象的性格特征的賞析。
教學難點:
課文是怎樣把現(xiàn)實生活與豐富的想象結(jié)合起來的。
三、說教法
教學是教和學的雙邊活動,既要有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有學生的主動性。因此,本文的總體教學思路為:在教師引導下,學生主動學會根據(jù)民間故事的一般特點來自己讀悟課文的方法,以達到“教是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可采用“分角色朗讀”、“評價分析人物”、“創(chuàng)設(shè)情境,口語交際”等方法進行教學。
四、說設(shè)計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同學們,大家讀過《一千零一夜》這部書嗎?——讀過。
這是一部什么書嗎?——阿拉伯民間故事集。
為什么取名叫《一千零一夜》呢?——相傳古代印度與中國之間有一個薩桑國,國王山魯亞爾痛恨王后對他的不貞,就把她殺了。以后國王每天晚上娶一個王后,到第二天早上就把她殺掉。當時宰相的女兒山魯佐德為了拯救其他無辜的女子,自愿嫁給國王。晚上,她給國王講故事,講到最緊要的時候天就亮了,國王急著要去早朝,但為了聽故事的結(jié)局,國王就把她留了下來。此后,她每天晚上給國王講故事,故事一個接著一個,一直講了一千零一夜。最后,國王終于被感化了,同山魯佐得王后白頭偕老。這就是《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內(nèi)容。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譚》(我國古代稱阿拉伯地區(qū)為“天方”,“譚”通“談”),它是一部著名的阿拉伯民間故事集,是世界著名文學作品之一。高爾基稱它為“民間文學史上最壯麗的一座紀念碑”。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漁夫的故事》這篇課文就選自《一千零一夜》這部民間故事集。板書:漁夫的故事。
二、復習民間故事的一般特點
既然《漁夫的故事》是一則民間故事,那么這節(jié)課我們就根據(jù)民間故事的特點來學習這篇文章。首先,我們請同學們來回憶一下什么是民間故事?民間故事一般有哪些特點?
過渡:接下來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用最快的速度按“開端,發(fā)展,高潮,結(jié)局”給文章劃分為四個部分,并用最簡明的語言概括其主要內(nèi)容。
三、理清課文結(jié)構(gòu)
1、學生稍作思考、討論后回答,板書:(1—2)捕魚撈瓶,(3—15)放魔出瓶,(16—23)誘魔入瓶,(24—25)投瓶入海。
2、小結(jié):故事情節(jié)不僅完整,而且曲折生動,扣人心弦,表現(xiàn)了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和構(gòu)思能力。
過渡:故事里寫了兩個人物,一個漁夫,還有一個魔鬼,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兩個人物有沒有鮮明的性格特點?板書:漁夫,魔鬼。
四、分析人物形象
1、分角色朗讀對話,其他同學邊聽邊劃出有關(guān)語句來分析其性格特點。
2、指名回答,教師點撥,擇要板書:誠實善良機智勇敢;兇殘狡猾卑鄙愚蠢。
3、小結(jié)并過渡:剛才我們主要是從人物對話中來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課文除了對話描寫之外,還采用了哪些描寫方法來塑造人物形象的?
4、稍作思考,指名回答:對漁夫有心理描寫,對魔鬼有外貌描寫。
5、指名朗讀心理描寫的語句,分析心理描寫的作用。
6、分析外貌描寫的作用。指名回答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比喻;師生對口朗讀(老師讀本體,學生讀比喻詞和喻體);分析作用:生動形象地刻畫出魔鬼面目的兇惡。
7、小結(jié):作者運用對話描寫和心理描寫給我們塑造了一個誠實善良,機智勇敢的漁夫;運用對話描寫和外貌描寫給我們塑造了一個兇殘狡猾,卑鄙愚蠢的魔鬼。人物性格鮮明。
五、分析語言特色
過渡:課文以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用口語化的語言,敘述了漁夫機智地戰(zhàn)勝魔鬼的故事。那么這個故事里面,哪些是現(xiàn)實的?哪些是幻想的?作者是怎樣把現(xiàn)實生活與豐富的想象結(jié)合起來的?
六、分析“立足于現(xiàn)實而又富有幻想”的藝術(shù)特色
1、討論后指名回答:課文所寫的哪些是現(xiàn)實的?哪些是幻想的?
2、教師小結(jié):漁夫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物,在他身上集中體現(xiàn)了勞動人民的優(yōu)秀品質(zhì),是正義力量的代表;魔鬼是幻想中的人物,但是像魔鬼那樣的壞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存在的,在它身上集中反映了各種反動派的種種本性,是邪惡勢力的化身。板書:正義,邪惡。
漁過渡:那么這個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具體指什么呢?也就是說,最后的勝利說明一個什么道理?
七、明確主題思想
指名回答:正義的力量一定能戰(zhàn)勝邪惡的勢力。對像魔鬼那樣的敵人,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決不能心慈手軟。
教師板書:正能壓邪。
八、課內(nèi)思維訓練
題目:(1)《魔鬼被投入大海以后》,(2)《假如漁夫在前三個世紀里解救了魔鬼》。
要求:想象合理,表達流暢。
漁夫的故事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一千零一夜》,了解課文情節(jié)生動,形象鮮明的特點。
2、技能目標:初步學會按民間故事的特點來賞析課文,有表情地朗讀對話。
3、情感目標:感受“正能壓邪”的道理,感受課文所歌頌的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4、思維目標:開發(fā)、拓展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漁夫和魔鬼兩個形象的性格特征的賞析。
教學難點:課文是怎樣把現(xiàn)實生活與豐富的想象結(jié)合起來的。
預習要求:熟悉故事情節(jié);練習對話朗讀。
教時安排:一教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同學們,大家讀過《一千零一夜》這部書嗎?——讀過。
知道這是一部什么書嗎?——阿拉伯民間故事集。
為什么取名叫《一千零一夜》呢?——相傳古代印度與中國之間有一個薩桑國,國王山魯亞爾痛恨王后對他的不貞,就把她殺了。以后國王每天晚上娶一個王后,到第二天早上就把她殺掉。當時宰相的女兒山魯佐德為了拯救其他無辜的女子,自愿嫁給國王。晚上,她給國王講故事,講到最緊要的時候天就亮了,國王急著要去早朝,但為了聽故事的結(jié)局,國王就把她留了下來。此后,她每天晚上給國王講故事,故事一個接著一個,一直講了一千零一夜。最后,國王終于被感化了,同山魯佐得王后白頭偕老。這就是《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內(nèi)容。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譚》(我國古代稱阿拉伯地區(qū)為“天方”,“譚”通“談”),它是一部著名的阿拉伯民間故事集,是世界著名文學作品之一。高爾基稱它為“民間文學史上最壯麗的一座紀念碑”。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漁夫的故事》這篇課文就選自《一千零一夜》這部民間故事集。板書:漁夫的故事。
二、復習民間故事的一般特點
既然《漁夫的故事》是一則民間故事,那么這節(jié)課我們就根據(jù)民間故事的特點來學習這篇文章。首先,我們請同學們來回憶一下什么是民間故事?民間故事一般有哪些特點?
指名回答,教師擇要板書:立足于現(xiàn)實而又富有幻想,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鮮明的人物性格,語言口語化,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地方色彩。
下面老師請問大家的是“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一般包括幾個部分?齊答,板書:開端,發(fā)展,高潮,結(jié)局。
過渡:接下來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用最快的速度按“開端,發(fā)展,高潮,結(jié)局”給文章劃分為四個部分,并用最簡明的語言概括其主要內(nèi)容。
三、理清課文結(jié)構(gòu)
1、學生稍作思考、討論后回答,板書:(1-2)捕魚撈瓶,(3-15)放魔出瓶,(16-23)誘魔入瓶,(24-25)投瓶入海。
2、小結(jié):故事情節(jié)不僅完整,而且曲折生動,扣人心弦,表現(xiàn)了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和構(gòu)思能力。
過渡:故事里寫了兩個人物,一個漁夫,還有一個魔鬼,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兩個人物有沒有鮮明的性格特點?板書:漁夫,魔鬼。
四、分析人物形象
1、分角色朗讀對話,其他同學邊聽邊劃出有關(guān)語句來分析其性格特點。
2、指名回答,教師點撥,擇要板書:誠實善良機智勇敢;兇殘狡猾卑鄙愚蠢。
3、小結(jié)并過渡:剛才我們主要是從人物對話中來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課文除了對話描寫之外,還采用了哪些描寫方法來塑造人物形象的?
4、稍作思考,指名回答:對漁夫有心理描寫,對魔鬼有外貌描寫。
5、指名朗讀心理描寫的語句,分析心理描寫的作用。(1)喜悅好奇的心理,推動故事情節(jié)向前發(fā)展。(2)寫出漁夫思想的轉(zhuǎn)化,這時他已清醒地認識到要用自己的智慧去戰(zhàn)勝魔鬼,表現(xiàn)了他的機智勇敢。這處心理描寫是作品的精華所在,它深刻地揭示了漁夫之所以能戰(zhàn)勝魔鬼的根本原因,也使故事情節(jié)發(fā)生了 180度轉(zhuǎn)折,既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
6、分析外貌描寫的作用。指名回答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比喻;師生對口朗讀(老師讀本體,學生讀比喻詞和喻體);分析作用:生動形象地刻畫出魔鬼面目的兇惡。
7、小結(jié):作者運用對話描寫和心理描寫給我們塑造了一個誠實善良,機智勇敢的漁夫;運用對話描寫和外貌描寫給我們塑造了一個兇殘狡猾,卑鄙愚蠢的魔鬼。人物性格鮮明。
過渡:民間故事的第三個特點是“語言口語化……”,請同學們舉例說明。
五、分析語言特色
指名舉例說明。
過渡:課文以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用口語化的語言,敘述了漁夫機智地戰(zhàn)勝魔鬼的故事。那么這個故事里面,哪些是現(xiàn)實的?哪些是幻想的?作者是怎樣把現(xiàn)實生活與豐富的想象結(jié)合起來的?
六、分析“立足于現(xiàn)實而又富有幻想”的藝術(shù)特色
1、討論后指名回答:課文所寫的哪些是現(xiàn)實的?哪些是幻想的?
2、教師小結(jié):漁夫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物,在他身上集中體現(xiàn)了勞動人民的優(yōu)秀品質(zhì),是正義力量的代表;魔鬼是幻想中的人物,但是像魔鬼那樣的壞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存在的,在它身上集中反映了各種反動派的種種本性,是邪惡勢力的化身。板書:正義,邪惡。
漁夫跟魔鬼的斗爭情節(jié)也是幻想的,但是這種斗爭正是現(xiàn)實生活中正義與邪惡,真善美與假惡丑斗爭的曲折反映,最后的勝利則寄寓著勞動人民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過渡:那么這個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具體指什么呢?也就是說,最后的勝利說明一個什么道理?
七、明確主題思想
指名回答: 正義的力量一定能戰(zhàn)勝邪惡的勢力。對像魔鬼那樣的敵人,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決不能心慈手軟。
教師板書:正能壓邪。
八、課內(nèi)思維訓練
題目:(1)《魔鬼被投入大海以后》,(2)《假如漁夫在前三個世紀里解救了魔鬼》。
要求:想象合理,表達流暢。
九、課后作業(yè):“話”“表”兼顧地講述《漁夫的故事》
板書設(shè)計
32漁夫的故事
漁夫 善良有智慧是非分明
魔鬼 邪惡狡猾無惡不作
漁夫的故事教案 篇9
在教學《漁夫的故事》一文時,我首先注意到了人物語言的特點,所以在組織課堂教學時進行了分角色表演,我要求扮演者表現(xiàn)出魔鬼的兇惡,漁夫的弱小機智,從語言、動作等方面把魔鬼漁夫的形象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出來,這樣一個兇惡強大的魔和一個手無寸鐵、弱小的漁夫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全體同學抱以熱烈的掌聲。這些都在我的意料之中的。所以我認為,只要老師肯大膽放手,學生的潛力會最大限度的發(fā)揮。
其次由淺人深,突破難點。本文的教學難點是對“立足于現(xiàn)實而又富有幻想”的這一藝術(shù)特色的理解。為突破這一難點。我從人物和情節(jié)角度,考慮、設(shè)計了一組由淺人深的問題,組織學生課堂討論,讓學生沿著教師鋪設(shè)的臺階,拾級攀登,逐步明確:漁夫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物,在他身上集中體現(xiàn)了勞動人民的優(yōu)秀品質(zhì),是正義力量的代表;魔鬼是幻想中的人物,但是像魔鬼那樣的壞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存在的,在它身上集中反映了各種反動派的種種本性,它是邪惡勢力的化身。漁夫跟魔鬼的斗爭情節(jié)也是幻想的,但是這種斗爭正是現(xiàn)實生活中正義與邪惡斗爭的曲折反映,最后漁夫的勝利則寄寓了“正能壓邪”的道理。
同時我又引導學生開拓想像,訓練思維。愛因斯坦認為“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在賞析課文之后,要求學生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把這個故事復述下來,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童話故事教學反思講童話故事教學反思火車的故事教學反思
漁夫的故事教案 篇10
教學設(shè)計思路
《漁夫的故事》是選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名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這是個充滿智慧的故事.又是學生喜歡的故事,理解起來難度不大.所以,應放手讓學生自己讀通,讀懂.在此基礎(chǔ)上,組織學生交流,重點交流從哪看出魔鬼的狡猾兇惡和漁夫的智慧 因此,本文教學總體教學思路為:在教師引導下,學生主動學會根據(jù)民間故事的一般特點來賞析課文的.
簡潔而有個性的對話描寫是本文刻畫人物的主要手段,愛模仿,好表演是小學生的普遍心理特征.通過分角色朗讀,把無聲的文字變?yōu)橛新暤恼Z言,人物的性格特征通過聲音的高低,語速的快慢,節(jié)奏的強弱,并輔以表情,動作,姿態(tài),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在同學們面前,
一 導入課文,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當你遇到非常恐怖的東西時,會怎么辦 是不是嚇傻了呢 有一個漁夫,他遇到一個吃人的魔鬼,當魔鬼要吃掉他時,居然把魔鬼戰(zhàn)勝了,大家想知道怎么回事嗎 那好,讓我們一起去看看《漁夫的故事》.
二 自讀故事,完成以下自學要求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確,讀流利.
2.默讀課文,邊讀邊想:漁夫救了魔鬼,魔鬼為什么要殺害漁夫呢 你對漁夫有什么看法
3.簡要講述這個故事.
三 交流討論
1.指名讀課文,認讀生字.
2.交流思考的問題.
師:大家都讀了《漁夫的故事》,現(xiàn)在我們來交流一下.漁夫救了魔鬼,魔鬼為什么要殺他呢 這也是漁夫急于要弄清楚的.
生:魔鬼被關(guān)在瓶子里的時候,400年過去了,沒有人救它,他惱羞成怒,法師誰來救它,就要殺死誰.正因為漁夫救了它,所以它才要殺了漁夫.
師:看來,這魔鬼還是說話算話的.只可憐,漁夫不是在400年前救了他,要不,可就發(fā)大財了.可是,你們相信魔鬼的話嗎
生:我認為魔鬼的話根本不可信.他說謊成性,當漁夫把他關(guān)在小瓶子里時,他不是說剛才開玩笑的嗎
生:對,他說的是謊話.魔鬼自己說, 他是個無惡不做的兇神,那就是說,他竟做壞事,哪會懂得報恩呢!另外,殺人是他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當然要殺漁夫了.
師:殺就殺吧,為什么還要編理由呢 從中看出什么了
生:看出魔鬼十分狡猾.
師:同學們,我們再讀一下課文5和6自然段,揣摩一下魔鬼的語言,看有什么體會
生: 從魔鬼的語言看出它很狡猾.開始,他以為所羅門放了它,所以趕緊說好話.可是,一聽說所羅門死了,面對弱小的漁夫,馬上兇相畢露,恢復了本性,要殺漁夫.
生: 從這里還看出,魔鬼是在說謊.要是它說的理由是真的,它出來就該說要殺死所羅門,怎么會求饒呢
師:多么兇惡,狡猾的魔鬼呀!誰來讀一讀魔鬼的謊言,讓我們進一步感受它的兇惡與狡猾.
生:讀課文中的謊言.
(使學生明白了,魔鬼是兇惡和狡猾的,魔鬼的殺人本性是不會改變的,魔鬼是不懂得報恩的.)
交流對漁夫的看法.
師: 魔鬼那么狡猾,怎么也不會想到被漁夫又裝進瓶子扔進大海.我想知道,你們怎么評價漁夫 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請同學讀第十五至二十三自然段.
交流匯報:
生:我覺得漁夫很聰明,他想了一個很好的計策,假裝不相信魔鬼住在瓶子里, 使魔鬼上當.
生:漁夫臨危不亂,在可怕的魔鬼要殺自己時,沒有被嚇丟魂,反而冷靜地想辦法.
生:我認為漁夫有一句話說得好:"我沒有親眼看見,絕對不能相信."這句話,使用了激將法,魔鬼肯定想:你不相信,我讓你看看,到時敢不信!這樣就上當了.
生:漁夫的智慧還可以從這看出:當他收服魔鬼時,魔鬼還想說謊騙漁夫,可漁夫識破了魔鬼的謊言,堅決把它投進大海.如果是別人,恐怕要猶豫,魔鬼會說更動聽的謊言,比如給他財寶等,那就慘了.
生:漁夫還很自信.我讀一讀:"他是個魔鬼,我是個人.我的智慧一定能壓制它的妖氣."沒有這份自信,他就不會想出那么好的計策.
四 總結(jié):
看來,漁夫說的沒有錯.人的智慧是能壓制妖氣的.人的智慧,也是能戰(zhàn)勝邪惡的.從漁夫的身上,我們領(lǐng)略到了智慧的巨大力量!
五 創(chuàng)設(shè)情境,口語交際
1.情境(多媒體播放家門口漁夫和妻子的對話圖):收服了魔鬼的漁夫,拖著漁網(wǎng)回到了家.妻子見他空手而歸,就問:"發(fā)生了什么事,怎么一條魚都沒打上來 "漁夫說:"你聽我慢慢講講海邊的故事吧."漁夫的妻子說:"說吧,可要簡短點,我還要去織漁網(wǎng)呢!"想想漁夫會怎樣簡短地講給妻子聽
2.情境 (多媒體播放一群人圍住漁夫圖):傍晚,漁夫把打魚的人們都叫到一起,又會怎樣跟他們講魔鬼的事 漁夫們又會說什么
先在小組里分角色講,再請講得有特色的小組在全班講.
六 作業(yè)
1.讀讀記記本課要求讀記的詞語.
2.把故事講給家人聽.
附:教學設(shè)計流程圖
激趣導入——根據(jù)提示自讀課文——交流討論-------總結(jié)——創(chuàng)設(shè)情境,口語交際——作業(yè)
板書設(shè)計:
32漁夫的故事
發(fā)現(xiàn)黃銅膽瓶
青煙變成魔鬼
就要殺掉漁夫
智慧壓制妖氣 充滿智慧
誘其鉆進膽瓶
再次投進大海
漁夫的故事教案 篇11
學習目標
①認識8個生字。能正確讀“規(guī)矩、膽瓶、笑逐顏開、金幣、自言自語、披頭散發(fā)、堡壘、鐵叉、違背、解救、無惡不作、榮華富貴、倒霉、恩將仇報、起誓、簡短、口吻、下流無恥”等詞。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漁夫是怎樣用智慧戰(zhàn)勝魔鬼的。
③理清文章脈絡(luò),簡要地復述課文內(nèi)容。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導入課文,激發(fā)興趣
①從圖入手:(播放課文插圖)你看到了什么?你感覺漁夫此時怎樣?你推測事情會有怎樣的結(jié)果呢?
②導語:圖中反映的是古代阿拉伯著名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的一個故事,名字叫《漁夫的故事》。正如同學們看到的一樣,故里講述了漁夫和魔鬼之間的事。漁夫是怎樣遇見魔鬼的呢?在比自己不知強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漁夫又是怎樣做的呢?請同學們來讀一讀這個故事,一定會吸引你的。
●自讀故事,完成以下自學要求
①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②默讀課文,邊讀邊想:漁夫救了魔鬼,魔鬼為什么要殺害漁夫呢?你對漁夫有什么看法?
③簡要講述這個故事。
●交流討論
①指名讀課文,認讀生字。
②交流思考的問題。
a.交流魔鬼為什么要殺漁夫。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思考:魔鬼說的話是真的嗎?使學生明白,魔鬼是兇惡和狡猾的,魔鬼的殺人本性是不會改變的,魔鬼是不懂得報恩的。引導學生讀懂第七至十二自然段。
b.交流對漁夫的看法。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情況對學生點撥:漁夫戰(zhàn)勝魔鬼,憑的是什么?你是從哪看出來的?魔鬼如此狡猾,它怎么會上當呢?指導學生讀懂第十五至二十三自然段,讀出漁夫的智慧。
總結(jié):看來,漁夫說的沒有錯。人的智慧是能壓制妖氣的。人的智慧,也是能戰(zhàn)勝邪惡的。從漁夫的身上,我們領(lǐng)略到了智慧的巨大力量!
●創(chuàng)設(shè)情境,口語交際
①情境(多媒體播放家門口漁夫和妻子的對話圖):收服了魔鬼的漁夫,拖著漁網(wǎng)回到了家。妻子見他空手而歸,就問:“發(fā)生了什么事,怎么一條魚都沒打上來?”漁夫說;“你聽我慢慢講講海邊的故事吧。”漁夫的妻子說:“說吧,可要簡短點,我還要去織漁網(wǎng)呢!”想想漁夫會怎樣簡短地講給妻子聽?
②情境(多媒體播放一群人圍住漁夫圖):傍晚,漁夫把打魚的人們都叫到一起,又會怎樣跟他們講魔鬼的事?漁夫們又會說什么?
先在小組里分角色講,再請講得有特色的小組在全班講。
●作業(yè)
①讀讀記記本課要求讀記的詞語。
②把故事講給家人聽。
漁夫的故事教案 篇12
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能正確讀“規(guī)矩、膽瓶、笑逐顏開、金幣、自言自語、披頭散發(fā)、堡壘、鐵叉、違背、解救、無惡不作、榮華富貴、倒霉、恩將仇報、起誓、簡短、口吻、下流無恥”等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漁夫是怎樣用智慧戰(zhàn)勝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脈絡(luò),簡要地復述課文內(nèi)容。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關(guān)于《東郭先生和狼》的閱讀材料。
A 案
導入課文,激發(fā)閱讀興趣
我小的時候,就讀過《漁夫的故事》,好長好長的一個故事。多少年過去了,我還難忘故事中的漁夫和魔鬼。你們想讀這個故事嗎?今天我們就根據(jù)這個故事,開展“一分鐘故事比賽”,比一比誰能把長故事變成短故事,講得繪聲繪色。
自己讀書,了解課文內(nèi)容,練習簡要講
講故事比賽
1.小組初講,評出最佳故事選手,參加班級比賽。
a.商定比賽評價規(guī)則。
師生一起討論商定,大體可從以下幾方面來評價:抓住故事主要內(nèi)容,講得流暢完整,時間控制在一分鐘內(nèi)。
b.小組比賽。
2.全班比賽,評出優(yōu)秀小組。
拓展閱讀,鼓勵課外閱讀
3.讀資料袋,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4.故事導讀:我國民間也流傳著一個故事,與《漁夫的故事》有些相似之處。《漁夫的故事》是講智慧的漁夫戰(zhàn)勝可怕的魔鬼,而我要推薦大家讀的故事,則是講智慧的農(nóng)夫收服了狡猾兇狠的狼。想讀一讀嗎?
5.讀《東郭先生和狼》,說說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和與《漁夫的故事》的相似之處。
附故事:
東郭先生和狼
晉國大夫趙簡子率領(lǐng)眾隨從到中山去打獵,途中遇見一只像人一樣直立的狼狂叫著擋住了去路。趙簡子立即拉弓搭箭,只聽得弦響狼嚎,飛箭射穿了狼的前腿。那狼中箭不死、落荒而逃,使趙簡子非常惱怒。他駕起獵車窮追不舍,車馬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
這時候,東郭先生正站在馱著一大袋書簡的毛驢旁邊向四處張望。原來,他前往中山國求官,走到這里迷了路。正當他面對岔路猶豫不決的時候,突然躥出了一只狼。那狼哀憐地對他說:“現(xiàn)在我遇難了,請趕快把我藏進你的那條口袋吧!如果我能夠活命,今后一定會報答您。”
東郭先生看著趙簡子的人馬卷起的塵煙越來越近,惶恐地說:“我隱藏世卿追殺的狼,豈不是要觸怒權(quán)貴?然而墨家兼愛的宗旨不容我見死不救,那么你就往口袋里躲吧!”說著他便拿出書簡,騰空口袋,往袋中裝狼。他既怕狼的腳爪踩著狼頷下的垂肉,又怕狼的身子壓住了狼的尾巴,裝來裝去三次都沒有成功。危急之下,狼蜷曲起身軀,把頭低彎到尾巴上,懇求東郭先生先綁好四只腳再裝。這一次很順利。東郭先生把裝狼的袋子扛到驢背上以后就退縮到路旁去了。不一會兒,趙簡子來到東郭先生跟前,但是沒有從他那里打聽到狼的去向,因此憤怒地斬斷了車轅,并威脅說:“誰敢知情不報,下場就跟這車轅一樣!”東郭先生匍匐在地上說:“雖說我是個蠢人,但還認得狼。人常說岔道多了連馴服的羊也會走失。而這中山的岔道把我都搞迷了路,更何況一只不馴的狼呢?”趙簡子聽了這話,調(diào)轉(zhuǎn)車頭就走了。
當人喚馬嘶的聲音遠去之后,狼在口袋里說:“多謝先生救了我。請放我出來,受我一拜吧!”可是狼一出袋子卻改口說:“剛才虧你救我,使我大難不死。現(xiàn)在我餓得要死,你為什么不把身軀送給我吃,將我救到底呢?”說著它就張牙舞爪地向東郭先生撲去。東郭先生慌忙躲閃,圍著毛驢兜圈子與狼周旋起來。
太陽快下山的時候,東郭先生怕天黑遇到狼群,于是對狼說:“我們還是按民間的規(guī)矩辦吧!如果有三位老人說你應該吃我,我就讓你吃。”狼高興地答應了。但前面沒有行人,于是狼逼他去問杏樹。老杏樹說:“種樹人只費一顆杏核種我,20年來他一家人吃我的果實、賣我的果實,享夠了財利。盡管我貢獻很大,到老了,卻要被他賣到木匠鋪換錢。你對狼恩德不重,它為什么不能吃你呢?”狼正要撲向東郭先生,這時正好又看見了一頭母牛,于是又逼東郭先生去問牛。那牛說:“當初我被老農(nóng)用一把刀換回。他用我拉車幫套、犁田耕地,養(yǎng)活了全家人。現(xiàn)在我老了,他卻想殺我,從我的皮肉筋骨中獲利。你對狼恩德不重,它為什么不能吃你呢?”狼聽了又囂張起來。
就在這時來了一位拄著藜杖的老人。東郭先生急忙請老人主持公道。老人聽了事情的經(jīng)過,嘆息地用藜杖敲著狼說:“你不是知道虎狼也講父子之情嗎?為什么還背叛對你有恩德的人呢?”狼狡辯地說:“他用繩子捆綁我的手腳,用詩書壓住我的身軀,分明是想把我悶死在不透氣的口袋里,我為什么不吃掉這種人呢?”老人說:“你們各說各有理,我難以裁決。俗話說‘眼見為實’。如果你能讓東郭先生再把你往口袋里裝一次,我就可以依據(jù)他謀害你的事實為你作證,這樣你豈不有了吃他的充分理由?”狼高興地聽從了老人的勸說,然而卻沒有想到在束手就縛、落入袋中之后,等待它的是老人和東郭先生的利劍。
作業(yè)
1.回去任講一個故事給家人聽。
2.讀讀記記:
規(guī)矩 膽瓶 金幣 堡壘 鐵叉 違背 解救 倒霉 起誓 簡短 口吻
下流無恥 笑逐顏開 自言自語 披頭散發(fā) 無惡不作 榮華富貴 恩將仇報
B 案
導入課文,激發(fā)興趣
1.從圖入手:(播放課文插圖)你看到了什么?你感覺漁夫此時怎樣?你推測事情會有怎樣的結(jié)果呢?
自讀故事,完成以下自學要求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默讀課文,邊讀邊想:漁夫救了魔鬼,魔鬼為什么要殺害漁夫呢?你對漁夫有什么看法?
3.簡要講述這個故事。
交流討論
1.指名讀課文,認讀生字。
2.交流思考的問題。
a.交流魔鬼為什么要殺漁夫。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思考:魔鬼說的話是真的嗎?使學生明白,魔鬼是兇惡和狡猾的,魔鬼的殺人本性是不會改變的,魔鬼是不懂得報恩的。引導學生讀懂第七至十二自然段。
b.交流對漁夫的看法。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情況對學生點撥:漁夫戰(zhàn)
漁夫的故事教案 篇13
課時目標:
1、了解民間故事情節(jié)曲折的特點,學會從人物語言、心理描寫抓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2、從分角色朗讀和課本劇表演中領(lǐng)會文中人物性格,增強民間故事語言的賞析能力。
教學時間:1課時
設(shè)計思路:由扶到放引導學生學會講故事、演故事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激發(fā)興趣
上節(jié)課我們走進了古希臘的神話故事中,勇敢而富有獻身精神地漁夫引得了我們同學深深的敬佩。今天,我們要去認識一位漁夫,他又是怎樣一個人呢?
二、自讀故事,完成以下自學要求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三、交流討論
1、交流。
預設(shè):學生可能會講得很簡練。
對策:表揚概括能力,再逐步引導簡要地講述故事。
師:漁夫是怎么遇見魔鬼的?
在這一過程中重點指導第四段,體會描寫的細致、準確、形象:
1、指名多人讀。談感受,指導讀好魔鬼樣子的兇惡、恐怖。
2、范讀第一句,現(xiàn)在你就是漁夫,你又什么感受?交流并指導朗讀。
3、這魔鬼僅僅是樣子兇惡嗎?交流使學生明白,魔鬼是兇惡和狡猾的,魔鬼的殺人本性是不會改變的,魔鬼是不懂得報恩的。
4、師:面對比自己不知強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漁夫又是怎樣做的呢?你覺得這師一個怎樣的漁夫?交流過程中重點指導漁夫的心理活動部分和第18、20段,體會漁夫的勇敢機智。
師總結(jié):看來,漁夫說的沒有錯。人的智慧是能壓制妖氣的。人的智慧,也是能戰(zhàn)勝邪惡的。從漁夫的身上,我們領(lǐng)略到了智慧的巨大力量!
5、情境(多媒體播放家門口漁夫和妻子的對話圖):收服了魔鬼的漁夫,拖著漁網(wǎng)回到了家。妻子見他空手而歸,就問:“發(fā)生了什么事,怎么一條魚都沒打上來?”漁夫說:“你聽我慢慢講講海邊的故事吧。”漁夫的妻子說:“說吧,可要簡短點,我還要去織漁網(wǎng)呢!”想想漁夫會怎樣簡短地講給妻子聽?
自己試講,指名講,評價是否抓住最主要的內(nèi)容,講地簡潔又清楚。
五、課本劇表演
1、這個故事有兩個人物,讀一讀體會這兩個人物的不同特點。學生討論,
板書:誠實、機智、勇敢(漁夫)
兇惡、愚蠢、狡猾(魔鬼)
2、課本劇表演:漁夫與魔鬼的斗爭過程。
(1)分好角色—找自己最好的兩個朋友分好角色,一個敘述,一個扮演魔鬼,一個扮漁夫
(2)各自準備
敘述者——話說漁夫第四次撒出網(wǎng),打到一個瓶子,他撬去瓶口的錫封,瓶里冒出一股青煙,變成一個巨大的魔鬼——————
扮演魔鬼和漁夫的同學練習他們各自說的話,注意動作、神態(tài)、說話的語氣,話可以跟書里一樣,也可以根據(jù)文中內(nèi)容,自己創(chuàng)設(shè)。
(3)合作表演——互相提意見,注意前后聯(lián)系要緊密。
(4)推薦表演
(6)評議角色表演:舞臺上的“他”表現(xiàn)如何?
生:我覺得“漁夫”在與“魔鬼”說話時,應該用顫抖的聲音表示自己的害怕,并且加上表情動作,比如瞪大眼睛、全身抖索等;最后與瓶中的魔鬼說話時,應十分果斷,沒有絲毫的猶豫,要有斬釘截鐵的感覺。
六、課外延伸
同學們喜歡這個故事嗎?出示資料待“這個故事選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這本書又叫《天方夜譚》,是由264個小故事組成的。著名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三個蘋果的故事》《辛伯達航海旅行的故事》《阿拉丁和神燈的故事》,都出自這本書。《一千零一夜》被譽為世界民間文學創(chuàng)作的“最壯麗的一座紀念碑”。課后同學們可以去讀一讀這一本書。
顧慮:是不是太牽了?或許前面學會將故事環(huán)節(jié)應該簡單些,因為學習提示中說:再把這個故事簡要地講給家人聽。然后設(shè)計一個人物評價環(huán)節(jié),再重點指導朗讀,接著表演,最后課后延伸。不知哪樣更好!